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發動機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多缸柴油機的氣缸體。
背景技術:
氣缸體是柴油發動機最為關鍵的一個零件,是發動機的主體,它將各個氣缸和曲軸箱連成一體,是安裝活塞、曲軸以及其他零件和附件的支承骨架。
傳統的多缸柴油機氣缸體有以下的特點:氣缸體的缸孔周邊的冷卻水套只有一個入水口,并且入水口設計在氣缸體的前端或者后端,水套內的冷卻水整體流向為從前向后或者從后向前流動,水的流向比較單一,水套容易存在流動死角,局部冷卻效果差。由于冷卻不良缸孔容易出現熱變形,進而導致機油耗高、缸孔磨損、活塞拉缸等故障。
公開于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實用新型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缸柴油機的氣缸體,從而克服現有的氣缸體的冷卻不均勻,冷卻效果差的缺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多缸柴油機的氣缸體,氣缸體的缸孔與氣缸體左、右兩側的外壁之間設有豎直的由前至后延伸的間壁,使得右側的間壁與右側的外壁之間的空間形成水道,兩側的間壁與缸孔之間的空間形成水套,水道的中部設有水平的隔板,形成上水道和下水道;氣缸體的前壁上設有與上水道連通的上水道入水口,上水道入水口與水泵部件的出水口連接,右側的外壁的后部設有與上水道連通的上水道出水口,上水道出水口與設置在氣缸體右側后部的機油冷卻器的入水口連接;右側的外壁上設有與下水道連通的下水道入水口,下水道入水口與機油冷卻器的出水口連接;右側的間壁的下部設有多個水套入水口,多個水套入水口與氣缸體的缸孔一一對應并與下水道連通;相鄰的缸孔之間設有過水道,并且氣缸體的頂面設有多個與氣缸蓋連通的上水孔。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右側的外壁上與水套入水口對應的位置設有堵塞孔,堵塞孔內安裝堵塞。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相鄰的缸孔的間隙處的兩側形成流動死角,兩側的間壁上與流動死角對應的部位設有向間隙凸出的擋流部。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水套的下方設有多個射砂口,間壁上與射砂口對應的位置設有向外凸出的凸筋。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氣缸體的頂面與水套的頂面之間的距離為11~15mm,水套的高度為缸孔的直徑的0.8~1.2倍。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過水道的高度為缸孔的直徑的0.3~0.6倍。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水套入水口為橢圓形的。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缸孔的左側和右側分別對稱設有兩個三角形的第一上水孔,相鄰的缸孔之間對稱設有兩個圓形的第二上水孔,氣缸體的后端設有第三上水孔,第三上水孔為矩形、橢圓形或扇形的。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每個缸孔對應一個水套入水口,保證各缸冷卻水的流動均勻性,加強冷卻水的橫向流動,確保各缸的冷卻效果;水套入水口的形狀設計為橢圓形,并且水套入水口盡可能靠近水套底部位置,可以盡可能地加大進水截面積,既可以加大各缸的進水量,同時也有助于降低了鑄造難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多缸柴油機的氣缸體的右側布置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視圖。
圖3是圖2的B-B視圖。
圖4是圖1的C-C視圖。
圖5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多缸柴油機的氣缸體的俯視圖。
圖6是圖5的E-E視圖。
主要附圖標記說明:
1-氣缸體,2-水泵部件,3-機油冷卻器,4-堵塞,5-射砂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確表示,否則在整個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中,術語“包括”或其變換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將被理解為包括所陳述的元件或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組成部分。
