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電廠scr脫硝系統的噴氨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化石能源消費量逐年增加,氮氧化物排放量不斷增長。據統計,我國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巳經由2005年的1910萬噸上升至2008年的2000萬噸,排放量位列世界首位;2011年我國氮氧化物棑放總量繼續上升至2404萬噸,氮氧化物排放量已經遠遠超出環境承載能力。在我國電力行業是氮氧化物排放的最主要來源,近年來,隨著我國電力行業的持續發展,火電廠氮氧化物排放量呈現不斷增長的態勢,按照目前的排放控制水平,到2020年火電廠的氮氧化物量將達1234萬噸。由此可見,火電廠氮氧化物的排放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將越來越嚴重,實現火電廠氮氧化物減排是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控制的關鍵。
隨著我國對環境保護政策要求的逐年提高,火電機組排放煙氣中的nox已納入嚴格監管,進行高效的、可靠的、經濟的煙氣脫硝已刻不容緩。選擇性催化還原法(scr)的煙氣脫硝技術因具有很高的脫硝率(可達90%以上)、技術可靠、結構簡單且氨氣逃逸率小等優點,已成為燃煤電站鍋爐控制nox排放的主要選擇。scr脫硝方法擁有眾多優點,但實際運行過程中,scr脫硝系統還存在諸多缺陷和技術問題,例如scr脫硝系統實際運行中由于噴氨不均造成下游空預器堵塞、冷端低溫腐蝕及電除塵極板粘灰等問題,嚴重影響機組的穩定運行和帶負荷能力,甚至造成非計劃停機等嚴重后果。
國電集團95%以上的燃煤機組噴氨系統采用的是渦流式靜態混合噴射技術,該技術是利用渦流板產生駐渦,使氨氣在駐渦區自由擴散后與煙氣混合,保證氨氣與煙氣充分混合后,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將煙氣中的nox催化還原成n2和h2o。該技術結構簡單可靠,噴氨管不容易堵塞,但對脫硝系統進行噴氨優化調整過程發現,大部分渦流板式脫硝系統出口沿煙道深度方向nox濃度偏差較大,而渦流板噴氨系統只能對煙道的寬度方向進行噴氨量的調整,對煙道深度方向nox濃度分布偏差大的問題無法調整,導致脫硝出口nox分布均勻性較差,氨逃逸率較高,是導致噴氨優化后空預器堵塞問題不能徹底解決的重要原因。通過進一步分析脫硝系統出口煙道深度方向nox偏差較大的問題得知,由于渦流式靜態混合噴氨系統中的渦流混合器是固定式的,一旦安裝就位就無法調整,且背流面處于渦流靜壓區,表面積灰嚴重,駐渦區域后移,嚴重影響氨氣的自由擴散和混合效果,導致催化劑入口截面上氨氣濃度分布的均勻性遠偏離設計值,使氨逃逸量增加。
總結現有渦流噴氨裝置存在的問題,如下:
1、由于渦流板的背面存在渦流區,此區域積灰嚴重,長時間運行后積灰嚴重板結成大塊,機組運行期間無法清除。
2、由于渦流板的積灰問題,影響氨氣的擴散和混合效果,導致脫硝出口nox濃度沿煙道深度方向嚴重不均,大部分區域nox濃度分布呈現靠鍋爐側nox濃度高,靠除塵器側nox濃度低的特點。而導致煙道深度方向nox濃度低的區域nh3逃逸量較大,導致空預器冷端堵塞嚴重,甚至嚴重影響機組帶負荷能力,使機組安全存在重大隱患。
3、渦流板固定在煙道內支座上,布置角度固定,不能根據需要進行調整角度。
