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古生嗜熱菌高效脫硫裝置,屬于生物科學領域。
背景技術:
燃煤對環境的嚴重影響。煤炭是我國的主要能源之一,盡管目前的能源結構有所改變,但將來仍是我國能耗企業主要的能源。一直以來,我國所燒燃煤質量參差不齊,大量的燃煤含硫量高,屬于高硫煤,其燃燒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硫和煙塵,導致了嚴重的環境問題(溫室效應、霧霾、酸雨、臭氧層破壞等),危及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這些高硫煉焦煤脫硫問題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為了保護環境,目前有部分工廠采用普通常溫菌結合膜反應器方法進行脫硫,但是常溫菌往往只能脫除煤中的無機硫,有機硫很難被脫除,脫硫效果不理想。而且僅有循環泵的流動作用不足以使菌液和高硫煤液混合均勻,導致反應不徹底,脫硫效果差,反應時間長,此外反應結束后,硫酸液透過超濾膜而進入硫酸液收集箱,由于超濾膜不發生振動,所以不能穿過超濾膜的脫硫煤堆積在超濾膜上端,使超濾膜發生阻塞,被脫除的硫溶液(硫酸液)與脫硫煤液不能完全分離,降低了脫硫煤液的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古生嗜熱菌高效脫硫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特別是能大幅脫除煤中有機硫,而且,超濾膜的截留作用解決了硫酸液與細菌、煤粒的分離問題。本實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脫硫效果好,工作效率高。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古生嗜熱菌高效脫硫裝置,包括菌液箱、連接閥一、控制柜、分離組件、充氣泵、高硫煤液箱、連接閥二以及循環反應組件,所述連接閥一安置在菌液箱右端,所述菌液箱下端安裝有控制柜,所述控制柜右端設置有循環反應組件,所述循環反應組件上端安置有連接閥一和連接閥二,所述連接閥二安裝在連接閥一右側,所述循環反應組件通過連接閥一與菌液箱相連接,所述連接閥二設置在高硫煤液箱左端,所述循環反應組件通過連接閥二與高硫煤液箱相連接,所述高硫煤液箱下側安置有充氣泵,所述充氣泵安裝在循環反應組件右端,所述循環反應組件下側設置有分離組件,所述循環反應組件通過管道與分離組件相連接,所述分離組件包括箱體、激振器、超濾膜、硫酸液收集箱、脫硫煤液收集箱、開關閥一、連接桿以及開關閥二,所述開關閥二安裝在箱體上端,所述激振器設有兩個,所述激振器對稱裝配在箱體內部左右兩壁上,所述激振器對稱安裝在連接桿左右兩端,所述連接桿下端設置有超濾膜,所述連接桿和超濾膜均安置在箱體內部,所述箱體右端安裝有開關閥一,所述開關閥一通過管道與脫硫煤液收集箱相連接,所述脫硫煤液收集箱左端設置有硫酸液收集箱,所述硫酸液收集箱通過管道與箱體相連接,所述循環反應組件包括轉動軸、循環反應槽、攪拌器、電動機以及循環泵,所述循環泵安置在循環反應槽上端,所述循環泵通過管道與循環反應槽相連接,所述電動機安置在循環反應槽內部右壁,所述電動機左端安置有轉動軸,所述攪拌器設有三個,三個所述攪拌器等距安裝在轉動軸上,所述轉動軸和攪拌器均設置在循環反應槽內部,所述循環反應槽通過管道與開關閥二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柜、循環反應槽以及高硫煤液箱下端均安裝有支撐柱。
進一步地,所述電動機外端安裝有防水罩。
進一步地,所述循環反應槽通過螺釘與充氣泵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柜下端安裝有散熱風扇。
進一步地,所述菌液箱通過螺栓與控制柜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柜中安裝有溫度設定設備和加熱設備。
進一步地,所述電動機的開關按鈕以及循環泵的開關按鈕均設置在控制柜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古生嗜熱菌高效脫硫裝置,本實用新型通過增加箱體、激振器、超濾膜、硫酸液收集箱以及脫硫煤液收集箱,該設計防止超濾膜發生堵塞,提高了工作效率,解決了菌液和高硫煤液混合不均勻,脫硫反應不徹底,脫硫效果差,反應時間長的弊端。
本實用新型因增加轉動軸、循環反應槽、攪拌器、電動機、循環泵,該設計使混合液在反應槽內沿一定方向流動,并得到攪拌,使嗜熱菌液與高硫煤液充分接觸,提高了脫硫煤液的質量,解決了在硫酸液(從煤中脫下的硫與水反應生成的物質)與脫硫煤液分離時,脫硫煤液堆積在超濾膜上端,使超濾膜發生阻塞,硫酸液與脫硫煤液不能完全分離,降低了脫硫煤液的質量問題。
