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離心機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全開蓋離心機。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離心機多種多樣,傳統的離心機結構比較復雜,由于機殼是不可翻蓋的,在日常的維護中不是很方便,隨著食品、制藥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對離心機內部潔凈度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需要對離心機內部進行定期清洗。為了滿足生產要求,離心機大多都設計成全開蓋離心機,而現有的全開蓋離心機大多使用過液壓缸或氣缸驅動來實現機蓋的全部翻開,使用時機蓋蓋合,定期清潔時打開機蓋,能夠對機體內部進行徹底清洗。現有的全開蓋離心機中通常包括機蓋、機座和液壓缸或氣缸,機蓋的側部伸出有連接耳,連接耳與機座通過樞軸轉動連接,液壓缸或氣缸設置在連接耳的下部,液壓缸或氣缸的活塞桿能夠頂住連接耳上下運動從而使機蓋能夠繞機座轉動實現機蓋的翻開/蓋合。由于液壓缸內的液壓油容易泄露會造成環境污染,而由于氣缸驅動中的氣體具有可壓縮性,氣缸的工作速度容易受到載荷的變化而變化,時快時慢,具有安全隱患,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發明一種使用安全、無污染的全開蓋離心機。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全開蓋離心機,該離心機全開蓋使用時采用手動開蓋,安全性能高,并且無污染,解決了以往全開蓋離心機采用液壓缸開蓋液壓油容易泄露污染環境以及采用氣缸開蓋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全開蓋離心機,包括基座、機殼、轉鼓、主軸、機殼蓋、電機、手動開蓋裝置、減震器,所述機殼固定于基座的上端面,所述轉鼓安裝于機殼的內部,轉鼓通過主軸與電機傳動連接,所述機殼包括下殼體和上殼體,所述下殼體固定于基座上,所述上殼體通過擺動臂鉸接于基座上,手動開蓋裝置驅動上殼體擺動與下殼體分離或密封配合,所述機殼蓋鉸接于上殼體上,機殼蓋的表面設置有燈鏡、視鏡、洗滌管、氮氣接口、進料管、母液排放口,所述減震器對稱固定于基座的下端面。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手動開蓋裝置為手動蝸桿傳動減速機,其包括箱體、蝸輪、蝸桿、搖臂、手柄,所述箱體固定于基座上,所述蝸輪轉動安裝于箱體內,所述擺動臂固定于蝸輪的蝸輪軸上,所述蝸桿轉動安裝于箱體內且與蝸輪嚙合,所述搖臂轉動安裝于箱體上且與蝸桿平行,搖臂和蝸桿之間設置有減速齒輪組,手柄可拆卸固定于搖臂上。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減震器包括下部開口的上減震套筒、上部開口的下減震套筒,上減震套筒和下減震套筒為分體式結構且兩者的中軸線相同,下減震套筒的上端套裝于上減震套筒內,上減震套筒包括上減震筒體和上減震蓋,所述上減震蓋上設置有插裝孔,所述插裝孔內安裝有與其配合的環形的連接塊,所述連接塊包括臺階部,所述臺階部的內部插裝有連接桿和調節螺母,連接桿的上端部設置有與調節螺母配合使用的螺紋,所述連接塊外部套設有環形的上板和外筒體,所述外筒體安裝于上板的下部,上板和下減震套筒之間還預壓有減震彈簧,所述減震彈簧設置于外筒體內部,減震彈簧的內部設置有鏈條,所述鏈條的上端與連接桿連接,鏈條的下端與下減震套筒的底部相連接,所述下減震套筒內盛裝有阻尼油,阻尼油的液面高于外筒體的下端面。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外筒體的上部對稱設置有用于調節外筒體內部氣體壓力的若干透氣孔。