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熱穩定劑生產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高效攪拌反應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很多化工生產工藝都需要將多種原料混合反應,現有的反應裝置,在原料的混合過程中,常由于攪拌阻力大,在攪拌過程中攪拌不均或留下死角,使得放料時不能完全放料,原料也無法充分混合,攪拌筒內留有余料需人工清理,易導致原料反應不充分,產率低下。
為了使原料混合均勻,反應充分,常規多采用延長攪拌時間或提高攪拌電機功率的方法,但是在攪拌液態膠體與粉體的過程中延長攪拌時間會使得攪拌阻力越來越大,提高攪拌電機功率會造成攪拌葉片在強助力下容易過度疲勞,發生故障;也有改變攪拌器的形狀以使原料充分混合,但效果持久時間短暫,效率低,仍不可避免在反應裝置的內壁殘留并粘接較多的原料物,且會在反應裝置或反應器的底部積料,給下批的混合原料生產清理工作帶來了困難,而且還造成了原料的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使原料高效混合均勻的高效攪拌反應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效攪拌反應裝置,包括主電機、減速機和筒體,所述筒體內設有攪拌器,所述攪拌器由攪拌軸和攪拌部組成,所述攪拌部由棘爪組成,所述攪拌部與攪拌軸連接,所述攪拌軸一端延伸出筒體通過減速機與主電機連接,所述筒體頂部設有進料口,所述筒體底部設有出料口,所述攪拌器設于筒體底部。所述筒體上設有時間調節旋鈕,可根據實際情況設置不同的時間,精準控制反應的時間,時間到了即可停止攪拌,無需監督。
所述棘爪的數目為10~20根。
所述棘爪的數目為15~18根。
所述攪拌器由不銹鋼制成,防止攪拌器在攪拌的過程中與筒體內的原料發生反應。
所述棘爪為弧形,流線型的設計使棘爪更容易原料接觸,防止阻力過大。
所述攪拌器與出料口位于筒體一端,而不是與進料口同側,是因為原料從進料口進入筒體后,攪拌部對原料的攪拌更及時,能使原料混合更充分,反應更完全。
所述棘爪的數目小于10根時,由于棘爪與棘爪之間的縫隙太大,阻力太小,不能起到良好的攪拌作用,棘爪的數目大于25根時,由于棘爪太密集,無法對筒體內的原料進行攪拌。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不易堵塞,通過主電機和減速機帶動攪拌器工作,攪拌部棘爪的設置,使原料攪拌更加均勻,反應完全,提高產率,同時筒體內壁基本不會殘留原料,底部也不會積料,減少原料的浪費,解決了積料難題。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中一種高效攪拌反應裝置的結構透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照圖1,本實施例的一種高效攪拌反應裝置,包括主電機4、減速機5和筒體1,所述筒體1內設有攪拌器,所述攪拌器由攪拌軸6和攪拌部組成,所述攪拌部由棘爪8組成,所述攪拌部與攪拌軸6連接,所述攪拌軸6一端延伸出筒體1通過減速機5與主電機4連接,所述筒體1頂部設有進料口2,所述筒體1底部設有出料口3,所述攪拌器設于筒體1底部;所述棘爪8的數目為15根。
所述筒體1上設有時間調節旋鈕7,可根據實際情況設置不同的時間,精準控制反應的時間,時間到了即可停止攪拌,無需監督,既可在攪拌期間完成其它的事,還能提高效率。
所述棘爪8為弧形,流線型的設計使棘爪8更容易原料接觸,防止阻力過大。
所述攪拌器由不銹鋼制成,防止攪拌器在攪拌的過程中與筒體1內的原料發生反應。
所述攪拌器與出料口3位于筒體1一端,而不是與進料口2同側,是因為原料從進料口2進入筒體1后,攪拌部對原料的攪拌更及時,能使原料混合更充分,反應更完全。
本實用新型一種高效攪拌反應裝置的工作過程是:
通電后,原料通過進料口2進入筒體1內,調節時間調節旋鈕7,主電機4控制攪拌軸6轉動,從而帶動棘爪8轉動,使筒體1內的原料充分混合,反應完全,減速機5對攪拌器的轉速進行控制,反應后的生成物通過出料口3排出筒體1;時間到了即可停止攪拌,使用者無需監督,即可完成原料的混合攪拌工作,使原料的混合攪拌或反應更準確,還可以節省出時間完成其它的事情;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使原料攪拌更加均勻,反應完全,提高產率,同時不易堵塞進料口2,筒體1內壁基本不會殘留原料,底部也不會積料,減少原料的浪費,解決了積料難題。
本實用新型一種高效攪拌反應裝置,所述棘爪8的數目還可以為10、14、18或20根;以上技術特征的改變,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通過文字描述可以理解并實施,故不再另作附圖加以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