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發動機冷卻噴嘴結構,尤其涉及一種溫控式發動機活塞冷卻噴嘴結構,具體適用于減少熱機時的發動機功耗;縮短熱機時間。
背景技術:
隨著發動機升功率的提高,發動機熱負荷越來越高,部分零部件需要進行專門冷卻,如活塞的冷卻噴嘴就是這樣一種零件。目前的活塞冷卻噴嘴只是一個簡單的噴油管,將主油道內的高壓潤滑油噴到活塞下表面,達到冷卻活塞的目的。其實在發動機啟動初期,也就是熱機過程中,由于發動機處于低速、小負荷工況下,此時并不需要對活塞冷卻,反而會延長熱機時間,影響發動機經濟性。
中國專利授權公告號為CN 203189105U,授權公告日為2013年9月11日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發動機活塞冷卻噴嘴,包括連為一體的噴嘴和閥體,閥體上設有調壓空心螺栓,調壓空心螺栓內部設有依次連接的蓋帽、彈簧和密封鋼球,調壓空心螺栓的開口端與缸體上的主油道相連;所述的閥體與缸體配合的一面設有定位銷。雖然該實用新型能夠根據油壓控制噴嘴的開閉,但其仍存在以下缺陷:
該實用新型在發動機啟動初期的熱機過程中仍然對活塞進行冷卻噴油,降低了熱機效率,延長了熱機時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熱機時間長的問題,提供了一種縮短熱機時間的溫控式發動機活塞冷卻噴嘴結構。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溫控式發動機活塞冷卻噴嘴結構,包括發動機主油道和活塞冷卻噴嘴,所述活塞冷卻噴嘴的進油端與發動機主油道相通;
所述發動機主油道通過冷卻噴油器與活塞冷卻噴嘴的進氣端相通,所述冷卻噴油器與發動機主油道連接處設置有節溫器。
所述發動機主油道上設置有噴油器安裝座;所述冷卻噴油器的一端設置有安裝固定座,所述安裝固定座通過螺栓與噴油器安裝座固定連接,冷卻噴油器的另一端設置有出油口,出油口頂部設置有噴嘴安裝槽,所述活塞冷卻噴嘴的進油端設置于噴嘴安裝槽內。
所述節溫器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的與下支架固定連接,所述下支架的腔壁上均勻開設有至少三個進油孔,下支架的腔體內設置有閥片和回位彈簧,所述閥片和回位彈簧均套設于蠟丸腔外部,回位彈簧設置于閥片與下支架底板之間,蠟丸腔的一端與閥片限位配合,蠟丸腔的另一端與下支架底板滑動配合,所述上支架頂部設置有進油腔,所述進油腔的腔壁上均勻開設有至少三個出油孔,所述閥片與進油腔的底部密封配合,所述蠟丸腔頂部設置有與其密封配合的膠管座,所述膠管座與蠟丸腔之間填充有石蠟填料,所述膠管座中部設置有推桿,推桿的頂部與上支架頂板限位配合。
所述上支架的外部圓周設置有環形固定板,所述環形固定板設置于安裝固定座與噴油器安裝座之間,安裝固定座、噴油器安裝座均與環形固定板密封配合。
所述閥片的周長與閥片最大行程的積大于等于活塞冷卻噴嘴頂部的開孔橫截面積。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本實用新型一種溫控式發動機活塞冷卻噴嘴結構中的在主油道和噴嘴之間的冷卻噴油器內設置節溫器,根據冷卻油液溫度控制節溫器的開閉,當油液低于設定問度時,發動機處于熱機狀態,冷卻噴嘴不工作;當油液到達設定溫度時節溫器開啟,冷卻噴嘴開始對活塞噴射冷卻油液;這樣的設計能夠提高發動機的熱機效率,縮短熱機時間。因此,本設計熱機效率高,有效縮短熱機時間。
2、本實用新型一種溫控式發動機活塞冷卻噴嘴結構中的采用石蠟填料作為蠟丸腔的填充物,石蠟填料融化后體積膨脹擠壓膠管座,膠管座被壓縮,在推桿的作用李下推動蠟丸腔帶動閥片向下支架方向滑動,此時閥片開始,節溫器開啟,冷卻油液通過節溫器進入噴嘴,石蠟的熔點較低,當冷卻油液達到石蠟熔點時,發動機正好完成熱機,活塞需要冷卻油液降溫。因此,本設計填料選擇合理,符合發動機的熱機和冷卻需求。
3、本實用新型一種溫控式發動機活塞冷卻噴嘴結構中的通過調節石蠟填料的填充量來控制閥片的最大行程,從而調節節溫器的油液流量,使其滿足噴嘴的冷卻需求。因此,本設計精確控制節溫器開度,滿足噴嘴的冷卻需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節溫器的開啟狀態示意圖。