4、當稀釋風采用一次風時,由于灰塵和氨混合結晶,容易堵塞噴氨閥堵,導致脫硝出口沿煙道寬度方向nox分布不均,且運行過程無法處理。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能夠較小煙道深度方向nox濃度偏差的噴氨裝置。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scr脫硝系統的噴氨裝置,包括擺動控制機構、支撐梁、渦流混合器和噴氨管、氨氣和空氣混合氣母管;氨氣和空氣混合氣母管通過噴氨管伸入煙道內;支撐梁固定在煙道內;渦流混合器的正面可轉動地設于支撐梁上,背流面位于噴氨管的管口正下方;渦流混合器的一端與擺動控制機構的一端相連,擺動控制機構的另一端伸出煙道外。
渦流混合器的正面中心位置處設有支撐吊耳,邊緣處設有擺動吊耳;支撐吊耳與立柱轉動相連,并通過立柱與支撐梁相連;擺動控制機構包括連桿機構和手輪;擺動吊耳通過連桿機構與手輪相連;手輪設于煙道外側。
連桿機構包括三段鉸接的z字形連桿和支柱;z字形連桿的中間端與支柱轉動相連;z字形連桿一端與擺動吊耳鉸鏈,另一端與手輪桿鉸鏈,手輪桿一端伸出煙道與手輪固定相連。
渦流混合器的正面設有十字加強筋。
噴氨裝置還包括吹掃裝置;吹掃裝置設于渦流混合器背流面的正上方,吹掃介質可采用輔汽聯箱蒸汽或壓縮空氣。
吹掃裝置包括平行設置的吹掃母管和多個平行設置的吹掃支管;各吹掃支管與吹掃母管相連,且下端均勻設置多個吹孔。
噴氨裝置還包括主噴氨管道和旁路噴氨管;主噴氨管道和旁路噴氨管的兩端分別與噴氨管、氨氣和空氣混合氣母管相連通;主噴氨管道和旁路噴氨管上均設有截止閥;主噴氨管道上設有調節閥。
噴氨裝置為多組,并列設于煙道同一深度處。
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
1、本發明通過渦流混合器可擺動的設于煙道內,通過調節渦流混合器與煙道軸線的角度,改變噴入氨氣在渦流混合器上面的擴散方向,控制氨氣在煙道深度方向上濃度,最終達到scr出口煙道深度方向上nox濃度分布均勻性可調的目的。
2、利用吹掃裝置對渦流混合器表面進行定期吹掃,可避免混合器背流面的積灰問題,防止渦流混合器表面因積灰而影響噴氨均勻性的問題。
3、在主噴氨管截止閥前后布置與其管平行的旁路噴氨管,并在旁路噴氨管上安裝截止閥,當主噴氨管流量調節閥或主噴氨管道發生堵塞時,將主噴氨管上的截止閥關閉,利用旁路噴氨管進行噴氨,達到不退出脫硝系統的情況下,對堵塞管道進行維護檢修的要求。
4、通過調整并列布置的噴氨管上的流量調節閥,調整氨氣在煙道寬度方向上濃度分布的目的。
5、本發明噴氨裝置能有效調節出口煙道深度方向nox濃度,使其濃度分布均勻,減少氨逃逸率,保證機組穩定運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噴氨裝置的機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ⅰ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3為圖1中ⅱ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4為圖1中渦流混合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中渦流混合器的仰視圖;
圖6為本發明多組噴氨裝置并列設置在煙道內的俯視圖。
