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粉體材料的制造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粉體材料的下料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下料裝置被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中,例如:在布料的生產過程中、醫藥包裝和家具生產的過程中等。
在粉體的下料裝置中,現在大多數的設備都是使用錐形的下料口,由于錐形下料口可以使得物料很容易的從下料裝置的出料口中流出,并且且下料比較徹底,但有些情況料桶無法用錐形的,而只能用圓柱形的,這樣使得很多設備無法下料、并且占用空間大,生產成本高。
現有技術中,使用錐形的下料口,并且在進入到錐形下料口粉體物料不能對其的流出的速度進行控制,但是有些設置中需要下料部分占有較小的空間,所以錐形的下料裝置不能適用于所有的下料需求,來使占有空間小,減小生產的成本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粉體材料的下料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占有空間大和在下料桶中的物料的下料速度不能控制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粉體材料的下料裝置,包括:下料桶和攪拌器;下料桶內設置有圓柱形容納腔,攪拌器可旋轉地設置在圓柱形容納腔內;攪拌器包括攪拌葉片和旋轉軸;攪拌器的旋轉軸與圓柱形容納腔同軸設置;攪拌葉片的橫截面為漸開線型,該漸開線自旋轉軸引出后螺旋靠近圓柱形容納腔的內側壁;下料桶的底部設置有出料口,出料口設置在漸開線的內側并靠近所述旋轉軸,工作時,漸開線型的攪拌器將下料桶內的物料逐漸推送至所述出料口處。
進一步地,下料桶的圓柱形容納腔內設置有支架,所述攪拌器的旋轉軸可轉動地設置在支架上。
進一步地,下料裝置還包括用于驅動攪拌器旋轉的驅動裝置。
進一步地,驅動裝置為減速電機,減速電機的動力輸出軸與旋轉軸連接。
進一步地,驅動裝置為設置在旋轉軸末端的轉動手柄或者手輪。
進一步地,攪拌葉片在攪拌器軸向上為螺旋形,轉動攪拌器,攪拌葉片將物料從下料桶的入口輸送至下料桶的底部。
進一步地,攪拌器的長度與小于圓柱形容納腔的長度。
進一步地,下料桶為長條形的管體,攪拌器設置在長條形的管體內。
進一步地,圓柱形容納腔下端設置有錐形腔,出料口設置在所述錐形腔底部上。
進一步地,出料口為圓形或矩形。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粉體材料的下料裝置,該裝置括:包括:下料桶和攪拌器;下料桶內設置有圓柱形容納腔,攪拌器可旋轉地設置在圓柱形容納腔內;攪拌器包括攪拌葉片和旋轉軸;攪拌器的旋轉軸與圓柱形容納腔同軸設置;攪拌葉片的橫截面為漸開線型,該漸開線自所述旋轉軸引出后螺旋靠近所述圓柱形容納腔的內側壁;下料桶的底部設置有出料口,出料口設置在漸開線的內側并靠近所述旋轉軸,工作時,漸開線型的攪拌器將下料桶內的物料逐漸推送至所述出料口處。這樣就可以使下料桶為圓柱形時,也能夠保障下料桶的下料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粉體材料的下料裝置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粉體材料的下料裝置的俯視圖。
附圖標記:
10-下料桶; 20-圓柱形容納腔; 30-攪拌葉片;
40-旋轉軸; 50-出料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粉體材料的下料裝置的立體圖;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粉體材料的下料裝置,,包括:下料桶10和攪拌器;下料桶10內設置有圓柱形容納腔20,攪拌器可旋轉地設置在圓柱形容納腔20內;攪拌器包括攪拌葉片30和旋轉軸40;攪拌器的旋轉軸40與圓柱形容納腔20同軸設置;攪拌葉片30的橫截面為漸開線型,該漸開線自旋轉軸40引出后螺旋靠近圓柱形容納腔20的內側壁;下料桶10的底部設置有出料口50,出料口50設置在漸開線的內側并靠近所述旋轉軸40,工作時,漸開線型的攪拌器將下料桶10內的物料逐漸推送至所述出料口50處。
