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環保除塵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電爐煙塵回收系統。
背景技術:電爐煉錫的過程中,爐頂常會冒出一定量的爐氣和煙塵,特別是當爐料含水率超標時容易出現爆噴的情況,爆噴現象對生產安全威脅極大,若不能及時控制甚至可能引起火災或爆炸,在爆噴情況發生的同時將產生大量的煙塵,此外,在電爐放錫/放渣時也會產生大量的含錫煙塵,上述含錫煙塵彌散在空氣中,造成生產車間空氣污染,嚴重危害工人身體健康。為了避免煙塵擴散及對其進行回收再利用,業內最常見的做法為:1、設置一可移動的半密閉罩,將電爐及錫池完全罩住,同時在電爐旁邊建一密閉房間,將煙氣引入該密閉房間中讓其中的固體顆粒自然沉降或噴霧加速其沉降。2、將上述半密閉罩中的煙氣引入一大型的旋風除塵器中,通過旋風除塵器沉降回收煙塵中的固體顆粒。上述做法雖然能夠實現對煙塵中的固體顆粒回收,但是其還存在以下缺陷:整個回收系統體積龐大(龐大的半密閉罩+大型的沉降房/大型旋風除塵器,導致整個煙塵回收系統所占空間極大),過于龐大的體積還增加了煙塵回收系統的安裝難度和建設投資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體積較小、安裝方便且成本較低的電爐煙塵回收系統。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電爐煙塵回收系統,包括錫池煙塵回收裝置及爐頂集塵罩,所述錫池煙塵回收裝置包括罩住錫池的集塵柜,所述集塵柜上連接有風管,所述風管連接有風機及緩沖冷卻箱,所述風機將煙塵吹入緩沖冷卻箱中,所述緩沖冷卻箱上開設有多個排風口,所述排風口連接有除塵布袋,所述緩沖冷卻箱的上方設有用于懸吊除塵布袋的支桿,所述除塵布袋的頂端與支桿連接,所述緩沖冷卻箱上設有可打開的清灰門;所述爐頂集塵罩包括側門、前門、后板、頂罩、兩根前立柱、兩根后立柱及兩條由前至后平行設置的導軌,所述導軌的前端由前立柱提供支撐、后端由后立柱提供支撐,所述頂罩設于導軌上方并與導軌連接,所述側門設于導軌正下方并與導軌連接,所述前門為設于兩根前立柱之間的對開門且通過鉸鏈連接于前立柱,所述后板設于兩根后立柱之間并與后立柱固定連接,所述側門包括一固定連接于導軌的固定門板及一可沿導軌前后推動的活動門板,所述活動門板的頂部設有用于連接導軌的第一滾輪,所述頂罩上開設有集塵口,所述頂罩的上方吊設有與風機及風管相通的吸塵管。其中,所述緩沖冷卻箱內水平設置一隔層,所述隔層將緩沖冷卻箱內部空間分隔成位于其下方的第一緩沖冷卻區及位于其上方的第二緩沖冷卻區,所述風機將煙塵吹入第一緩沖冷卻區中,所述隔層上開設有多個連通第一緩沖冷卻區和第二緩沖冷卻區的出風口。其中,所述排風口設于緩沖冷卻箱的頂部,所述出風口的軸線與排風口的軸線錯開設置。其中,所述隔層中設有蛇形盤管,所述蛇形盤管中注有循環流動的冷卻水。進一步,所述緩沖冷卻箱由紅磚在地面上砌成,所述地面即為緩沖冷卻箱的箱底面。其中,所述頂罩包括一固定連接于導軌的固定罩及一可沿導軌前后推動的活動罩,所述活動罩的底部設有用于連接導軌的第二滾輪。其中,所述集塵口開設在活動罩上,所述吸塵管的底端連接一支架,所述支架上設有第三滾輪,所述第三滾輪抵靠在活動罩上。進一步,所述吸塵管的底端還連接有一由耐熱橡膠制成的裙邊,所述裙邊的底端抵靠在活動罩上。優選的,所述導軌包括平行設置的第一導軌和第二導軌,所述第二導軌安裝在第一導軌上,所述第二導軌的寬度小于第一導軌的寬度,所述導軌的橫截面整體呈“凸”字形,所述固定門板固定連接于第一導軌,所述固定罩固定連接于第二導軌,所述活動門板的頂部設有一頂端延伸至第一導軌上方的連桿,所述第一滾輪可轉動連接于連桿的頂端,所述第一滾輪的外周面抵靠住第一導軌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滾輪的外周面抵靠住第二導軌的上表面。