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涉及泵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泵用快速對中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工業科技的發展,裝置設備的大型化促使工業泵也向更大型發展,泵作為整個裝置流程中的心臟顯得尤為重要。從設計到制造難度都大大加大,精度要求更高,因而也增加了裝配人員的裝配難度,需要花費更大的人力物力確保安全運行。近年來,我國煤化工工業發展迅猛,煤制石油、煤制甲醇、煤制LNG等等,包括電廠鍋爐給水、輸油管線、催化加氫裂化、加氫精煉裝置等都離不開單級或多級兩端支撐泵,而且是關鍵泵。對于兩端支撐泵目前常規做法,整個泵頭部分裝配完畢后,兩端軸承熱裝,軸承組件預裝,軸承體與泵體螺栓不把緊,兩側密封腔體架百分表或杠桿表A/B,表吸在轉子上,通過轉動轉子,讀取A/B表在3點、6點、9點、12點鐘位置的讀數確認轉子的位置,當調整到A/B表讀數在這4個點位置相同(或誤差在≤0.05-0.08mm)時證明轉子調中合格。這樣做的難點在于:找中難度大,左右需得同時調整,表在不同方向的位置都得讀取數據,計算差值,且讀數難度大,讀數也存在一定的精度誤差;對裝配人員的要求較高,需要經驗豐富的裝配技術人去親自去調中,裝配時間長,裝配成本高。一旦由于轉子調中不均勻,抬量不足,造成摩擦副研磨,整個轉子很容易抱死,有可能引發斷軸等惡劣事件發生,直接造成更大經濟損失。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的目的是要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泵用快速對中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的技術要求,本實用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泵用快速對中裝置,包括轉子、泵殼體、軸承組件、支架;所述的轉子穿過泵殼體將軸承組件連接成一個整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殼體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的軸承組件包括驅動端軸承組件、非驅動端軸承組件;所述的驅動端軸承組件包括驅動端軸承箱體、驅動端軸承,固定在轉子右側;所述的非驅動段軸承組件包括非驅動端軸承箱體、非驅動端軸承,固定在轉子左側;所述的泵殼體的左下角固定有調中頂絲A,右下角固定有調中頂絲B;所述的泵殼體左右兩側與轉子之間設置有兩個對稱的密封腔;所述的密封腔內對稱設置有對中器;所述的對中器包括半圓環狀上殼、半圓環狀下殼、把合螺釘。
優選的:所述的支架為工字型水平支架。
優選的:所述的調中頂絲B與驅動端軸承箱體配合,調節驅動端軸承與轉子的位置;所述的調中頂絲A與非驅動端軸承箱體配合,調節非驅動端軸承與轉子的位置。
優選的:所述的半圓環狀上殼前、后各設置有一個凸臺;所述的凸臺左、右兩側各設置有兩個螺紋通孔;所述的半圓環狀下殼上設置有四個螺紋孔。
優選的:所述的把合螺釘通過螺紋通孔與螺紋孔對準配合將半圓環狀上殼與半圓環狀下殼連接成一個整體。
本實用的有益效果是:一種泵用快速對中裝置,與傳統結構相比:具有快速、便捷、定位準確,節省時間等優點;避免了百分表在找正時左右上下調整所花費時間,提高裝配效率;采用的分半結構,裝配靈活,無需再次拆卸軸承,避免由于多次熱裝冷拆卸造成軸承和軸的傷害,導致零部件的使用壽命降低,成本增加;并且本實用的通用性極強,只要符合API682標準密封腔體的兩端支撐泵都可以使用,是一件多用,減少裝配工件的數量,降低裝配成本;同時對裝配技術人員的要求低,只要按裝配工藝,稍有裝配經驗的技術工人都可操作,簡單易懂,降低人工成本;定位精確,避免由于抬量不足造成后期的大量維護成本,保障產品的使用壽命,為公司產品的高效運行保駕護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總裝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半圓環狀下殼俯視圖;