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連接桿的上端部還設置有便于調節螺母安裝的內螺孔。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下減震套筒的底部內設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設置有鉤孔,所述鏈條的下端固定于鉤孔內,減震彈簧的下端部與底座相抵觸。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上板上還安裝有下端開口的第一內筒體,底座上安裝有與第一內筒體對應設置的上端開口的第二內筒體,所述第一內筒體和第二內筒體均位于減震彈簧的內部,第一內筒體和第二內筒體的外徑均與減震彈簧的內徑相同,鏈條設置于第一內筒體和第二內筒體的內部。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上減震蓋與上板之間還設置有用于減震防滑的橡膠墊塊。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連接桿上設置有用于限定調節螺母位置的長方體的限位塊,連接桿的下端部設置有月牙形的掛鉤,鏈條的上端鉤掛于掛鉤內。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上板、第一內筒體和外筒體為一體成型,所述減震器為四個,各減震器分別對稱設置于基座的四個角。
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本發明的效果是:由于一種全開蓋離心機,包括基座、機殼、轉鼓、主軸、機殼蓋、電機、手動開蓋裝置、減震器,所述機殼固定于基座的上端面,所述轉鼓安裝于機殼的內部,轉鼓通過主軸與電機傳動連接,所述機殼包括下殼體和上殼體,所述下殼體固定于基座上,所述上殼體通過擺動臂鉸接于基座上,手動開蓋裝置驅動上殼體擺動與下殼體分離或密封配合,所述機殼蓋鉸接于上殼體上,機殼蓋的表面設置有燈鏡、視鏡、洗滌管、氮氣接口、進料管、母液排放口,所述減震器對稱固定于基座的下端面,該離心機全開蓋采用手動開蓋,安全性能高,并且無污染。
又由于所述手動開蓋裝置為手動蝸桿傳動減速機,其包括箱體、蝸輪、蝸桿、搖臂、手柄,所述箱體固定于基座上,所述蝸輪轉動安裝于箱體內,所述擺動臂固定于蝸輪的蝸輪軸上,所述蝸桿轉動安裝于箱體內且與蝸輪嚙合,所述搖臂轉動安裝于箱體上且與蝸桿平行,搖臂和蝸桿之間設置有減速齒輪組,手柄可拆卸固定于搖臂上,該手動開蓋裝置安裝簡易、省力便捷、易于維護檢修,并且運行平穩、噪音小、安全性高。
又由于所述減震器包括下部開口的上減震套筒、上部開口的下減震套筒,上減震套筒和下減震套筒為分體式結構且兩者的中軸線相同,下減震套筒的上端套裝于上減震套筒內,上減震套筒包括上減震筒體和上減震蓋,所述上減震蓋上設置有插裝孔,所述插裝孔內安裝有與其配合的環形的連接塊,所述連接塊包括臺階部,所述臺階部的內部插裝有連接桿和調節螺母,連接桿的上端部設置有與調節螺母配合使用的螺紋,所述連接塊外部套設有環形的上板和外筒體,所述外筒體安裝于上板的下部,上板和下減震套筒之間還預壓有減震彈簧,所述減震彈簧設置于外筒體內部,減震彈簧的內部設置有鏈條,所述鏈條的上端與連接桿連接,鏈條的下端與下減震套筒的底部相連接,所述下減震套筒內盛裝有阻尼油,阻尼油的液面高于外筒體的下端面,減震彈簧緩沖離心機上下方向的震動,外筒體與阻尼油配合作用可以緩沖離心機左右方向的震動,另外,阻尼油具有阻尼、緩沖作用,可以有效緩沖離心機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各個方向晃動,因而減震效果較好。
又由于所述外筒體的上部對稱設置有用于調節外筒體內部氣體壓力的若干透氣孔,當減震彈簧被壓縮時,上減震套筒、上板、外筒體、內筒體均向下運動,透氣孔的存在可以及時調節外筒體內的氣體壓力,保持減震器良好的減震效果。
又由于所述連接桿的上端部還設置有便于調節螺母安裝的內螺孔,采用內螺孔結構,可以利用與內螺孔配合的螺桿,將連接桿向上提起,待調節螺母安裝完成后再將調節螺母放回插裝孔內,操作方便。
