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吸收塔改造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圓柱體塔切割頂升轉向工藝。
背景技術:
在電力系統中,吸收塔的使用非常普遍,然而,隨著國家對環保超低排放的要求日趨嚴峻,脫硫系統增容改造勢在必行,在改造過程中,由于吸收塔等圓柱形塔的塔頂與煙道連接結構的位置等無法滿足新的結構需要,因此,吸收塔的結構也需要進行調整。
目前,一般采用兩種方法對吸收塔進行改造,一種是將吸收塔的上部拆除,重新再加工一個,此種方法工期較長,風險較高;另一種是直接使用大型吊車將吸收塔上部整體起吊后進行轉向,此種方法費用較高,受場地影響較大。
因此,如何提高圓柱體塔切割頂升轉向工藝的便利性,降低安全風險,控制圓柱體塔改造成本,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圓柱體塔切割頂升轉向工藝,該圓柱體塔切割頂升轉向工藝能夠有效的實現圓柱體塔頂升轉向,將塔頂轉向以適應煙道布置和串聯吸收塔的連接成本低,控制精度高。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圓柱體塔切割頂升轉向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沿垂直于圓柱體塔軸線的方向切割圓柱體塔,形成塔頂部分和塔體部分;
分別在所述塔頂部分和所述塔體部分的周向焊接上部加強圈和下部加強圈;
在所述上部加強圈和所述下部加強圈之間安裝升降裝置,并將所述上部加強圈升起預設高度;
在所述上部加強圈和所述下部加強圈之間安裝高度小于所述預設高度的轉向裝置,并且降落所述升降裝置,使得所述上部加強圈與所述轉向裝置抵接;
通過安裝在所述上部加強圈上的吊耳牽引所述塔頂部分轉動至目標角度;
升起所述升降裝置,使得所述上部加強圈脫離所述轉向裝置;
拆除所述轉向裝置,并復位所述升降裝置后,焊接切割縫。
優選的,所述吊耳沿所述上部加強圈的切線方向牽引所述上部加強圈。
優選的,在焊接所述切割縫之后還包括:
切除所述上部加強圈和所述下部加強圈。
優選的,在焊接完成所述上部加強圈和所述下部加強圈后,還包括在所述下部加強圈的外部焊接限位槽鋼支架,所述限位槽鋼支架呈倒置的L型,所述限位槽鋼支架的橫向部分高于所述上部加強圈,并且所述限位槽鋼支架的豎向部分與所述上部加強圈的外周部具有間隙。
優選的,所述塔體部分的內部靠近所述切割線的位置還焊接有限位豎向鋼管,所述限位豎向鋼管向上延伸至與所述塔頂部分的內表面轉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限位豎向鋼管的個數為至少四個,并且沿所述塔體部分的內部周向均勻分布。
優選的,所述升降裝置具體為千斤頂。
優選的,所述升降裝置的個數為6-8個,并且均勻安裝在所述下部加強圈的表面;所述轉向裝置的個數為22-26個,并且均勻安裝在所述下部加強圈的表面。
優選的,所述轉向裝置包括滾柱,用于支撐所述滾柱的弧形支撐板以及用于安裝所述弧形支撐板的支撐盒體,所述支撐板與所述支撐盒體之間通過彈簧彈性連接,并且所述支撐盒體的上部安裝有盒蓋,所述盒蓋的中部設有供所述滾柱伸出所述盒蓋的通孔。
優選的,所述滾柱為φ50mm的圓鋼,所述支撐盒體為槽鋼焊接而成的盒體。
本發明所提供的圓柱體塔切割頂升轉向工藝,包括以下步驟:沿垂直于圓柱體塔軸線的方向切割圓柱體塔,形成塔頂部分和塔體部分;分別在所述塔頂部分和所述塔體部分的周向焊接上部加強圈和下部加強圈;在所述上部加強圈和所述下部加強圈之間安裝升降裝置,并將所述上部加強圈升起預設高度;在所述上部加強圈和所述下部加強圈之間安裝高度小于所述預設高度的轉向裝置,并且降落所述升降裝置,使得所述上部加強圈與所述轉向裝置抵接;通過安裝在所述上部加強圈上的吊耳牽引所述塔頂部分轉動至目標角度;升起所述升降裝置,使得所述上部加強圈脫離所述轉向裝置;拆除所述轉向裝置,并復位所述升降裝置后,焊接切割縫。該圓柱體塔切割頂升轉向工藝,通過對所述圓柱體塔切割后進行設置加強圈,并且利用所述升降裝置、所述轉向裝置以及所述吊耳的配合,實現所述塔頂部分的頂升和轉向,完成所述塔頂部分的位置調整,工藝簡單,控制精度高,避免了更換所述塔頂部分導致的浪費,效率高。
