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um,隨后漸變加寬至1500um〇
[0026] 所述每個分支流體通道13的長度、寬度、高度、結構均相同,寬度均為100um,每兩 個相鄰的分支流體通道13的間隔為50um。
[0027] 所述第一液體出口 5、第二液體出口 6位于流體通道的中垂線(垂直平分線)上; 所述第一液體通道11與第二液體通道12均為曲折形狀,通道高度均為80um,寬度均為 300um〇
[0028] 所述16個氣動微閥1分別與16個分支流體通道13-一對應,分別控制每個分支 流體通道13的開啟與關閉,即一個氣動微閥1單獨控制一個分支流體通道13的開啟與關 閉。
[0029] 所述氣動微閥1與分支流體通道13之間通過第二PDMS薄膜層隔開。
[0030] 為進一步驗證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實驗案例。
[0031] 芯片中濃度梯度的生成實驗:請參閱圖1,每兩個以芯片中心點成中心對稱的氣 動微閥1為一組,16個微閥共分為8組,分別命名為la、lb;2a、2b;3a、3b;4a、4b;5a、5b; 6a、6b;7a、7b;8a、8b;每組的兩個氣動微閥聯動控制,同時開閉。請參閱圖2,為氣動微閥全 部開啟,藍色食用色素溶液充滿流體通道示意圖。
[0032] 向第一液體入口3持續通入熒光素鈉(熒光素鈉濃度為lmg/ml),向第二液體入口 4持續通入去離子水(熒光素鈉濃度為Omg/ml),按表2所示順序控制各組微閥的開啟與關 閉,在第一液體出口 5、第二液體出口 6處根據熒光強度測量流出液體的濃度(mg/ml)。請 參閱圖3-5,其中圖3為開啟微閥la、5a、6a、7a、8a、lb、5b、6b、7b、8b,自第一液體出口 5流 出的熒光素鈉濃度為〇. 22mg/ml,自第二液體出口 6流出的熒光素鈉濃度為0. 77mg/ml; 圖4為開啟微閥la、2a、5a、lb、2b、5b,自第一液體出口 5流出的熒光素鈉濃度為0.65mg/ ml,自第二液體出口 6流出的熒光素鈉濃度為0.33mg/ml;圖5為開啟微閥la、2a、3a、5a、 6a、7a、8a、lb、2b、3b、5b、6b、7b、8b,自第一液體出口 5流出的焚光素鈉濃度為0· 43mg/ml, 自第二液體出口 6流出的熒光素鈉濃度為0. 54mg/ml。
[0033] 表1 :各組閥開閉狀態與生成濃度值關系表(理論值)。
[0034]
[0035] 表2 :各組閥開閉狀態與生成濃度值關系表(實測值)。
[0036]
[0037] 按照上述方法進行實驗,由表1、表2可知,獲得的13個不同的濃度實驗數據與理 論值基本相同,證明該實用新型具有數據準確穩定、靈活可控、易于集成的特點。
[0038] 綜上所述,該芯片根據不同需要,通過閥控,可自動產生13種濃度梯度中的任意 濃度。本實用新型具有操作靈活簡單、運行可靠、數據穩定、易于集成、制作成本低等優點, 為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實驗提供一個新的研究平臺。
【主權項】
1. 一種用于多種濃度梯度穩定生成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從上至下依次由第一 PDMS薄膜層、第二PDMS薄膜層及玻璃底層構成;所述第一PDMS薄膜層、第二PDMS薄膜層 及玻璃底層依次經不可逆鍵合形成一整體結構; 所述第一PDMS薄膜層由若干組微閥(1)及微閥的控制通道(2)組成,每組微閥中包含 兩個微閥,所述兩個微閥共線,且以芯片中心點成中心對稱; 所述第二PDMS薄膜層由第一液體入口(3)、第二液體入口(4)、第一液體出口(5)、第二 液體出口(6)、第一主流體通道(7)、第二主流體通道(8)、第一分支流體通道單元(9)、第二 分支流體通道單元(10)、第一液體通道(11)、以及第二液體通道(12)構成; 所述第一主流體通道(7)的一端與第一液體入口(3)相連通,另一端與第一分支流體 通道單元(9)相連通;所述第二主流體通道(8)的一端與第二液體入口(4)相連通,另一端 與第二分支流體通道單元(10)相連通; 所述第一分支流體通道單元(9)與第二分支流體通道單元(10)均由若干路平行等長 的分支流體通道(13)組成,且其中一半分支流體通道(13)均與第一液體通道(11)的一端 相連通,另外一半分支流體通道(13)均與第二液體通道(12)的一端相連通;所述第一液體 通道(11)的另一端與第一液體出口(5)相連通,所述第二液體通道(12)的另一端與第二液 體出口(6)相連通; 所述微閥(1)與分支流體通道(13)之間通過第二PDMS薄膜層隔開;所述每一微閥(1) 通過閥的控制通道(2)單獨控制一個分支流體通道(13)的開啟與關閉。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種濃度梯度穩定生成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第一 PDMS薄膜層與第二PDMS薄膜層的預聚物與固化劑的比例不同,經加熱固化形成一整體,再 與玻璃底層通過不可逆鍵合形成完整的芯片。