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柱形工件表面檢測裝置領域,特別涉及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流水線、檢測方法及姿態調整裝置。
背景技術:
常用的電池殼外觀和表面檢測方式主要是人工檢測,人工檢測效率低、檢測成本高而且檢測效果不好,容易出現誤檢或者漏檢的情況。而通過機器視覺檢測方式可以解決上述問題,例如公布號為CN105910645A、公布日為2016.08.31的中國專利申請公開的一種18650鋰電池的自動檢測線機器方法,包括鋰電池外觀尺寸檢測模塊和自動搬移裝置,鋰電池在搬移裝置的作用下依次通過各個工序的檢測工位,由PLC控制各檢測工位動作同步協調,實現鋰電池的表面檢測,而通過搬運裝置實現柱形工件在各檢測工位的轉換,效率比較低。
要進一步提高機器視覺檢測的效率,以傳送帶來帶動電池殼流轉是較為理想的方式。實際生產中,若采用傳送帶隊電池殼進行流轉,圓柱形(外形)的電池殼以豎直的姿態(底朝上或者底朝下)上傳送帶是較為理想的,易于操作,效率高。但是就電池殼的檢測而言,除了需要檢測外表面以外,還需要對其底部內側面進行檢測,因此如果是以豎直的姿態上傳送帶而在流轉的過程中不加以調整姿態,顯然是無法實現對電池殼的全方位檢測的。這與電池殼豎直姿態上傳送帶效率高的實際情況產生了矛盾。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柱形工件姿態調整裝置,以提高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效率;另外,本發明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上述柱形工件姿態調整裝置的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流水線;另外,本發明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上述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流水線的檢測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柱形工件姿態調整裝置的第一種技術方案為:柱形工件姿態調整裝置包括本體,所述本體具有接料斗,所述接料斗的出口形成用于與柱形工件形狀適配以使柱形工件進入的轉向校正口,接料斗的縱向一側為供工件橫向倒入的工件倒入側,橫向至少一側設有用于接取并引導工件進入轉向校正口的引導斜面。
本發明的柱形工件姿態調整裝置的第二種技術方案為:根據本發明的柱形工件姿態調整裝置的第一種技術方案所述的工件姿態調整裝置,所述的本體還具有處于轉向校正口下方的緩沖腔,所述的緩沖腔具有柱形工件出口,所述的緩沖腔內設有一級或自上而下依次交錯的兩級以上的緩沖斜板,緩沖斜板的下端延伸至轉向校正口的豎向投影上。
本發明的柱形工件姿態調整裝置的第三種技術方案為:根據本發明的柱形工件姿態調整裝置的第二種技術方案所述的工件姿態調整裝置,所述的緩沖斜板的底端與緩沖腔壁圍成用于與柱形工件形狀相適配的校準口。
本發明的柱形工件姿態調整裝置的第四種技術方案為:根據本發明的柱形工件姿態調整裝置的第二種或者第三種技術方案所述的工件姿態調整裝置,所述的柱形工件出口處設有用于引導柱形工件水平移出的圓弧引導結構。
本發明的柱形工件姿態調整裝置的第五種技術方案為:根據本發明的柱形工件姿態調整裝置的第一種或第二種或者第三種技術方案所述的工件姿態調整裝置,所述的引導斜面設有兩個且兩個引導斜面呈V型布置。
本發明的柱形工件姿態調整裝置的第六種技術方案為:根據本發明的柱形工件姿態調整裝置的第二種或者第三種技術方案所述的工件姿態調整裝置,所述的轉向校正口設置在緩沖腔上方偏向緩沖腔橫向的一側。
本發明的柱形工件姿態調整裝置的第七種技術方案為:根據本發明的柱形工件姿態調整裝置的第一種或第二種或者第三種技術方案所述的工件姿態調整裝置,所述的接料斗的工件倒入側為開放側。
