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制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空調壓縮機的自動補油機構。
背景技術:
空調的制冷循環是靠壓縮機產生動力,提供壓差,促進冷媒流經各個器件而回到壓縮機,完成一個制冷循環;同時冷凍油也參在循環之中;冷凍油對壓縮機本身起潤滑、密封、冷卻作用;部分商用空調由于沒有油分離器,高溫高壓的含油冷媒氣體就會不斷地噴射制冷系統各個部件,由于油的粘性和各個部件腔體死角,即便回油系統設計很合理,不可避免會有一部分油再也無法通過系統循環回到壓縮機油倉里了,隨著運轉時間的增長,油倉里的油就越來越少,以至嚴重缺油而燒毀壓縮機;為此,我們提出一種空調壓縮機的自動補油機構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空調壓縮機的自動補油機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空調壓縮機的自動補油機構,包括設置在空調壓縮機側壁上的油箱、進油閥和圓管,所述進油閥固定設置在圓管的上端,且油箱固定設置在進油閥的上方,所述進油閥的上端設有進油口,且油箱與進油口連通,所述進油閥的底部設有出油口,且出油口與圓管連通,所述圓管靠近下端的側壁上設有油管,且油管貫穿空氣壓縮機的側壁并與空氣壓縮機內底部的油槽連通,所述進油閥內還設有平板,且平板與進油閥的內壁滑動連接,所述平板靠近邊緣處的表面均布有多個呈周向排布的通孔,所述進油閥內還設有豎直設置的閥桿,所述閥桿的上端與平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且閥桿的下端貫穿進油閥底部的出油口并固定連接有浮塊,且浮塊與圓管的內壁滑動連接。
優選地,所述平板的上表面設有一層密封墊,且密封墊的表面設有與通孔位置大小相匹配的開孔。
優選地,所述進油閥上端的進油口處連接有螺紋接頭,所述油箱通過軟管與螺紋接頭連接。
優選地,所述浮塊上設有上下連通的開孔。
本實用新型中,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以避免空調壓縮機在長時間使用之后,導致缺油燒毀壓縮機的情況發生,在一定程度上減小了用戶使用的成本和人們的經濟損失;同時,通過在油箱的下側設置進油閥,當油槽內油量下降到一定時,圓管內的油液高度也會隨之下降,從而導致浮塊下滑,致使油箱內的油量自動流入油槽內,只需定期對主油箱內加油即可,既實現了加油的自動化,又減小了人工的操作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空調壓縮機的自動補油機構側面的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空調壓縮機的自動補油機構正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空調壓縮機、2油箱、3平板、4進油閥、5油槽、6油管、7浮塊、8圓管、9閥桿、10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2,一種空調壓縮機的自動補油機構,包括設置在空調壓縮機1側壁上的油箱2、進油閥4和圓管8,進油閥4固定設置在圓管8的上端,且油箱2固定設置在進油閥4的上方,進油閥4的上端設有進油口,且油箱2與進油口連通,進油閥4上端的進油口處連接有螺紋接頭,油箱2通過軟管與螺紋接頭連接,通過螺紋連接的方式,可以根據需要將油箱2和進油閥4拆開,進油閥4的底部設有出油口,且出油口與圓管8連通,圓管8靠近下端的側壁上設有油管6,且油管6貫穿空氣壓縮機1的側壁并與空氣壓縮機1內底部的油槽5連通,使油槽5和圓管8之間形成一個U型管,從而實現此方案,進油閥4內還設有平板3,且平板3與進油閥4的內壁滑動連接,平板3靠近邊緣處的表面均布有多個呈周向排布的通孔10,平板3的上表面設有一層密封墊,且密封墊的表面設有與通孔10位置大小相匹配的開孔,當平板3向上運動抵住進油閥4上端的進油口時,密封墊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防止油箱2內的油穿過進油口繼續為油槽5加油,進油閥4內還設有豎直設置的閥桿9,閥桿9的上端與平板3的下表面固定連接,且閥桿9的下端貫穿進油閥4底部的出油口并固定連接有浮塊7,且浮塊7與圓管8的內壁滑動連接,浮塊7上設有上下連通的開孔,當浮塊7堵住油管6時,油箱2內的油可以通過浮塊下上連通的開孔流入油槽5中,從而繼續達到原有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中,當空調壓縮機1在長時間運行時,空調壓縮機1內底部的油槽5中油液面會下降,由于油槽5通過油管6與空調壓縮機1側壁外的圓管8連通,根據U型管原理,當油槽5內的油量下降時,圓管8內的油量也一起下降,從而使浮塊7沿著圓管8的側壁向下滑動,浮塊7在下滑過程中通過閥桿9拉動平板3向下滑動,當平板3與進油閥4的頂部不相互抵壓時,油箱2內的油量穿過通孔10流入油槽5中,從而實現自動為油槽5加油的過程,當油加到一定程度時,浮塊7受到浮力作用,油液面升高導致浮塊7一起向上運動,使平板3向上運動,從而抵住進油閥4的頂端上的進油口,致使油箱2停止向油槽5內加油,由此循環上述過程,達到自動為油槽5加油的效果。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