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濃密機的進料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濃密機,尤其涉及一種濃密機的進料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濃密機主要用于礦山、水處理、環保等領域,是將低濃度的物料濃縮至一定濃度,同時獲得可回收的澄清水。現代高效濃密機主要是通過添加絮凝劑來促使物料快速沉降濃縮,而濃密機內的進料裝置則起著混合絮凝劑、分散礦漿的作用,被認為是濃密機的關鍵技術。常規進料裝置為一個伸入濃密機中下部的圓筒,礦漿徑向給入圓筒內,無序自流入濃密機濃相層。這種進料裝置結構雖簡單,但混合效率低下,無法適應伴有絮凝劑添加過程的高效濃密機。對此,人們相繼開發出了各種構造新穎、性能優越的進料裝置,但其混合和分散效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還需要進一步的研宄。
[0003]濃密過程一般涉及脫氣、加藥、稀釋、混合、輸送、分散等環節。常規進料裝置一般由進料管、進料筒和分散錐構成。進料管采用徑向或切向將物料給入進料筒內,物料通過進料筒進入濃密機下部位置,經分散錐分散到濃相層。脫氣過程通常有專門的脫氣裝置,而藥劑添加一般直接用藥管加入進料筒內,靠自然混合分散。
[0004]現有技術一,中國專利CN202410260U公布了一種濃密機給料井結構,如圖1所示,其采用切向給料并在進料筒內設有導流柵欄,高速進入的礦漿受導流柵欄的擾動而產生混合作用,礦漿靠導流柵欄實現均勻混合。
[0005]現有技術二,美國專利US8021559B2公布了一種濃密裝置及濃縮方法,如圖2a、2b所示,進料裝置橫截面上水平布置有多個扇葉(或多孔板),礦漿切向給入進料筒混合后再經過水平截面布置的扇葉(或多孔板)使進料均勻分散。
[0006]現有技術三,中國專利CN103260718B公布了一種濃密機的給料井,如圖3所示,其主要特征在于具有限定液體流動的具有曲面特性的側壁,同時也指出給料井內布置有一個或多個流動控制結構。流動控制結構可用于幫助消散來自泥漿流動的能量和/或將離心流引至給料井的中間部分。
[0007]上述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缺陷:
[0008]現有技術一般采取切向給料,利用旋轉流使料漿在進料筒內部周向均勻分布,然而旋轉運動產生的離心力會使大小不同的顆粒物產出分離分層,不利于大小顆粒的混合。圖1所示專利解決方案為增加導流柵欄,增強對旋轉流料漿的擾動,實現分散;圖2a、2b所示專利則是在進料筒橫截面設置多個扇片或多孔板,對上下通過的料漿進行混合分散;圖3所示專利在旋轉流通道上設置流動控制結構,其功能是將沿著外壁內側進行旋轉運動的料楽.導入進料筒中心部位,使其繼續向下運動,所述流動控制結構可以對料楽.起到一定的擾動混合作用。以上現有技術都忽視了料漿旋流過程中大小顆粒受離心力作用而產生的分層現象,都屬于橫截面或縱截面上的二維混合,空間混合能力差。同時,現有進料裝置技術也沒有對絮凝劑添加和混合給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因此其總體混合效率較低。
【發明內容】
[0009]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混合分散性能好的濃密機的進料裝置。
[0010]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11]本發明的濃密機的進料裝置,包括進料筒,所述進料筒分為上部的混合區域和下部的分散區域,所述混合區域分為兩個旋流區,分別為第一旋流區和第二旋流區;
[0012]由外圈板、內圈板和螺旋底板構成的溜槽形成了所述第一旋流區,進料管切向插入所述外圈板至所述第一旋流區,進料管的出口與所述螺旋底板的上端部相接;
[0013]由內圈板和底板形成所述第二旋流區,所述螺旋底板螺旋下降,其下端與所述底板相接,使所述第一旋流區過渡到所述第二旋流區;
[0014]在所述第二旋流區內靠著內圈板內側的圓周上分布著若干個徑向導流紊流錐,所述徑向導流紊流錐的迎料面為斜面、背料面為立面,緊挨著所述徑向導流紊流錐的立面一側安裝有加藥噴嘴;
[0015]所述分散區域通過筒壁與所述混合區域相連接,在所述分散區域的垂直空間的上部和中部設置有兩級縱向紊流分散圈板,下部設置有一穩流底板。
[0016]由上述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濃密機的進料裝置,由于進料筒分為上部的混合區域和下部的分散區域,混合區域分為兩個旋流區,分散區域的垂直空間的上部和中部設置有兩級縱向紊流分散圈板,下部設置有一穩流底板,不需依靠外部結構、只需通過內部結構即可實現給入料漿的空間均勻混合、料漿與絮凝劑的有效混合以及混合物快速高效分散的進料裝置,最終提升濃密機給料過程中的混合分散性會K。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現有技術中的一種濃密機給料井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a、圖2b分別為現有技術中的一種濃密機給料井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現有技術中的帶有流動控制結構的給料井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濃密機的進料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1]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濃密機的進料裝置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22]圖6為圖5的I部放大圖;
[0023]圖7a、圖7b、圖7c分別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穩流底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8a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縱向紊流分散圈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8b為圖8a的A-A向結構示意圖。
[0026]圖中:
[0027]21-上部圓筒結構,23-進料管,24-導流柵欄;
[0028]1-螺桿;2_進料管;3_螺旋底板;4_底板;5_徑向導流紊流錐;6_筒壁;7_分散錐;8_調節墊圈;9_穩流底板;10_縱向紊流分散圈板;11_加藥噴嘴;12_外圈板;13_內圈板,1-K10-2 扇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0030]本發明的濃密機的進料裝置,其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是:
[0031]包括進料筒,所述進料筒分為上部的混合區域和下部的分散區域,所述混合區域分為兩個旋流區,分別為第一旋流區和第二旋流區;
[0032]由外圈板、內圈板和螺旋底板構成的溜槽形成了所述第一旋流區,進料管切向插入所述外圈板至所述第一旋流區,進料管的出口與所述螺旋底板的上端部相接;
[0033]由內圈板和底板形成所述第二旋流區,所述螺旋底板螺旋下降,其下端與所述底板相接,使所述第一旋流區過渡到所述第二旋流區;
[0034]在所述第二旋流區內靠著內圈板內側的圓周上分布著若干個徑向導流紊流錐,所述徑向導流紊流錐的迎料面為斜面、背料面為立面,緊挨著所述徑向導流紊流錐的立面一側安裝有加藥噴嘴;
[0035]所述分散區域通過筒壁與所述混合區域相連接,在所述分散區域的垂直空間的上部和中部設置有兩級縱向紊流分散圈板,下部設置有一穩流底板。
[0036]所述外圈板的上端部法蘭上安裝有4個調節整個裝置上下位置的螺桿。
[0037]所述縱向紊流分散圈板上安裝有若干個設有夾角的扇板。
[0038]所述穩流底板上開有若干個長條形狹縫空隙。
[0039]縱向紊流分散圈板和穩流底板為拆卸結構;
[0040]所述分散區域的底端通過螺栓連接著一個分散錐,所述分散錐與所述分散區域的筒壁之間設有間隙,所述螺栓上設有調節墊圈。
[0041]本發明的濃密機的進料裝置,不需依靠外部結構、只需通過內部結構即可實現給入料漿的空間均勻混合、料漿與絮凝劑的有效混合以及混合物快速高效分散的進料裝置,最終提升濃密機給料過程中的混合分散性能。
[0042]具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