本發明的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流水線的第一種技術方案為: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流水線包括傳送方向相交叉的第一、第二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傳送裝置之間設置有用于將第一傳送裝置上的柱形工件傳送至第二傳送裝置上的姿態調整裝置,姿態調整裝置包括本體,所述本體具有接料斗,所述接料斗的出口形成用于與柱形工件形狀適配以使柱形工件進入的轉向校正口,接料斗的縱向一側為供工件橫向倒入的工件倒入側,橫向至少一側設有用于接取并引導工件進入轉向校正口的引導斜面。
本發明的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流水線的第二種技術方案為:根據本發明的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流水線的第一種技術方案所述的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流水線,所述的本體還具有處于轉向校正口下方的緩沖腔,所述的緩沖腔具有柱形工件出口,所述的緩沖腔內設有一級或自上而下依次交錯的兩級以上的緩沖斜板,緩沖斜板的下端延伸至轉向校正口的豎向投影上。
本發明的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流水線的第三種技術方案為:根據本發明的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流水線的第二種技術方案所述的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流水線,所述的緩沖斜板的底端與緩沖腔壁圍成用于與柱形工件形狀相適配的校準口。
本發明的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流水線的第四種技術方案為:根據本發明的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流水線的第二種或者第三種技術方案所述的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流水線,所述的柱形工件出口處設有用于引導柱形工件水平移出的圓弧引導結構。
本發明的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流水線的第五種技術方案為:根據本發明的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流水線的第一種或第二種或者第三種技術方案所述的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流水線,所述的引導斜面設有兩個且兩個引導斜面呈V型布置。
本發明的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流水線的第六種技術方案為:根據本發明的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流水線的第二種或者第三種技術方案所述的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流水線,所述的轉向校正口設置在緩沖腔上方偏向緩沖腔橫向的一側。
本發明的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流水線的第七種技術方案為:根據本發明的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流水線的第一種或第二種或者第三種技術方案所述的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流水線,所述的接料斗的工件倒入側為開放側。
