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蒸發器,尤其涉及一種除霧式水平管降膜蒸汽再壓縮蒸發器。
背景技術:
從上世紀50年代以來,MVR已經在國外被推廣使用。近20年來,中國的同行業極力開發和推廣此項技術,使得該項技術的可靠性、自動化、智能化等綜合水平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不少制造業的該類產品已經邁入國際市場,特別是在以水作為溶劑為主導方向的蒸發濃縮系統,達到較為成熟的階段。
目前,常用的是豎管降膜或升膜式蒸汽再壓縮蒸發器都是從傳統的蒸發器改變而來處于技術相對成熟階段。具有發展前景的水平管降膜蒸汽再壓縮蒸發器還處于不斷完善創新階段。水平管降膜蒸汽再壓縮蒸發器的換熱系數是豎管降膜或升膜蒸汽再壓縮蒸發器的2倍,能更有效的利用蒸汽,而且也減小了換熱器的體積。設備高度只有豎管的1/2,結構緊湊,大大減少了廠房要求,節約了占地資源。
但是做為新型的蒸發技術,在蒸發的過程中常有少量物料被蒸汽夾帶出來的現象,造成物料進入壓縮機導致壓縮機壽命縮短。泠凝水中存在物料造成冷凝水環保要求不達標導致冷凝水不能循環利用或排放的尷尬處境。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背景技術的缺點與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除霧式水平管降膜蒸汽再壓縮蒸發器,解決現有蒸發器在蒸發的過程中常有少量物料被蒸汽夾帶出來的現象,從而造成壓縮機壽命縮短和蒸餾水因夾帶物料而達不到排放標準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除霧式水平管降膜蒸汽再壓縮蒸發器,包括機體、物料輸送裝置、蒸發列管以及布液裝置,所述蒸發列管位于機體內,所述物料輸送裝置與布液裝置相連接,所述布液裝置位于蒸發列管的上方,所述機體上設有蒸汽進口和蒸汽出口,所述布液裝置上方與蒸汽出口之間設有旋液分離器,所述旋液分離器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導流片,所述導流片位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間,所述導流片為多個并為“S”型,且相互之間呈間隔陣列分布,各所述導流片的一端通過第一支架相連接,各所述導流片的另一端通過第二支架相連接,且相鄰導流片之間的端部形成蒸汽除霧進口,各相鄰導流片的側部之間形成蒸汽除霧出口。
各所述導流片之間呈間隔均勻分布。
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別與各導流片固定連接。
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設有卡槽,所述導流片的端部與所述卡槽焊接配合。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該除霧式水平管降膜蒸汽再壓縮蒸發器通過在水平管蒸汽再壓縮蒸發器中設置旋液分離器,利用該旋液分離器折流式氣液分離裝置進行氣液分離,以保護壓縮機和保證蒸餾水的清潔。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旋液分離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旋液分離器另一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旋液分離器的投影視圖。
圖中,機體1,物料輸送裝置2,蒸發列管3,布液裝置4,蒸汽進口5,蒸汽出口6,旋液分離器7,第一支架8,第二支架9,導流片10,蒸汽除霧進口11,蒸汽除霧出口12,卡槽13。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針對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所示,在本實用新型中,一種除霧式水平管降膜蒸汽再壓縮蒸發器,包括機體1、物料輸送裝置2、蒸發列管3以及布液裝置4,所述蒸發列管3位于機體1內,所述物料輸送裝置2與布液裝置4相連接,所述布液裝置4位于蒸發列管3的上方,所述機體1上設有蒸汽進口5和蒸汽出口6,所述布液裝置4上方與蒸汽出口6之間設有旋液分離器7,所述旋液分離器7包括第一支架8、第二支架9以及導流片10,所述導流片10位于第一支架8和第二支架9之間,所述導流片10為多個并為“S”型,且相互之間呈間隔陣列分布,各所述導流片10的一端通過第一支架8相連接,各所述導流片10的另一端通過第二支架9相連接,且相鄰導流片10之間的端部形成蒸汽除霧進口11,各相鄰導流片10的側部之間形成蒸汽除霧出口12。根據上述方案,該除霧式水平管降膜蒸汽再壓縮蒸發器通過在水平管蒸汽再壓縮蒸發器中設置旋液分離器,利用該旋液分離器折流式氣液分離裝置進行氣液分離,以保護壓縮機和保證蒸餾水的清潔。
在本實用新型中,各所述導流片10之間呈間隔均勻分布。導流片采用均勻間隔分布,相鄰導流片之間形成的蒸汽進口和蒸汽出口。增強導流效果,除霧效果好。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支架8和第二支架9分別與各導流片10固定連接。通過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分別連接導流片的兩端,連接強度高,穩定性強,結構合理,安裝方便。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支架8和第二支架9上設有卡槽13,所述導流片10的端部與所述卡槽13焊接配合。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設有卡槽,所述導流片10的兩端部焊接到卡槽內,安裝方便,焊接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