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用天然氣脫水設備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天然氣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車用天然氣脫水設備。
【背景技術】
[0002]燃氣汽車又稱為天然氣汽車,主要分為液化石油氣汽車和壓縮天然氣汽車兩種。燃氣汽車主要以天然氣為燃料,它的CO排放量比汽油車減少90%以上,碳氫化合物排放減少70%以上,氮氧化合物排放減少35%以上,是較為實用的低排放汽車。
[0003]燃氣汽車通過天然氣加氣站補充天然氣,天然氣加氣站是指以壓縮天然氣(CNG,Compressed Natural Gas)形式向天然氣汽車(NGV,Natural Gas Vehicle)和大型 CNG 子站車提供燃料的場所。天然氣管線中的氣體一般先經過前置凈化處理,除去氣體中的硫份和水份,再由壓縮機組將壓力由0.1-1.0Mpa壓縮到25Mpa,最后通過售氣機給車輛加氣。
[0004]天然氣含水超標,將對加氣站設備造成腐蝕性破壞,當環境溫度降低時,天然氣中析出的游離水將結凍造成系統設備和管道發生凍堵,因此,車用天然氣含水量的達標是至關重要的。天然氣的脫水深度應根據當地的環境溫度來確定,一般要求在最高操作壓力下,壓縮天然氣水露點不高于_13°C,當最低溫度低于_8°C時,應比最低氣溫低5°C。而對于一些寒冷地區,實際運行時要求常壓露點達到低于_55°C ο然而,現有的天然氣處理工藝,天然氣的脫水能力有限,使得天然氣中水分含量不能達到預定的脫水要求,不能滿足現有的天然氣使用需要。
[0005]因此,如何保證天然氣的脫水效果,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車用天然氣脫水設備,以實現保證天然氣的脫水效果。
[0007]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8]一種車用天然氣脫水設備,包括并聯布置的對天然氣進行干燥處理的第一干燥管路和第二干燥管路,所述第一干燥管路上設置吸附天然氣內水分的第一吸附裝置,所述第二干燥管路上設置吸附天然氣內水分的第二吸附裝置;
[0009]所述第一吸附裝置和所述第二吸附裝置的干燥入口之間和干燥出口之間分別連通有第一解吸管路和第二解吸管路,所述第一解吸管路和所述第二解吸管路之間設置順序安裝有對天然氣進行冷卻的冷卻裝置、對天然氣進行氣液分離的液氣分離裝置和對天然氣進行加熱的加熱器的再生管路;
[0010]所述再生管路和所述第一解吸管路與第二解吸管路之間設置連通所述第一干燥管路或第二干燥管路的管路切換裝置;
[0011]設置于所述第一吸附裝置的干燥出口的第一水分感應器和設置于第二吸附裝置的干燥出口的第二水分感應器;
[0012]與所述第一水分感應器、第二水分感應器以及所述管路切換裝置相連接的控制裝置。
[0013]優選地,在上述車用天然氣脫水設備中,所述液氣分離器和所述加熱器之間還設置有對天然氣加壓鼓動的再生壓縮機。
[0014]優選地,在上述車用天然氣脫水設備中,所述液氣分離器上還連接有對析出的水分排出的排出管路,所述排出管路的端部設置控制其開閉的排污閥。
[0015]優選地,在上述車用天然氣脫水設備中,所述管路切換裝置包括設置于所述第一干燥管路和所述第二干燥管路的并聯輸入端和輸出端控制管路內天然氣流向的第一換向閥,以及設置于所述再生管路與所述第一解吸管路和第二解吸管路連接端的第二換向閥。
[0016]優選地,在上述車用天然氣脫水設備中,所述第一換向閥和所述第二換向閥均為三通球閥。
[0017]優選地,在上述車用天然氣脫水設備中,所述第一干燥管路和所述第二干燥管路的輸入端的進氣管路上設置有對天然氣進行過濾的前置過濾器。
[0018]優選地,在上述車用天然氣脫水設備中,所述第一干燥管路和所述第二干燥管路的輸出端的出氣管路上設置對天然氣進行過濾的后置過濾器。
[0019]優選地,在上述車用天然氣脫水設備中,所述第一吸附裝置和所述第二吸附裝置均為內設分子篩的吸附塔。
[0020]優選地,在上述車用天然氣脫水設備中,所述冷卻裝置的輸入端與輸出端的天然氣溫差為35-45 °C。
[0021]優選地,在上述車用天然氣脫水設備中,所述再生壓縮機的進排氣壓力差小于0.2Mpa。