本發明的使用上述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流水線的第一種至第七種技術方案所述的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流水線的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流水線的檢測方法的技術方案為:包括以下步驟:1)將柱形工件底面朝上豎向放置在第一傳送裝置上,在第一傳送裝置上檢測柱形工件的底面;2)通過姿態調整裝置使第一傳送裝置上豎向設置的柱形工件傳送至第二傳送裝置后呈水平狀態,然后在第二傳送裝置上對柱形工件的周面進行檢測。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的柱形工件姿態調整裝置的本體具有接料斗,接料口的出口形成與柱形工件形狀適配的轉向校正口,使用時待調整姿態的柱形工件經接料斗的工件倒入側倒入接料斗內,在引導斜面的作用下引導工件進入轉向校正口,經過轉向校正口后柱形工件的水平排布且排布方向一致,實現了柱形工件連續式的傳送的同時改變柱形工件的姿態,方便柱形工件以豎直的姿態檢測完畢后調整姿態對柱形工件的表面其他部分檢測,提高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效率。
進一步的,所述的本體還具有處于轉向校正口下方的緩沖腔,所述的緩沖腔具有柱形工件出口,所述的緩沖腔內設有一級或自上而下依次交錯的兩級以上的緩沖斜板,緩沖斜板的下端延伸至轉向校正口的豎向投影上,緩沖斜板可以降低柱形工件通過轉向校正口后的下落速度,另外,可以避免柱形工件經過轉向校正口直接下落時由于慣性翻筋斗造成的姿態調整失敗的問題。多級的緩沖斜板可以降低緩沖斜板的坡度,能夠節約柱形工件姿態調整裝置的占用空間。
進一步的,所述的緩沖斜板的底端與緩沖腔壁圍成用于與柱形工件形狀相適配的校準口,通過校準口可以進一步調整通過轉向校正口后的柱形工件的姿態,防止工件在緩沖斜板上出現歪斜影響經過柱形工件姿態調整裝置的柱形工件的調整姿態的效果。
進一步的,所述的柱形工件出口處設有用于引導柱形工件水平移出的圓弧引導結構,圓弧引導結構能夠保證柱形工件的姿態調整角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流水線的具體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電池殼內底面檢測裝置、電池殼周面檢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電池殼內底面檢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中電池殼周面檢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1中柱形工件姿態調整裝置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1中電池殼周面檢測裝置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的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流水線的具體實施例2中的柱形工件姿態調整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本發明的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流水線的具體實施例1,如圖1至圖6所示,本實施例中的柱形工件為圓柱形的電池殼6,本實施例中電池殼為一端有底的筒狀結構。電池殼6需要檢測的表面包括電池殼周面、電池殼外底面和電池殼內底面,其中由于電池殼外底面缺陷種類較多,本實施例中設置三個電池殼外底面檢測工位,分別對不同種類的缺陷進行檢測,其他實施例中,在發明的檢測方法的構思下,具體的檢測工位數量可以增加或者減少。