因增加支撐柱,該設計可為控制柜、循環反應槽以及高硫煤液箱提供支撐,因增加防水罩,該設計防止電動機內進水,影響電動機工作,因增加螺釘,該設計使循環反應槽與充氣泵牢固連接,因增加散熱風扇,該設計可實現散熱,因增加螺栓,該設計使菌液箱與控制柜連接緊固,本實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脫硫效果好,工作效率高。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古生嗜熱菌高效脫硫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古生嗜熱菌高效脫硫裝置中分離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古生嗜熱菌高效脫硫裝置中循環反應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菌液箱、2-連接閥一、3-控制柜、4-分離組件、5-充氣泵、6-高硫煤液箱、7-連接閥二、8-循環反應組件、41-箱體、42-激振器、43-超濾膜、44-硫酸液收集箱、45-脫硫煤液收集箱、46-開關閥一、47-連接桿、48-開關閥二、81-轉動軸、82-循環反應槽、83-攪拌器、84-電動機、85-循環泵。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圖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古生嗜熱菌高效脫硫裝置,包括菌液箱1、連接閥一2、控制柜3、分離組件4、充氣泵5、高硫煤液箱6、連接閥二7以及循環反應組件8,連接閥一2安置在菌液箱1右端,菌液箱1下端安裝有控制柜3,控制柜3右端設置有循環反應組件8,循環反應組件8上端安置有連接閥一2和連接閥二7,連接閥二7安裝在連接閥一2右側,循環反應組件8通過連接閥一2與菌液箱1相連接,連接閥二7設置在高硫煤液箱6左端,循環反應組件8通過連接閥二7與高硫煤液箱6相連接,高硫煤液箱6下側安置有充氣泵5,充氣泵5安裝在循環反應組件8右端,循環反應組件8下側設置有分離組件4,循環反應組件8通過管道與分離組件4相連接。
分離組件4包括箱體41、激振器42、超濾膜43、硫酸液收集箱44、脫硫煤液收集箱45、開關閥一46、連接桿47以及開關閥二48,開關閥二48安裝在箱體41上端,激振器42設有兩個,激振器42對稱裝配在箱體41內部左右兩壁上,激振器42對稱安裝在連接桿47左右兩端,連接桿47下端設置有超濾膜43,連接桿47和超濾膜43均安置在箱體41內部,箱體41右端安裝有開關閥一46,開關閥一46通過管道與脫硫煤液收集箱45相連接,脫硫煤液收集箱45左端設置有硫酸液收集箱44,硫酸液收集箱44通過管道與箱體41相連接,該設計提高了脫硫煤液的質量。
循環反應組件8包括轉動軸81、循環反應槽82、攪拌器83、電動機84以及循環泵85,循環泵85安置在循環反應槽82上端,循環泵85通過管道與循環反應槽82相連接,電動機84安置在循環反應槽82內部右壁,電動機84左端安置有轉動軸81,攪拌器83設有三個,三個攪拌器83等距安裝在轉動軸81上,轉動軸81和攪拌器83均設置在循環反應槽82內部,循環反應槽82通過管道與開關閥二48相連接,該設計提高了反應效率。
控制柜3、循環反應槽82以及高硫煤液箱6下端均安裝有支撐柱,電動機84外端安裝有防水罩,循環反應槽82通過螺釘與充氣泵5相連接。控制柜3下端安裝有散熱風扇,菌液箱1通過螺栓與控制柜3相連接,控制柜3中安裝有溫度設定設備和加熱設備,電動機84的開關按鈕以及循環泵85的開關按鈕均設置在控制柜3上。
具體實施方式:工作人員將經過擴大培養的嗜熱古生菌液儲存于菌液箱1中,然后將高硫煤液安置在高硫煤液箱6中,工作人員開啟連接閥一2,嗜熱古生菌液從菌液箱1中進入循環反應槽82中,工作人員開啟連接閥二7,將高硫煤液從高硫煤液箱6中輸送到循環反應槽82中,當兩者按比例混合后,工作人員在控制柜3上設定溫度,并開啟加熱按鈕,使反應液的溫度上升并保持在65℃-70℃,開始細菌的脫硫反應,然后,工作人員按下循環泵85的開關按鈕,循環泵85工作使脫硫反應料液在反應槽內沿一個方向流動,同時按下電動機84的開關按鈕,電動機84工作帶動轉動軸81轉動,轉動軸81轉動帶動攪拌器83轉動,攪拌器83轉動對混合液進行攪拌,該設計解決了菌液和高硫煤液混合不均勻,脫硫反應不徹底,脫硫效果差,反應時間長的弊端。
當反應完全后,工作人員開啟開關閥二48和激振器42,激振器42工作帶動連接桿47振動,連接桿47振動帶動超濾膜43振動,同時反應生成的硫酸液(被脫下的硫與水反應生成硫酸)從循環反應槽82中沿著管道進入箱體41內,然后穿過超濾膜43(細菌和處理煤粒被膜截留),而進入硫酸液收集箱44內。當硫酸液分離完全后,工作人員開啟開關閥一46,剩下的脫硫煤液沿著管道進入脫硫煤液收集箱45中,該設計解決了脫硫煤液堆積在超濾膜上端,使超濾膜發生阻塞,硫酸液與脫硫煤液不能完全分離,降低了脫硫煤液的質量的問題。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