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化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樹脂合成用反應釜。
背景技術:
樹脂是工業生產中很重要的工作原料,生產中需要使用反應釜生產合成。現有的樹脂合成和混料的反應釜底部大多是半球形,框式和錨式因其結構簡單,攪拌效率高等經常應用。近幾年,隨著高分子反應物料等粘度的增加,簡單的框式攪拌器攪拌不均勻,容易出現死角,空氣氣泡混合在樹脂中難以消除,直接影響到發泡泡沫的質量,給生產帶來困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攪拌效果好、生產效率高的樹脂合成用反應釜。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樹脂合成用反應釜,包括釜體、電機、攪拌軸、U形攪拌框、第一攪拌葉片和第二攪拌葉片,所述的U形攪拌框的底部與攪拌軸的下端固定連接,U形攪拌框的外側設置梯形刮板;所述的攪拌軸上設有多個斜向布置的第一攪拌葉片,第一攪拌葉片的一端與攪拌軸固定,另一端與U形攪拌框固定,第一攪拌葉片上設置第二攪拌葉片。
優選地,所述的電機與攪拌軸之間設置減震器。
優選地,所述的釜體上還設有支架,支架的底部設置輪子。
優選地,所述的梯形刮板的上底面固定在U形攪拌框上,所述的梯形刮板上設置流通孔。
優選地,所述的釜體內設置噴淋裝置,噴淋裝置與水箱連通。
優選地,所述的第一攪拌葉片與攪拌軸的夾角為60-90°,第二攪拌葉片與第一攪拌葉片的夾角為45-90°。
優選地,所述的釜體上還設有觀察窗。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反應釜,能夠使物料充分反應,避免攪拌軸在攪拌過程中產生渦流,提高樹脂的生產效率,減小了反應后的反應釜內壁上的殘留物,便于對反應釜內壁進行清理,節約了成本;同時,本實用新型的反應釜便于移動,通過設置觀察窗便于觀察釜體內部的反應情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中:1-釜體、2-電機、3-攪拌軸、4-U形攪拌框、5-第一攪拌葉片、6-第二攪拌葉片、7-梯形刮板、8-支架、9-輪子、10-流通孔、11-噴淋裝置、12-水箱、13-觀察窗。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下:
一種樹脂合成用反應釜,包括釜體1、電機2、攪拌軸3、U形攪拌框4、第一攪拌葉片5和第二攪拌葉片6,所述的U形攪拌框4的底部與攪拌軸3的下端固定連接,U形攪拌框4的外側設置梯形刮板7;所述的攪拌軸3上設有多個斜向布置的第一攪拌葉片5,第一攪拌葉片5的一端與攪拌軸3固定,另一端與U形攪拌框4固定,第一攪拌葉片5上設置第二攪拌葉片6。
優選地,所述的電機2與攪拌軸3之間設置減震器。
優選地,所述的釜體1上還設有支架8,支架8的底部設置輪子9。
優選地,所述的梯形刮板7的上底面固定在U形攪拌框4上,所述的梯形刮板7上設置流通孔10。
優選地,所述的釜體1內設置噴淋裝置11,噴淋裝置11與水箱12連通。
優選地,所述的第一攪拌葉片5與攪拌軸3的夾角為60-90°,第二攪拌葉片6與第一攪拌葉片5的夾角為45-90°。
優選地,所述的釜體1上還設有觀察窗13。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反應釜,能夠使物料充分反應,避免攪拌軸3在攪拌過程中產生渦流,提高樹脂的生產效率,減小了反應后的反應釜內壁上的殘留物,便于對反應釜內壁進行清理,節約了成本;同時,本實用新型的反應釜便于移動,通過設置觀察窗13便于觀察釜體內部的反應情況。
以上所述的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定。任何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