在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轉向裝置包括滾柱,用于支撐所述滾柱的弧形支撐板以及用于安裝所述弧形支撐板的支撐盒體,所述支撐板與所述支撐盒體之間通過彈簧彈性連接,并且所述支撐盒體的上部安裝有盒蓋,所述盒蓋的中部設有供所述滾柱伸出所述盒蓋的通孔。上述設置,通過所述彈簧的設置,可以在所述滾柱受力較大時,下壓所述彈簧,避免剛性碰撞,提高適用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所提供的圓柱體塔切割頂升轉向工藝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升降裝置布置位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所提供的圓柱體塔切割頂升轉向工藝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轉向裝置布置位置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所提供的圓柱體塔切割頂升轉向工藝一種具體實施方式限位槽鋼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所提供的圓柱體塔切割頂升轉向工藝一種具體實施方式轉向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塔頂部分、2-塔體部分、3-切割線、4-上部加強圈、5-下部加強圈、6-升降裝置、7-轉向裝置、71-支撐盒體、72-滾柱、73-支撐板、74-彈簧、75-盒蓋、8-限位槽鋼支架、9-軸承支座。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種圓柱體塔切割頂升轉向工藝,該圓柱體塔切割頂升轉向工藝能夠顯著的降低圓柱體塔的改造成本,利用軸承支撐直接對塔頂進行頂升轉向,結構簡單,成本低,控制精度高。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考圖1至圖4,圖1為本發明所提供的圓柱體塔切割頂升轉向工藝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升降裝置布置位置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所提供的圓柱體塔切割頂升轉向工藝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轉向裝置布置位置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所提供的圓柱體塔切割頂升轉向工藝一種具體實施方式限位槽鋼支架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所提供的圓柱體塔切割頂升轉向工藝一種具體實施方式轉向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在該實施方式中,圓柱體塔切割頂升轉向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沿垂直于圓柱體塔軸線的方向切割圓柱體塔,形成塔頂部分1和塔體部分2,具體的,圓柱體塔的主體部分呈圓柱體狀,塔頂的位置呈錐形結構,優選的,為了便于最后的焊接工作,切割線3的位置優選在圓柱體部分上;
分別在塔頂部分1和塔體部分2的周向焊接上部加強圈4和下部加強圈5,具體的,在圓柱體轉向切口,即切割線3的上方150mm處用250*250mm型鋼焊接一圈上部加強圈4,形成環形梁結構;
在上部加強圈4和下部加強圈5之間安裝升降裝置6,并將上部加強圈4升起預設高度,具體的,上部加強圈4的壁板外布置6個20噸螺旋千斤頂,由6人操作同步升降,對講機統一指揮,同時,預設高度優選為20-40mm,最優選為30mm;
在上部加強圈4和下部加強圈5之間安裝高度小于預設高度的轉向裝置7,并且降落升降裝置6,使得上部加強圈4與轉向裝置7抵接,具體的,將切口上部整體頂升30mm后放置轉向裝置7,例如轉向軸承及防傾斜實心導向軸承,并焊接牢固;
