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點膠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對手機屏側邊進行點膠的補強機。
背景技術:
手機屏側邊由于存在點膠縫隙,通常會產生漏光的問題,極大地影響屏幕的亮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對手機屏側邊進行自動點膠、防止漏光的補強機。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補強機,包括殼體,殼體內設有機架,機架上并排設有至少一個輸料裝置,機架上沿輸料裝置的輸送方向依次設有三軸的進料機械手、點膠補強機構和兩軸的出料機械手;
每個輸料裝置均包括位于X軸的直線位移組件、工件的調節組件和用于放置工件的工作臺,調節組件包括第一驅動件和第二驅動件,工作臺被定位在第二驅動件的輸出端,第二驅動件被定位在第一驅動件的輸出端,第一驅動件固定連接在直線位移組件的輸出端,第一驅動件能帶動第二驅動件進行轉動,并使第二驅動件輸出端工作臺上的工件由水平的位置轉動至豎向的位置,第二驅動件能帶動工作臺進行轉動,并使工作臺上工件的側邊轉動至水平的位置;
進料機械手設置在輸料裝置的輸入端,進料機械手的動作執行端連接有第一吸盤,進料機械手能控制第一吸盤進行三維動作并將工件移動至工作臺上;
點膠補強機構與進料機械手間隔一定距離設置,點膠補強機構包括兩軸的點膠機械手和點膠器,點膠器固定連接在點膠機械手的動作執行端,點膠機械手能控制點膠器沿Y軸和Z軸進行二維動作并對工作臺上的工件進行點膠補強作業;
出料機械手設置在輸料裝置的輸出端,出料機械手的動作執行端連接有第二吸盤,出料機械手能控制第二吸盤沿Y軸和Z軸進行二維動作并將工作臺上點膠補強后的工件取出。
進一步的,靠近所述輸料裝置輸入端的一側設有進料機構,進料機構包括進料架、進料臺和旋轉氣缸,進料臺設置在進料架上,旋轉氣缸固定在進料臺的下方,旋轉氣缸的輸出端朝上設置并與進料臺連接,進料臺上并排設有兩個工件的放置位,旋轉氣缸能帶動進料臺進行180度的往復轉動,并使進料臺上其中一個放置位轉動至靠近輸料裝置輸入端的位置,以及使進料臺上其中另一個放置位轉動至遠離輸料裝置輸入端的位置。
進一步的,所述進料架包括底座和多個支承桿,多個支承桿豎向固定在底座上,進料臺水平設置在支承桿的頂部。
進一步的,靠近所述輸料裝置輸出端的一側設有膠水固化機構,膠水固化機構包括第一支架以及連接在第一支架上的一個第一烤燈和兩個第二烤燈,第一支架固定在所述機架上,兩個第二烤燈間隔一定距離并排設置,兩個第二烤燈之間形成一放置空間,兩個第二烤燈與第一烤燈之間呈品字形布置,所述出料機械手能通過第二吸盤將工作臺上點膠補強后的工件移動至兩個第二烤燈之間的放置空間中,出料機械手的動作執行端固定設有第一電機,第一電機的動作端與所述第二吸盤連接,第一電機能帶動該工件在兩個第二烤燈之間的放置空間中進行轉動。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烤燈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第一支架上設有第二電機、與第二電機連接的第一絲桿以及套設在第一絲桿上的兩個第一傳動件,第一絲桿上間隔設有兩段方向相反的螺紋,兩個第一傳動件分別套設在兩段方向相反的螺紋上,兩個第二烤燈分別連接在兩個第一傳動件上。
進一步的,靠近所述輸料裝置輸出端的一側還設有出料機構,出料機構包括由電機帶動的傳送帶,傳送帶設置在所述第二烤燈的下方。
本實用新型能實現對手機屏側邊的自動點膠補強,一方面取代人工作業,提高自動化成度,另一方面避免手機屏漏光,提高手機屏的亮度。
附圖說明
圖1是補強機的整體結構圖;
圖2是補強機的內部結構圖;
圖3是補強機的部分內部結構圖;
圖4是補強機中輸料裝置的結構圖;
圖5是圖4中工件的調節組件和工作臺的結構圖;
圖6是補強機中出料機械手、膠水固化機構和出料機構的結構圖;
圖7是補強機中進料機構的結構圖;
圖8是補強機中膠水固化機構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在本技術方案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補強機,如圖1~圖3所示,包括殼體1,殼體1內設有機架,機架上并排設有至少一個輸料裝置2,優選的,機架上并排設有兩個輸料裝置2,機架上沿輸料裝置2的輸送方向依次設有三軸的進料機械手3、點膠補強機構4和兩軸的出料機械手5,具體的,進料機械手3、點膠補強機構4和出料機械手5均設置在支架上;
如圖4和圖5所示,每個輸料裝置2均包括位于X軸的直線位移組件、工件25的調節組件和用于放置工件的工作臺21,工件25為手機屏,調節組件包括第一驅動件22和第二驅動件23,工作臺21被定位在第二驅動件23的輸出端,第二驅動件23被定位在第一驅動件22的輸出端,第一驅動件22固定連接在直線位移組件的輸出端,第一驅動件22能帶動第二驅動件23進行轉動,并使第二驅動件23輸出端工作臺21上的工件由水平的位置轉動至豎向的位置,第二驅動件23能帶動工作臺21進行轉動,并使工作臺21上工件的側邊轉動至水平的位置;具體的,直線位移組件具有一電機、一由電機進行驅動的絲桿以及套設在絲桿上并能沿絲桿移動的傳動件,傳動件上固定設有傳動架24,第一驅動件22固定連接在該傳動架24上;
