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油套管清洗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旋流除垢器。
背景技術:
油井在油氣生產過程中難免出現結垢,不溶混合物逐漸摻雜在一起黏附在鉆井設備和管道上,使生產油管表面粗糙,摩擦阻力不斷增大,降低了流速,甚至使油管的通流截面積變小,使生產效率大大下降。 目前常用的除垢方法有兩種,化學除垢和機械除垢。化學除垢會對井下油管和工具造成傷害,且成本高;而機械除垢則需要單井作業起出油管,影響注水作業,且時間長、勞動強度大、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除垢速度快,除垢效果好,不受地下溫度高低的影響的一種旋流除垢器。
旋流除垢器,包括渦輪馬達、傳動軸總成和噴頭,渦輪馬達下端連接傳動軸總成,傳動軸總成下端連接噴頭;蝸輪馬達包括上接頭,上接頭下部外壁連接外筒,外筒下端連接外筒下接頭,外筒下接頭下端連接傳動軸總成,外筒內設置芯軸,芯軸上端設置導流錐,芯軸與外筒之間設置軸瓦,軸瓦下方設置導輪,導輪上下兩端分別于軸瓦和外筒下接頭插接,芯軸外壁套有渦輪,芯軸下部開有進水孔,進水孔位于渦輪下方,芯軸下端通過芯軸下接頭連接傳動軸總成。
進一步,傳動軸總成包括傳動外殼和空心軸,傳動外殼上端與外筒下接頭連接,空心軸上端與芯軸下接頭連接,空心軸與傳動外殼之間設置軸承,空心軸下端連接噴頭。
進一步,芯軸下部外壁套有限速裝置,限速裝置包括分成三瓣的限速套,限速套外壁開有凹槽,凹槽內設置彈簧。
進一步,導輪和渦輪分為若干層,導輪和渦輪間隔分布,導輪與渦輪方向相反。
進一步,傳動外殼與空心軸之間從上到下依次設置上軸向軸承、止推軸承和壓套,傳動外殼下端連接下軸向軸承,下軸向軸承與傳動外殼通過左旋螺紋連接。
進一步,芯軸上端設置導流錐,導流錐下端連接軸套,軸套下端連接渦輪。
進一步,噴頭與空心軸螺紋連接。
進一步,彈簧為圓柱螺旋拉伸彈簧。
本實用新型利用水流在渦輪兩面產生的壓差來帶動芯軸旋轉,芯軸帶動空心軸和噴頭旋轉,實現油套管360度清洗,高壓水經進水孔進入芯軸,經出水孔噴射到油套管的內壁來去除掉表面附著的垢和蠟質,除垢速度快,除垢效果好,不會對井下油管和工具造成傷害,油套管清洗時不用起出油管,勞動強度小,所需時間短,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1 上接頭 2 外筒 3 導流錐 4 芯軸 5 軸瓦 6 導輪 7 軸套 8 渦輪 9 進水孔 10 外筒下接頭 11 限速套 12 芯軸下接頭 13 傳動外殼 14 空心軸 15 止推軸承 16 噴頭 17 出水口 18 上軸向軸承 19 壓套 20 下軸向軸承 21 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旋流除垢器,包括渦輪8馬達、傳動軸總成和噴頭16,渦輪8馬達下端連接傳動軸總成,傳動軸總成下端連接噴頭16,噴頭16包括出水孔。
渦輪8馬達包括上接頭1,上接頭1下部外壁連接外筒2,外筒2下端連接外筒下接頭10,外筒下接頭10下端連接傳動外殼13,外筒2內設置芯軸4,芯軸4上端設置導流錐3,導流錐3下端連接軸套7,軸套7下端連接渦輪8,芯軸4與外筒2之間設置軸瓦5,軸瓦5下方設置導輪6,導輪6上下兩端分別于軸瓦5和外筒下接頭10插接,使導輪6與外筒2軸向固定,芯軸4外壁套有渦輪8,導輪6和渦輪8分為若干層,導輪6和渦輪8間隔分布,導輪6與渦輪8方向相反,使水流呈90度拍打在渦輪8上,芯軸4下部開有進水孔9,進水孔9位于渦輪8下方,高壓水經上接頭1,從進水孔9進入芯軸4,芯軸4下部外壁套有限速裝置,限速裝置位于進水孔9下方,限速裝置包括分成三瓣的限速套11,限速套11外壁開有凹槽,凹槽內設置彈簧21,彈簧21為圓柱螺旋拉伸彈簧21,彈簧21使限速套11套在芯軸4外壁上,當芯軸4旋轉過快時,限位套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與外筒下接頭10摩擦,使限位套速度降低與芯軸4外壁摩擦,從而降低芯軸4轉速;芯軸4下端通過芯軸下接頭12連接空心軸14,
傳送軸總成包括空心軸14和傳動外殼13,傳動外殼13與空心軸14之間從上到下依次設置上軸向軸承18、止推軸承15和壓套19,傳動外殼13下端連接下軸向軸承20,空心軸14下端設置噴頭16,噴頭16開有出水孔,高壓水從出水口17噴射到油套管的內壁來去除掉表面附著的垢和蠟質,噴頭16與空心軸14螺紋連接,可根據套管和油管的內徑不同選用不同的噴射角度的噴頭16,來保證除垢的效果。
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修改或者對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