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環保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雙向多級自冷卻噴霧型脫硫脫硝一體化系統。
背景技術:
火電廠以煤炭為主要燃料進行發電,由于煤炭直接燃燒釋放大量的SO2、NO等有毒有害氣體,造成大氣環境污染。尤其是近年來,國家對于燃煤排放物中硝的含量要求越來越嚴格,脫硝脫硝處理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但是,目前的脫硫設備和脫硝設備往往是分開的,燃煤煙氣由于其溫度過高,往往造成設備的快速損壞,現有的普通塔狀脫硫或脫硝設備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社會對于脫硫脫硝高效率、高負荷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和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設有脫硫堿液投加裝置和脫硝強氧化劑投加裝置、對投加液體進行冷卻和霧化、霧化室高于腔室、設有多個腔室、腔室之間設有對稱的進煙管、對稱的進煙管之間設有氣液分離板的雙向多級自冷卻噴霧型脫硫脫硝一體化系統。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設計的:一種雙向多級自冷卻噴霧型脫硫脫硝一體化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氣孔、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四腔室、排液管、雙層過濾網、進霧口、引霧管、霧化發生器、霧化室、過氧化氫投加裝置、次氯酸鈉投加裝置、堿液投加裝置、水投加裝置、制冷機、噴霧口、進煙管、氣液分離板、導流塊;所述的排氣孔、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四腔室、排液管由上至下依次連接并相通;
所述的排氣孔設有雙層過濾網,排氣孔、進霧口、引霧管、霧化室依次連接;所述的霧化室底部與霧化發生器連接,霧化室頂部分別與過氧化氫投加裝置、次氯酸鈉投加裝置、堿液投加裝置、水投加裝置連接;所述的過氧化氫投加裝置、次氯酸鈉投加裝置、堿液投加裝置、水投加裝置位于制冷機內部;
所述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四腔室側壁設有噴霧口;所述的噴霧口通過導管與進霧口連接;
所述的所述的第一腔室與第二腔室之間、第二腔室與第三腔室之間、第三腔室與第四腔室之間設有對稱的進煙管;所述的對稱的進煙管之間設有氣液分離板;所述的氣液分離板為沙漏形分離板,氣液分離板斜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65°到85°,氣液分離板通過金屬桿與腔室側壁固定連接,氣液分離板底部設有導流塊;所述的氣液分離板、導流塊的表面設有疏水結構。
其中,所述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四腔室側壁設有對稱的豎型軌道;所述的對稱的豎型軌道之間設有導管軸;所述的噴霧口位于導管軸頂部或底部,噴霧口通過導管軸、導管與進霧口連接。
其中,所述的排氣孔、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四腔室的截面形狀為圓形或矩形;所述的第一腔室與第二腔室之間、第二腔室與第三腔室之間、第三腔室與第四腔室之間設有1或2對進煙管。
其中,所述的過氧化氫投加裝置、次氯酸鈉投加裝置、堿液投加裝置、水投加裝置周圍設有若干個制冷管。
其中,所述的導管軸的形狀為環形。
通過上述設計方案,本實用新型可以帶來如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是專門針對脫硫脫硝設計的一體化系統,不僅設置了堿液投加裝置,可以噴灑堿液進行SO2等的中和固定的脫硫處理,還設置了過氧化氫投加裝置、次氯酸鈉投加裝置,過氧化氫和次氯酸鈉為強氧化劑,可以將NO氧化成可溶于水生成HNO2和HNO3的NO2、N2O3、N2O5等高價態氮氧化物,并通過與堿液中和進行脫硝處理,做到真正意義上的脫硫脫硝一體化。
2、本實用新型為雙向多級的脫硫脫硝一體化系統,在腔室的兩側設有多組對稱的進煙管,加大了進煙速度,同時使煙氣更加均勻得分布在腔室內,便于后期噴灑處理。同時,在對稱的進煙管之間設置氣液分離板,使氣體部分向上一級腔室流動,液體部分直接滴落到排液管中,氣液分離后,有效提高后期對氣體的脫硫脫硝操作。
3、本實用新型采用霧化方式進行噴灑,將過氧化氫、次氯酸鈉、堿液、水等霧化后進行噴灑,增加了處理效率,霧化的方式使噴灑范圍更廣、接觸面積更大,使用較少的液體即可完成脫硫脫硝處理,降低了成本,也提高了溶液使用效率,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同時,霧化室位于進霧口上方,霧氣可以直接通過霧氣膨脹力沖入腔室內,不需要借助額外的機械進行加壓,省時省力,操作簡單。
