本實用新型涉及活塞式制冷壓縮機領域,尤其是一種用于全封閉制冷壓縮機的吸油管結構。
背景技術:
活塞式制冷壓縮機的常規結構均包括一密封的機殼,機殼內設有機芯及泵體支撐結構,機芯包括:定轉子組件、活塞、連桿、吸油管、曲軸運動組件、閥組。
通常,壓縮機的上油結構為普通單舌片吸油管,吸油管內存在一個分油隔片;
壓縮機工作過程中,通過吸油管同曲軸連接,壓縮機冷卻潤滑油通過吸油管、曲軸離心旋轉方式,將油液輸送到運行部件曲軸、活塞、連桿、活塞銷等部位潤滑、冷卻,但傳統吸油管其上油高度、上油效率、上油量有限,導致壓縮機泵體、電機、活塞連桿等部位無法充分冷卻潤滑,導致壓縮機發熱嚴重,再而回流制冷劑被壓縮機加熱,存在過熱現象,降低壓縮機吸氣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現有壓縮機上油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的用于全封閉制冷壓縮機的吸油管結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于全封閉制冷壓縮機的吸油管結構,包括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套由喇叭狀管口和圓柱形管體構成,所述喇叭狀管口內設置有渦旋轉體,所述渦旋轉體由渦旋葉片和葉片柱構成,所述渦旋葉片均勻分布在葉片柱上。
所述渦旋葉片為直角梯形結構,其垂直邊長的高度為20mm,頂部邊長的寬度為5mm,底部邊長的寬度為10mm,頂部邊和底部邊的扭曲角度為90°。
所述渦旋葉片的垂直邊固定在葉片柱上。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技術效果:通過對活塞式制冷壓縮機的吸油管結構進行改進,一方面可以提高泵體的上油率、上油高度、上油量,另一方面,由于制冷劑對泵體進行充分冷卻,避免了制冷劑二次回流過熱現象的發生,極大的提高了壓縮機的效率。本實用新型結構巧妙,容易制作,因此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吸油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吸油管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渦旋轉體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發明內容進行詳細說明如下:
參照圖1-3,一種用于全封閉制冷壓縮機的吸油管結構,包括管套,所述管套1由喇叭狀管口3和圓柱形管體2構成,所述喇叭狀管口3內通過過盈配合固定有渦旋轉體4,所述渦旋轉體4由渦旋葉片5和葉片柱6構成,所述3片渦旋葉片5均勻分布在葉片柱6上。
所述渦旋葉片5為直角梯形結構,其垂直邊長的高度為20mm,頂部邊長的寬度為5mm,底部邊長的寬度為10mm,頂部邊和底部邊的扭曲角度為90°。
所述渦旋葉片5的垂直邊固定在葉片柱6上。
所述管套1為鑄造制成,所述渦旋轉體4為沖壓制成。
本實用新型吸油管的安裝方式如下:首先根據泵體的上油率、上油高度、上油量來選擇包含不同數量渦旋葉片5的渦旋轉體4,通過鑄造成型制得長度為50mm的管套1,其喇叭狀管口3的最大直徑為20mm,深度為20mm,圓柱形管體2的長度為30mm;通過沖壓成型制得按120°均勻分布有3片渦旋葉片5的渦旋轉體4;然后通過過盈配合將渦旋轉體4壓入管套1內固定。
本實用新型吸油管可以提高泵體的上油率、上油高度、上油量的原理為:吸油管通過與曲軸末端壓套連接,在曲軸旋轉的同時,帶動吸油管旋轉,通過渦旋轉體將油壓縮后通過曲軸油道送到泵體上部,給整個壓縮機內部配合出進行冷卻潤滑,實現提高壓縮機效率。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發明創造并不限于所述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種種的等同變型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涵在本申請權利訴求所限定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