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反應釜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高強度反應釜。
背景技術:
反應釜的廣義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學反應的容器,通過對容器的結構設計與參數配置,實現工藝要求的加熱、蒸發、冷卻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應釜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橡膠、農藥、染料、醫藥、食品,用來完成硫化、硝化、氫化、烴化、聚合、縮合等工藝過程的壓力容器,例如反應器、反應鍋、分解鍋、聚合釜等。反應釜是綜合反應容器,根據反應條件對反應釜結構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設計。從開始的進料-反應-出料均能夠以較高的自動化程度完成預先設定好的反應步驟,對反應過程中的溫度、壓力、力學控制、反應物/產物濃度等重要參數進行嚴格的調控。現有反應釜多采用碳鋼制成,若要值得耐高壓、耐高溫的反應釜,只能通過增加反應釜的厚度來實現,往往造成反應釜結構臃腫,還增加制造成本,而單純的使用不銹鋼制造,成本也是巨大的。故此需要提出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強度反應釜,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高強度反應釜,包括攪拌裝置、封蓋及釜體,所述封蓋靠近所述釜體的一端設有上法蘭,所述釜體靠近所述封蓋的一端設有下法蘭,所述封蓋通過所述上法蘭固定于所述釜體的下法蘭之上,所述封蓋設有自動填料口、手動填料口及攪拌口,所述攪拌裝置穿過并固定于所述攪拌口,所述自動填料口連接外部加料裝置,所述手動填料口設有蓋板,所述蓋板可開關固定于所述手動填料口,所述釜體包括外膽、內膽及出料口,所述外膽固定于所述內膽外壁,所述外膽與內膽之間形成有夾層,所述內膽采用復合板制成,所述復合板包括碳鋼基層及不銹鋼內層,所述出料口貫穿固定于所述內膽底部。
優選的,在上述的高強度反應釜中,所述攪拌口貫穿固定于所述封蓋,所述攪拌口設置于所述封蓋中心,所述自動填料口和手動填料口貫穿固定于所述封蓋。
優選的,在上述的高強度反應釜中,所述夾層連接有進液口和出液口,所述進液口和出液口貫穿固定于所述外膽,所述進液口設置于所述外膽靠近所述下法蘭的一端,所述出液口貫穿固定于所述外膽靠近所述出料口的一端。
優選的,在上述的高強度反應釜中,所述夾層靠近所述出液口的一端設有放液口,所述放液口設置于所述外膽的最低點。
優選的,在上述的高強度反應釜中,所述放液口設有堵頭。
優選的,在上述的高強度反應釜中,所述夾層內設有螺旋導流板。
優選的,在上述的高強度反應釜中,所述內膽外壁設有防沖板,所述防沖板正對所述進液口。
優選的,在上述的高強度反應釜中,所述封蓋至少設有四個吊耳,所述吊耳等間距陣列設置于所述封蓋頂部。
優選的,在上述的高強度反應釜中,所述外膽外壁至少設有四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等間距陣列設置于所述外膽外壁,所述固定支架設置于所述外膽靠近所述下法蘭的一端。
優選的,在上述的高強度反應釜中,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一底板、至少兩筋板及一連接板,所述底板為圓弧板,所述底板的半徑與所述外膽外壁的半徑相同,所述底板固定于所述外膽外壁,所述筋板分別固定于所述底板,所述筋板相互平行設置,所述筋板沿所述外膽軸向設置,所述連接板連接于所述筋板底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本新型高強度反應釜結構緊湊,同時設置有自動填料口和手動填料口,在通過自動填料口添加主要反應物后,因為個別輔助添加劑對添加時間有要求,即可通過手動填料口添加,另外通過檢測出料口處的生成物,如果反應不徹底,就可以通過手動填料口添加催化劑來加速反應進程,而內膽采用復合板制成,就加強了釜體的強度,可以承受范圍更廣的反應壓力及溫度。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所示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中高強度反應釜的結構示意圖。
