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發動機油氣分離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發動機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發動機油氣分離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在發動機運轉過程中,會有少量氣體從氣缸壁與活塞環之間的間隙以及活塞與活塞環之間的間隙竄入曲軸箱中,這些竄氣會將活塞和氣缸壁表面的機油帶走,通過進氣系統進入燃燒室再次燃燒。但是由于機油不能完全燃燒,會對排放產生負面影響。因此為滿足排放法規要求,必須將機油從竄氣里分離出來。
[0003]現有汽油發動機為滿足排放法規的要求均采用閉式的呼吸系統,早期的發動機通風系統采用外置油氣分離器的結構,導致管路復雜,布置臃腫,有悖于發動機集成化輕量化的發展趨勢。
[0004]現有的集成油氣分離結構的缸蓋護罩組件一般采用一至三級分離,油氣分離的效果基本滿足排放法規的需要,但隨著排放法規日益嚴格,急需油氣分離效果更好的油氣分離器結構來滿足排放要求。
[0005]如圖1至圖5所示,為了實現機油與竄氣分離,目前油氣分離技術方案采用閉式三級分離結構,具體為:油氣分離器分為進氣側分離室A與排氣側分離室B,兩分離室各有三級分離結構。
[0006]進氣側分離室包括有缸蓋護罩010、擋油板020、第一隔板組011、第一擋板021、第一孔板023、第一齒形撞擊板012、PCV閥013、進氣側出氣口 1、第一回油部022、進氣側進氣口 IN1、第二回油部024及凹槽029。
[0007]排氣側分離室包括有缸蓋護罩010、擋油板020、第二隔板組014、第二擋板025、第二孔板027、第二齒形撞擊板015、小管016、排氣側進氣口 IN2、排氣側出氣口 I1、第三回油部026、第四回油部028。
[0008]現有技術不能滿足更高排放限值要求,直接導致整車無法上市銷售。為了克服上述的問題,現有技術通過采用發動機缸蓋護罩加獨立油氣分離器來滿足排放標準,這樣不僅導致管路復雜,布置臃腫,而且增加的成本過多。
【發明內容】
[0009]本發明的目的是對現發動機油氣分離結構提出改進技術方案,通過本技術方案,在有限增加成本的情況下,實現發動機排氣滿足現法規的排放限值要求。
[0010]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11]—種發動機油氣分離結構,包括有缸蓋護罩;在所述缸蓋護罩的內表面設置有油氣分離室;
[0012]所述油氣分離室包括位于進氣側的第一油氣分離室和位于排氣側的第二油氣分離室;
[0013]所述第一油氣分離室為四級分離結構;所述第二油氣分離室為三級分離結構;
[0014]所述第一油氣分離室包括有第一隔板組、第一擋板、第一擋油板、旋風分離板組、第一孔板及第一齒形撞擊板;
[0015]所述二油氣分離室包括有第二隔板組、第二擋板、第二擋油板、第二孔板及第二齒形撞擊板;
[0016]所述旋風分離板組包括有順著油氣混合氣流動方向設置的至少三個第一異形板;三個所述第一異形板沿垂直于所述油氣混合氣流動方向等距設置。
[0017]所述第一異形板包括有異形板本體、第一分支及第二分支;
[0018]所述異形板本體包括有長方體板、第一圓弧體、第二圓弧體、第三圓弧體及第一圓柱體;所述第一圓柱體與第一圓弧體的一端光滑連接,所述第一圓弧體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圓弧體的一端光滑連接,所述第二圓弧體的另一端同所述第三圓弧體的一端光滑連接,所述第三圓弧體的另一端與所述長方體板的一端光滑連接;所述第一分支連接于所述第二圓弧體的弧頂外側;所述第二分支同所述長方體板的側邊連接;所述第一分支與所述第二分支分別位于所述異形板本體的兩側。