本發明的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流水線包括工作臺1和設置在工作臺1上的電池殼外底面檢測裝置2、電池殼內底面檢測裝置3、電池殼周面檢測裝置4,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流水線還包括設置在電池殼外底面檢測裝置2與電池殼內底面檢測裝置3之間的柱形工件姿態調整裝置5。
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流水線上設有三個電池殼外底面檢測工位,在三個電池殼外底面檢測工位處分別設置電池殼外底面檢測裝置2,電池殼外底面檢測裝置2包括第一傳送帶21、機器視覺外底面檢測裝置22、第一剔除裝置23及第一PLC控制系統,機器視覺外底面檢測裝置22包括電腦、第一支架221和設置在第一支架221上處于檢測位上方與電腦連接的第一工業相機222,還包括設置在第一支架221上的第一視覺光源223,第一視覺光源223為第一工業相機222拍照提供光源,第一工業相機222連接有用于檢測工件經過第一工業相機222下方的觸發光電傳感器,觸發光電傳感器檢測到工件經過工業相機下方時,第一工業相機222接受到信號,進行拍照并將照片傳送至電腦,經過電腦處理判斷工件是否有缺陷。
本實施例中,三套電池殼外底面檢測裝置的結構相同,但是針對不同的缺陷種類,三套電池殼外底面檢測裝置中的第一視覺光源采用不同種類的光源類型。第一剔除裝置23包括與機器視覺外底面檢測裝置連接的第一電動推桿,在機器視覺外底面檢測裝置檢測到電池殼不合格時,第一電動推桿接受信號,將不合格的電池殼推出傳送帶,而經過電池殼外底面檢測裝置檢測合格的電池殼被傳送至下一工位處理。第一PLC控制系統用于自動控制機器視覺外底面檢測裝置和第一剔除裝置的動作。其他實施例中,上述電池殼外底面檢測裝置可以僅設置一套。
電池殼外底面的具體檢測方法為:1)啟動電池殼外底面檢測裝置2并進行調試;2)將電池殼6外底面朝上豎向放置在第一傳送帶21上,當電池殼6經過第一工業相機222的下方時,觸發光電傳感器,第一工業相機222接受到光電傳感器發出的信號后進行拍照并將照片傳送至電腦,經過電腦處理判斷工件是否有缺陷;3)如果存在缺陷,第一PLC控制系統讀取到缺陷信號使第一剔除裝置23處于待觸發的狀態,當有缺陷的工件經過第一剔除裝置23時會觸發第一剔除裝置上的光電傳感器,第一剔除裝置23上的光電傳感器發送信號至第一PLC控制系統,第一PLC控制系統發送剔除命令給第一剔除裝置23,實現對有缺陷工件的剔除。而沒有缺陷的工件經過第一剔除裝置23時雖然會觸發第一剔除裝置23上的光電傳感器,但是第一PLC控制系統在沒有讀取到缺陷信號時,第一剔除裝置23并不會被觸發,沒有缺陷的電池殼進入下一工位進行處理。
本實施例中的三套電池殼外底面檢測裝置的檢測方法檢測原理相同,不再贅述。
經過三套電池殼外底面檢測裝置2的檢測后,外底面沒有缺陷的電池殼6進入柱形工件姿態調整裝置5。工作臺1上還設有第一傳送槽31,柱形工件姿態調整裝置5設置在第一傳送帶21與第一傳送槽31之間。本實施例中,第一傳送帶21與第一傳送槽31的傳送工件的方向相互垂直,柱形工件姿態調整裝置5將第一傳送帶21上的柱形工件傳送至第一傳送槽31上。本實施例中的第一傳送帶21構成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流水線的第一傳送裝置。
柱形工件姿態調整裝置5包括本體51,本體51具有接料斗53,接料斗53的出口形成用于與柱形工件形狀適配以使柱形工件進入的轉向校正口52,接料斗53的縱向一側為供工件橫向倒入的工件倒入側,橫向上相對的兩側均設有用于接取并引導工件進入轉向校正口52的引導斜面531。兩個引導斜面531呈V型布置。本實施例中的接料斗得橫向側和縱向側并不是僅僅指垂直方向的兩側,還指接料斗設置工件倒入側與設置引導斜面側為相鄰設置。
