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礦井潛水泵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煤礦設備,特別是一種礦井潛水泵房(又稱簡約型礦井潛水泵泵房)。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礦井潛水泵泵房布置形式為:垂直吊裝潛水泵,有多個大斷面泵井每個泵井可安裝三到四臺潛水泵,垂深一般超過30m、泵井通道、潛水泵通道和通往泵井頂端的通風斜巷。存在地質條件要求高、工程量大、施工困難、設備安裝難度較大、工期長、清挖不方便等缺點。因此,泵房的改進和創新勢在必行。
【發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情況,為克服現有技術之缺陷,本實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種礦井潛水泵房,可有效解決現有礦井潛水泵泵房地質條件要求高、工程量大、施工困難、設備安裝難度較大、工期長、清挖不方便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泵房硐室、泵房通道、泵坑、排水管道和潛水泵,泵房硐室內設有通往水平大巷的泵房通道,泵房硐室下部有管子通道,管子通道內橫向放置有排水管道,泵房通道與管子通道相連通,泵房硐室內的泵坑壁龕與泵坑相連通,泵坑處有相連通的溶瘀坑,每相鄰的泵坑之間由導水巷相連通,泵坑壁龕上設有通風管,導水巷與泵坑之間裝有閘板閥,泵坑內裝有與排水管道相連通的潛水泵,構成通往排水鉆孔或井筒的通道結構。
[0005]本實用新型是將潛水泵泵房進行集約化布置,將傳統的潛水泵吊裝改為水平放置,并進行了空間結構上的優化布局,將傳統安放潛水泵的大斷面、大垂深、施工難度高的泵井改變為深度較淺、斷面較小、易于施工的泵坑,并省去了潛水泵通道和通往泵井頂端的通風道,對地質條件要求較低,減少工程量,降低施工難度,方便設備安裝,節省工程費用,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附圖說明】
[000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主視圖。
[0007]圖2為本實用新型圖1的A-A向剖面視圖。
[0008]圖3為本實用新型圖1的B-B向剖面視圖。
[0009]圖4為本實用新型圖1的C-C向剖面視圖。
[0010]圖5為本實用新型圖1的D-D向剖面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
[0012]由圖1-5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泵房硐室、泵房通道、泵坑、排水管道和潛水泵,泵房硐室I內設有通往水平大巷的泵房通道2,泵房硐室I下部有管子通道8,管子通道8內橫向放置有排水管道,泵房通道2與管子通道8相連通,泵房硐室I內的泵坑壁龕與泵坑相連通,泵坑處有相連通的溶瘀坑,每相鄰的泵坑之間由導水巷相連通,泵坑壁龕上設有通風管,導水巷與泵坑之間裝有閘板閥,泵坑內裝有與排水管道相連通的潛水泵,構成通往排水鉆孔或井筒的通道結構。
[0013]為了保證使用效果,所所述的泵房硐室I內設有通往水平大巷的泵房通道2,泵房硐室I下部有管子通道8,管子通道8內橫向放置有排水管道,泵房通道2與管子通道8相連通,所述的泵坑包括第一泵坑3-1、第二泵坑3-2、第三泵坑3-3、第四泵坑3-4,泵坑壁龕包括第一泵坑壁龕7-1、第二泵坑壁龕7-2、第三泵坑壁龕7-3、第四泵坑壁龕7-4,溶瘀坑包括第一溶瘀坑4-1、第二溶瘀坑4-2、第三溶瘀坑4-3、第四溶瘀坑4-4,排水管道包括第一排水管道11-1、第二排水管道11-2,導水巷包括第一導水巷6-1、第二導水巷6-2、第三導水巷
6-3,潛水泵包括第一潛水泵10-1、第二潛水泵10-2、第三潛水泵10-3、、第四潛水泵10_4、第五潛水泵10-5,水倉包括第一水倉12-1、第二水倉12-1,閘板閥包括第一閘板閥9-1、第二閘板閥9-2、第三閘板閥9-3、第四閘板閥9-4、第五閘板閥9-5 ;管子通道8內裝有橫向平行的第一排水管道11-1,泵房硐室I內從左至右依次設有第一泵坑壁龕7-1、第二泵坑壁龕
