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控制單元(簡稱為“E⑶(Electronic ControlUnit) ”),同時油氣分離裝置使用發動機的冷卻系統,在這種情況下,進水口 13可以連接到發動機的熱管理系統,電子控制單元電連接熱管理系統以控制進水口閥門的開閉。
[0047]此外,為了增強竄氣中機油的分離效果,容納腔11可以形成為圓柱狀,進氣口 13沿容納腔11的切線方向延伸,在這種情況下,竄氣由進氣口 13進入容納腔11后,沿容納腔11的內壁高速旋轉,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能夠對質量較大的油滴進行預分離。
[0048]為了增大竄氣到達冷卻裝置時的速度,容納腔11內設置有環形的內隔板41和外隔板42,冷卻結構31設置在內隔板41和外隔板42之間,內隔板41和外隔板42上均設置有多個氣孔。因此,竄氣能夠通過內隔板41和外隔板42上的氣孔進入冷卻通路。另外,竄氣穿過氣孔不僅能夠提高速度,而且竄氣中的機油油滴顆粒還能夠得到進一步地預分離。
[0049]此外,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發動機的油氣分離裝置中,為了匯集冷卻結構31的壁上所回收的機油,內隔板41可以通過底板43連接于外隔板42的下端,在底板43上設置有回油孔,從而使得冷卻結構31上成股流下的機油匯聚在回油孔。此外,為了防止竄氣經由回油孔進入內隔板41和外隔板42之間的冷卻通路,影響機油的回收,回油孔處可以設置有單向節流裝置,該單向節流裝置可以是圖3中具體示出的回油閥片44,該回油閥片44具有彈性并且一端通過緊固件(例如鉚釘45)固定于底板43,因此,當匯聚在回油孔處的機油匯聚到一定程度之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回油閥片44被壓彎從而打開回油孔,回收的機油從回油孔流出并流向回油口 12。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體實施方式】中,回油口 12可以連接機油收集裝置以回收機油,從而降低機油的消耗,避免浪費。
[0050]此外,為了更好地匯集由冷卻裝置分離的機油,底板43的連接于外隔板42的一端可以向下傾斜,在這種情況下,回油孔靠近外隔板42設置。可以想到的是,也可以設置為底板43連接于內隔板41的一端向下傾斜,相應地,回油孔靠近內隔板41設置,同樣能夠改善機油的匯集效果。
[0051]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車輛,所述車輛設置有發動機,其中,所述車輛還設置有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發動機的油氣分離裝置,油氣分離裝置的進氣口 13連接于曲軸箱的通風口,出氣口 14連接于發動機的增壓器的壓氣機入口、進氣歧管處或者進氣總管上。
[0052]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用于發動機的油氣分離裝置,通過設置冷卻裝置和流體通路32能夠高效地分離竄氣中的汽油和/或柴油與機油,使得竄氣中大部分的汽油/和柴油與機油分離并進入燃燒室燃燒,提高了燃油利用率,降低了燃油消耗,同時,竄氣中的大部分機油以液態的形式被回收,降低了機油消耗,提高了機油的利用率。通過以上描述可知,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發動機的油氣分離裝置不僅能夠適用于汽油發動機,而且還能夠適用于柴油發動機,特別是一定程度上能夠適用于汽油預混柴油引燃發動機,另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發動機的油氣分離裝置還具有簡單且可靠的結構,其成本相對低廉,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實用價值。此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車輛設置有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發動機的油氣分離裝置,因此其同樣具有上述優點,同時,基于上述優點,車輛的排放也得到了相應的改善,因此,車輛的性能同樣有所提高。
[0053]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用于發動機的油氣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發動機的油氣分離裝置包括: 具有容納腔(11)的殼體(1),所述殼體⑴的下端形成有回油口(12),且所述殼體(I)上設置有出氣口(14)和用于連接所述發動機的曲軸箱通風口的進氣口(13);以及 冷卻裝置,所述冷卻裝置包括由彼此流體連通且相互間隔的多層冷卻通路構成的冷卻結構(31),所述冷卻結構(31)設置在所述容納腔(11)中,所述多層冷卻通路中的相鄰的冷卻通路之間的間隔形成流體通路(32),在所述容納腔(11)內所述進氣口(13)通過所述流體通路(32)與所述出氣口(14)流體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發動機的油氣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發動機的油氣分離裝置還包括加熱裝置(2),所述加熱裝置(2)的加熱元件設置在所述容納腔(11)中,以能夠對所述容納腔(11)的內部空間加熱。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發動機的油氣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I)上設置有進水口(15)和出水口(16),所述冷卻結構(31)能夠通過所述進水口(15)和所述出水口(16)連接于外部冷卻液供給系統。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發動機的油氣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層冷卻通路彼此同軸設置,各層所述冷卻通路各自形成為環形冷卻通路,且相鄰的所述冷卻通路之間通過連通管(33)流體連通。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發動機的油氣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氣分離裝置還設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加熱裝置(2)和所述冷卻裝置工作的控制單元,所述進氣口(13)處設置有溫度傳感器,所述進水口(15)處或者所述進水口(15)所連接的管道上設置有用于控制冷卻液供應的進水閥,所述控制單元分別與所述溫度傳感器、所述加熱裝置(2)和所述進水閥電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發動機的油氣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納腔(11)形成為圓柱狀,所述進氣口(13)沿所述容納腔(11)的切線方向延伸。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用于發動機的油氣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納腔(11)內設置有環形的內隔板(41)和外隔板(42),所述冷卻結構(31)設置在所述內隔板(41)和所述外隔板(42)之間,所述內隔板(41)和所述外隔板(42)上均設置有多個氣孔。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發動機的油氣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隔板(41)的下端通過底板(43)連接于所述外隔板(42)的下端,所述底板(43)上設置有回油孔,所述回油孔處設置有單向節流裝置。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發動機的油氣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3)的連接于所述外隔板(42)的一端向下傾斜,所述回油孔靠近所述外隔板(42)設置。
10.車輛,所述車輛設置有發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輛還設置有根據權利要求1-9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用于發動機的油氣分離裝置,所述油氣分離裝置的所述進氣口(13)連接于所述發動機的曲軸箱的通風口,所述出氣口(14)連接于所述發動機的增壓器的壓氣機入口、進氣歧管處或者進氣總管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發動機領域,提供一種用于發動機的油氣分離裝置和車輛。其中,所述用于發動機的油氣分離裝置包括:具有容納腔的殼體,殼體的下端形成有回油口,且殼體上設置有出氣口和用于連接發動機的曲軸箱通風口的進氣口;以及冷卻裝置,所述冷卻裝置包括由彼此流體連通且相互間隔的多層冷卻通路構成的冷卻結構,所述冷卻結構設置在所述容納腔中,所述多層冷卻通路中的相鄰的冷卻通路之間的間隔形成流體通路,在所述容納腔內所述進氣口通過流體通路與出氣口流體連通。本實用新型的所述用于發動機的油氣分離裝置能夠改善對曲軸箱中的竄氣的分離效果,提高機油的回收率,特別是其能夠適用于汽油預混柴油引燃發動機的油氣分離。
【IPC分類】F01M13-04
【公開號】CN204552883
【申請號】CN201520103093
【發明人】常進才, 魯志遠, 尚志雄, 王云超, 高定偉, 于超, 王興華, 李會, 楊偉
【申請人】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8月12日
【申請日】2015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