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化工反應設備,具體涉及一種反應釜。
背景技術:
反應釜是綜合反應容器,根據反應條件對反應釜結構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設計。從開始的進料-反應-出料均能夠以較高的自動化程度完成預先設定好的反應步驟,對反應過程中的溫度、壓力、力學控制(攪拌、鼓風等)、反應物/產物濃度等重要參數進行嚴格的調控。其結構一般由釜體、傳動裝置、攪拌裝置、加熱裝置、冷卻裝置、密封裝置組成。其中就攪拌裝置而言,目前多采用錨式攪拌器,錨式攪拌器主要對物料起到攪拌作用,對物料基本沒有切割功效,因此如果加入反應釜的物料存在結團,通常無法將結團的物料打散,或者將物料打散的費時較長,對物料在反應釜內的混勻效率造成了負面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快速將結團物料打散的反應釜,該反應釜能夠大幅提高物料在反應釜內的混勻效率。
本實用新型一種反應釜,包括:釜體、第一轉動軸、第二轉動軸、槳葉和刀盤;
所述第一轉動軸軸向固定于所述釜體的頂端,所述第二轉動軸軸向固定于所述釜體的底端;
所述槳葉和所述刀盤相向設置于所述釜體的內腔,其中所述槳葉固定于所述第一轉動軸上,所述刀盤固定于所述第二轉動軸上。
優選地,所述槳葉以其遠離所述第一轉動軸的一端低于其靠近所述第一轉動軸的一端的方式與所述第一轉動軸呈預設夾角;所述刀盤位于所述槳葉遠離所述第一轉動軸的一端的上方。優選地,所述槳葉靠近所述刀盤的一側設置有第一凸起。
優選地,所述刀盤靠近所述槳葉的一側設置有第二凸起。
優選地,所述刀盤與所述槳葉在所述第一轉動軸軸線方向上的距離為14-30cm。
優選地,所述釜體的內壁上涂覆有研磨微粉。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反應釜與現有技術的區別在于在槳葉的下方設置了一個刀盤,當第一轉動軸和第二轉動軸轉動時,槳葉帶動反應釜內的物料旋轉,而結團物料在旋轉過程中必然會與旋轉的刀盤相碰,繼而結團物料會被刀盤切割打散,從而促進了物料在反應釜內的混勻速率。另外,由于第一轉動軸和第二轉動軸轉向相反,因此結團物料與刀盤碰撞時的速度基本等于槳葉的線速度和刀盤的線速度之和,也就意味著結團物料與刀盤的碰撞激烈程度較高,從而刀盤對結團物料的切割粉碎效果更加顯著。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在所有附圖中,類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類似的附圖標記標識。附圖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實際的比例繪制。
圖1為本實用新型反應釜的剖視圖。
附圖標記:
1-釜體
2-第一轉動軸
3-第二轉動軸
4-槳葉
41-第一凸起
5-刀盤
51-第二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施例進行詳細的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因此只作為示例,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如圖1所示,包括:釜體1、第一轉動軸2、第二轉動軸3、槳葉4和刀盤5;第一轉動軸2軸向固定于釜體1的頂端,第二轉動軸3軸向固定于釜體1的底端;第一轉動軸2的轉動方向和第二轉動軸3的轉動方向相反;槳葉4和刀盤5相向設置于釜體1的內腔,其中槳葉4固定于第一轉動軸2上,刀盤5固定于第二轉動軸3上。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反應釜與現有技術的區別在于在槳葉4的下方設置了一個刀盤5,當第一轉動軸2和第二轉動軸3轉動時,槳葉4帶動反應釜內的物料旋轉,而結團物料在旋轉過程中必然會與旋轉的刀盤5相撞,繼而結團物料會被刀盤5切割打散,從而促進了物料在反應釜內的混勻速率。另外,由于第一轉動軸2和第二轉動軸3轉向相反,因此結團物料與刀盤5碰撞的速度基本等于槳葉4的線速度和刀盤5的線速度之和,也就意味著結團物料與刀盤5的碰撞激烈程度較高,從而刀盤5對結團物料的切割粉碎效果更加顯著。
優選地,槳葉4以其遠離第一轉動軸2的一端低于其靠近第一轉動軸2的一端的方式與第一轉動軸2呈預設夾角;刀盤5位于槳葉4遠離第一轉動軸2的一端的上方。由于刀盤5是在垂直于第二轉動軸3的方向上作周向運動的,因此當刀盤5切割結團物料時,被切割的物料絕大多數是沿刀盤5旋轉方向的切線方向分散開來,因此將槳葉4以傘骨狀向下傾斜設置,且將刀盤5位于槳葉4的最高點和最低點之間,無疑能夠增加刀盤5與槳葉4在垂直于第二轉動軸3方向上投影的重合度,從而能使更多的被切割物料與槳葉4碰撞,進而更利于反應釜對結團物料的打散。
優選地,經大量實驗驗證,當預設夾角介于50-70°之間時,槳葉4對物料的攪拌性能和刀盤5對物料的切割性能能達到最佳平衡狀態,即物料在反應釜內的混勻效率最高。另外當預設夾角介于上述角度范圍內時,如果刀盤5與槳葉4在第一轉動軸2軸向上的距離介于14-30cm之間時,刀盤5對結團物料的切割效果最佳。
優選地,槳葉4靠近刀盤5的一側設置有第一凸起41。第一凸起41能夠帶動位于槳葉4下部的物料的流動速率,從而更利于提高反應釜對物料的混勻效率和切割效率。
優選地,刀盤5靠近槳葉4的一側設置有第二凸起51,第二凸起51與第一凸起41起到同樣作用,但第一凸起41和第二凸起51相互配合對結團物料的打散效果更加顯著。
優選地,釜體1的內壁上涂覆有研磨微粉(圖中未示出),從而釜體1的內壁具有研磨功能(相當于研磨片),如此設計的目的在于,釜體1內的物料顆粒在運動的過程中能夠與釜體1內壁接觸,從而釜體1內壁上的研磨微粉對物料形成研磨,將物料研磨為更細小的顆粒,從而更利于物料的混合和物料之間的反應。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說明,本申請使用的技術術語或者科學術語應當為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所理解的通常意義。
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說明了大量具體細節。然而,能夠理解,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可以在沒有這些具體細節的情況下實踐。在一些實例中,并未詳細示出公知的方法、結構和技術,以便不模糊對本說明書的理解。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實施例或示例的特征進行結合和組合。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和說明書的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