進一步,所述活動門板及前門的底部設有腳輪,所述吸塵管為可伸縮的波紋管。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爐煙塵回收系統中,爐頂集塵罩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安裝使用,首先將前立柱、后立柱固定安裝在電爐的頂部作業平臺上,然后安裝導軌,之后安裝側門、后板、前門及頂罩,上述側門、后板、前門及頂罩在電爐的上方形成一個封閉空間,電爐產生的煙塵通過頂罩上開設的集塵口再經吸塵管吸入風管中,然后與集塵柜中的煙塵一起通過風機送入緩沖冷卻箱中冷卻,高溫煙塵進入緩沖冷卻箱后速度及溫度降低,此時煙塵中的一部分固體顆粒(粒度較大的固體顆粒)發生沉降,接著溫度降低的煙塵經排風口往上進入除塵布袋,在除塵布袋的過濾作用下,潔凈空氣從布袋纖維的空隙中排出,固體顆粒被隔擋在布袋內并最終由排風口掉落至緩沖冷卻箱中,最后打開清灰門即可將沉降下來的粉粒清掃出來,從而實現對煙塵中的固體顆粒過濾回收。上述爐頂集塵罩設于電爐頂部的作業平臺上、集塵柜罩設于錫池上方,二者相加的體積也比現有技術中半密閉罩的體積要小得多,由于爐頂集塵罩及集塵柜體積較小,安裝時無需大型的吊裝設備,安裝過程簡單方便,同時該電爐煙塵回收系統僅采用緩沖冷卻箱及設于該緩沖冷卻箱上方的除塵布袋實現對高溫電爐煙塵中的固體顆粒回收,其體積相比現有技術中的沉降房要小得多,其結構相比現有技術中的旋風除塵器(甚至布袋除塵器)也要簡單得多,故該電爐煙塵回收系統整體體積相比現有技術要小很多,建設成本較低。附圖說明圖1為實施例中爐頂集塵罩安裝于電爐頂部作業平臺后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實施例中錫池煙塵回收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所示爐頂集塵罩中側門與導軌、前門與前立柱之間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1所示爐頂集塵罩中側門與導軌、頂罩與導軌之間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圖;圖6為圖4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圖;圖7為圖2所示錫池煙塵回收裝置中除塵布袋與緩沖冷卻箱之間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8為圖2中緩沖冷卻箱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中:A1——集塵柜A2——風管A3——風機A4——緩沖冷卻箱A5——除塵布袋A6——支桿A7——蛇形盤管A1a——對開門A4a——排風口A4b——清灰門A4c——隔層A4d——第一冷卻區A4e——第二冷卻區A4c1——出風口;B1——側門B2——前門B3——后板B4——頂罩B5——前立柱B6——后立柱B7——導軌B8——吸塵管B9——腳輪B1a——固定門板B1b——活動門板B4a——固定罩B4b——活動罩B7a——第一導軌B7b——第二導軌B8a——支架B8b——第三滾輪B8c——裙邊B1b1——第一滾輪B1b2——連桿B4b1——第二滾輪。