如圖1至圖6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的多缸柴油機的氣缸體1的前端設有水泵部件2,氣缸體1的右側后部設有機油冷卻器3(虛線所示)。
如圖2和4所示,氣缸體1的缸孔與其左、右兩側的外壁之間設有豎直的由前至后延伸的間壁114,使得右側的間壁114與右側的外壁之間的空間形成水道,左、右兩側的間壁與缸孔之間的空間分別形成左水套108和右水套107,水道的中部設有水平的隔板115,形成上水道101和下水道102。
如圖1和3所示,氣缸體1的前壁上設有與上水道101連通的上水道入水口109,上水道入水口109與水泵部件2的出水口連接,右側的外壁的后部設有與上水道101連通的上水道出水口103,上水道出水口103與機油冷卻器2的入水口連接;右側的外壁上設有與下水道102連通的下水道入水口104,下水道入水口104與機油冷卻器2的出水口連接。右側間壁的下部設有多個水套入水口106,水套入水口盡可能靠近水套底部位置,多個水套入水口106與氣缸體的缸孔一一對應并與下水道102連通。
優選地,水套入水口106為橢圓形的,橢圓形可盡可能地加大截面積,既可以加大各缸的進水量,同時也有助于降低鑄造難度。
水泵部件2的冷卻水經上水道入水口109進入上水道101,從上水道出水口103進入機油冷卻器2,機油冷卻器2中的冷卻水經下水道入水口104進入下水道102并向前端流動,從每個缸孔對應的水套入水口106進入右水套107。
優選地,右側的外壁上與水套入水口106對應的位置設有堵塞孔105,堵塞孔105內安裝碗形的堵塞4,如圖2所示。堵塞孔起到鑄造工藝孔的作用,鑄造氣缸體毛坯時,可以通過堵塞孔觀察和檢查各個水套入水口是否存在鑄造披鋒,如果有披鋒則可以利用工具從堵塞孔將披鋒清理掉,確保水套入水口的流通截面積。同時,鑄造時堵塞孔也起到了清理砂孔的作用。堵塞孔加工好后,再用碗形的堵塞堵住,防止漏水。
如圖6所示,相鄰的缸孔之間設有過水道116,用于左水套108和右水套107之間的冷卻水流通。冷卻水進入右水套107后,從水套的前端、后端或者兩缸孔之間的過水道116流入左水套108區域。
優選地,如圖5-6所示,氣缸體1的頂面與水套的頂面之間的距離B為11~15mm,水套的高度L為缸孔的直徑D的0.8~1.2倍。過水道116的高度H為缸孔的直徑D的0.3~0.6倍。
如圖4所示,相鄰的缸孔的間隙處的兩側由于流速低而形成流動死角111,兩側的間壁114上與流動死角111對應的部位設有向缸孔的間隙凸出的擋流部110,擋住水流,強制冷卻水從流動死角經過,提高了流動死角處的流速,改善了水流場的均勻性和水套的冷卻效果,對發動機起到了良好的保護作用。
如圖4所示,氣缸體在生產過程中,制作水套砂芯時,因工藝需要,要在每個缸孔周邊的水套下方布置至少四個射砂口5,即每缸水套的左側和右側分別布置至少兩個。優選地,間壁114上與射砂口5對應的位置設有向外凸出的半圓形的凸筋51,確保每個射砂口處有足夠的冷卻空間。
如圖5所示,氣缸體1的頂面設有多個與氣缸蓋連通的上水孔200。具體來說,缸孔的左側和右側分別對稱設有兩個第一上水孔201,相鄰的缸孔之間對稱設有兩個第二上水孔202,氣缸體的后端設有第三上水孔203。優選地,第一上水孔201是三角形的,第二上水孔202是圓形的,第三上水孔203為矩形、橢圓形或扇形的。
本實用新型每個缸孔對應一個水套入水口,保證各缸冷卻水的流動均勻性,加強冷卻水的橫向流動,確保各缸的冷卻效果;水套入水口的形狀設計為橢圓形,并且水套入水口盡可能靠近水套底部位置,可以盡可能地加大進水截面積,既可以加大各缸的進水量,同時也有助于降低了鑄造難度。
前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示例性實施方案的描述是為了說明和例證的目的。這些描述并非想將本實用新型限定為所公開的精確形式,并且很顯然,根據上述教導,可以進行很多改變和變化。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選擇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實際應用,從而使得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并利用本實用新型的各種不同的示例性實施方案以及各種不同的選擇和改變。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意在由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