本體51具有處于轉向校正口52下方的緩沖腔54,緩沖腔54的底部具有柱形工件出口541,緩沖腔54內設有自上而下依次交錯的三級的緩沖斜板55,緩沖斜板的下端延伸至轉向校正口的豎向投影上。緩沖斜板55的底部與緩沖腔壁圍成校準口56,校準口56的形狀與電池殼6的形狀相適配以使電池殼6通過校準口56后對電池殼6的姿態進行調整。三個緩沖斜板55的傾斜方向相交叉并形成往復折彎的緩沖通道。本實施例中,緩沖斜板55的傾斜角度與引導斜面531的傾斜角度相當,柱形工件出口541處設有引導工件沿水平方向移出的圓弧引導結構57,圓弧引導結構能夠保證柱形工件的姿態調整后的調整角度。
本實施例中,轉向校正口設置在緩沖腔上方偏向緩沖腔橫向的一側,可以盡可能的降低本體51的體積。接料斗53的工件倒入側為開放側,方便柱形工件姿態調整裝置與第一傳送帶裝配。本實施例中,轉向校正口52沿縱向延伸,引導斜面531在橫向上靠近轉向校正口的部分低于遠離轉向校正口的部分。
本發明的柱形工件姿態調整裝置5實現了電池殼6連續傳送的可以改變電池殼6的傳送方向,同時調整電池殼的姿態,將豎向設置的電池殼6轉變成水平設置的電池殼6。進入柱形工件姿態調整裝置5的電池殼進入轉向校正口52后完成姿態調整。
本實施例中柱形工件姿態調整裝置5的緩沖腔54內三級交錯的緩沖斜板形成往復折彎的緩沖通道可以降低緩沖斜板55的坡度,避免緩沖斜板坡度過大時電池殼下落速度較快對電池殼外表面造成損傷,同時節約柱形工件姿態調整裝置的占用空間,同時經過個緩沖斜板與緩沖腔壁圍成的校準口也能夠保證柱形工件的按照設定的姿態從工件出口移出。
本實施例中,電池殼6完成姿態調整后進入電池殼內底面檢測工位,電池殼內底面檢測工位處設有電池殼內底面檢測裝置3,電池殼內底面檢測裝置3包括第一傳送槽31、設置在第一傳送槽31尾部的傳送輪32及機器視覺內底面檢測裝置33、第二剔除裝置34及第二PLC控制系統。柱形工件姿態調整裝置5的工件出口541設置在第一傳送槽31內,第一傳送槽31在從工件出口至傳送輪的方向上向下傾斜設置以使電池殼從工件出口出來后能夠運動至傳送輪。另外,經過柱形工件姿態調整裝置5姿態調整后的電池殼6水平進入第一傳送槽31內并具有一定的初速度,電池殼6在此初速度下可以更快速移動至傳送輪32。
機器視覺內底面檢測裝置33包括第二支架331及設置在第二支架331上的第二工業相機332、第二視覺光源333。本實施例中的第二工業相機332構成柱形內底面檢測裝置的內底面取像設備。
工作臺1上還設有傾斜設置的第二傳送槽45,傳送輪32設置在第一傳送槽31與第二傳送槽45之間以將第一傳送槽上的電池殼傳送至第二傳送槽45上,第一傳送槽31上靠近傳送輪32的部分低于遠離傳送輪32的部分,第二傳送槽45上靠近傳送輪32的部分高于遠離傳送輪32的部分。第一傳送槽31和第二傳送槽45共同構成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流水線的第二傳送裝置。
傳送輪32的轉動軸線與第一傳送槽31的底面平行設置。傳送輪32連接有驅動傳送輪32轉動的轉盤步進電機。傳送輪32的周面上設有沿傳送輪32的軸向方向延伸與電池殼形狀適配的工件容納通槽321。本實施例中的工件容納通槽321構成設置在傳送輪32上與工件定位配合的定位結構。傳送輪32通過使電池殼進入工件容納通槽內傳送電池殼。第二工業相機332與傳送輪32的位置關系滿足:傳送輪32的每個工件容納通槽321均可以帶著相應的工件在某一時刻與第二工業相機332對準取像。
本實施例中,機器視覺內底面檢測裝置設置在傳送輪32的軸向側,第二視覺光源333和第二工業相機332朝向傳送輪端面。檢測過程中轉動傳送輪32,電池殼6滾動至工件容納通槽321內由傳送輪32帶動電池殼旋轉至與第二工業相機332對準的位置。第二剔除裝置34設置在第二傳送槽45的一側,第二剔除裝置34包括與機器視覺內底面檢測裝置連接的第二電動推桿,在第二機器視覺檢測裝置檢測到電池殼不合格時,第二電動推桿接受信號,將不合格的電池殼推出傳送帶,而經過電池殼外底面檢測裝置檢測合格的電池殼被傳送至下一工位處理。
本實施例中的電池殼內底面檢測裝置通過傳送輪與第二機器視覺傳送裝置配合實現精確控制電池殼的位置,能夠使第二工業相機332精確抓取電池殼內底的圖像,提高對電池殼內底檢測的準確度和速度。
