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一次性長管氣相壓裂裝置,屬于二氧化碳氣相壓裂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二氧化碳氣相壓裂的基本原理為液態二氧化碳受熱在20至40毫秒內氣化為氣態二氧化碳,體積膨脹,壓力升高,對外做功來壓裂目標體,二氧化碳氣體具有降溫、阻燃、阻爆、無毒無害的特點。該壓裂技術具有無明火、安全、高效、方便的特點,是炸藥的理想替代品。近幾年通過工業性的試驗,取得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和廣闊的應用前景。
但是目前的市場上的二氧化碳氣相壓裂裝置大多數都比較笨重,結構千篇一律,容量小,在施工過程中,針對不同的目標體,產品適應性欠佳,勞動強度大,嚴重影響了工作效率。該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充裝量大,材質輕便,操作方便,適應性強的特點,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一次性長管氣相壓裂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術方案實施的:
一種一次性長管氣相壓裂裝置,包括承壓管、密封堵頭、增壓棒、充氣閥,承壓管為空心管狀結構,其一端與密封堵頭連接,另一端與充氣閥連接,并構成密閉腔體結構,承壓管、密封堵頭和充氣閥同軸分布,承壓管外表面設若干預應力斷裂槽,各預應力斷裂槽與承壓管軸線相互平行分布,并環繞承壓管軸線均布在承壓管外表面,所述的預應力斷裂槽深度為承壓管管壁厚度的1/4—2/3,增壓棒至少一根且嵌于承壓管內,增壓棒的總長度為承壓管長度的1/4—3/4。
進一步的,所述的增壓棒與承壓管通過滑軌、絲扣或定位槽等方式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的承壓管上設置若干個盲孔,且環繞承壓管軸線均勻分布。
進一步的,所述的盲孔處對應的管壁厚度為承壓管正常管壁厚度的1/5—4/5,且盲孔所對應的管壁上設置預應力斷裂槽,所述的盲孔所對應的預應力斷裂槽深度不大于盲孔位置承壓管壁厚的2/3,盲孔面積不大于承壓管表面積的的1/10。
進一步的,所述的預應力斷裂槽內另均布若干硬質定位塊,且各定位塊均與承壓管為一體式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的增壓棒上設驅動電極和控制裝置,其中所述的驅動電極和控制裝置均嵌于充氣閥上,驅動電極并與控制裝置電氣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的控制裝置由無線控制裝置和有線控制裝置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共用構成,且當無線控制裝置和有線控制裝置共用時,無線控制裝置和有線控制裝置間相互并聯。
本新型結構簡單,使用靈活方便,操作靈活方便且使用成本低廉,一方面可有效的滿足多種復雜地質結構、鉆孔、油氣井和水井結構使用的需要,提高設備環境適應性和使用靈活性,另一方面可根據使用需要靈活調整對地質結構的壓力強度、壓裂作業位置和壓裂作業范圍等,同時還可有效的對壓裂進行靈活的操控,從而達到提高工作效率、控制精度及操作安全性的目的。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圖1為本實用新型盲孔控壓時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無盲孔時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和2所示,一種一次性長管氣相壓裂裝置,包括承壓管1、密封堵頭2、增壓棒3、充氣閥4,承壓管1為空心管狀結構,其一端與密封堵頭2連接,另一端與充氣閥4連接,并構成密閉腔體結構,承壓管1、密封堵頭2和充氣閥4同軸分布,承壓管1外表面設若干預應力斷裂槽6,各預應力斷裂槽6與承壓管1軸線相互平行分布,并環繞承壓管1軸線均布在承壓管1外表面預應力斷裂槽6深度為承壓管1管壁厚度的1/4—2/3,增壓棒3至少一根且嵌于承壓管1內,增壓棒3的總長度為承壓管1長度的1/4—3/4。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增壓棒3與承壓管1通過滑軌、絲扣或定位槽等方式連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承壓管1上設置若干個盲孔5,且環繞承壓管1軸線均勻分布。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盲孔5處對應的管壁厚度為承壓管1正常管壁厚度的1/5—4/5,且盲孔5所對應的管壁上設置預應力斷裂槽6,所述的盲孔5所對應的預應力斷裂槽6深度不大于盲孔5位置承壓管壁厚的2/3,盲孔5面積不大于承壓管1表面積的的1/10。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預應力斷裂槽6內另均布若干硬質定位塊7,且各定位塊均與承壓管1為一體式結構。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增壓棒3上設驅動電極31和控制裝置32,其中所述的驅動電極31和控制裝置32均嵌于充氣閥4上,驅動電極31并與控制裝置32電氣連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控制裝置32由無線控制裝置和有線控制裝置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共用構成,且當無線控制裝置和有線控制裝置共用時,無線控制裝置和有線控制裝置間相互并聯。
本新型結構簡單,使用靈活方便,操作靈活方便且使用成本低廉,一方面可有效的滿足多種復雜地質結構、油氣井和水井結構使用的需要,提高設備環境適應性和使用靈活性,另一方面可根據使用需要靈活調整對地質結構的壓力強度、壓裂作業位置和壓裂作業范圍等,同時還可有效的對壓裂進行靈活的操控,從而達到提高工作效率、控制精度及操作安全性的目的。
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