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噴霧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泵類領域,尤其是一種整體厚度小的微型噴霧泵。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也在追求日常生活的便利性,日常生活用品也最求使用便利化,比如瓶裝液體,一般都是在瓶的出口部位連接一液體泵,只需按壓該泵即可將瓶內的液體泵出。
[0003]噴霧泵泵出的液體呈霧狀,為了達到噴霧的效果,一般都需要較高的壓力才行,為了獲得較高的壓力,現有的噴霧泵的結構比較復雜,泵體具有多層結構,造成現有的噴霧泵裝配比較麻煩,整體外形的尺寸較大。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解決了現有的噴霧泵具有多層結構,造成噴霧泵整體外形尺寸較大的缺陷,提供一種微型噴霧泵,泵體采用一層結構,減小噴霧泵整體的外形尺寸。
[0005]本發明還解決了現有的噴霧泵具有多層結構,造成噴霧泵結構復雜,裝配麻煩的缺陷,提供一種微型噴霧泵,一層結構的泵體內部設置一個閥芯,結構簡單,裝配方便。
[0006]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微型噴霧泵,包括泵體、設置在泵體內的閥芯及設置在泵體上部控制閥芯的頭帽,泵體內部設置有液腔,液腔只有一層外壁,泵體的上部連接有閥桿,閥桿與泵體移動密封,閥桿的端部套置頭帽,閥桿與閥芯相抵接;閥芯放置于液腔內并可上下移動,閥芯與液腔內壁之間連接有復位彈簧,閥體內部設置有連通液腔與頭帽的出液道,頭帽內部設置有回旋液道,回旋液道的盡頭設置有噴霧口。整個噴霧泵由五個部件組成,三個部件處于泵體內,泵體只有一層外壁,使得噴霧泵整體的外形尺寸較小,尤其是頭帽內設置的回旋液道,使得液體被泵到頭帽內后經過回旋液道從噴霧口以霧狀噴出,噴霧泵整體結構簡單,裝配方便,噴霧效果好。
[0007]作為優選,頭帽內部設置有共閥體上端插入的內孔,回旋液道設置于內孔的周壁上,頭帽的內孔的底部設置有冒孔,冒孔側邊開槽連通回旋液道。
[0008]作為優選,冒孔的直徑小于閥桿端部的外徑,冒孔側邊的開槽為過冒孔中心的徑槽,徑槽的側邊連接切槽,切槽連通回旋液道,徑槽、切槽及徑槽與切槽所夾的部分處的回旋液道投影到平面上呈三角形。
[0009]作為優選,頭帽呈扁形,頭帽的最大厚度為5mm,泵體呈圓柱形,圓柱形的最大外徑為 5mm。
[0010]作為優選,頭帽的兩側連接有掛腳,掛腳的端部設置有彎鉤,泵體的上端設置有掛耳,掛耳上設置有插孔,掛腳插入到插孔內,彎鉤鉤住掛耳的下背面。
[0011]作為優選,液腔的內徑與閥芯的外徑相適配,閥芯外壁上設置有若干道軸向的液槽。
[0012]作為優選,泵體內液腔的底部設置有延伸到液腔內的一段柱體,閥芯的下端設置有與柱體相配合并可套置到柱體外與柱體形成密封的柱腔,復位彈簧的一端套置到柱體上,復位彈簧的另一端處于柱腔內。
[0013]作為優選,閥芯的上端部為插入桿,閥桿的下端設置有與插入桿相配合的桿腔,桿腔的內徑大于插入桿的外徑。
[0014]作為優選,出液道連通桿腔,桿腔的底部為出液道的入口,插入桿的外徑大于出液道入口的口徑,插入桿的端部為錐形,錐形與出液道入庫配合形成密封。
[0015]作為優選,插入桿插入到桿腔后,桿腔始終與液腔相連通。
[0016]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整個噴霧泵由五個部件組成,三個部件處于泵體內,泵體只有一層外壁,使得噴霧泵整體的外形尺寸較小,尤其是頭帽內設置的回旋液道,使得液體被泵到頭帽內后經過回旋液道從噴霧口以霧狀噴出,噴霧泵整體結構簡單,裝配方便,噴霧效果好。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發明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一種分解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另一種分解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一種剖視圖;
圖5是本發明一種頭帽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一種使用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第二種使用示意圖;
圖中:1、頭帽,2、掛腳,3、插孔,4、掛耳,5、泵體,6、小柱端,7、噴霧口,8、彎鉤,9、閥桿,10、桿腔,11、插入桿,12、閥芯,13、柱腔,14、復位彈簧,15、液槽,16、出液道,17、柱體,18、進液道,19、液腔,20、擋環,21、切槽,22、分流部,23、徑槽,24、冒孔,25、軟袋座,26、引流筋,27、密封墊,28、螺接式瓶口連接器,29、吸管,30、帽蓋。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0019]實施例:一種微型噴霧泵(參見附圖1附圖2附圖3附圖4),包括五個部件,分別為頭帽1、閥桿9、閥芯12、復位彈簧14和泵體5,閥芯放置于泵體內,復位彈簧處于閥芯的下端于泵體之間,閥桿一端伸入到泵體內,閥桿的另一端伸出到泵體外,閥桿的端部套置頭帽,頭帽與泵體相連接。
[0020]泵體的下部為小柱端6,泵體的上部的外徑大于小柱端的外徑,泵體上部內設置有液腔19,液腔的上端開口,液腔的底部設置有伸入到液腔內的柱體17,小柱端軸線及柱體軸線處設置有進液道18,進液道與液腔連通。泵體上端兩側設置有掛耳4,掛耳上設置有插孔3。閥芯從液腔的開口端放入到液腔內,閥芯的最大外徑與液腔的內徑相適配,閥芯的下部內設有柱腔13,柱腔的內徑與柱體的外徑相適配,閥芯放入到液腔后,柱腔能套置到柱體上,且柱腔的內壁在開口的部位設置有凸起的筋,凸起的筋與柱體的外壁之間形成密封。柱體端部的外周上設置有若干軸向設置的引流筋26,引流筋能克服液體表面張力,將液體細化,便于液體從柱腔流到液腔。柱體內部設置有小柱體,小柱體外壁與柱體內壁相分離,復位彈簧的下端套置到小柱體外,復位彈簧的上端插入到柱腔內,柱腔的底部設置有連接柱,復位彈簧的上端套置到連接柱上。閥芯的外壁上設置有若干道軸向的液槽15,液槽為凹狀,液槽與液腔內壁之間形成液體軸向流道。閥芯的上端為插入桿11,插入桿的外徑小,插入桿的端部為錐形端。
[0021]閥桿從泵體液腔的開口端插入到液腔內,閥桿的插入部位的外壁上設置有兩道凸環,凸環與液腔的內壁之間形成移動式密封,也就是說閥桿做軸向移動時,閥桿的外壁與液腔內壁始終保持密封。閥桿的下端內設置有桿腔10,閥桿插入到液腔后,插入桿插入到桿腔內,插入桿的外壁與桿腔內壁之間始終留有間隙。閥桿內沿軸線設置有出液道16,桿腔的底部為出液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