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結合實施例與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如圖1-7所示,一種電爐煙塵回收系統,包括錫池煙塵回收裝置及爐頂集塵罩,上述錫池煙塵回收裝置包括罩住錫池的集塵柜A1,集塵柜A1上連接有風管A2,風管A2連接有風機A3及緩沖冷卻箱A4,風機A3將煙塵吹入緩沖冷卻箱A4中,緩沖冷卻箱A4上開設有多個排風口A4a,排風口A4a連接有除塵布袋A5,緩沖冷卻箱A4的上方設有用于懸吊除塵布袋A5的支桿A6,除塵布袋A5的頂端與支桿A6連接,緩沖冷卻箱A4上設有可打開的清灰門A4b;爐頂集塵罩包括側門B1、前門B2、后板B3、頂罩B4、兩根前立柱B5、兩根后立柱B6及兩條由前至后平行設置的導軌B7,導軌B7的前端由前立柱B5提供支撐、后端由后立柱B6提供支撐,頂罩B4設于導軌B7上方并與導軌B7連接,側門B1設于導軌B7正下方并與導軌B7連接,前門B2為設于兩根前立柱B5之間的對開門且通過鉸鏈連接于前立柱B5,后板B3設于兩根后立柱B6之間并與后立柱B6固定連接,側門B1包括一固定連接于導軌B7的固定門板B1a及一可沿導軌B7前后推動的活動門板B1b,活動門板B1b的頂部設有用于連接導軌B7的第一滾輪B1b1,頂罩B4上開設有集塵口,頂罩B4的上方吊設有與風機A3及風管A2相通的吸塵管B8。在上述實施例提供的電爐煙塵回收系統中,爐頂集塵罩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安裝使用,首先將前立柱B5、后立柱B6固定安裝在電爐的頂部作業平臺上,然后安裝導軌B7,之后安裝側門B1、后板B3、前門B2及頂罩B4,上述側門B1、后板B3、前門B2及頂罩B4在電爐的上方形成一個封閉空間,電爐產生的煙塵通過頂罩B4上開設的集塵口再經吸塵管B8吸入風管A2中,然后與集塵柜A1中的煙塵一起通過風機A3送入緩沖冷卻箱A4中冷卻,高溫煙塵進入緩沖冷卻箱A4后速度及溫度降低,此時煙塵中的一部分固體顆粒(粒度較大的固體顆粒)發生沉降,接著溫度降低的煙塵經排風口A4a往上進入除塵布袋A5,在除塵布袋A5的過濾作用下,潔凈空氣從布袋纖維的空隙中排出,固體顆粒被隔擋在布袋內并最終由排風口A4a掉落至緩沖冷卻箱A4中,最后打開清灰門A4b即可將沉降下來的粉粒清掃出來,從而實現對煙塵中的固體顆粒過濾回收。上述爐頂集塵罩設于電爐頂部的作業平臺上、集塵柜罩A1設于錫池上方,二者相加的體積也比現有技術中半密閉罩的體積要小得多,由于爐頂集塵罩及集塵柜A1體積較小,安裝時無需大型的吊裝設備,安裝過程簡單方便,同時該電爐煙塵回收系統僅采用緩沖冷卻箱A4及設于該緩沖冷卻箱A4上方的除塵布袋A5實現對高溫電爐煙塵中的固體顆粒回收,其體積相比現有技術中的沉降房要小得多,其結構相比現有技術中的旋風除塵器(甚至布袋除塵器)也要簡單得多,故該電爐煙塵回收系統整體體積相比現有技術要小很多,建設成本較低。見圖8所示,緩沖冷卻箱A4內水平設置一隔層A4c,隔層A4c將緩沖冷卻箱A4內部空間分隔成位于其下方的第一緩沖冷卻區A4d及位于其上方的第二緩沖冷卻區A4e,風機A3將煙塵吹入第一緩沖冷卻區A4d中,隔層A4c上開設有多個連通第一緩沖冷卻區A4d和第二緩沖冷卻區A4d的出風口A4c1。通過在緩沖冷卻箱A4內設置隔層A4c將緩沖冷卻箱A4內部空間分割成第一緩沖冷卻區A4d和第二緩沖冷卻區A4d,增加了煙塵在緩沖冷卻箱A4中的停留時間,提高了緩沖冷卻箱A4對煙塵的冷卻效果及煙塵中固體顆粒的沉降率。進一步,如圖8所示,排風口A4a設于緩沖冷卻箱A4的頂部,出風口A4c1的軸線與排風口A4a的軸線錯開設置。出風口A4c1的軸線與排風口A4a的軸線錯開設置能夠進一步增加煙塵在緩沖冷卻箱A4中的停留時間,從而進一步提高了緩沖冷卻箱A4對煙塵的冷卻效果及煙塵中固體顆粒的沉降率。見圖8所示,隔層A4c中還設有蛇形盤管A7,蛇形盤管A7中注有循環流動的冷卻水。在該實施方案中,蛇形盤管A7起到了冷卻管的作用,通過在隔層A4c中設置蛇形盤管A7,更進一步提高了緩沖冷卻箱A4對煙塵的冷卻效果。