[0019]所述旋風分離板組還包括有第二異形板;所述第二異形板包括有第二圓柱體及與所述第二圓柱體光滑連接的尾板;所述第二異形板與相鄰的所述第一異形板的距離大約為兩個所述第一異形板之間距離的一半。
[0020]所述第一隔板組的一個側邊、所述旋風分離板組的一個側邊、所述第一齒形撞擊板的一個側邊、所述第二隔板組的一個側邊、及所述第二齒形撞擊板的一個側邊均與所述缸蓋護罩的內表面連接;
[0021]所述第一擋板及所述第一孔板均與所述第一擋油板中與所述缸蓋護罩相對的表面連接;
[0022]所述第二擋板及所述第二孔板均與所述第二擋油板中與所述缸蓋護罩相對的表面連接。
[0023]所述第一擋油板與所述第二擋油板通過連接板連接為一體結構。
[0024]在所述第一擋油板上設置有第一回油部和第二回油部;在所述第二擋油板上設置有第三回油部和第四回油部。
[0025]所述第一回油部與所述第二回油部位于所述第一擋油板的同一側;所述第三回油部與所述第四回油部位于所述第二擋油板的同一側。
[0026]所述第一回油部的高度與所述第二回油部的高度不同;所述第三回油部的高度與所述第四回油部的高度不同。
[0027]所述第一擋油板及所述第二擋油板均設置有向所述缸蓋護罩方向的翻邊;在所述翻邊上設置有凹槽。
[0028]在所述第一油氣分離室所對應的缸蓋護罩上設置有第一出氣孔;所述第一出氣孔安裝有PCV閥;所述PCV閥通過管路與進氣歧管聯通;在所述第二油氣分離室所對應的缸蓋護罩上設置有第二出氣孔;所述第二出氣孔通過管路與空氣濾清器出氣端管路聯通。
[002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0030]本申請通過在缸蓋護罩進氣側的油氣分離室設置為四級分離結構,提高了油氣分離的效果;
[0031]另一方面,通過采用四級分離結構,并通過增加旋風分離板組的結構,使得油氣混合氣體在流經旋風分離板組時,通過異形板的設置,導致氣流產生漩渦,由于油和氣的密度不同,油和氣在漩渦的作用下產生分離,分離后的大油滴直接掉落在擋油板上,小油滴則撞擊在旋風式分離板表面并順其表面流向孔板,提高了油氣分離的效果。
【附圖說明】
[0032]圖1為現技術缸蓋護罩去除擋油板后結構示意圖;
[0033]圖2為現技術缸蓋護罩帶擋油板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34]圖3為現技術擋油板的結構示意圖;
[0035]圖4為現技術擋油板另一個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0036]圖5為圖4的E-E剖視圖;
[0037]圖6為本發明缸蓋護罩去除擋油板后的結構示意圖;
[0038]圖7為本發明缸蓋護罩去除擋油板后的主視圖;
[0039]圖8為圖7的F-F剖視圖;
[0040]圖9為本發明擋油板結構示意圖;
[0041]圖10為本發明旋風分離板組結構示意圖;
[0042]圖11為本發明旋風分離板組正視圖。
[0043]附圖標記說明
[0044]A進氣側分離室,B排氣側分離室,010缸蓋護罩,011第一隔板組,012第一齒形撞擊板,013 PCV閥,014第二隔板組,015第二齒形撞擊板,016小管,020擋油板,021第一擋板,022第一回油部,023第一孔板,024第二回油部,025第二擋板,026第三回油部,027第二孔板,028第四回油部,029凹槽,100缸蓋護罩,200第一油氣分離室,300第二油氣分離室,400第一擋油板,500第二擋油板,600連接板,700翻邊,800凹槽,900小孔,101凸筋,201第一隔板組,202第一擋板,203旋風分離板組,204第一孔板,205第一齒形撞擊板,206 PCV閥,207第一出氣孔,208第一回油部,209第二回油部,301第二隔板組,302第二擋板,303第二孔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