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化學器械領域,特別是一種測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試劑盒。
背景技術: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又稱高半胱氨酸,是蛋氨酸去甲基后形成的一種含硫氨基酸,屬于蛋氨酸循環的中間產物。同型半胱氨酸來源于飲食攝取的蛋氨酸,是蛋氨酸循環中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反應后的產物,同時,又是胱硫醚β合成酶合成胱硫醚的底物。有研究表明,蛋氨酸的濃度可以影響同型半胱氨酸從細胞釋放,在低濃度時,細胞釋放受到蛋氨酸合成酶的影響;而高濃度時,細胞釋放則受到胱硫醚合成酶的影響。對同型半胱氨酸的研究始于20世紀70年代,1669年首次提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可致動脈粥樣硬化并可形成血栓后,人們逐漸發現人體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與冠心病、腦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和靜脈血栓的發生和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而且隨著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增加發生血管疾病的危險也呈遞增趨勢。
早期的HCY測定是采用簡單的化學試驗或第一代氨基酸分析儀,這些方法靈敏度低,可重復性差,往往需要借助蛋氨酸負荷試驗或通過測定培養的病人皮膚成纖維細胞中胱硫醚合成酶活性進行診斷。第二代氨基酸分析儀的出現使健康人血漿中的游離HCY測定成為可能,并由此發現了血漿HCY和心血管疾病之間有密切聯系。近年來采用了高效液相熒光檢測和電化學檢測方法,因其靈敏度高、可重復性強而被廣泛應用。新近,熒光偏振免疫分析方法的應用使HCY的測定更為方便、靈敏和準確。但是這樣的測定方法相對于成本偏高,因此為了降低成本就有了目前的檢測試劑盒,但現有檢測試劑盒中試劑的放置不合理,試劑瓶不能固定在盒內,運輸過程中會因震蕩或擠壓造成試劑瓶破損或漏液。另外,試劑的存儲需控制在2-8℃之間,因此提供一種既穩定且能夠監測試劑溫度的試劑盒可有效的保證試劑的品質和穩定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靈敏度高、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穩定性好的一種測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試劑盒。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一種測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試劑盒,包括底座、上蓋、第一試劑瓶和第二試劑瓶,所述底座和上蓋配合構成容納第一試劑瓶和第二試劑瓶的容腔,在底座內設有用于安裝第一試劑瓶的第一凹槽、用于安裝第二試劑瓶的第二凹槽和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包括控制器、溫度傳感器和加熱毯,所述的溫度傳感器和加熱毯分別與控制器連接,在第一試劑瓶和第二試劑瓶的上方設有保護蓋,在保護蓋內卡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用于卡接第一試劑瓶和第二試劑瓶的瓶身,在第一試劑瓶和第二試劑瓶上均設有開口,在開口上螺紋連接有瓶蓋,所述的加熱毯設于底座的表面相對于第一試劑瓶和第二試劑瓶的周圍。
通過上述結構設計,將對應的試劑瓶放入到對應的凹槽內,然后將保護蓋安裝在底座內,此時卡于保護蓋內的固定架將對應的試劑瓶的上方進行固定,使得試劑瓶在上下的固定作用下能夠更加穩定,從而防止在運輸過程中的傾斜現象,提高了運輸的穩定性,而且通過溫度傳感器實時監測容腔內的溫度,一旦溫度低于設定值時,控制器立即開啟加熱毯進行加熱,從而控制室內溫度使其適應第一試劑瓶和第二試劑瓶內藥劑的試驗溫度。
在底座的外側設有定位槽,所述的保護蓋卡于定位槽內,所述第一試劑瓶的容積是第二試劑瓶的4倍。
為了防止試劑瓶未放平,在第一凹槽內設有第一觸點開關,在第二凹槽內設有第二觸點開關,所述的第一觸點開關和第二觸點開關均與控制器連接,在控制器上還連接有聲音報警器;通過上述結構設計,一旦第一試劑瓶或第二試劑瓶未放平,通過控制器檢測到信號后,輸送給聲音報警器進行報警提示。
