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噴頭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氣水混合噴頭的改進。
背景技術:
噴霧噴頭在使用時容易出現噴出的水霧快速下落的問題,效果非常差,比如現有技術中常用的噴頭其結構一般包括出水管,出水管外部設有一周高壓氣管(如圖1、圖2所示),通過氣管向外快速排空氣,在水管出水口處形成虹吸效應來講水管內的水吸出,從而達到噴霧的目的。但是這種形式配出的水霧沒有與空氣混合,水霧珠本身很重,噴出后快速下落,使噴霧效果下降。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使水氣混合的氣水混合噴頭。
本實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一種氣水混合噴頭,包括內芯和噴頭帽,噴頭帽頂端中部設有噴口,所述的噴頭帽設置于內芯外部,所述的內芯和噴頭帽之間螺紋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芯頂端設有旋轉混合室,旋轉混合室兩側壁內相對的設有導流槽,導流槽與旋轉混合室下端的氣水混合槽相通;旋轉混合室下端、內芯中部設有螺旋氣水混合管路,氣水混合槽呈環狀設置于螺旋氣水混合管路上部外側,所述氣水混合槽與螺旋氣水混合管路之間通過導流小孔相連,螺旋氣水混合管路下端設有進水管,進水管周圍為進氣口。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導流槽與旋轉混合室側壁中心點之間連線呈銳角設置;所述的兩個導流槽在旋轉混合室內均呈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傾斜設置。
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的氣水混合槽下方設有密封圈。
作為又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的螺旋氣水混合管路內設有螺旋狀凸紋,所述螺旋狀凸紋沿螺旋氣水混合管路底部向上排布。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壓縮空氣和高壓水同時從進水管和進氣口進入螺旋氣水混合管路內,在螺旋上升過程中產生共頻振動,使氣水均勻混合,混合均勻的氣水混合物由導流小孔進入氣水混合槽,從導流小孔通過時對氣水混合物進行壓縮,從而使氣水混合物中的氣泡更小。均勻細小的氣水混合物由氣水混合槽通過導流槽進入旋轉混合室,由于所述導流槽與旋轉混合室側壁中心點之間連線呈銳角設置,所述氣水混合物進入旋轉混合室后會高速旋轉,再由噴頭帽的噴口噴出,此時噴出的霧氣為空芯霧氣,重量輕,懸浮時間長,大大增強了噴霧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噴頭結構剖視圖。
圖2為現有技術中噴頭噴口處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旋轉混合室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內芯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噴頭帽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內芯與噴頭帽結合結構示意圖。
圖中,1螺旋氣水混合管路,2導流小孔,3氣水混合槽,4導流槽,5旋轉混合室,6噴口、7噴頭帽、8密封圈、9進水管、10進氣口、11內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根據附圖3-6所示,一種氣水混合噴頭,包括內芯11和噴頭帽7,噴頭帽7頂端中部設有噴口6,所述的噴頭帽7設置于內芯11外部,所述的內芯11和噴頭帽7之間螺紋連接;所述內芯11頂端設有旋轉混合室5,旋轉混合室5兩側壁內相對的設有導流槽4,所述導流槽4由外到內在側壁內傾斜向上設置;導流槽4與旋轉混合室5下端的氣水混合槽3相通;旋轉混合室5下端、內芯11中部設有螺旋氣水混合管路1,氣水混合槽3呈環狀設置于螺旋氣水混合管路1上部外側,所述氣水混合槽3與螺旋氣水混合管路1之間通過導流小孔2相連,螺旋氣水混合管路1下端設有進水管9,進水管9周圍為進氣口10。
所述導流槽4與旋轉混合室5側壁中心點之間連線呈銳角設置;所述的兩個導流槽4在旋轉混合室5內均呈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傾斜設置。
所述的氣水混合槽3下方設有密封圈8。
所述的螺旋氣水混合管路1內設有螺旋狀凸紋,所述螺旋狀凸紋沿螺旋氣水混合管路底部向上排布。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壓縮空氣和高壓水同時從進水管和進氣口進入螺旋氣水混合管路1內,在螺旋上升過程中產生共頻振動,使氣水均勻混合,混合均勻的氣水混合物由導流小孔2進入氣水混合槽3,從導流小孔2通過時對氣水混合物進行壓縮,從而使氣水混合物中的氣泡更小。均勻細小的氣水混合物由氣水混合槽通過導流槽4進入旋轉混合室5,由于所述導流槽4與旋轉混合室5側壁中心點之間連線呈銳角設置,所述氣水混合物進入旋轉混合室5后會高速旋轉,再由噴頭帽7的噴口6噴出,此時噴出的霧氣為空芯霧氣,重量輕,懸浮時間長,大大增強了噴霧的效果。另外,本實用新型由于不是在外部空氣中進行氣水混合,是在內芯內進行多次共振、壓縮和高速旋轉混合,再由一個噴口噴出,能夠產生均勻微小的空芯霧滴。
以上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發明的構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發明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