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化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攪拌裝置,特別涉及一種搪瓷反應釜的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搪瓷反應釜是將含高二氧化硅的玻璃,襯在鋼制容器的內表面,經高溫灼燒而牢固地密著于金屬表面上成為復合材料制品,所以,它具有玻璃的穩定性和金屬強度的雙重優點,是一種優良的耐腐蝕設備,已廣泛 地應用于化工、石油、醫藥、農藥、食品等工業,在搪瓷反應釜的工作過程中,通常需要攪拌裝置對加入到反應釜內的混合原料不斷攪拌,以使得原料可以充分反應,現有的反應釜內的攪拌裝置,其攪拌軸和攪拌葉片的位置相對固定,很容易由于攪拌不充分而影響原料的充分混合;因此,提供一種結構合理、攪拌充分、原料混合效率高的搪瓷反應釜的攪拌裝置是非常必要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合理、攪拌充分、原料混合效率高的搪瓷反應釜的攪拌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搪瓷反應釜的攪拌裝置,它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表面設置有反應釜,所述的反應釜的上表面設置有端蓋,所述的端蓋上表面的中心設置有驅動裝置,所述的驅動裝置的輸出軸上設置有攪拌軸,所述的攪拌軸設置在反應釜內,所述的攪拌軸上鉸接有攪拌葉柄,所述的攪拌葉柄的一端連接有矩形的攪拌葉片,所述的攪拌葉片在攪拌軸上呈上下交錯設置,所述的最上方的攪拌葉柄上遠離攪拌葉片的一端鉸接有伸縮桿,所述的伸縮桿的另一端鉸接在旋轉臺上,所述的旋轉臺設置在攪拌軸上攪拌葉片的上方,所述的攪拌軸上上下相鄰的攪拌葉片和攪拌葉柄之間通過鉸接連桿相連,所述的攪拌軸上最下方的攪拌葉柄的上方和下方分別設置有限位塊,所述的反應釜的內壁上均勻設置有擾流板。
所述的攪拌葉片所在平面與攪拌軸和攪拌葉柄所在平面之間的夾角為45°。
所述的攪拌葉片上靠近反應釜內壁的一側為圓弧形結構。
所述的攪拌葉片與攪拌葉柄為一體化結構。
所述的擾流板的數量不少于6根。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在使用過程中,由驅動裝置帶動攪拌軸不斷旋轉,攪拌軸上通過攪拌葉柄連接的攪拌葉片對反應釜內的混合物不斷攪拌,與此同時,通過攪拌葉柄上遠離攪拌葉片的一端連接的伸縮桿的伸縮運動,可以實現攪拌葉片的上下擺動,從而實現攪拌葉片在反應釜內攪拌位置的不斷變動,有效提高反應釜內的原料混合效率,使得物料的混合反應更為充分,攪拌軸上靠近底端的攪拌葉片的上下擺動是通過與其相連的攪拌葉柄和上方攪拌葉片之間的鉸接連桿帶動實現的;反應釜內壁上的擾流板的設計,可以增加物料分子間的碰撞機會,增加了物料的分散性,從而增加物料混合的充分性;攪拌葉柄的上方和下方設置的限位塊可以限制攪拌葉片的擺動角度;總的,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合理、攪拌充分、原料混合效率高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搪瓷反應釜的攪拌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座 2、反應釜 3、攪拌軸 4、攪拌葉柄 5、伸縮桿6、端蓋 7、驅動裝置 8、旋轉臺 9、攪拌葉片 10、擾流板 11、鉸接連桿 12、限位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搪瓷反應釜的攪拌裝置,它包括底座1,所述的底座1上表面設置有反應釜2,所述的反應釜2的上表面設置有端蓋6,所述的端蓋6上表面的中心設置有驅動裝置7,所述的驅動裝置7的輸出軸上設置有攪拌軸3,所述的攪拌軸3設置在反應釜2內,所述的攪拌軸3上鉸接有攪拌葉柄4,所述的攪拌葉柄4的一端連接有矩形的攪拌葉片9,所述的攪拌葉片9在攪拌軸3上呈上下交錯設置,所述的最上方的攪拌葉柄4上遠離攪拌葉片9的一端鉸接有伸縮桿5,所述的伸縮桿5的另一端鉸接在旋轉臺8上,所述的旋轉臺8設置在攪拌軸3上攪拌葉片9的上方,所述的攪拌軸3上上下相鄰的攪拌葉片9和攪拌葉柄4之間通過鉸接連桿11相連,所述的攪拌軸3上最下方的攪拌葉柄4的上方和下方分別設置有限位塊12,所述的反應釜2的內壁上均勻設置有擾流板10。