其中,攪拌器可旋轉的設置在圓柱形容納腔20內有多種方式,例如:在圓柱形容納腔20上設置有與攪拌器的旋轉軸40配合的軸套,并且軸套固定在圓柱形容納腔20的底面上,通過攪拌器上設置的旋轉軸40和圓柱形容納腔20上設置的軸套配合,使攪拌器可旋轉的設置在圓柱形容納腔20內。
還有,可以在圓柱形容納腔20的底面上設置有與攪拌器上的旋轉軸40配合的連接孔,這樣可以使旋轉軸40固定在圓柱形容納腔20的底面上,可以使攪拌器可旋轉的設置在圓柱形容納腔20上。
其中,下料口形狀可以有多種形式,例如:T形、平行四邊形或橢圓形等。
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粉體材料的下料裝置,該裝置括:包括:下料桶10和攪拌器;下料桶10內設置有圓柱形容納腔20,攪拌器可旋轉地設置在圓柱形容納腔20內;攪拌器包括攪拌葉片30和旋轉軸40;攪拌器的旋轉軸40與圓柱形容納腔20同軸設置;同軸設置可以可以讓旋轉軸40在轉動時,圓柱形容納腔20整體的抖動幅度小,使整體裝置工作穩定。攪拌葉片30的橫截面為漸開線型,該漸開線自所述旋轉軸40引出后螺旋靠近所述圓柱形容納腔20的內側壁;下料桶10的底部設置有出料口50,出料口50設置在漸開線的內側并靠近所述旋轉軸40,工作時,漸開線型的攪拌器將下料桶10內的物料逐漸推送至所述出料口50處。這樣就可以使下料桶10為圓柱形時,也能夠保障下料桶10的下料率。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地,下料桶10的圓柱形容納腔20內設置有支架,攪拌器的旋轉軸40可轉動地設置在支架上。
其中,支架可以設置在容納腔的的側壁上,支架的兩端固定在側壁上,支架之間設置有用于與旋轉軸40連接的軸承,旋轉軸40通過設置在容納腔側壁上支架可旋轉設置。
還有,支架設置在容納腔的底面上,支架包括兩個支撐板,兩個支撐板之間設置有連接板,連接板上設置有用于與旋轉軸40配合的連接件。
支架的設置可以使得攪拌器可旋轉的設置的支架上,所以攪拌器可旋轉的設置在圓柱形容納腔20內,當粉體材料進入到圓柱形容納腔20之后,直接通過攪拌器在圓柱形容納腔20內旋轉,在攪拌器的旋轉下,可以使粉體材料從圓柱形容納腔20的內部進入到出料口50進行出料,可以有效的減少粉體材料在下料桶中滯留的情況,保障了出料的效率。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地,下料裝置還包括用于驅動攪拌器旋轉的驅動裝置。
其中,驅動裝置的形式有多種,例如:電磁驅動、電動機驅動和手工驅動等。
可以在圓柱形容納腔20內設置有傳感器,在設置有控制器,控制器和分別和驅動裝置和傳感器電連接,在圓柱形容納腔20中的粉體材料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傳感器將信息反饋到控制器上,控制器控制驅動裝置開始運作,驅動裝置帶動攪拌器旋轉;也可以不設置傳感器,通過施工人員人工操作,使驅動裝置帶動攪拌器旋轉,在攪拌器旋轉的作用下,使在圓柱形容納腔20中的粉體材料進入到圓柱形容納腔20底部的出料口50中,通過驅動裝置帶動攪拌器進行攪拌,可以對攪拌器攪拌的速率進行調整,從而可以調節出料口50出料的速度。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地,驅動裝置為減速電機,減速電機的動力輸出軸與旋轉軸40連接。
減速電機能夠節省空間,穩定性高、耐用和承受過載的能力強,通用性強,使用維護方便,維護成本低,保護性能好,對環境適應性強,可在有腐蝕、潮濕等惡劣環境中連續工作,并且采用減速電機可以使得能耗低、噪音小等諸多優點,如:采用減速電機會使旋轉軸40的震動降低,可以有效的保障粉體材料在輸送過程中粉體材料的量不會由于震蕩幅度大,導致粉體材料溢出的情況發生;采用減速電機可以使整個裝置的占有空間減少,重要的是減速電機的使用可以使旋轉軸40的工作狀態穩定,能夠提高整體裝置的工作效率,還能夠在不同的環境中使用,并且,還可以進一步地增加裝置的適用性,提高裝置的使用率。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地,驅動裝置為設置在旋轉軸40末端的轉動手柄或者手輪。