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種濃度梯度穩定生成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主流體通道(7)、第二主流體通道(8)、第一分支流體通道單元(9)、以及第二分支流體 通道單元(10)位于第一液體入口(3)、第二液體入口(4)的連線上,且位于第一液體出口 (5)、第二液體出口(6)的中垂線上;所述第一液體通道(11)與第二液體通道(12)位于第一 液體出口( 5)、第二液體出口(6)的連線上。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種濃度梯度穩定生成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PDMS薄膜層上包括16個可獨立控制的微閥(1 ),所述微閥(1)為氣動微閥。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種濃度梯度穩定生成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 微閥(1)及各閥的控制通道(2),其上各處的截面為矩形,結構、長度、高度和對應位置的截 面積均相同;所述微閥(1)及閥的控制通道(2)高度均為50~200um,微閥(1)寬200~ 1500um,閥的控制通道(2)寬50~200um。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種濃度梯度穩定生成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 微閥(1 )、閥的控制通道(2 )、及分支流體通道(13 )的數量相同。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種濃度梯度穩定生成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液體通道(11)與第二液體通道(12)均為曲折形狀,通道高度均為50~200um,寬度均 為 200 ~800um。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種濃度梯度穩定生成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二PDMS薄膜上的第一主流體通道(7)、第二主流體通道(8)、第一分支流體通道單元(9) 中每個分支流體通道(13)、第二分支流體通道單元(10)中每個分支流體通道(13)、第一液 體通道(11)、第二液體通道(12)的通道高度相同,均為50~200um。9.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種濃度梯度穩定生成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主流體通道(7 )與第一液體入口( 3 )的相連處、及第二主流體通道(8 )與第二液體入口 (4)的相連處,寬度為200~400um,隨后漸變加寬至1000~2000um〇10.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種濃度梯度穩定生成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 每個分支流體通道(13)的長度、寬度、高度、結構均相同,寬度均為50~200um,每兩個相鄰 的分支流體通道(13)的間隔為10~100um。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多種濃度梯度穩定生成的微流控芯片,由第一PDMS薄膜層、第二PDMS薄膜層及玻璃底層構成;所述第一PDMS薄膜層、第二PDMS薄膜層及玻璃底層依次經不可逆鍵合形成一整體結構;所述第一PDMS薄膜層由若干組微閥及微閥的控制通道組成,每組微閥中包含兩個微閥;所述第二PDMS薄膜層上包括:第一液體入口、第二液體入口、第一液體出口、第二液體出口、第一主流體通道、第二主流體通道、第一分支流體通道單元、第二分支流體通道單元、第一液體通道、以及第二液體通道。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微流控芯片,通過對各個微閥的開閉進行控制,在芯片上產生不同的濃度,且可以同時作用于兩塊下游芯片以進行實驗,有效地避免氣泡的產生,也避免了生成的濃度不穩定等問題。
【IPC分類】B01L3/00
【公開號】CN205042494
【申請號】CN201520645684
【發明人】孟憲生, 徐為峰, 包永睿, 王帥
【申請人】遼寧中醫藥大學
【公開日】2016年2月24日
【申請日】2015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