電池殼內底面的具體檢測方法為:1)啟動電池殼內底面檢測裝置3并進行調試,經過柱形工件姿態調整裝置5的電池殼6進入第一傳送槽31,進入第一傳送槽31后的電池殼滾動至傳送輪并進入傳送輪上的工件容納通槽321,當電池殼6隨工件容納通槽321旋轉至電池殼內底面與第二工業相機332對準的位置時,觸發設置在第二工業相機332所在位置的光電傳感器,第二工業相機332接受到光電傳感器發出的信號后對電池殼內底面進行拍照并將照片傳送至電腦,經過電腦處理判斷是夠有缺陷,3)如果存在缺陷,第二PLC控制系統讀取到缺陷信號使第二剔除裝置34處于待觸發的狀態,當有缺陷的工件經過第二剔除裝置34時會觸發第二剔除裝置34上的光電傳感器,第二剔除裝置34上的光電傳感器發送信號至第二PLC控制系統,第二PLC控制系統發送剔除命令給剔除機構,實現對有缺陷工件的剔除。而沒有缺陷的工件經過第二剔除裝置34時雖然會觸發第二剔除裝置34上的光電傳感器,但是第二PLC控制系統在沒有讀取到缺陷信號時,第二剔除裝置34并不會被觸發,沒有缺陷的電池殼6進入下一個工位進行處理。
本實施例中,完成電池殼內底面檢測后的電池殼進入電池殼周面檢測工位,電池殼周面檢測工位設有電池殼周面檢測裝置4,本實施例中,電池殼周面檢測裝置4包括設置在工作臺1上的機器視覺周面檢測裝置44,工作臺1上設有電池殼周面檢測位,工作臺上設有摩擦輥43。第二傳送槽45的一端靠近傳送輪32的徑向一側,另一端靠近摩擦輥43的徑向側設置。本實施例中的第二傳送槽45的底壁構成設置在工作臺上的滑道。第二傳送槽45上設有給料撥輥41,給料撥輥41上設有用于將電池殼內底面檢測工位檢測合格的工件從給料撥輥41的一側撥動至另一側以推動處于電池殼周面檢測位的工件離開的撥動結構,本實施例中,撥動結構為設置在給料撥輥上的工件容納槽411。
本實施例中,第二傳送槽45為傾斜設置的U形槽,靠近給料撥輥41的部分高于靠近摩擦輥43的部分,給料撥輥41的周面上工件容納槽以外的部分構成與第二傳送槽45底壁配合阻擋工件從給料撥輥的一側移動至另一側的阻擋結構,給料撥輥與第二傳送槽45底壁配合阻擋工件從給料撥輥41的一側移動至另一側,通過給料撥輥41與第二傳送槽45底壁配合可以控制待檢測工件進入檢測位的速度,方便整個檢測裝置的調試。
圓柱形工件周面檢測裝置4工作時,給料撥輥41旋轉使處于給料撥輥41一側的電池殼6進入工件容納槽411內,撥動電池殼6至給料撥輥41的另一側,待檢測的電池殼6到給料撥輥41的另一側后,推動處于給料撥輥41與摩擦輥43之間的所有電池殼前進,與檢測位相鄰的待檢測電池殼進入電池殼周面檢測位同時推動原來處于電池殼周面檢測位的電池殼離開檢測位。
本發明的第二傳送槽45傾斜設置,在檢測的過程中,各個待檢測電池殼6之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相互貼近,并給處在檢測位的電池殼6一定的推力,使處于給料撥輥41與摩擦輥43之間的電池殼6處于一個穩定的狀態,在摩擦輥43帶動處于電池殼周面檢測位的電池殼6旋轉過程中,處于電池殼周面檢測位的電池殼6的位置相對不變,保證較高的檢測精度和檢測效率。
本實施例中,摩擦輥43和給料撥輥41均通由步進電機驅動旋轉,通過步進電機控制摩擦輥和給料撥輥旋轉,使得摩擦輥和給料撥輥旋轉速度可調。
本實施例中,給料撥輥41上的工件容納槽411設有兩個,且兩個工件容納槽411沿給料撥輥41徑向背向設置。其他實施例中,根據檢測裝置的檢測速度等其他要求,工件容納槽可以設置一個或者至少三個。其他實施例中,工件容納槽也可以是設置在給料撥輥外周面的撥桿,此時電池殼進入第二傳送槽后直接滑向第二傳送槽的底部,電池殼不斷進入第二傳送槽,在第二傳送槽的底部堆積并靠近給料撥輥,直到給料撥輥旋轉時撥桿撥動電池殼,推動電池殼向前移動,推動處于電池殼周面檢測位的電池殼離開電池殼周面檢測位并將新的待檢測的電池殼推至電池殼周面檢測位,此時給料撥輥的作用僅在于撥動電池殼,更換處于電池殼周面檢測位的電池殼。在其他實施例中,在第二傳送槽的傾斜角度和高度滿足要求的情況下,可以僅僅依靠堆積在第二傳送槽內的電池殼推動處于電池殼周面檢測位的電池殼離開電池殼周面檢測位。
