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脫硫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托盤塔脫硫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的吸附塔脫硫裝置只是采用噴淋裝置噴射漿液進行脫硫處理,其除硫效果和除塵效果遠遠滿足不了需求。為了防止煙氣偏流,現有的吸收塔在噴淋層噴嘴的設計上需充分考慮煙氣在吸收塔內流速不均勻所帶來的影響,因為煙氣流速在塔內同一截面內流速是不均勻的,有的區域流速高,有的區域流速低,在氣體流速高的區域,需多布置噴嘴,氣體流速低的區域則需減少噴嘴的布置,所以,現有的吸收塔在吸收塔設計方面,需建立完善的氣體流動模型來優化噴嘴的布置,以便煙氣在吸收塔內流速均勻,現有的吸收塔在每層噴淋層需采用較多數量的噴嘴,相應的吸收漿液需求量比較大,生產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提高了脫硫和除塵效率,氣流分布均勻,提高吸收劑利用率,從而降低循環漿液泵的流量和功耗,運行和維護檢修更加方便的托盤塔脫硫裝置。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托盤塔脫硫裝置,包括噴淋管和托盤,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淋管的底部通過連接管連接有噴嘴,所述托盤由框架、底板、橫向分隔板和縱向分隔板構成,所述框架的內腔底部與底板焊接連接,且底板上均勻開設有多個通孔,所述框架的內腔由橫向分隔板和縱向分隔板分隔成多個反應空間,所述底板的底部前側與前支撐梁焊接連接,且底板的底部后側與后支撐梁焊接連接,所述托盤通過前支撐梁和后支撐梁固定安裝在吸收塔的內腔中,所述噴嘴設置在吸收塔的內腔中,且噴嘴設置在托盤的正上方。
進一步,所述底板采用不銹鋼材料構件制成。
進一步,所述吸收塔的內腔中設置有一個或多個托盤。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實現了一個托盤塔脫硫裝置提高了脫硫和除塵效率,氣流分布均勻,提高吸收劑利用率,從而降低循環漿液泵的流量和功耗,運行和維護檢修更加方便的托盤塔脫硫裝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托盤塔脫硫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噴淋管;2、連接管;3、噴嘴;4、托盤;5、框架;6、底板;7、橫向分隔板;8、縱向分隔板;9、通孔;10、反應空間;11、前支撐梁;12、后支撐梁;13、吸收塔。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發明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下面結合圖1對本實用新型托盤塔脫硫裝置的結構作詳細的描述。一種托盤塔脫硫裝置,包括噴淋管1和托盤4,所述噴淋管1的底部通過連接管2連接有噴嘴3,所述托盤4由框架5、底板6、橫向分隔板7和縱向分隔板8構成,所述框架5的內腔底部與底板6焊接連接,且底板6上均勻開設有多個通孔9,所述框架5的內腔由橫向分隔板7和縱向分隔板8分隔成多個反應空間10,所述底板6的底部前側與前支撐梁11焊接連接,且底板6的底部后側與后支撐梁12焊接連接,所述托盤4通過前支撐梁11和后支撐梁12固定安裝在吸收塔13的內腔中,所述噴嘴3設置在吸收塔13的內腔中,且噴嘴3設置在托盤4的正上方,所述底板6采用不銹鋼材料構件制成,所述吸收塔13的內腔中設置有一個或多個托盤4。
工作原理:使用時,吸收塔13的內腔中增設一塊或者多塊托盤4,將托盤4全面布置在整個吸收塔13的橫截面,使煙氣進入吸收塔13后被均勻分布在整個截面上,托盤4的底板6上開設有多個通孔9,煙氣從托盤4下往上流動,漿液通過噴淋管1和連接管2從噴嘴3噴射出來,噴射到托盤4的反應空間10中,煙氣和漿液在反應空間10中發生強烈摻混,形成泡沫層,泡沫層具有很大的氣液接觸界面,對SO2具有良好的吸收能力,煙氣進入吸收塔13后,依次通過托盤4和噴嘴3,噴嘴3噴出的漿液由塔上部噴入落到托盤4上,與煙氣接觸,部分SO2、粉塵和其它污染物被托盤4的通孔9流下來的液滴所捕獲,或由于氣流在改變方向時的慣性力作用,部分較粗的塵粒沉降到塔的底部被底部液膜捕集,而大部分SO2、微細粉塵與煙氣一起通過通孔9進入托盤4上部的液膜層,煙氣高速進入液膜層激起大量的液泡,形成的液膜能有效增大煙氣與漿液的傳質表面積,煙氣在慣性、擴散作用的同時又不斷地受到液泡的擾動,而改變方向,增加了SO2、粉塵與液體的接觸機會,煙氣得到良好凈化。
本實用新型實現了一個托盤塔脫硫裝置提高了脫硫和除塵效率,氣流分布均勻,提高吸收劑利用率,從而降低循環漿液泵的流量和功耗,運行和維護檢修更加方便的托盤塔脫硫裝置。
以上所述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