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過程中,由驅動裝置7帶動攪拌軸3不斷旋轉,攪拌軸3上通過攪拌葉柄4連接的攪拌葉片9對反應釜2內的混合物不斷攪拌,與此同時,通過攪拌葉柄4上遠離攪拌葉片9的一端連接的伸縮桿5的伸縮運動,可以實現攪拌葉片9的上下擺動,從而實現攪拌葉片9在反應釜2內攪拌位置的不斷變動,有效提高反應釜2內的原料混合效率,使得物料的混合反應更為充分,其中,靠近下方的攪拌葉片9的上下擺動是通過與其相連的攪拌葉柄4和上方攪拌葉片9之間的鉸接連桿11帶動實現的;反應釜2內壁上的擾流板11的設計,可以增加物料分子間的碰撞機會,增加了物料的分散性,從而增加物料混合的充分性;攪拌葉柄4的上方和下方設置的限位塊12可以限制攪拌葉片9的擺動角度;總的,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合理、攪拌充分、原料混合效率高的優點。
實施例2
如圖1所示,一種搪瓷反應釜的攪拌裝置,它包括底座1,所述的底座1上表面設置有反應釜2,所述的反應釜2的上表面設置有端蓋6,所述的端蓋6上表面的中心設置有驅動裝置7,所述的驅動裝置7的輸出軸上設置有攪拌軸3,所述的攪拌軸3設置在反應釜2內,所述的攪拌軸3上鉸接有攪拌葉柄4,所述的攪拌葉柄4的一端連接有矩形的攪拌葉片9,所述的攪拌葉片9在攪拌軸3上呈上下交錯設置,所述的最上方的攪拌葉柄4上遠離攪拌葉片9的一端鉸接有伸縮桿5,所述的伸縮桿5的另一端鉸接在旋轉臺8上,所述的旋轉臺8設置在攪拌軸3上攪拌葉片9的上方,所述的攪拌軸3上上下相鄰的攪拌葉片9和攪拌葉柄4之間通過鉸接連桿11相連,所述的攪拌軸3上最下方的攪拌葉柄4的上方和下方分別設置有限位塊12,所述的反應釜2的內壁上均勻設置有擾流板10,所述的攪拌葉片9所在平面與攪拌軸3和攪拌葉柄4所在平面之間的夾角為45°,所述的攪拌葉片9上靠近反應釜2內壁的一側為圓弧形結構,所述的攪拌葉片9與攪拌葉柄4為一體化結構,所述的擾流板10的數量不少于6根。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過程中,由驅動裝置7帶動攪拌軸3不斷旋轉,攪拌軸3上通過攪拌葉柄4連接的攪拌葉片9對反應釜2內的混合物不斷攪拌,與此同時,通過攪拌葉柄4上遠離攪拌葉片9的一端連接的伸縮桿5的伸縮運動,可以實現攪拌葉片9的上下擺動,從而實現攪拌葉片9在反應釜2內攪拌位置的不斷變動,有效提高反應釜2內的原料混合效率,使得物料的混合反應更為充分,其中,靠近下方的攪拌葉片9的上下擺動是通過與其相連的攪拌葉柄4和上方攪拌葉片9之間的鉸接連桿11帶動實現的;反應釜2內壁上的擾流板11的設計,可以增加物料分子間的碰撞機會,增加了物料的分散性,從而增加物料混合的充分性;攪拌葉柄4的上方和下方設置的限位塊12可以限制攪拌葉片9的擺動角度;攪拌葉片9所在平面與攪拌軸3和攪拌葉柄4所在平面之間的夾角為45°,可以使得攪拌葉片9在垂直和水平方向都具有較好的攪拌效果;攪拌葉片9上靠近反應釜2內壁的一側采用圓弧形的結構,防止攪拌葉片9在擺動過程中與反應釜2的內壁發生碰撞;攪拌葉片9與攪拌葉柄4采用一體化的結構,使得攪拌葉片9具有較好的力學性能;總的,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合理、攪拌充分、原料混合效率高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