4、本實用新型的氧化氫投加裝置、次氯酸鈉投加裝置、堿液投加裝置、水投加裝置均設置在制冷機內,制冷機對氧化氫投加裝置、次氯酸鈉投加裝置、堿液投加裝置、水投加裝置內的液體進行冷卻,冷卻后的液體霧化后形成的霧氣在遇到高溫的煙氣時,可以先對煙氣進行降溫液化,避免過高的煙氣溫度對設備進行損害。
5、本實用新型在腔室內設有豎型導軌,使導管軸可以在豎型導軌的范圍內上下移動,使噴灑液體的范圍更廣、噴灑密度更均勻。
6、本實用新型的排氣孔設有雙層過濾網,進一步去除處理后氣體中的固體顆粒和水分,防止危害外界環境,將所有的危害物進行清除,真正做到綠色環保。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腔室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排氣孔、2為第一腔室、3為第二腔室、4為第三腔室、5為第四腔室、6為排液管、7為雙層過濾網、8為進霧口、9為引霧管、10為霧化發生器、11為霧化室、12為過氧化氫投加裝置、13為次氯酸鈉投加裝置、14為堿液投加裝置、15為水投加裝置、16為制冷機、17為噴霧口、18為進煙管、19為氣液分離板、20為導流塊、21為豎型軌道、22為導管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使用方法:
如圖所示的一種雙向多級自冷卻噴霧型脫硫脫硝一體化系統,在使用時,根據處理情況確定需要打開的腔室、進煙管18、噴霧口17的數量,在過氧化氫投加裝置12、次氯酸鈉投加裝置13、堿液投加裝置14、水投加裝置15加入合適體積的對應液體,堿液可以選擇氨水、海水、氫氧化鈉、氫氧化鎂、氫氧化鈣中的一種或多種;
燃煤產生的混合煙氣從對稱的進煙管18進入第一腔室2、第二腔室3、第三腔室4、第四腔室5,混合煙氣在遇到氣液分離板19后,其中氣體部分向上運動,進入上一層的腔室,液體部分沾在氣液分離板19的下半部分,并通過氣液分離板19、導流塊20表面的疏水結構,滴落到底部的排液管6中,導流塊20的作用是使液體從預先設定的位置滴落;
過氧化氫投加裝置12、次氯酸鈉投加裝置13、堿液投加裝置14、水投加裝置15中的過氧化氫溶液、次氯酸鈉溶液、堿液、水在制冷機16的作用下進行冷卻,溫度降至2至4攝氏度,這些溶液進入霧化室11的獨立小室后,在霧化發生器10的作用下,分別進行霧化,產生的霧氣在膨脹沖力下通過引霧管9到達進霧口8,然后通過導管進入第一腔室2、第二腔室3、第三腔室4、第四腔室5側壁的噴霧口17并從噴霧口17中噴出,首先噴水霧對煙氣進行降溫,其次噴堿液霧氣將氣體中的SO2等進行中和固定,噴過氧化氫和次氯酸鈉溶液霧氣將NO氧化成可溶于水生成HNO2和HNO3的NO2、N2O3、N2O5等高價態氮氧化物,并通過與堿液霧氣中和,并最終掉落到底部的排液管6中;
處理后的氣體最終到達頂部的排氣孔1并排出,排氣孔1內的雙層過濾網7對氣體進行過濾,過濾掉混在氣體中的顆粒以及水分,防止對外界造成危害;混合煙氣處理完后,系統停止工作,所有污水通過底部的排液管6排出系統,進行下一步的處理。
如果采用第一腔室2、第二腔室3、第三腔室4、第四腔室5側壁設有對稱的豎型軌道21,對稱的豎型軌道21之間設有導管軸22,噴霧口17位于導管軸22頂部或底部,噴霧口17通過導管軸22、導管與進霧口8連接的結構;噴霧時,霧氣通過進霧口8、導管、導管軸22達到噴霧口17并噴出,導管軸22在豎型軌道21的范圍內上下移動,使霧氣噴灑范圍更廣、噴灑密度更均勻。
實施例1:
一種雙向多級自冷卻噴霧型脫硫脫硝一體化系統,該系統的排氣孔1、第一腔室2、第二腔室3、第三腔室4、第四腔室5的截面形狀為圓形;排氣孔1、第一腔室2、第二腔室3、第三腔室4、第四腔室5、排液管6由上至下依次連接并相通;排氣孔1設有雙層過濾網7,排氣孔1、進霧口8、引霧管9、霧化室11依次連接;霧化室11底部與霧化發生器10連接,霧化室11頂部分別與過氧化氫投加裝置12、次氯酸鈉投加裝置13、堿液投加裝置14、水投加裝置15連接,其中堿液投加裝置14內的堿液為氨水;過氧化氫投加裝置12、次氯酸鈉投加裝置13、堿液投加裝置14、水投加裝置15位于制冷機16內部,過氧化氫投加裝置12、次氯酸鈉投加裝置13、堿液投加裝置14、水投加裝置15周圍各設有2個制冷管;
第一腔室2、第二腔室3、第三腔室4、第四腔室5側壁設有對稱的豎型軌道21,對稱的豎型軌道21之間設有導管軸22,導軌軸22的形狀為圓環形;噴霧口17位于導管軸22頂部與底部,噴霧口17通過導管軸22、導管與進霧口8連接;
第一腔室2與第二腔室3之間、第二腔室3與第三腔室4之間、第三腔室4與第四腔室5之間設有2對對稱的進煙管18,對稱的進煙管18之間設有氣液分離板19;氣液分離板19為沙漏形分離板,氣液分離板19斜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72°,氣液分離板19通過金屬桿與腔室側壁固定連接,氣液分離板19底部設有導流塊20,氣液分離板19、導流塊20的表面設有疏水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