在旋轉軸40的末端設置有轉動手柄或者手輪,在粉體材料進入到下料桶10中之后,在根據直觀的看到在下料桶10中的粉體材料的剩余量,通過旋轉在旋轉軸40上的手柄或者是手輪來帶動旋轉軸40進行轉動,將在下料桶10中的粉體材料推送至下料口處;并且驅動裝置旋轉軸40末端的轉動手柄或者手輪,在通過驅動裝置驅動旋轉軸40時,需要通過人工轉動手柄或者手輪,這樣不僅可以節省資源,而且還可以隨時的增加旋轉軸40的轉速,對于下料的速度的把控可以更加準確。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地,攪拌葉片30在攪拌器軸向上為螺旋形,轉動攪拌器,攪拌葉片30將物料從下料桶10的入口輸送至下料桶10的底部。
在粉體材料進入到下料桶10中之后,會有部分的粉體材料從下料桶10的出料口50中出去,由于下料桶10是圓柱形,另外一部分的粉體材料會滯留在下料桶10中,在通過攪拌器上設置的攪拌葉片30的旋轉,并且攪拌葉片30呈螺旋狀,在攪拌葉片30工作時,會盡可能的將在下料桶10中的粉體材料清空,以減少粉體材料的滯留量,提高整個裝置的工作效率,減少粉體材料的浪費。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粉體材料的下料裝置的俯視圖,如圖2所示,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地,攪拌器的長度與小于圓柱形容納腔20的長度。
攪拌器的長度小于圓柱形容納腔20的長度,使整個攪拌器都處在圓柱形容納腔20的內部,而且攪拌器上端還需要連接驅動裝置,這樣不僅可以節省裝置占有的空間,并且由于攪拌器的全部在圓柱形容納腔20的內部,還可以保障攪拌器上沾染的雜質的機率進一步地減少,使得粉體材料在傳輸過程更加純凈,粉體材料的純凈度得到提高。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地,下料桶10為長條形的管體,攪拌器設置在長條形的管體內。
當下料桶10為長條形的管體時,長條形的管體一端設置有進料口另一端設置有出料口,粉體材料從長條形下料桶10上的進料口進入,在粉體材料進入到長條形下料桶中一定量之后,攪拌器開始工作,將在進料口進入的粉體材料輸送到長條形管體的出料口一端,使粉體材料完成輸送,這種方式也可以完成粉體材料的下料。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地,圓柱形容納腔20下端設置有錐形腔,出料口50設置在所述錐形腔底部上。
圓柱形的容納腔下端設置錐形腔,在粉體材料進入到下料桶10之后,都進入到錐形腔內,并且在錐形腔的底部設置有出料口50,粉體材料可以直接從圓錐形的腔上的出料口50直接進行出去,使得其下料的速度較快。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地,出料口50為圓形或矩形。
出料口50設置為圓形或者矩形,在下料口的外部設置有接料裝置時,可以更加簡便的將粉體材料接納,如果采用的是不規則的出料口50,在接料時,需要將接料的裝置的開口設置為大于這個不規則的出料口50的大小,對于整體裝置的操作性會造成損耗。優選的設置為矩形或者圓形的規則圖形。
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
先將粉體材料輸送到下料桶10的圓柱形容納腔20中,當圓柱形容納腔20中的粉體材料不能在自然狀態下從設置在下料桶10上設置的出料口50中輸送出來時,攪拌器開始工作,通過旋轉軸40帶動攪拌葉片30轉動,使在圓柱形容納腔20中的粉體材料從出料口50中溢出;當攪拌器連接驅動裝置時,驅動裝置為電動機時,通過控制系統直接控制驅動裝置工作,驅動裝置帶動攪拌器,攪拌器上的攪拌葉片將粉體材料輸送到出料口50處。
當驅動裝置為設置在旋轉軸40上的轉動手柄或者手輪時,在圓柱形容納腔20中的粉體材料不能在自然狀態下從設置在下料桶10上設置的出料口50中輸送出來時,直接通過施工人員對旋轉軸40上的轉動手柄或者手輪進行旋轉,將在在圓柱形容納腔20中的粉體材料輸送至出料口50處。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