7-2、第三泵坑壁龕7-3、第四泵坑壁龕7-4,第一泵坑壁龕7-1下部有連通的第一泵坑3_1,第二泵坑壁龕7-2下部有連通的第二泵坑3-2,第三泵坑壁龕7-3下部有連通的第三泵坑
3-3,第四泵坑壁龕7-4下部有連通的第四泵坑3-4,第一泵坑3-1與第一溶瘀坑4_1相連通,第二泵坑3-2與第二溶瘀坑4-2相連通,第三泵坑3-3與第三溶瘀坑4-3相連通,第四泵坑3-4與第四溶瘀坑4-4相連通,第一泵坑壁龕7-1和第二泵坑壁龕7-2之間經第一通風管5-1相連通,第三泵坑壁龕7-3和第四泵坑壁龕7-4之間經第二通風管5-2相連通,第一泵坑3-1和第二泵坑3-2之間有第一導水巷6-1,第二泵坑3-2和第三泵坑3_3之間有第二導水巷6-2,第三泵坑3-3和第四泵坑3-4之間有第三導水巷6-3,第一泵坑3_1內放置有第一潛水泵10-1和一個預留潛水泵位(圖中未顯示),第二泵坑3-2內平行放置有第二潛水泵10-2和第三潛水泵10-3,第三泵坑3-3內放置有第四潛水泵10-4和一個預留潛水泵位(圖中未顯示),第四泵坑3-4內放置有第五潛水泵10-5和一個預留潛水泵位(圖中未顯示),第一泵坑3-1旁設有第一水倉12-1,并經第一閘板閥9-1相連通,第一導水巷6-1和第二溶瘀坑4-2之間由第二閘板閥9-2相連通,第二泵坑3-2內的第二潛水泵10-2經第二閘板閥9-2與第一導水巷6-1相連通,第二泵坑3-2與第二導水巷6-2相連處裝有第三閘板閥9-3,第三溶瘀坑4-3經第四閘板閥9-4與其旁的第二水倉12-2相連通,第三導水巷6_3與第四泵坑3-4相連處裝有第五閘板閥9-5,第一泵坑3-1、第二泵坑3-2、第三泵坑3_3、第四泵坑3-4內有與第二排水管道11-2相連通的第一潛水泵10-1、第二潛水泵10-2、第三潛水泵10-3、第四潛水泵10-4、第五潛水泵10-5,構成通往排水鉆孔或井筒的通道結構。
[0014]所述的第一水倉12-1、第二水倉12-2內在第一閘板閥9_1、第四閘板閥9_4出口處分別裝有鐵網篦子12-A。
[0015]所述的第一泵坑3-1、第二泵坑3-2、第三泵坑3-3、第四泵坑3_4內分別設有向上的鋼筋爬梯3-A。
[0016]所述的第一潛水泵10-1、第二潛水泵10-2、第三潛水泵10-3、第四潛水泵10_4、第五潛水泵10-5與排水管道相連的管道拐角處下面設有管道托管13。
[0017]所述的第一泵坑壁龕7-1、第二泵坑壁龕7-2、第三泵坑壁龕7-3、第四泵坑壁龕
7-4,每兩個相鄰的泵坑壁龕窩頭經鉆孔鋪設有用于解決擴散通風的直徑大于0 300的通風管,每兩個鄰的泵坑壁龕的間距大于15m。
[0018]所述的第一泵坑3-1、第二泵坑3-2、第三泵坑3-3、第四泵坑3_4的寬度大于5倍的潛水泵直徑,兩相鄰的潛水泵間距大于1.5倍潛水泵的直徑。
[0019]本實用新型使用時,潛水泵放置于泵坑中,潛水泵的排水管道經管子通道、排水鉆孔或井筒至地面,潛水泵供電電纜和控制電纜由地面變電所引出后,沿電纜鉆孔或井筒、井下巷道鋪設至該泵房,泵房硐室、泵房通道、管子通道和泵坑壁龕處于±0m高程,導水巷和水倉底板高程約_5m,泵坑底板高程約-7.5m,容淤坑深度視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不宜超過2m,便于清淤。潛水泵泵體較長,泵坑壁龕進深一般超過《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三十二條規定的擴散通風距離(6m)的要求,故在兩個相鄰的泵坑壁龕窩頭附近經鉆孔鋪設一根直徑不小于0 300的通風管,以解決擴散通風問題;兩相鄰的泵坑壁龕間距應視圍巖狀況而定,一般不小于15m。泵坑凈寬度不小于5倍的潛水泵直徑,兩相鄰的潛水泵間距應大于1.5倍的潛水泵直徑;
[0020]兩相鄰的泵坑之間通過導水巷連通,通過閘板閥對水流大小加以控制,便于清理導水巷中的淤泥,清淤時,將兩相鄰泵坑間的閘板閥打開,將該段導水巷用作臨時通風巷,以滿足擴散通風的需要,排水時,水倉中的礦井水經鐵網篦子的過濾后,通過閘板閥進入泵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