1.轉子;2.泵殼體;2-1.調中頂絲A;2-2.調中頂絲B;3.軸承組件;4.支架;5.驅動段軸承組件;5-1.驅動端軸承箱體;5-2.驅動端軸承;6.非驅動端軸承組件;6-1.非驅動端軸承箱體;6-2非驅動端軸承;7.密封腔;8.對中器;9.半圓環狀上殼;9-1.凸臺;9-2.螺紋通孔;10.半圓環狀下殼;10-1.螺紋孔;11.把合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作進一步說明;
在附圖中:一種泵用快速對中裝置,包括轉子1、泵殼體2、軸承組件3、支架4;所述的轉子1穿過泵殼體2將軸承組件3連接成一個整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殼體2固定在支架4上;所述的軸承組件3包括驅動端軸承組件5、非驅動端軸承組件6;所述的驅動端軸承組件5包括驅動端軸承箱體5-1、驅動端軸承5-2,固定在轉子1右側;所述的非驅動端軸承組件6包括非驅動端軸承箱體6-1、非驅動端軸承6-2,固定在轉子1左側;所述的泵殼體2的左下角固定有調中頂絲A2-1,右下角固定有調中頂絲B2-2;所述的泵殼體2左右兩側與轉子1之間設置有兩個對稱的密封腔7;所述的密封腔7內對稱設置有對中器8;所述的對中器8包括半圓環狀上殼9、半圓環狀下殼10、把合螺釘11。
所述的支架4為工字型水平支架。
所述的調中頂絲B2-2與驅動端軸承箱體5-1配合,調節驅動端軸承5-2與轉子1的位置;所述的調中頂絲A2-1與非驅動端軸承箱體6-1配合,調節非驅動端軸承6-2與轉子1的位置。
所述的半圓環狀上殼9前、后各設置有一個凸臺9-1;所述的凸臺9-1左、右兩側各設置有一個螺紋通孔9-2;所述的半圓環狀下殼10上設置有四個螺紋孔10-1。
所述的把合螺釘11通過螺紋通孔9-2與螺紋孔10-1對準配合將半圓環狀上殼9與半圓環狀下殼10連接成一個整體。
具體實施時:
首先將泵殼體2固定安裝在轉子1上,然后將泵殼體2整體固定在水平的工字型的支架4上,初步保證轉子1在開始安裝時的水平狀態;然后對軸承組件3熱裝后,軸承組件3預裝,軸承組件3與泵殼體2之間不把緊;然后將分半結構的對中器8安裝在轉子1與泵殼體2之間的圓環狀的密封腔7內;對中器8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半圓環狀上殼9與半圓環狀下殼10;半圓環狀上殼9前、后兩面上各設置有凸臺9-1,每個凸臺9-1的左右兩側設置有兩個對稱的螺紋通孔9-2;半圓環狀下殼10上則設置有與螺紋通孔9-2相對應的四個螺紋孔10-1;把合螺釘11將半圓環狀上殼9與下殼10連成一個整體后,幫助檢測轉子1是否對中完成;而在泵殼體2左、右側面與軸承組件3配合,軸承組件3分別是驅動端軸承組件5、非驅動端軸承組件6,驅動端軸承組件5與非驅動端軸承組件6上驅動端軸承5-2、非驅動端軸承6-2與轉子1配合連接,在泵殼體2左右兩側底部設置有調中頂絲A2-1、調中頂絲B2-2,調中頂絲A2-1與非驅動端軸承箱體6-1進行配合,調中頂絲B2-2與驅動軸承端箱體5-1,使轉子1與非驅動軸承6-2和驅動軸承5-2的連接更加緊密;而在轉子1的兩邊安裝軸承組件3后,轉子1承受到外力作用影響水平狀態,調中頂絲A與調中頂絲B可以減少外力對轉子1的作用,確保轉子1的水平狀態,進行調中;調中完成后把緊軸承組件3與泵殼體2;拆下密封腔7內的對中器8即可。
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所作的描述,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申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的保護范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