為了更好地降低煙塵溫度,提高煙塵中的固體顆粒在緩沖冷卻箱4中的沉降效果及降低整個緩沖冷卻箱4的制造成本,上述緩沖冷卻箱4可以用紅磚在地面上砌成,如此一來,地面即為緩沖冷卻箱4的箱底面。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如圖3和4所示,更進一步地,頂罩B4包括一固定連接于導軌B7的固定罩B4a及一可沿導軌B7前后推動的活動罩B4b,活動罩B4b的底部設有用于連接導軌B7的第二滾輪B4b1。在該實施方案中,頂罩B4被設置成可打開的結構能夠帶來以下好處:在頂罩不可打開的情況下,為了保證電爐的電極能夠從爐膛內抽出,頂罩距離電爐頂部作業平臺表面的高度必須大于電極的長度(即集塵罩的總體高度一定要大于電極的長度,否則電極的一端已經抵靠住頂罩B4了,而另一端還在爐膛中),而將頂罩B4設置成可打開的結構后,當需要抽出電極時,打開活動罩B4b,電極可以從活動罩B4b打開后形成的空隙中抽出,從而避免了頂罩B4阻礙電極抽出的情況,由此一來,集塵罩的總體高度將不受限制(例如可以小于電極的高度),從而使得該電爐集塵罩的體積可以做得更小。進一步,上述集塵口開設在活動罩B4b上,吸塵管B8的底端連接一支架B8a,支架B8a上設有第三滾輪B8b,第三滾輪B8b抵靠在活動罩B4b上。在吸塵管B8的底端連接帶滾輪的支架B8a可以減少活動罩B4b運動時與吸塵管B8的底端的摩擦力,降低吸塵管B8底端的磨損。更進一步地,在吸塵管B8的底端還連接有一由耐熱橡膠制成的裙邊B8c,裙邊B8c的底端抵靠在活動罩B4b上。在吸塵管B8的底端設置裙邊B8c的目的主要是用于提高吸塵管B8與集塵口之間的氣密性,防止煙塵從吸塵管B8與集塵口銜接處外泄。作為在上述實施例基礎上的一種優選的實施方案,前述導軌B7包括平行設置的第一導軌B7a和第二導軌B7b,第二導軌B7b安裝在第一導B軌7a上,第二導軌B7b的寬度小于第一導軌B7a的寬度,導軌B7的橫截面整體呈“凸”字形,固定門板B1a固定連接于第一導軌B7a,固定罩B4a固定連接于第二導軌B7b,活動門板B1b的頂部設有一頂端延伸至第一導軌B7a上方的連桿B1b2,第一滾輪B1b1可轉動連接于連桿B1b2的頂端,第一滾輪B1b1的外周面抵靠住第一導軌B7a的上表面,第二滾輪B4b1的外周面抵靠住第二導軌B7b的上表面。上述導軌B7結構簡單,便于加工制造,且其與側門B1及頂罩B4的連接方式極為簡潔,安裝非常簡便。進一步,上述在活動門板B1b及前門B2的底部還設有腳輪B9,上述吸塵管B8優選為可伸縮的波紋管。通過電爐頂部作業平臺對腳輪B9的支撐可以降低連桿B1b2及鉸鏈的受力,使得活動門板B1b及前門B2的打開更輕松、順暢。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現方案,除此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其它方式實現,在不脫離本技術方案構思的前提下任何顯而易見的替換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為了讓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更方便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的改進之處,本實用新型的一些附圖和描述已經被簡化,并且為了清楚起見,本申請文件還省略了一些其它元素,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應該意識到這些省略的元素也可構成本實用新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