圖中:發動機主油道1、噴油器安裝座11、活塞冷卻噴嘴2、冷卻噴油器3、安裝固定座31、出油口32、噴嘴安裝槽33、節溫器4、上支架41、下支架42、閥片43、回位彈簧44、蠟丸腔45、膠管座46、推桿47 、進油腔48、石蠟填料49、進油孔51、出油孔52、環形固定板53。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參見圖1、圖2,一種溫控式發動機活塞冷卻噴嘴結構,包括發動機主油道1和活塞冷卻噴嘴2,所述活塞冷卻噴嘴2的進油端與發動機主油道1相通;
所述發動機主油道1通過冷卻噴油器3與活塞冷卻噴嘴2的進氣端相通,所述冷卻噴油器3與發動機主油道1連接處設置有節溫器4。
所述發動機主油道1上設置有噴油器安裝座11;所述冷卻噴油器3的一端設置有安裝固定座31,所述安裝固定座31通過螺栓與噴油器安裝座11固定連接,冷卻噴油器3的另一端設置有出油口32,出油口32頂部設置有噴嘴安裝槽33,所述活塞冷卻噴嘴2的進油端設置于噴嘴安裝槽33內。
所述節溫器4包括上支架41和下支架42,所述上支架41的與下支架42固定連接,所述下支架42的腔壁上均勻開設有至少三個進油孔51,下支架42的腔體內設置有閥片43和回位彈簧44,所述閥片43和回位彈簧44均套設于蠟丸腔45外部,回位彈簧44設置于閥片43與下支架42底板之間,蠟丸腔45的一端與閥片43限位配合,蠟丸腔45的另一端與下支架42底板滑動配合,所述上支架41頂部設置有進油腔48,所述進油腔48的腔壁上均勻開設有至少三個出油孔52,所述閥片43與進油腔48的底部密封配合,所述蠟丸腔45頂部設置有與其密封配合的膠管座46,所述膠管座46與蠟丸腔45之間填充有石蠟填料49,所述膠管座46中部設置有推桿47,推桿47的頂部與上支架41頂板限位配合。
所述上支架41的外部圓周設置有環形固定板53,所述環形固定板53設置于安裝固定座31與噴油器安裝座11之間,安裝固定座31、噴油器安裝座11均與環形固定板53密封配合。
所述閥片43的周長與閥片43最大行程的積大于等于活塞冷卻噴嘴2頂部的開孔橫截面積。
本實用新型的原理說明如下:
所述閥片43的周長與閥片43最大行程的積大于等于活塞冷卻噴嘴2頂部的開孔橫截面積。這樣的設計能夠確保活塞冷卻噴嘴2底部擁有足夠的進油量滿足其噴射要求。
實施例1:
一種溫控式發動機活塞冷卻噴嘴結構,包括發動機主油道1和活塞冷卻噴嘴2,所述活塞冷卻噴嘴2的進油端與發動機主油道1相通;所述發動機主油道1通過冷卻噴油器3與活塞冷卻噴嘴2的進氣端相通,所述冷卻噴油器3與發動機主油道1連接處設置有節溫器4;所述發動機主油道1上設置有噴油器安裝座11;所述冷卻噴油器3的一端設置有安裝固定座31,所述安裝固定座31通過螺栓與噴油器安裝座11固定連接,冷卻噴油器3的另一端設置有出油口32,出油口32頂部設置有噴嘴安裝槽33,所述活塞冷卻噴嘴2的進油端設置于噴嘴安裝槽33內。
實施例2:
實施例2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處在于:
所述節溫器4包括上支架41和下支架42,所述上支架41的與下支架42固定連接,所述下支架42的腔壁上均勻開設有至少三個進油孔51,下支架42的腔體內設置有閥片43和回位彈簧44,所述閥片43和回位彈簧44均套設于蠟丸腔45外部,回位彈簧44設置于閥片43與下支架42底板之間,蠟丸腔45的一端與閥片43限位配合,蠟丸腔45的另一端與下支架42底板滑動配合,所述上支架41頂部設置有進油腔48,所述進油腔48的腔壁上均勻開設有至少三個出油孔52,所述閥片43與進油腔48的底部密封配合,所述蠟丸腔45頂部設置有與其密封配合的膠管座46,所述膠管座46與蠟丸腔45之間填充有石蠟填料49,所述膠管座46中部設置有推桿47,推桿47的頂部與上支架41頂板限位配合;所述上支架41的外部圓周設置有環形固定板53,所述環形固定板53設置于安裝固定座31與噴油器安裝座11之間,安裝固定座31、噴油器安裝座11均與環形固定板53密封配合;所述閥片43的周長與閥片43最大行程的積大于等于活塞冷卻噴嘴2頂部的開孔橫截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