[002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車用天然氣脫水設備,包括并聯布置的對天然氣進行干燥處理的第一干燥管路和第二干燥管路,第一干燥管路上設置吸附天然氣內水分的第一吸附裝置,第二干燥管路上設置吸附天然氣內水分的第二吸附裝置。第一吸附裝置和第二吸附裝置的干燥入口之間和干燥出口之間分別連通有第一解吸管路和第二解吸管路,第一解吸管路和第二解吸管路之間設置順序安裝有對天然氣進行冷卻的冷卻裝置、對天然氣進行氣液分離的液氣分離裝置和對天然氣進行加熱的加熱器的再生管路;再生管路和第一解吸管路與第二解吸管路之間設置連通第一干燥管路或第二干燥管路的管路切換裝置。在對天然氣進行脫水處理時,天然氣可經并聯的第一干燥管路或第二干燥管路通入,由第一吸附裝置或第二吸附裝置對天然氣內水分進行清除,由于第一吸附裝置或第二吸附裝置在長時間使用后需要進行解吸,以去除其內部吸收的水分,設置連接于并聯布置的第一干燥管路和第二干燥管路之間的第一解吸管路和第二解吸管路,第一解吸管路和第二解吸管路之間設置再生管路,由管路切換裝置可分別將第一干燥管路或第二干燥管路與再生管路連成再生回路,而未與再生管路連通的干燥管路繼續進行天然氣的脫水工作,再生管路通過其上的加熱器對天然氣進行加熱,加熱后的氣體對第一吸附裝置或第二吸附裝置進行加熱,析出吸附的水分,高溫氣體進入冷卻器急速降溫,氣體內的水氣凝結成水,由液氣分離器分離并排出,排出水分的氣體繼續進行加熱解吸工作,從而對第一吸附裝置或第二吸附裝置進行活化再生,再次具備吸附水分能力。通過并聯的第一干燥管路和第二干燥管路,并設置再生管路可交替進行第一吸附裝置和第二吸附裝置的干燥和再生,達到不間斷生產,持續的進行天然氣的脫水工作,保證天然氣的脫水效果。另外,需要說明的是,由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脫水設備,還包括設置于第一吸附裝置的干燥出口的第一水分感應器和設置于第二吸附裝置的干燥出口的第二水分感應器、以及與所述第一水分感應器、第二水分感應器以及所述管路切換裝置相連接的控制裝置。當第一吸附裝置或者第二吸附裝置在長時間使用水分吸附飽和后,由其干燥出口排出的天然氣水分較多,當排出的天然氣水分超出預設值時,第一水分感應器或者第二水分感應器形成感應信號發送至控制裝置,控制裝置則控制管路切換裝置進行相應動作,進而可實現自動控制干燥裝置的解水,且具有較高的可靠度。
【附圖說明】
[0023]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4]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車用天然氣脫水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6]如圖1所示,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車用天然氣脫水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0027]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車用天然氣脫水設備,包括并聯布置的對天然氣進行干燥處理的第一干燥管路I和第二干燥管路2,第一干燥管路I上設置吸附天然氣內水分的第一吸附裝置3,第二干燥管路2上設置吸附天然氣內水分的第二吸附裝置4。第一吸附裝置3和第二吸附裝置4的干燥入口之間和干燥出口之間分別連通有第一解吸管路5和第二解吸管路6,第一解吸管路5和第二解吸管路6之間設置順序安裝有對天然氣進行冷卻的冷卻裝置7、對天然氣進行氣液分離的液氣分離裝置8和對天然氣進行加熱的加熱器10的再生管路11 ;再生管路11和第一解吸管路5與第二解吸管路6之間設置連通第一干燥管路I或第二干燥管路2的管路切換裝置。
[0028]在對天然氣進行脫水處理時,天然氣可經并聯的第一干燥管路I或第二干燥管路2通入,由第一吸附裝置3或第二吸附裝置4對天然氣內水分進行清除,由于第一吸附裝置3或第二吸附裝置4在長時間使用后需要進行解吸,以去除其內部吸收的水分,設置連接于并聯布置的第一干燥管路3和第二干燥管路4之間的第一解吸管路5和第二解吸管路6,第一解吸管路5和第二解吸管路6之間設置再生管路11,由管路切換裝置可分別將第一干燥管路I或第二干燥管路2與再生管路11連成再生回路,而未與再生管路11連通的干燥管路繼續進行天然氣的脫水工作,再生管路11通過其上的加熱器10對天然氣進行加熱,加熱后的氣體對第一吸附裝置3或第二吸附裝置4進行加熱,析出吸附的水分,高溫氣體進入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