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攪拌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應用于白炭黑生產用的三段式雙電機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對白炭黑的需求持續增長,白炭黑在橡膠制品中的作用為補強劑,同時還具有抗老化性能;生產白炭黑的主要方法為氣相法和沉淀法,目前國內廠家大都采用的沉淀法生產白炭黑,沉淀法生產白炭黑時采用工業水玻璃與酸反應,經沉淀、過濾、洗滌、打漿、干燥而得到白炭黑,在打漿過程中,利用攪拌罐攪拌白炭黑慮餅,現有攪拌罐攪拌效率低,并且有攪拌不均勻質量不高的問題,雖然公開號為:cn103752203b,公開了一種白炭黑攪拌裝置,該裝置通過第一葉片和第二葉片的特殊結構來達到使得白炭黑混合均勻的問題,同時利用支架平臺與攪拌罐的漿料的旋轉反向來達到穩定攪拌罐的問題,但由于漿料重力原因,漿料容易沉積在攪拌罐底部,同時由于用于攪拌白炭黑漿料的罐體較大,攪拌葉片不能過大,導致其靠近攪拌罐內壁的漿料不易均勻打漿,該裝置利用支架平臺反轉保持攪拌罐穩定,其對設備要求高,占地面積大,生產廠家需要對廠房進行改造,費時費力,并且效果不佳,因為反轉速度不能太快,太快易發生安全事故,如果反轉速度過慢就不能達到穩定攪拌罐的目的;另公開號為:cn103466639a,公開了一種白炭黑打漿機,該打漿機通過在攪拌罐的罐體上下分別設置攪拌電機來防止漿料沉積的問題,但還未能避免漿料沉積的問題,并且由于下端的攪拌葉片與上端的攪拌葉片受力不均,更易導致攪拌罐晃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應用于白炭黑生產用的三段式雙電機攪拌裝置,解決了攪拌罐攪拌效率低,漿料易沉積,靠近攪拌罐內壁的漿料攪拌不均勻,罐體晃動等問題。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包括罐體,其特征在于:罐體的上、下端對應設置第一驅動電機、第二驅動電機,第一驅動電機連接第一攪拌軸,第二驅動電機連接第二攪拌軸,第一攪拌軸和第二攪拌軸同軸固定在攪拌罐中心位置,所述第一攪拌軸和第二攪拌軸分別設有三段攪拌桿,第一攪拌軸上的三段攪拌桿的長度從上至下依次減小,第二攪拌軸上的三段攪拌桿的長度從上至下依次增大,所述罐體的內側壁上縱向設置兩豎若干個平滑弧形凸塊。
所述罐體的底端設有若干個出氣孔,出氣孔連接氣泵。
所述第一攪拌軸的長度為第二攪拌軸的兩倍。
所述第一攪拌軸和第二攪拌軸上的三段攪拌桿都在水平位置,并且攪拌桿的兩端都設有攪拌片。
所述第一攪拌軸從上向下的第一段攪拌桿上的攪拌片豎直布置,第二段攪拌桿和第三段攪拌桿上的攪拌片與水平面10-15度角傾斜布置,從而對漿料有向上的力。
所述第二攪拌軸上的攪拌片都與水平面10-15度角傾斜布置,從而對漿料有向上的力。
所述第一攪拌軸上的一側攪拌桿端點的連線與第二攪拌軸上另一側攪拌桿端點的連線同線。
所述兩豎平滑弧形凸塊在罐體對邊同一平面上,并且兩豎平滑弧形凸塊錯開布置,平滑弧形凸塊大小相同,從側面透視兩豎平滑弧形凸塊正好為一豎沒有間隙的條形。
所述罐體的側壁上端設有進料口,側壁底端設有出料口。