本實用新型得到的一種測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試劑盒,具有實時控制室內溫度在設定值范圍內,從而提高保存時間,同時整體結構使得內部試劑瓶的安裝更穩定,提高運輸的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所提供一種測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試劑盒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圖3是實施例2所提供一種測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試劑盒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底座1、上蓋2、第一試劑瓶3、第二試劑瓶4、第一凹槽5、第二凹槽6、控制器7、溫度傳感器8、加熱毯9、保護蓋10、固定架11、開口12、瓶蓋13、定位槽14、第一觸點開關15、第二觸點開關16、聲音報警器1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種測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試劑盒,包括底座1、上蓋2、第一試劑瓶3和第二試劑瓶4,所述底座1和上蓋2配合構成容納第一試劑瓶3和第二試劑瓶4的容腔,在底座1內設有用于安裝第一試劑瓶3的第一凹槽5、用于安裝第二試劑瓶4的第二凹槽6和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包括控制器7、溫度傳感器8和加熱毯9,所述的溫度傳感器8和加熱毯9分別與控制器7連接,在第一試劑瓶3和第二試劑瓶4的上方設有保護蓋10,在保護蓋10內卡接有固定架11,所述固定架11用于卡接第一試劑瓶3和第二試劑瓶4的瓶身,在第一試劑瓶3和第二試劑瓶4均設有開口12,在開口12上螺紋連接有瓶蓋13,所述的加熱毯9設于底座1的表面相對于第一試劑瓶3和第二試劑瓶4的周圍。為了方便固定,在底座1的外側設有定位槽14,所述的保護蓋10卡于定位槽14內,作為優選,所述第一試劑瓶3的容積是第二試劑瓶4的4倍。通過上述結構設計,將對應的試劑瓶放入到對應的凹槽內,然后將保護蓋10安裝在底座內,此時卡于保護蓋10內的固定架11將對應的試劑瓶的上方進行固定,使得試劑瓶在上下的固定作用下能夠更加穩定,從而防止在運輸過程中的傾斜現象,提高了運輸的穩定性,而且通過溫度傳感器8實時監測容腔內的溫度,一旦溫度低于設定值時,控制器7立即開啟加熱毯9進行加熱,從而控制室內溫度使其適應第一試劑瓶3和第二試劑瓶4內藥劑的試驗溫度。
所述第一試劑瓶3裝有試劑1包含10-100 mmol/L的緩沖液、0.1-1%w/v的增濁劑、0.01-0.05%w/v的防腐劑;所述第二試劑瓶4 裝有試劑2 包含0.1-0.5%w/v標記有抗人同型半胱氨酸抗體的致敏膠乳顆粒、0.1-5%w/v的穩定物質、10-100 mmol/L的緩沖液、0.01-0.05%w/v的防腐。
本實施例中上述試劑1的制備方法采用向50 mmol/L的磷酸鹽緩沖液中依次添加終濃度為0.1%(w/v)的聚乙二醇、終濃度為0.02%(w/v)的NaN3,充分攪拌混勻,制得試劑1,4℃保存。
上述試劑2的制備方法采用:
1)向1 mg膠乳微粒中加入0.2 mL的5 mg/mL的EDC和0.2 mL的5 mg/mL的NHS;
2)室溫(20-25攝氏度)震蕩反應30 min;
3)用50 mmol/L的磷酸鹽緩沖液沖洗懸浮顆粒,以除去多余的未反應的EDC和NHS,得到膠乳懸液;
4)將抗人同型半胱氨酸抗體用50 mmol/L的磷酸鹽緩沖液稀釋至1 mg/mL;
5)向膠乳懸液中加入稀釋的抗體10 μL,室溫反應2h;
6)用50 mmol/L的磷酸鹽緩沖液清洗懸液,以除去未結合到膠乳顆粒上的多余的抗體;
7)10000 rpm離心20 min,棄去上清;
8)用10%(w/v)BSA進行封閉,室溫反應1h;
9)10000 rpm離心20 min,棄去上清,得到封閉后的免疫膠乳;
10)將封閉后的免疫膠乳重新懸浮于溶液A中,所述溶液A含10 mmol/L磷酸鹽、1% (w/v)BSA和0.02%(w/v) 疊氮鈉,所述免疫膠乳在溶液A中的濃度為0.1%(w/v)。
實施例2: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種測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試劑盒的大致結構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為了防止試劑瓶未放平而在運輸過程中傾斜,在第一凹槽5內設有第一觸點開關15,在第二凹槽6內設有第二觸點開關16,所述的第一觸點開關15和第二觸點開關16均與控制器7連接,在控制器7上還連接有聲音報警器17。通過上述結構設計,一旦第一試劑瓶3或第二試劑瓶4未放平,通過控制器檢測到信號后,輸送給聲音報警器17進行報警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