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化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有源矩陣有機發光裝置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固化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有源矩陣有機發光裝置在進行全貼合工藝后,需要對有源矩陣有機發光裝置中的觸控模組和顯示模組之間的光學膠層進行固化,使得液態光學膠得以完全固化。
[0003]在固化過程中,需要進行側固化和面固化。側固化是指對有源矩陣有機發光裝置的四周進行固化,使有源矩陣有機發光裝置四邊邊緣的光學膠進行固化,保障整體固化精度并防止溢膠。面固化是指對有源矩陣有機發光裝置的正面進行固化,使側固化后尚未固化的大部分液態光學膠得以固化。
[0004]側固化和面固化都是使用光源對光學膠進行照射而固化,但是,光源的照射方式和照射位置存在較大差異。一般地,采用兩種設備分別進行側固化和面固化。
【實用新型內容】
[0005]基于此,有必要針對如何實現側固化和面固化同時進行的問題,提供一種固化裝置。
[0006]—種固化裝置,用于對有源矩陣有機發光裝置中的觸控模組和顯示模組之間的光學膠層進行固化,包括:
[0007]放置部件,所述放置部件上開設有空腔,所述放置部件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以及第四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相對設置,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相對設置,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均與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相鄰,且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及所述第四表面上均開設有第一縫和第二縫,所述第一縫和所述第二縫的延伸方向一致,且所述光學膠層在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及所述第四表面的投影均與對應的所述第一縫重疊;
[0008]光源,所述光源設置在所述放置部件的四周,且所述光源發出的光穿過所述第一縫和所述第二縫;及
[0009]導光部件,所述導光部件設置在所述空腔中,所述導光部件在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及所述第四表面的投影均與對應的所述第二縫重疊,且所述導光部件位于所述觸控模組的遠離所述光學膠層的一側,所述導光部件用于改變穿過所述第二縫的光的路徑,使得穿過所述第二縫的光經所述導光部件后照射到所述觸控模組上。
[0010]上述固化裝置,通過在放置部件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及第四表面上均開設有第一縫和第二縫,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對設置,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相對設置,且放置部件上開設有空腔,光學膠層在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及第四表面的投影均與對應的第一縫重疊,光源設置在放置部件的四周,從而光源所發出的光穿過第一縫,對光學膠層的分別靠近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及第四表面的側面進行側固化,又通過再空腔中設置導光部件,該導光部件在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及第四表面的投影均與對應的第二縫重疊,且導光部件位于觸控模組的遠離光學膠層的一側,從而使得光源發出的光穿過第二縫,照射到導光部件上,光源發出的光由于導光部件的作用從而改變光的路徑,使得光向觸控模組的靠近導光部件的表面進行照射,從而進行面固化,從而實現側固化和面固化一體化,側固化和面固化同時進行。
[0011]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縫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光學膠層的高度。
[001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導光部件與所述觸控模組平行。
[0013]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導光部件相對所述觸控模組呈傾斜設置,且所述導光部件在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及所述第四表面上的投影均與所述第二縫重疊或部分重疊。
[0014]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導光部件包括本體和導光材料層,所述導光材料層包覆所述本體。
[0015]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縫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導光部件的高度。
[0016]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載臺,所述載臺設置在所述空腔中,所述載臺用于放置所述有源矩陣有機發光裝置。
[001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光源的數量為八組,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及所述第四表面的外側分別設置有兩組所述光源。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一實施例的固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如圖1所示,一實施例的固化裝置100包括放置部件110、導光部件120以及光源130。在有源矩陣有機發光裝置中模組進行全貼合工藝后,需要對其進行固化工序,有源矩陣有機發光裝置包括顯示模組210和位于顯示模組210上的觸控模組220,顯示模組210和觸控模組220之間通過光學膠層230進行貼合。固化裝置100用于對觸控模組220和顯示模組210之間的光學膠層230進行固化。
[0020]具體地,在本實施例中,放置部件110上開設有空腔。該固化裝置100還包括載臺140,載臺140設置在空腔中,載臺140用于放置有源矩陣有機發光裝置。從圖1中可知,顯示模組210放置在載臺140上。
[0021]放置部件110包括第一表面111、第二表面112、第三表面(未示出)及第四表面(未示出)。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相對設置,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相對設置,且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分別均與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相鄰。
[0022]第一表面111、第二表面112、第三表面以及第四表面上均開設有第一縫113和第二縫114。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縫113和第二縫114均為細縫,且第一縫113和第二縫114的延伸方向一致。
[0023]光學膠層230在第一表面111、第二表面112、第三表面以及第四表面上的投影均與對應的第一縫113重疊。而光源130設置在放置部件110的四周,光源130設置在第一表面111、第二表面112、第三表面以及第四表面的外側,從而光源130發出的光能穿過分別開設在第一表面111、第二表面112、第三表面以及第四表面上的第一縫113,從而對光學膠層130的各個側面進行側固化。
[0024]在本實施例中,光源130的數量為八組,第一表面111、第二表面112、第三表面以及第四表面的外側分別設置有兩組光源(A組光源和B組光源),該兩組光源發出的光分別穿過第一縫113和第二縫114。需要說明的是,也可以在第一表面111、第二表面112、第三表面以及第四表面的外側分別只設置一組光源,此時,光源130的照射范圍比較大,照射出來的光能同時穿過第一縫113和第二縫114。每組光源包括若干個光源130,該若干個光源130在對應的第一縫113或第二縫114的延伸方向上依次排列。
[0025]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縫113的高度大于光學膠層130的高度。以第一表面111為例,光學膠層130在第一表面111上的投影落入第一縫113中。如圖1中的箭頭所示,從而A組光源從第一縫113中射出的光能完全地照射到光學膠層130的一個側面,也使得固化比較均勻。同樣地,第二表面112、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也一樣。需要說明的是,第一縫113的高度也可以等于光學膠層130的高度。
[0026]設置在第一表面111、第二表面112、第三表面以及第四表面外側的A組光源發出的光穿過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