所述第一攪拌軸一側的3個攪拌桿端部的連線與最上端攪拌桿為60度角;第二攪拌軸一側的3個攪拌桿端部的連線與最下端攪拌桿為60度角。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是:首先利用雙電機在達到同樣攪拌速率的情況下,會大大減小對罐體的晃動,同時可以減少在使用一個電機時,對電機的負載增加,延遲電機使用壽命,利用第二電機在攪拌漿料的同時,可防止漿料部分沉積,第二攪拌軸的攪拌片在旋轉時利用離心力也會使漿料克服部分重力與上部的漿料混合,為了提高速率和防止沉積,第一攪拌軸上的攪拌片同時利用離心力的作用防止漿料過快下降;而第一攪拌軸上的攪拌桿和第二攪拌軸上的攪拌桿分布安排有力于攪拌軸受力均勻,提高攪拌速率,減少無用功,在使用時,上下兩個驅動電機由于工作頻率不同,對攪拌軸的轉動頻率也不同,可以防止由于同頻的原因導致罐體晃動,在罐體的低端設有出氣孔,通過氣泵將干燥過濾后的空氣泵入罐體內,將沉積漿料再次吹起,配合第二攪拌軸完善沉積現象;在側壁設置兩豎平滑弧形凸塊,可以將靠近罐體側壁的漿料再次送入漿料中心,提高漿料隨機運動性,從而從上到下,從外到內都可整體有效提高攪拌速率,并且降低電機功耗,從根本上解決罐體晃動問題,生產廠家不需對廠房進行改造,便于簡單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切面圖。
圖3為本發明罐體的底端出氣孔示意圖。
在圖中,1、罐體2、第一驅動電機3、第二驅動電機4、第一攪拌軸5、第二攪拌軸6、三段攪拌桿7、攪拌片8、平滑弧形凸塊9、出氣孔10、進料口11、出料口。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所示,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罐體1的上、下端對應設置第一驅動電機2、第二驅動電機3,第一驅動電機2連接第一攪拌軸4,第二驅動電機3連接第二攪拌軸5,第一攪拌軸4和第二攪拌軸5同軸固定在攪拌罐罐體1中心位置,所述第一攪拌軸4和第二攪拌軸5分別設有三段攪拌桿6,第一攪拌軸4上的三段攪拌桿6的長度從上至下依次減小,第二攪拌軸上的三段攪拌桿的長度從上至下依次增大,所述罐體1的內側壁上縱向設置兩豎若干個平滑弧形凸塊8,兩豎平滑弧形凸塊8在罐體1對邊同一平面上,并且兩豎平滑弧形凸塊8錯開布置,平滑弧形凸塊8大小相同,從側面透視兩豎平滑弧形凸塊正好為一豎沒有間隙的條形,當靠近罐體1側壁上的漿料經過平滑弧形凸塊8時,漿料受阻向罐體中心方向而去,同時將若干個平滑弧形凸塊8單個單個布置,增加漿料運動的隨機性,有效提高靠近罐體1側壁漿料的攪拌效果,將第一攪拌軸4的長度設為第二攪拌軸5的長度的兩倍,是因為第二攪拌軸受力大,在不影響攪拌速率的情況下,降低電機功耗,減小罐體晃動,并配合攪拌桿、攪拌片的設置,進一步提高速率;所述罐體1的側壁上端設有進料口10,側壁底端設有出料口11。
在提高攪拌速率和防止罐體1晃動的同時,還需防止漿料沉降,大部分的沉降通過第二攪拌軸完成,同時在罐體1的底端設有若干個出氣孔9更進一步防止沉降,同時在攪拌過程中,從低端上升的空氣能夠一直提供漿料運動的隨機性,出氣孔處設置單向閥,防止漿料進入出氣孔9。
所述第一攪拌軸4從上向下的第一段攪拌桿上的攪拌片7豎直布置,第二段攪拌桿和第三段攪拌桿上的攪拌片與水平面10-15度角傾斜布置,所述第二攪拌軸5上的攪拌片都與水平面10-15度角傾斜布置,上述布置安排,都是為了克服漿料重力,防止漿料過快沉降,再不影響效果的情況下,兩個驅動電機負載減小并震動頻率不同,可很好的降低罐體1晃動。
攪拌片7與攪拌桿6的連接方式可以采用焊接或螺栓固定連接,采用螺栓固定連接可以更換攪拌片7,適用與不同物料的攪拌。
所述第一攪拌軸4一側的3個攪拌桿端部的連線與最上端攪拌桿為60度角;第二攪拌軸5一側的3個攪拌桿端部的連線與最下端攪拌桿為60度角,通過角度的布置,增加攪拌軸在攪拌時的穩定性,并且第一攪拌軸4和第二攪拌軸5協調配合,使得漿料分段攪拌互相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