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以有效提高空氣凈化效率的凈化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環保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以有效提高空氣凈化效率的凈化器。
【背景技術】
[0002]空氣凈化器廣泛應用于工廠、電廠、酒店等多種場合,空氣凈化器一般使廢氣與液體密切接觸,利用水滴和顆粒的慣性碰撞及其他作用捕集顆粒,或是使顆粒增大,以達到可溶于液體的除塵、除硫、除油等,達到使空氣凈化的作用。以往一般的空氣凈化器,如筒式麻石水膜除塵裝置,耗水量大,廢氣處理量少,并且會有水處理死角,導致含煙塵的廢氣從死角處通過,除煙塵的效果不佳,而效果較好的濕式空氣凈化器耗能多、成本高、占地面積大。
[0003]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有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可以有效提高空氣凈化效率的凈化器。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可以有效提高空氣凈化效率的凈化器,所述可以有效提高空氣凈化效率的凈化器包括底座、位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收集裝置、位于所述收集裝置上方的框體、位于所述框體左側的進氣裝置、位于所述框體右側的回收裝置、位于所述框體內部的擋板裝置、位于所述擋板裝置上方的過濾裝置、位于所述過濾裝置上方的倒水裝置及設置于所述框體上的出氣裝置,所述框體上設有位于右表面上的第一通孔、位于框體內部的第一固定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塊下方的第二固定塊及位于左表面上的第一通孔,所述收集裝置包括第一收集箱、位于所述第一收集箱左側的第二收集箱及位于所述第二收集箱上方的封閉塊,所述進氣裝置包括進氣管及設置于所述進氣管上的風機,所述回收裝置包括第一回收管、位于所述第一回收管下方的第二回收管及設置于所述第一回收管上的第一氣閥,所述擋板裝置包括第一回收桿、位于所述第一回收桿下方的支撐桿、位于所述支撐桿左側的第一過濾網及位于所述第一回收桿上方的第一斜板,所述過濾裝置包括矩形塊、位于所述矩形塊右側的第二過濾網及位于所述第二過濾網上的第一握持桿,所述倒水裝置包括上端部、位于所述上端部下方的下端部、位于所述上端部內部的第一收容槽、位于所述下端部內部的通道及與所述通道相通的若干圓孔,所述出氣裝置包括第一出氣管、位于所述框體上方的第二出氣管及設置于所述第二出氣管上的第二氣閥,所述框體的上表面還設有第三通孔。
[0007]所述第一收集箱呈圓柱體,所述第一收集箱的下表面與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接觸,所述第一收集箱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一收容腔。
[0008]所述第二收集箱呈長方體,所述第二收集箱的下表面與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接觸,所述第二收集箱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二收容腔,所述封閉塊呈長方體狀,所述封閉塊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二收集箱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封閉塊的上表面與所述框體的下表面接觸。
[0009]所述進氣管的右端對準所述第二通孔且與所述框體的左表面固定連接。
[0010]所述第一回收管呈傾斜狀,所述第一回收管的左端對準所述第一通孔且與所述框體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回收管呈豎直狀。
[0011]所述第一回收桿呈L型,所述第一回收桿的右端與所述框體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回收桿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下方,所述第一回收桿的左端呈豎直狀。
[0012]所述第一過濾網呈左上方向右下方傾斜,所述第一過濾網的左端與所述框體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過濾網的右端與所述支撐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
[0013]所述下端部的下表面與所述矩形塊的上表面接觸,所述通道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收容槽相通,所述圓孔的左端與所述通道相通,所述圓孔的右端與所述框體的內部相通。
[0014]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0015]本發明可以有效提高空氣凈化效率的凈化器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對空氣進行充分凈化,同時可以將空氣中體積較大的顆粒進行收集,防止其散落到外界進一步影響環境,同時可以利用水壓的原理,使得水可以充分覆蓋在過濾網上,使得其對空氣的凈化效果更好,同時使排出的氣體濕度適宜。
