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壓空調,具體是一種液壓空調液壓控制傳動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實車使用液壓空調液壓驅動控制傳動裝置,對于主機多是串聯在上一級負載回油路上,空調液壓驅動裝置回油直接統一回油箱,回油沒有壓力,閥的功能控制較為容易實現;但對于延伸應用到負載前面連接,空調液壓控制傳動裝置的回油是下一級液壓負載的輸入,即空調液壓控制傳動裝置的回油存在不同額度值背壓,控制閥功能開啟受到干擾,出現動作值不準、轉速下掉偏差較大、系統抖顫、異響、空調停轉等故障現象,影響主機運行及空調效果保持均勻穩定,容易出現部件損壞及安全隱患等。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液壓空調液壓控制傳動裝置,解決在回油背壓的情況下出現的動作值不準、轉速下掉偏差較大、系統抖顫、異響、空調停轉等故障現象。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液壓空調液壓控制傳動裝置,包括主閥體、液壓馬達和空調壓縮機;所述主閥體主要由溢流閥、兩位三通電磁換向閥和節流部件組成;所述主閥體設置有P、A、B、T四個口,所述溢流閥安裝于主閥體P口與T口流道間;主閥體P口與A口間流道依次安裝兩位三通電磁換向閥和節流部件;所述液壓馬達進油口通過液壓馬達進油管連接主閥體A口,液壓馬達通過彈性聯軸器連接空調壓縮機,液壓馬達出口通過液壓馬達回油管與三通接頭連接;主閥體的B口通過回流液壓管與三通接頭連接。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所述節流部件為旁通型調速閥。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所述兩位三通電磁換向閥設置有P1、A1、B1三個口, P1口與主閥體P口連通,A1口通過旁通型調速閥與主閥體A口連通,B1口與主閥體B口連通;所述兩位三通電磁換向閥彈簧腔通過微通道與主閥體T口連通。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所述旁通型調速閥旁通流道與主閥體B口連通,腔體滲油通過微通道與主閥體T口連通。
本實用新型與主機液壓系統、下一級負載匹配,通過切換不同功能模式,切換液壓油流向,來實現液壓空調控制傳動裝置、下一級負載可同時工作及兩者單獨工作模式,解決了液壓空調液壓驅動控制傳動裝置在回油背壓的情況下出現的動作值不準、轉速下掉偏差較大、系統抖顫、異響、空調停轉等故障現象,使整個液壓系統及空調兼顧穩定運行,保障主機性能,空調效果均勻穩定,增加使用壽命;且控制結構更緊湊、小型化、用材省、背壓穩定運行兼容性大,液壓空調拓展使用范圍加大,保障工業品的人機操作環境。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液壓原理示意圖;
圖中:1、主閥體,2、溢流閥,3、兩位三通電磁換向閥,4、旁通型調速閥,5、液壓馬達進油管,6、液壓馬達,7、彈性聯軸器,8、空調壓縮機,9、回流液壓管,10、液壓馬達回油管,11、三通接頭。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液壓空調液壓控制傳動裝置,包括主閥體1、液壓馬達6和空調壓縮機8;主閥體1主要由溢流閥2、兩位三通電磁換向閥3和節流部件組成;主閥體1設置有P、A、B、T四個口,溢流閥2安裝于主閥體1P口與T口流道間;主閥體1P口與A口間流道依次安裝兩位三通電磁換向閥3和節流部件;液壓馬達6進油口通過液壓馬達進油管5連接主閥體1A口,液壓馬達6通過彈性聯軸器7連接空調壓縮機8,液壓馬達6出口通過液壓馬達回油管10與三通接頭11連接;主閥體1的B口通過回流液壓管9與三通接頭11連接。
在上述結構基礎上,本實用新型節流部件的一種實施例為旁通型調速閥4。當然旁通型調速閥4也可以替換為溫度補償型調速閥或其它節流部件。
以旁通型調速閥4為例,其具體的連接方式如下:兩位三通電磁換向閥3設置有P1、A1、B1三個口,P1口與主閥體1P口連通,A1口通過旁通型調速閥4與主閥體1A口連通,B1口與主閥體1B口連通;兩位三通電磁換向閥3彈簧腔通過微通道與主閥體1T口連通。旁通型調速閥4旁通流道與主閥體1B口連通,腔體滲油通過微通道與主閥體1T口連通。
其工作過程如下:兩位三通電磁換向閥3在斷電情況下,實現P1口與B1口連通,從P口進入的液壓油經P1流向B1至B口,流向下一級負載對壓力、流量需求,滿足空調不工作時,不影響主機后一級負載工作;此時液壓馬達無輸入壓力、流量,無法通過彈性聯軸器帶動空調壓縮機工作;兩位三通電磁換向閥3在通電情況下,實現P1口與A1口連通,從P口進入的液壓油經P1口流向A1至A口,實現給液壓馬達6供油,液壓馬達6轉動,通過彈性聯軸器7帶動空調壓縮機8運轉工作,液壓馬達6出口液壓油和旁通型調速閥4旁通液壓油經B口匯流于三通接頭11流向下一級負載,滿足空調工作時,不影響后一級負載工作需要。在液壓馬達6與后一級負載工作時,如液壓壓力超出溢流閥2設定壓力值,溢流閥2動作實現主閥體P口與T口直接連通回油,溢流保護。兩位三通電磁換向閥3與旁通型調速閥4腔體內部滲油,通過微通道與主閥體T口連通,實現腔體滲油順暢排出,便于功能動作實現。
當然,上述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具體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礎上可根據實際需要作出具有針對性的調整,從而得到不同的實施方式。由于可能實現的方式較多,這里就不再一一舉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