圖中,1-渦流混合器,2-支撐梁,3-立柱,4-連桿機構,5-支撐吊耳,6-擺動吊耳,7-擺動控制機構,8-煙道,9-煙道內噴氨管,10-旁路噴氨管,11-主噴氨管道,12-主管道截止閥,13-旁路管截止閥,14-調節閥,15-流量孔板,16-吹掃裝置,17-煙氣導流板,18-催化劑層,19-scr出口煙道,20-氨氣和空氣混合氣母管,21-十字加強筋,22-手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發明噴氨裝置用于電廠scr脫硝系統,包括擺動控制機構、支撐梁2、渦流混合器1、煙道內噴氨管9、氨氣和空氣混合氣母管20、吹掃裝置16。氨氣和空氣混合氣母管20通過煙道內噴氨管9伸入煙道8內;支撐梁2固定在煙道8內;渦流混合器1的正面可轉動地設于支撐梁2上,背流面位于煙道內噴氨管9的管口正下方,兩者之間間距約300-400mm;渦流混合器1的一端與擺動控制機構7的一端相連,擺動控制機構7的另一端伸出煙道外。
如圖4、圖5所示,渦流混合器1正面設有十字加強筋21,中心位置處設有兩個支撐吊耳5,邊緣處設有兩個擺動吊耳6。
如圖2所示,擺動控制機構包括連桿機構4、手輪桿和手輪22。連桿機構4包括三段鉸接的z字形連桿和支柱;z字形連桿的中間端與支柱鉸接;z字形連桿一端位于兩個擺動吊耳6之間,與擺動吊耳6鉸鏈,另一端與手輪桿鉸鏈,手輪桿一端伸出煙道與手輪22固定相連。立柱3一端固定在支撐梁上,另一端位于兩個支撐吊耳5之間,與支撐吊耳5鉸接。通過轉動手輪,調節渦流混合器1與支撐梁2之間的角度α在0°-90°范圍內擺動。當手輪順時針轉動時,z字形連桿向里,夾角α增加;反正,夾角減小。通過控制渦流混合器1與支撐梁2之間的夾角可改變煙道內噴氨管9噴出的氨氣在渦流混合器1背流面的擴散角度,達到控制氨氣在煙道深度方向上濃度。
結合圖3,煙道內噴氨管9、氨氣和空氣混合氣母管20之間并聯設有主噴氨管道11和旁路噴氨管10。主噴氨管道11上設有兩個主管道截止閥12和調節閥14。旁路噴氨管10上設有旁路管截止閥13。正常運行時,主噴氨管道11上的兩個主管道截止閥12處于全開狀態,旁路噴氨管10上的旁路管截止閥13處于關閉狀態,通過調整主噴氨管道11上的調節閥14調整噴氨量,當主噴氨管道11發生堵塞時,將兩個主管道截止閥12關閉,將旁路管截止閥13打開,即可對堵塞管道進行檢修,解決了煙道內噴氨管9或閥門堵塞需要退出脫硝系統進行檢修的問題,既方便又安全。
如圖1所示,吹掃裝置16位于煙道內噴氨管9的管口上方。結合圖6,吹掃裝置16包括平行設置的吹掃母管和多個平行設置的吹掃支管;各吹掃支管與吹掃母管相連,且下端均勻設置多個吹孔。吹掃介質可以是蒸汽,也可以是壓縮空氣。
如圖6所示,在煙道8的寬度方向(同一深度截面處)設有多組噴氨裝置,各渦流混合器1均通過對應的立柱與對應的支撐梁2連接。每個渦流混合器1均設有對應的吹掃裝置16、擺動控制機構7、煙道內吹氨管9和相連的主噴氨管道11、旁路噴氨管10。通過控制各主噴氨管道11上的調節閥14控制煙道內吹氨管9的氨氣流量,調整氨氣在煙道寬度方向上濃度分布。
使用時,氨氣和稀釋風經過氨氣和空氣混合氣母管20、流量孔板15輸送至并列布置的各主噴氨管道11,進入煙道8中的煙道內噴氨管9,氨氣和稀釋風從煙道內噴氨管的管口噴射到渦流混合器1的背流面,由于渦流作用使煙氣在混合器1背流面形成駐渦,氨氣在駐渦內自由擴散后與煙氣充分混合,通過轉動手輪22調節渦流混合器1的角度,控制煙道深度方向的氨氣濃度。氨氣和煙氣混合后經過導流板17分流后進入催化劑層18,在催化劑的催化作用下,氨氣與煙氣中的nox發生化學反應,生成n2和h2o,通過scr出口煙道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