【附圖說明】
[001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可以有效提高空氣凈化效率的凈化器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0017]圖1為本發明可以有效提高空氣凈化效率的凈化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如圖1所示,本發明可以有效提高空氣凈化效率的凈化器包括底座1、位于所述底座I上方的收集裝置2、位于所述收集裝置2上方的框體3、位于所述框體3左側的進氣裝置5、位于所述框體3右側的回收裝置6、位于所述框體3內部的擋板裝置7、位于所述擋板裝置7上方的過濾裝置8、位于所述過濾裝置8上方的倒水裝置4及設置于所述框體3上的出氣裝置9。
[0019]如圖1所示,所述底座I呈長方體,所述底座I水平放置,所述底座I上設有第一支撐柱11,所述第一支撐柱11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左右兩側,所述第一支撐柱11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支撐柱11的下表面與所述底座I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柱11的上表面與所述框體3的下表面固定連接。
[0020]如圖1所示,所述框體3呈空心的長方體,所述框體3豎直放置,所述框體3上設有位于右表面上的第一通孔31、位于框體3內部的第一固定塊32、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塊32下方的第二固定塊34及位于左表面上的第一通孔31。所述第一通孔31呈圓柱體狀,所述第二通孔33呈圓柱體狀。所述第一固定塊32呈長方體,所述第一固定塊32的右表面與所述框體3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固定塊34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左右兩側,位于右側的第二固定塊34的右表面與所述框體3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框體3的上表面還設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呈圓柱體狀,所述第三通孔使得所述框體3的內部與外部空間相通。
[0021]如圖1所示,所述收集裝置2包括第一收集箱21、位于所述第一收集箱21左側的第二收集箱22及位于所述第二收集箱22上方的封閉塊23。所述第一收集箱21呈圓柱體,所述第一收集箱21的下表面與所述底座I的上表面接觸,所述第一收集箱21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一收容腔,所述第一收容腔呈圓柱體狀。所述第二收集箱22呈長方體,所述第二收集箱22的下表面與所述底座I的上表面接觸,所述第二收集箱22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二收容腔,所述第二收容腔呈長方體狀。所述封閉塊23呈長方體狀,所述封閉塊23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左右兩側,所述封閉塊23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二收集箱22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封閉塊23的上表面與所述框體3的下表面接觸。
[0022]如圖1所示,所述進氣裝置5包括進氣管51及設置于所述進氣管51上的風機52。所述進氣管51的右端對準所述第二通孔33且與所述框體3的左表面固定連接,使得所述框體3的內部與所述進氣管51的內部相通。所述風機52設置于所述進氣管51上,用于將外部空氣吸入到所述進氣管51內。
[0023]如圖1所示,所述回收裝置6包括第一回收管61、位于所述第一回收管61下方的第二回收管63及設置于所述第一回收管61上的第一氣閥62。所述第一回收管61與所述第二回收管62 —體成型,所述第一回收管61呈傾斜狀,所述第一回收管61的左端對準所述第一通孔31且與所述框體3的右表面固定連接,使得所述第一回收管61與所述框體3的內部相通。所述第二回收管63呈豎直狀。所述第一氣閥62設置于所述第一回收管61上。
[0024]如圖1所示,所述擋板裝置7包括第一回收桿71、位于所述第一回收桿71下方的支撐桿72、位于所述支撐桿72左側的第一過濾網73及位于所述第一回收桿71上方的第一斜板74。所述第一回收桿71呈L型,所述第一回收桿71的右端與所述框體3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回收桿71位于所述第一通孔31的下方,所述第一回收桿71的左端呈豎直狀。所述支撐桿72呈豎直狀,所述支撐桿72的上表面呈傾斜狀,所述支撐桿72的下表面與所述框體3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桿72的上表面與所述第一回收桿7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過濾網73呈傾斜狀,所述第一過濾網73呈左上方向右下方傾斜,所述第一過濾網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