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離心油泵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種離心泵。
背景技術:
離心油泵在石油化工企業應用廣泛,由于生產裝置運行參數因生產方案調整原因不斷變化,導致離心泵運行參數存在遠遠偏離裝置建設之初給定的離心泵原始參數,使離心泵運行中普遍存在效率低,功耗高,振動嚴重,維修率居高不下等問題,不僅導致資源浪費,而且對設備安全運行構成嚴重威脅,無法滿足生產裝置的節能方面等日益嚴格的要求,同時由于設備運行狀況差,故障檢修率高,導致維修費用大幅升高,對裝置的安全生產構成威脅。而現有的用于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法包括:更換新離心泵、調整出入口管線、改變安裝、找正尺寸等,這些改造方式安裝卸載非常繁瑣、操作時間長、投入較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改造的離心泵,以解決舊的離心泵選型偏大、能耗高、故障率高等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離心泵,包括泵殼,及設于泵殼內的葉輪和葉輪耐磨環,其中:所述葉輪耐磨環設于泵殼與葉輪之間的裝配間隙,以保證葉輪與泵殼之間的間隙滿足生產需要,確保泵殼能夠重復利用;所述葉輪包括蓋板、葉片和輪轂;所述蓋板的進口部分的曲率半徑、厚度,所述葉片的葉型和數量,所述葉片的進口寬度和所述葉片的厚度,所述葉片的進口正沖角,所述葉片的出口安放角和進口安放角、和所述葉輪的出口寬度中的一項或多項與所述離心泵實際運行的流量和揚程相適應。
本實用新型的出發點在于對原始運行參數遠遠偏離實際運行參數的離心泵進行改造,具體體現在僅僅對離心泵葉輪的上述一項或多項參數的調整上,確保離心泵在裝置的實際運行參數下能夠正常工作,所述葉輪的其它結構、外形及安裝尺寸保持不變;改造后的離心泵能夠充分運用原離心泵的泵殼和零部件,僅將原葉輪進行更換,即可解決所述技術問題;而離心泵參數變動數量越少、改動幅度越小,越利于安裝和改造。
按照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蓋板的進口部分的曲率半徑、厚度,所述葉片的葉型,所述葉片的出口安放角和所述葉輪的出口寬度中的一項或多項與所述離心泵實際運行的流量和揚程相適應。
優選地,所述泵殼上還設有泵殼耐磨件,用以保護泵殼。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離心泵,可廣泛應用于各類離心泵的改造中,尤其適用于選型偏大的離心泵的改造,其安裝、拆卸簡單;改造的離心泵充分利用了原有離心泵的零部件,不需要更換新泵、不用調整出入口管線、不改變安裝尺寸,僅僅通過將離心泵的原葉輪更換為改造后的所述葉輪,就能夠在投入最小、施工時間短的前提下解決離心泵選型偏大、能耗高、故障率高的問題,使設備最大限度適合實際需要的運行參數,滿足工藝要求。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示出的結構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改造后葉輪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改造后葉輪的第一/第二蓋板部分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改造后葉輪的輪轂部分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實施方式。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方式,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本實施例以生產中的一種常用離心泵為例,進行詳細闡述。
機泵型號:250AYS-80
改造前,所述離心泵包括泵殼,及設于泵殼內的葉輪,所述葉輪包括第一蓋板、第二蓋板(結構同第一蓋板)、若干葉片和輪轂,所述葉片均勻設于輪轂上,其具體原始參數包括:
第一/第二蓋板:
吸入口外徑:Φ175mm;
吸入口內徑:Φ149mm;
入口處蓋板厚度:δ=26mm
出口處蓋板厚度:δ=7mm
葉片:
葉型為圓柱形、數量為5片、出口安放角角度為29°,葉輪出口寬度為47mm。
泵原始設計參數:
最大流量:500m3/h
揚程:80m
此時效率點為:80%
最小連續流量:300m3/h;
生產裝置建設之初需要的離心泵參數:
流量為338m3/h,揚程為55m,機泵效率為:74%;在此參數下運行時檢測泵振動烈度最大1.7mm/s,設備處于良好狀態。
隨著生產方案的不斷調整,裝置工藝參數不斷變化,該泵參數變為流量225m3/h,揚程60m,泵的效率僅為57%,此時電機電流120A,振動實測最大值達到13.3mm/s,設備處于不允許運行狀態。
由此可見,改造前的離心泵的運行參數已經遠遠偏離了裝置建設之初給定的離心泵原始參數,離心泵運行效率低、功耗高,振動嚴重,軸承、機械密封等部件損壞,維修率居高不下,同時構成嚴重的安全隱患。
為了克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用改造后葉輪代替原葉輪,獲得改造的離心泵,所述改造后葉輪的外形結構同改造前的原葉輪,如圖1-3所示,包括第一蓋板1-1、第二蓋板1-2(結構同第一蓋板1-1)、若干葉片2和輪轂3,其中:
為了達到提高效率、降低能耗和故障率的目的,使之與裝置實際的運行參數相適應,本實施例中,在未改變葉輪外形、直徑,排出端尺寸,軸向長度尺寸等條件下,僅將葉片2改變成扭曲型外形,增加蓋板厚度,減小葉輪出口寬度,同時微調葉片2的出、入口安放角角度,使葉輪的流通面積發生改變,實現降低離心泵流量和揚程的目的。由于改造后葉輪的外形、安裝尺寸不變,因此,在替換原葉輪時所需的施工時間短,安裝拆卸簡單。關于在其他參數不變的情況下,通過改變蓋板進口部分的曲率半徑、厚度,葉片葉型,葉片數量,葉片進口寬度,葉片厚度,葉片進口正沖角,葉片出、入口安放角和葉輪出口寬度中的一項或多項參數來調整葉輪流通面積,屬于葉輪設計領域的常規方法,其具體計算步驟在此不做詳細描述。
改造后葉輪的具體參數包括:
第一/第二蓋板1-1/1-2:
吸入口外徑:Φ157mm
吸入口內徑:Φ130mm
入口處蓋板厚度:δ=27mm
出口處蓋板厚度:7mm;
葉片2:
葉片2出口安放角角度:31.5°
葉輪出口寬度:24mm。
為了保證原有離心泵的泵殼及其它零部件能夠重復利用,改造后葉輪除了上述參數變化外,其它與原葉輪保持一致,同時,在原泵殼與改造后葉輪之間的裝配間隙內設置葉輪耐磨環,以保證改造后葉輪與原泵殼之間的間隙滿足生產需要。
改造后,離心泵的最大流量為380m3/h,揚程為64m。將改造的離心泵投入使用,經過檢驗,改造的離心泵在流量為225m3/h,揚程為60m的參數下運行時,離心效率達到74%;泵振動烈度最大值0.3mm/s,運行狀態良好,完全符合長期運行標準要求。
此工況下電機電流為75A,按全年365天計算,僅一臺泵節能約23.4萬kWh。
泵的檢修頻次由每月2~3次降低至10個月一次。
改造后的離心泵完全滿足生產工藝要求,同時能耗大幅下降,離心泵效率提高了25%以上,泵振動現象得到了顯著改善,檢修費用減少了80%以上,真正達到了節能環保的目的。
上述技術方案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而言,在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原理的基礎上,很容易做出各種類型的改進或變形,而不僅限于本實用新型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因此前面描述的方式只是優選的,而并不具有限制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