又由于所述下減震套筒的底部內設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設置有鉤孔,所述鏈條的下端固定于鉤孔內,減震彈簧的下端部與底座相抵觸,一方面有利于鏈條的固定,另一方面防止鏈條的拉力損壞下減震套筒。
又由于所述上板上還安裝有下端開口的第一內筒體,底座上安裝有與第一內筒體對應設置的上端開口的第二內筒體,所述第一內筒體和第二內筒體均位于減震彈簧的內部,第一內筒體和第二內筒體的外徑均與減震彈簧的內徑相同,鏈條設置于第一內筒體和第二內筒體的內部,第一內筒體和第二內筒體可以分別有效防止減震彈簧的上端和下端發生移位、晃動,保持減震器整體的穩定性。
又由于所述上減震蓋與上板之間還設置有用于減震防滑的橡膠墊塊,一方面防止上板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滑動,橡膠墊塊具有一定的彈性可以起到減震效果,另一方面該橡膠墊塊具有一定的厚度,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減震器的整體高度。
又由于所述連接桿上設置有用于限定調節螺母位置的長方體的限位塊,連接桿的下端部設置有月牙形的掛鉤,鏈條的上端鉤掛于掛鉤內,限位塊可以調整調節螺母的下限位置,月牙形掛鉤既能避免劃傷內套筒,又能防止鏈條從掛鉤處脫離。
又由于所述上板、第一內筒體和外筒體為一體成型,所述減震器為四個,各減震器分別對稱設置于基座的四個角,一體成型結構便于制作和安裝,對稱設置的結構更穩定。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手動開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減震器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基座;2.機殼;21.下殼體;22.上殼體;3.轉鼓;4.主軸;5.機殼蓋;6.電機;7.手動開蓋裝置;71.箱體;72.蝸輪;73.蝸桿;74.搖臂;8.減震器;81.上減震套筒;811.上減震筒體;812.上減震蓋;82.下減震套筒;83.鏈條;84.減震彈簧;85.第一內筒體;86.底座;87.第二內筒體;88.掛鉤;89.阻尼油;810.橡膠墊塊;813.外筒體;9.燈鏡;10.視鏡;11.洗滌管;12.氮氣接口;13.進料管;14.母液排放口;15.擺動臂;16.連接塊;161.臺階部;17.插裝孔;18.連接桿;19.調節螺母;20.上板;23.透氣孔;24.內螺孔;25.限位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如圖1至4所示,一種全開蓋離心機,包括基座1、機殼2、轉鼓3、主軸4、機殼蓋5、電機6、手動開蓋裝置7、減震器8,所述機殼2固定于基座1的上端面,所述轉鼓3安裝于機殼2的內部,轉鼓3通過主軸4與電機6傳動連接,所述機殼2包括下殼體21和上殼體22,所述下殼體21固定于基座1上,所述上殼體22通過擺動臂15鉸接于基座1上,手動開蓋裝置7驅動上殼體22擺動與下殼體21分離或密封配合,所述機殼蓋5鉸接于上殼體22上,機殼蓋5的表面設置有燈鏡9、視鏡10、洗滌管11、氮氣接口12、進料管13、母液排放口14,所述減震器8對稱固定于基座1的下端面。
本實施例中,所述手動開蓋裝置7為手動蝸桿73傳動減速機,其包括箱體71、蝸輪72、蝸桿73、搖臂74、手柄,所述箱體71固定于基座1上,所述蝸輪72轉動安裝于箱體71內,所述擺動臂15固定于蝸輪72的蝸輪72軸上,所述蝸桿73轉動安裝于箱體71內且與蝸輪72嚙合,所述搖臂74轉動安裝于箱體71上且與蝸桿73平行,搖臂74和蝸桿73之間設置有減速齒輪組,手柄可拆卸固定于搖臂74上。
