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光伏組件制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光伏組件固化裝置。
背景技術:
作為光伏組件重要的組成部分,灌封膠對光伏組件的密封性起著重要的作用,灌封膠的主要功能是保護光伏組件和接線盒不受水汽的影響。目前,常規光伏組件總共有三處位置需要使用灌封膠,分別是:用于放置水汽從邊緣滲入光伏組件內部的邊框膠、用于粘貼接線盒與背板的硅膠、用于防止水汽進入接線盒內部的灌封膠。而灌封膠的固化效果直接影響光伏組件的出廠外觀及使用壽命,因此灌封膠的固化效果對一個組件廠來說也是重點管控項目,但很多組件廠由于設計廠房時,未進行周密的考量,導致很多組件廠實際灌封膠的固化效果不理想,例如,光伏組件在固化房中重疊放置,使得光伏組件的中間區域水汽滲入效果較差,導致灌封膠固化效果不佳,而且為達到生產產能,通常固化房內單拖上會壘放數量較多的光伏組件,也會導致中間區域固化效果不佳。另外,為了加快生產效率,光伏組件在固化房內的實際固化時間比較短,往往無法做到“先進先出”的準則,導致很多光伏組件只能做到表面固化。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光伏組件固化裝置,以改善固化時間不均衡、固化效果不佳的問題。
具體地,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光伏組件固化裝置,包括送料機構、出料機構、位于送料機構和出料機構之間的固化機構及控制中心;所述固化機構包括由上而下依次堆疊分布的若干固化臺,所述固化臺包括主動輪及承載光伏組件的傳送帶,所述送料機構包括升降送料臺,所述出料機構包括升降出料臺,所述升降送料臺和升降出料臺通過升降運動實現與所述各個固化臺的銜接。
進一步地,所述固化臺設有與送料機構銜接的進料端及與出料機構銜接的出料端,所述出料端處設有檢測光伏組件的感測器,所述感測器與所述控制中心連接并向控制中心傳遞感測信號。
進一步地,所述送料機構包括送料電機及與送料電機連接的升降螺桿,所述升降送料臺連接至所述升降螺桿頂端并包括主動輪、從動輪及連接主動輪和從動輪的傳送帶。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中心連接所述送料機構、出料機構及固化機構,用于根據感測器的感測信號控制所述升降送料臺和所述升降出料臺的升降運動。
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堆疊放置光伏組件的方式并保持光伏組件之間留存一定的間隙,加強了光伏組件的固化效果,在控制中心的控制下,各個固化臺可實現“先進先出”的固化原則,保證光伏組件的固化時間更加均衡,固化工藝也更加自動化。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光伏組件固化裝置的構造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這里將詳細地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說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圖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圖時,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圖中的相同數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實施例中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并不代表與本實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實施方式。相反,它們僅是與如所附權利要求書中所詳述的、本實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裝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實用新型使用的術語是僅僅出于描述特定實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實用新型。在本實用新型和所附權利要求書中所使用的單數形式的“一種”、“所述”和“該”也旨在包括多數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義。還應當理解,本文中使用的術語“和/或”是指并包含一個或多個相關聯的列出項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組合。
應當理解,盡管在本實用新型可能采用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來描述各種信息,但這些信息不應限于這些術語。這些術語僅用來將同一類型的信息彼此區分開。例如,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范圍的情況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稱為第二信息,類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稱為第一信息。取決于語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詞語“如果”可以被解釋成為“在……時”或“當……時”或“響應于確定”。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光伏組件固化裝置100,其設置在固化房內,并包括送料機構10、出料機構20、位于送料機構10和出料機構20之間的固化機構30及控制中心40,運行時,由送料機構10將光伏組件200運送至固化機構30上,固化完畢后再由出料機構20將光伏組件200從固化機構30上搬離出。以下具體描述前述各個機構的具體結構。
所述送料機構10包括送料電機11、與送料電機11連接的升降螺桿12及與所述升降螺桿12連接的升降送料臺13,其中,所述升降螺桿12的底端連接至所述送料電機11,由送料電機11帶動發生轉動,并進而驅動所述升降送料臺13發生升降運動,所述升降送料臺13包括主動輪A、從動輪B及連接主動輪A和從動輪B的傳送帶C,通過所述主動輪A的轉動帶動所述從動輪B轉動,并使傳送帶C向前傳送,從而將傳送帶C上承載的光伏組件200向前傳遞。
所述固化機構30包括由上而下依次堆疊分布的若干固化臺31,形成多層固化臺31的結構,所述相鄰兩個固化臺31之間保留足夠的間隙,以容納光伏組件200并增加固化效果。其中,所述固化臺31包括兩個主動輪A、介于兩主動輪A之間的從動輪B及連接主動輪A和從動輪B的傳送帶C,所述主動輪A、從動輪B沿直線分布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可通過兩個主動輪A的轉動,帶動所述傳送帶C向前運送光伏組件200。另外,為了提高智能化,在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每一層固化臺31設有與送料機構10銜接的進料端及與出料機構20銜接的出料端,其中,所述出料端設有感測器32,用于感測該固化臺31的最前端(即出料端)是否放置有光伏組件200,從而判斷該固化臺31是否滿載,即當感測器32探測到出料端位置上有光伏組件200,則將探測信息反饋至控制中心40,此時控制中心40將判斷固化臺31已經滿載,進而向送料機構10發出指令,控制送料機構10做升降運動,將送料機構10上的光伏組件200放入其他固化臺31。
所述出料機構20位于所述固化機構30的一側,用于承接來自固化機構30的光伏組件200,且所述出料機構20與所述送料機構10基本相同,其包括出料電機21、升降螺桿22及安裝于升降螺桿22頂部的升降出料臺23,所述升降出料臺23與所述升降送料臺13的結構相同,主要由主動輪A、從動輪B和傳送帶C構成。
所述控制中心40連接所述送料機構10、出料機構20、固化機構30,用于分別控制送料、出料及固化時間。在控制中心40的控制下,所述送料機構10先將光伏組件200依次運送至最高層的固化臺,待最高層固化臺滿載后再將剩余的光伏組件200依次運送至下一層的固化臺上,并預設好每一層固化臺的固化時間,當某一層固化臺31的預設固化時間到后,所述控制中心40將控制出料機構20升降到該層固化臺31的出料端,并同時啟動固化臺31的傳送帶C及出料機構20上的傳送帶C,從而將固化臺31上的光伏組件200轉移到出料機構20上,最后由出料機構20將光伏組件200搬運出固化房,結束整個固化工序。
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對于同一固化臺31上的各個光伏組件200來說,其進入固化臺31的先后順序也不同,導致固化時間的長短也會有所差異,因此,所述控制中心40也可記錄每一光伏組件200進入固化臺31的時間點,在經過預設的固化時間后,自動將相應的光伏組件200轉移至出料機構20,而該固化臺31上其余未到達固化時間的光伏組件200則繼續停留在固化臺31上,以此來使得同一固化臺31上不同光伏組件200的固化時間更為均衡,在此不再贅述。
可見,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重疊放置光伏組件200的方式,并保持光伏組件200之間留存一定的間隙,加強了光伏組件200的固化效果,增強了光伏組件200的密封性,同時,在控制中心40的控制下,各個固化臺31可實現“先進先出”的固化原則,保證光伏組件200的固化時間更加均衡。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