圖2所示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中高強度反應釜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參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的高強度反應釜,包括攪拌裝置10、封蓋20及釜體30,封蓋20靠近釜體30的一端設有上法蘭21,釜體30靠近封蓋20的一端設有下法蘭31,封蓋20通過上法蘭21固定于釜體30的下法蘭31之上,封蓋20設有自動填料口22、手動填料口23及攪拌口24,攪拌裝置10穿過并固定于攪拌口24,自動填料口22連接外部加料裝置,手動填料口23設有蓋板,蓋板可開關固定于所述手動填料口23,釜體30包括外膽32、內膽33及出料口34,外膽32固定于內膽33外壁,外膽32與內膽33之間形成有夾層35,內膽33采用復合板制成,復合板包括碳鋼基層及不銹鋼內層,出料口34貫穿固定于內膽33底部。
該技術方案中,本新型高強度反應釜結構緊湊,同時設置有自動填料口和手動填料口,在通過自動填料口添加主要反應物后,因為個別輔助添加劑對添加時間有要求,即可通過手動填料口添加,另外通過檢測出料口處的生成物,如果反應不徹底,就可以通過手動填料口添加催化劑來加速反應進程,而內膽采用復合板制成,就加強了釜體的強度,可以承受范圍更廣的反應壓力及溫度,當復合板的基層碳鋼厚度為25mm,不銹鋼內層厚度為3mm時,釜體能承受4.8mpa的壓強及200℃的高溫。
進一步地,攪拌口24貫穿固定于封蓋20,攪拌口24設置于封蓋20的中心,自動填料口22和手動填料口23貫穿固定于封蓋20。
該技術方案中,攪拌口24貫穿固定于封蓋20,攪拌口24設置于封蓋20的中心,確保攪拌的充分,自動填料口22和手動填料口23貫穿固定于封蓋20,自動填料口22和手動填料口23連通于釜體內部。
進一步地,夾層35連接有進液口351和出液口352,進液口31和出液口352貫穿固定于外膽32,進液口351設置于外膽32靠近下法蘭31的一端,出液口352貫穿固定于外膽32靠近出料口34的一端。
該技術方案中,夾層35連接有進液口351和出液口352,進液口31和出液口352貫穿固定于外膽32,進液口351設置于外膽32靠近下法蘭31的一端,出液口352貫穿固定于外膽32靠近出料口34的一端,用于導熱介質的流通,以便于為附體內的反應物加熱。
進一步地,夾層35靠近出液口352的一端設有放液口353,放液口353設置于外膽32的最低點。
該技術方案中,夾層35靠近出液口352的一端設有放液口353,放液口353設置于外膽32的最低點,在不使用的時候能夠將夾層35的介質完全放空。
進一步地,放液口353設有堵頭。
該技術方案中,放液口353設有堵頭,在本發明高強度反應釜使用過程中,堵頭堵在放液口353,夾層35為密閉空間,流過加熱介質,為釜內反應物加熱,在本發明高強度反應釜不使用過程時,旋開堵頭,清空夾層35內殘留加熱介質。
進一步地,夾層35內設有螺旋導流板354。
該技術方案中,夾層35內設有螺旋導流板354,延長夾層35內加熱介質流過的時間,使得加熱介質所攜帶的熱量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進一步地,內膽33外壁設有防沖板331,防沖板331正對進液口351。
該技術方案中,內膽33外壁設有防沖板331,防沖板331正對進液口351,使用過程中,加熱介質從進液口351不斷地沖入夾層,在此過程中,防沖板331保護內膽33,避免長期使用造成的內膽損壞。
進一步地,封蓋20至少設有四個吊耳25,吊耳25等間距陣列設置于封蓋20頂部。
在該技術方案中,封蓋20至少設有四個吊耳25,吊耳25等間距陣列設置于封蓋20頂部,方便封蓋20的吊裝。
進一步地,外膽32外壁至少設有四固定支架36,固定支架36等間距陣列設置于外膽32外壁,固定支架36設置于外膽32靠近下法蘭31的一端。
在該技術方案中,外膽32外壁至少設有四固定支架36,固定支架36等間距陣列設置于外膽32外壁,固定支架36設置于外膽32靠近下法蘭31的一端,用于固定本發明高強度反應釜。
進一步地,固定支架36包括一底板361、至少兩筋板362及一連接板363,底板361為圓弧板,底板361的半徑與外膽32外壁的半徑相同,底板361固定于外膽32外壁,筋板362分別固定于底板361,筋板362相互平行設置,筋板362沿外膽32軸向設置,連接板363連接于筋板362底部
在該技術方案中,固定支架36包括一底板361、至少兩筋板362及一連接板363,底板361為圓弧板,底板361的半徑與外膽32外壁的半徑相同,使得底板361能夠完全貼合于外膽32,使得固定支架于釜體30之間連接更加牢固。
綜上所述,本新型高強度反應釜結構緊湊,同時設置有自動填料口和手動填料口,在通過自動填料口添加主要反應物后,因為個別輔助添加劑對添加時間有要求,即可通過手動填料口添加,另外通過檢測出料口處的生成物,如果反應不徹底,就可以通過手動填料口添加催化劑來加速反應進程,而內膽采用復合板制成,就加強了釜體的強度,可以承受范圍更廣的反應壓力及溫度。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僅是本申請的具體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申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申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