如圖2和圖4所示,進料機械手3設置在輸料裝置2的輸入端,進料機械手3的動作執行端連接有第一吸盤31,進料機械手3能控制第一吸盤31進行三維動作并將工件移動至工作臺21上,具體的,進料機械手3包括一個位于X軸的第一直線位移組件、一個位于Y軸的第二直線位移組件、一個位于Z軸的第三直線位移組件,第一直線位移組件、第二直線位移組件、第三直線位移組件分別具有一電機、一由電機進行驅動的絲桿以及套設在絲桿上并能沿絲桿移動的傳動件,電機能驅動絲桿轉動,并使傳動件沿絲桿延伸的方向進行移動,第一直線位移組件設置在第二直線位移組件的傳動件上,第三直線位移組件設置在第一直線位移組件的傳動件上;優選的,進料機械手3的動作執行端還設有CCD視覺檢測系統,該CCD視覺檢測系統用于對工件的位置進行檢測;
如圖3、圖2和圖4所示,點膠補強機構4與進料機械手3間隔一定距離設置,點膠補強機構4包括兩軸的點膠機械手和點膠器41,點膠器41固定連接在點膠機械手的動作執行端,點膠機械手能控制點膠器41沿Y軸和Z軸進行二維動作并對工作臺21上的工件進行點膠補強作業,具體的,點膠機械手包括一個位于Y軸的第四直線位移組件和一個位于Z軸的第五直線位移組件,第四直線位移組件和第五直線位移組件分別具有一電機、一由電機進行驅動的絲桿以及套設在絲桿上并能沿絲桿移動的傳動件,電機能驅動絲桿轉動,并使傳動件沿絲桿延伸的方向進行移動,第五直線位移組件設置在第四直線位移組件的傳動件上,點膠器41固定在第五直線位移組件的傳動件上;
如圖3、圖2和圖6所示,出料機械手5設置在輸料裝置2的輸出端,出料機械手5的動作執行端連接有第二吸盤51,出料機械手5能控制第二吸盤51沿Y軸和Z軸進行二維動作并將圖4中工作臺21上點膠補強后的工件取出,具體的,出料機械手包括一個位于Y軸的第六直線位移組件和一個位于Z軸的第七直線位移組件,第六直線位移組件和第七直線位移組件分別具有一電機、一由電機進行驅動的絲桿以及套設在絲桿上并能沿絲桿移動的傳動件,電機能驅動絲桿轉動,并使傳動件沿絲桿延伸的方向進行移動,第七直線位移組件設置在第六直線位移組件的傳動件上,第二吸盤51固定在第七直線位移組件的傳動件上。
如圖2~圖6所示,本實施例在對手機屏進行點膠補強時,先通過進料機械手3控制第一吸盤31進行三維動作并將工件移動至工作臺21上,然后輸料裝置將工作臺上的工件移動至點膠補強位置(即移動至靠近點膠機械手的位置),進而通過點膠機械手對手機屏的側邊進行點膠,點膠完成后,輸料裝置將工作臺上點膠補強后的工件移動至輸出端,出料機械手5控制第二吸盤51沿Y軸和Z軸進行二維動作并將工作臺21上點膠補強后的工件取出。
本實施例能實現對手機屏側邊的自動點膠補強,一方面取代人工作業,提高自動化成度,另一方面避免手機屏漏光,提高手機屏的亮度。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優選的,如圖2和圖7所示,靠近所述輸料裝置2輸入端的一側設有進料機構,進料機構包括進料架、進料臺61和旋轉氣缸62,進料臺61設置在進料架上,旋轉氣缸62固定在進料臺61的下方,旋轉氣缸62的輸出端朝上設置并與進料臺61連接,進料臺61上并排設有兩個工件的放置位611,旋轉氣缸62能帶動進料臺61進行180度的往復轉動,并使進料臺61上其中一個放置位611轉動至靠近輸料裝置2輸入端的位置,以及使進料臺61上其中另一個放置位611轉動至遠離輸料裝置2輸入端的位置,工作時,一邊可以人工向一個放置位上放置工件,進料機械手抓取另一個放置位上的工件,可以提高作業效率。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優選的,如圖7所示,所述進料架包括底座63和多個支承桿64,多個支承桿64豎向固定在底座63上,進料臺61水平設置在支承桿64的頂部。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優選的,如圖6和圖8所示,靠近所述輸料裝置2輸出端的一側設有膠水固化機構7,膠水固化機構7包括第一支架71以及連接在第一支架71上的一個第一烤燈72和兩個第二烤燈73,第一支架71固定在所述機架上,兩個第二烤燈73間隔一定距離并排設置,兩個第二烤燈73之間形成一放置空間,兩個第二烤燈73與第一烤燈72之間呈品字形布置,所述出料機械手5能通過第二吸盤51將工作臺21上點膠補強后的工件移動至兩個第二烤燈73之間的放置空間中,出料機械手5的動作執行端固定設有第一電機74,第一電機74的動作端與所述第二吸盤51連接,第一電機74能帶動該工件在兩個第二烤燈73之間的放置空間中進行轉動。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優選的,如圖6和圖8所示,所述第一烤燈72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一支架71上,第一支架71上設有第二電機75、與第二電機75連接的第一絲桿76以及套設在第一絲桿76上的兩個第一傳動件77,第一絲桿76上間隔設有兩段方向相反的螺紋761,兩個第一傳動件77分別套設在兩段方向相反的螺紋761上,兩個第二烤燈73分別連接在兩個第一傳動件77上。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優選的,如圖6和圖8所示,靠近所述輸料裝置2輸出端的一側還設有出料機構,出料機構包括由電機帶動的傳送帶81,傳送帶81設置在所述第二烤燈73的下方。
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實施方式,在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的知識范圍內,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各種變化。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從上述的構思出發,不經過創造性的勞動,所作出的種種變換,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