本實施例中,所述減震器8包括下部開口的上減震套筒81、上部開口的下減震套筒82,上減震套筒81和下減震套筒82為分體式結構且兩者的中軸線相同,下減震套筒82的上端套裝于上減震套筒81內,上減震套筒81包括上減震筒體811和上減震蓋812,所述上減震蓋812上設置有插裝孔17,所述插裝孔17內安裝有與其配合的環形的連接塊16,所述連接塊16包括臺階部161,所述臺階部161的內部插裝有連接桿18和調節螺母19,連接桿18的上端部設置有與調節螺母19配合使用的螺紋,所述連接塊16外部套設有環形的上板20和外筒體813,所述外筒體813安裝于上板20的下部,上板20和下減震套筒82之間還預壓有減震彈簧84,所述減震彈簧84設置于外筒體813內部,減震彈簧84的內部設置有鏈條83,所述鏈條83的上端與連接桿18連接,鏈條83的下端與下減震套筒82的底部相連接,所述下減震套筒82內盛裝有阻尼油89,阻尼油89的液面高于外筒體813的下端面,所述外筒體813的上部對稱設置有用于調節外筒體813內部氣體壓力的若干透氣孔23,所述連接桿18的上端部還設置有便于調節螺母19安裝的內螺孔24。
下減震套筒82的底部內設置有底座86,所述底座86上設置有鉤孔,所述鏈條83的下端固定于鉤孔內,減震彈簧84的下端部與底座86相抵觸,所述上板20上還安裝有下端開口的第一內筒體85,底座86上安裝有與第一內筒體85對應設置的上端開口的第二內筒體87,所述第一內筒體85和第二內筒體87均位于減震彈簧84的內部,第一內筒體85和第二內筒體87的外徑均與減震彈簧84的內徑相同,鏈條83設置于第一內筒體85和第二內筒體87的內部,所述上減震蓋812與上板20之間還設置有用于減震防滑的橡膠墊塊810,所述連接桿18上設置有用于限定調節螺母19位置的長方體的限位塊25,連接桿18的下端部設置有月牙形的掛鉤88,鏈條83的上端鉤掛于掛鉤88內,所述上板20、第一內筒體85和外筒體813為一體成型,所述減震器8為四個,各減震器8分別對稱設置于基座1的四個角。
當離心機需要維護時,人工搖動手柄,搖臂74轉動,再通過蝸輪72蝸桿73的傳動,實現擺動臂15的向上擺動,從而將上殼體22向上翻開,上殼體22與下殼體21相分離,當上殼體22蓋全部翻開之后,工人即可對離心機的內部進行修理和維護,維護完成后,人工反向搖動手柄,擺動臂15向下擺動,上殼體22向下扣合,上殼體22與下殼體21密封配合,該離心機全開蓋采用手動開蓋,安全性能高,并且無污染。
離心機正常工作時,電機6通過主軸4帶動轉鼓3高速旋轉,此時離心機必然伴有上下左右等各個方向的抖動,減震器8的減震彈簧84會緩沖離心機上下方向的震動,外筒體813和阻尼油89配合則會緩沖離心機左右方向的震動,另外,阻尼油89具有阻尼、緩沖作用,可以有效緩沖離心機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各個方向晃動,因而減震效果較好,確保離心機在工作時的整體穩定,防止因震動造成的離心機內零部件的磨損。該全開蓋離心機的工作原理與其他離心機基本相同,不再贅述。
當然,本實施例中的減震彈簧84的個數還可以根據需要設置為兩個、三個或者多個,并不局限于上述所述的一個,只要能夠滿足減震的需求即可。減震器8的個數也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整。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發明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發明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觸而是通過它們之間的另外的特征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的描述,不作為對本發明范圍的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精神的基礎上,對本發明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造,均應落入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