本實施例中,機器視覺周面檢測裝置44包括第三支架441和設置在第三支架441上處于檢測位上方的第三工業相機442,還包括設置在摩擦輥43斜上方的第三視覺光源443,第三視覺光源443為第三工業相機442拍照提供光源,本實施例中,為了提高第三工業相機的成像質量,第三視覺光源443為沿摩擦輥43軸向方向延伸的條形光源。摩擦輥43的一側為第二傳送槽45,另一側為第二傳送帶46,第二傳送帶46的一側設有第三剔除裝置47,第三剔除裝置47包括與機器視覺周面檢測裝置連接的第三電動推桿471,在機器視覺周面檢測裝置檢測到電池殼不合格時,第三電動推桿471接受信號,將該不合格的電池殼推出第二傳送帶46。第二傳送帶將檢測合格的電池殼運送至下一個工位進行處理。
本發明的圓柱形工件周面檢測裝置在工作時,首先電池殼進入第二傳送槽45,沿著第二傳送槽45底壁下滑,撥盤步進電機49帶動給料撥輥41逆時針周期性旋轉,每次轉動角度可以根據給料撥輥41上的工件容納槽411的數量進行設定,本實施例中工件容納槽411的數量為兩個,給料撥輥41每次旋轉的角度為180度,每轉動一次即有一個電池殼6從給料撥輥41的一側進入另一側,使處于靠近摩擦輥的待檢測電池殼進入電池殼周面檢測位同時推動處于電池殼周面檢測位的電池殼離開電池殼周面檢測位,摩擦輥步進電機48帶動摩擦輥43勻速旋轉,帶動處于電池殼周面檢測位的電池殼6旋轉,在處于電池殼周面檢測位的電池殼旋轉過程中摩擦輥工業相機對電池殼周面進行圖像采集,采集的圖像傳輸至計算機處理設備進行處理,并判斷電池殼的周面是否有缺陷,如果有缺陷則將信號傳送至第三電動推桿,啟動第三電動推桿將有缺陷的電池殼推出第二傳送帶,如果沒有缺陷則通過第二傳送帶將電池殼運送至下一工位待處理。
本發明的圓柱形工件周面檢測裝置采用流水線式檢測模式,利用圓柱形工件的自身特性,在檢測過程中通過利用電池殼自身的重力保證第二傳送槽45內電池殼位置的穩定;通過給料撥輥撥動電池殼對處于電池殼周面檢測位的電池殼進行自動更換,結構簡單,不需要專門的搬運裝置。
本發明的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流水線的具體實施例2,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的區別僅在于:如圖7所示,柱形工件姿態調整裝置的校準口560由相鄰的兩個緩沖斜板550與緩沖腔壁圍成,工件出口5410處采用斜面引導結構570。
本發明的柱形工件姿態調整裝置的具體實施例,該柱形工件姿態調整裝置的結構與上述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流水線的具體實施例1或2中所述的柱形工件姿態調整裝置的結構相同,不再贅述。
本發明的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流水線的檢測方法的具體實施例,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流水線的檢測方法與上述柱形工件表面檢測流水線的具體實施例1或2中所述的檢測方法步驟相同,不再贅述。
其他實施例中,上述電池殼外底面檢測也可以采用電池殼內底面檢測裝置進行檢測,同理,電池殼內底面檢測也可以采用電池殼外底面檢測裝置進行檢測。
其他實施例中,上述柱形工件姿態調整裝置的工件出口可以豎向朝下設置直接落在第一傳送槽上。
其他實施例中,上述轉向校正口處的引導斜面可以僅設置一個;上述緩沖斜板的傾斜角度也可以不予引導斜面的傾斜角度相同;上述緩沖斜板的數量可以根據第一傳送帶與第一傳送槽的高度差確定。
其他實施例中,上述傳送輪可以采用類似上述給料撥輥的結構傳送工件,此時傳送撥盤設置在第一傳送槽上;上述傳送輪上的定位結構還可以是沿傳送輪軸向間隔設置的兩個C型定位件。
其他實施例中,在不需要進行周面檢測時,電池殼可以是橢圓形、方形等其他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