通過安裝在上部加強圈4上的吊耳牽引塔頂部分1轉動至目標角度,優選的,吊耳沿上部加強圈4的切線方向牽引上部加強圈4,具體的,上部加強圈4上布置4組3噸倒鏈,作為轉向拉力,以1.5米為一個轉動行程,沿著圓柱體的切線方向使力,經過數次行程后,到達正度吻合實現了塔頂部分1的轉向;
升起升降裝置6,使得上部加強圈4脫離轉向裝置7;拆除轉向裝置7,并復位升降裝置6后,焊接切割縫;具體的,通過千斤頂將上部加強圈4起升30mm后,轉向裝置7拆除,對口焊接、打磨移交防腐。
該圓柱體塔切割頂升轉向工藝,通過對圓柱體塔切割后進行設置加強圈,并且利用升降裝置6、轉向裝置7以及吊耳的配合,實現塔頂部分1的頂升和轉向,完成塔頂部分1的位置調整,工藝簡單,控制精度高,避免了更換塔頂部分1導致的浪費,效率高。
優選的,在焊接切割縫之后還包括:切除上部加強圈4和下部加強圈5,即焊接切口后,由于用于安裝滾動軸承的軸承支座9焊接在下部加強圈5上,因此在切除下部加強圈5的同時,可以將其他結構一同切除,效率高。
進一步,在焊接完成上部加強圈4和下部加強圈5后,還包括在下部加強圈5的外部焊接限位槽鋼支架8,限位槽鋼支架8呈倒置的L型,限位槽鋼支架8的橫向部分高于上部加強圈4,并且限位槽鋼支架8的豎向部分與上部加強圈4的外周部具有間隙,如圖3所示。
優選的,限位槽鋼支架8采用12#槽鋼L=120mm的2根,同時用作轉向限位,NF2308滾動軸承24處,分別安裝在軸承支座9上,并且安裝在下部加強圈5上,滾動軸承經過檢測單位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優選的,轉向裝置7的支座,即軸承支座9,采用HW250×250或者HW200×200型鋼L=300mm共24處,并在軸承支座9下方沿塔壁的圓周方向焊接下部加強圈5,進行連接固定,以減小塔壁變形量,保證圓度。
具體的,根據圓柱體圖紙,計算轉向裝置7的重量,上部加強圈4的重量為6噸,φ50mm的圓鋼滾動軸承的額定負荷為3噸,根據總質量在上部加強圈4的下方500mm處布置轉向裝置7,確保每個軸承,負載率為60%,符合要求。若旋轉部分,即塔頂部分1的重心不在中心,可根據重心的偏移方向,轉向裝置7可做不均勻布置,間距可適當縮短設備間間距。
更進一步,塔體部分2的內部靠近切割線3的位置還焊接有限位豎向鋼管,限位豎向鋼管向上延伸至與塔頂部分1的內表面轉動連接。
具體的,在24個轉向裝置7的中間,應當順時針方向設置4處加強實心導向輪,以防塔頂部分1傾斜。
優選的,限位豎向鋼管的個數為至少四個,并且沿塔體部分2的內部周向均勻分布,塔頂部分1在轉動的過程中,內壁會與限位豎向鋼管的周向接觸,限位豎向鋼管的中間設有轉軸,塔頂部分1轉動時會帶動限位豎向鋼管繞轉軸轉動。限位豎向鋼管的個數優選為六個,可以更好的實現對塔頂部分1的限位,防止塔頂部分1轉偏。
當然,能夠實現對塔頂部分1限位的限位豎向鋼管個數均可,并不局限于本實施例所給出的數量。
具體的,限位豎向鋼管采用直徑為φ60mm,長度為5mm的鋼管,并且焊接長度為L=120mm的筋板,同時用作轉向限位,直徑為φ50mm的圓鋼用作滾動圓軸。
在上述各實施方式的基礎上,升降裝置6的個數為6-8個,并且均勻安裝在下部加強圈5的表面;轉向裝置7的個數為22-26個,并且均勻安裝在下部加強圈5的表面。當然,升降裝置6和轉向裝置7的個數也可以為其他個數,在受力不均勻時,也可以根據受力情況分布轉向裝置7。
在上述各實施方式的基礎上,轉向裝置7包括滾柱72,用于支撐滾柱72的弧形支撐板73以及用于安裝弧形支撐板73的支撐盒體71,支撐板73與支撐盒體71之間通過彈簧74彈性連接,并且支撐盒體71的上部安裝有盒蓋75,盒蓋75的中部設有供滾柱72伸出盒蓋75的通孔。上述設置,通過彈簧74的設置,可以在滾柱72受力較大時,下壓彈簧74,避免剛性碰撞,提高適用性。
具體的,支撐板73可以為直徑較大的鋼管切割而成,將其開口朝上放置在支撐盒體71的開口處,并且支撐板73的底部與彈簧74連接;同時,在滾柱72與支撐板73之間應當涂有潤滑油,保證滾柱72與支撐板73之間的轉動,盒蓋75可以限定滾柱72的位置,避免滾柱72偏離。
優選的,滾柱72為φ50mm的圓鋼,支撐盒體71為槽鋼焊接而成的盒體。
具體的,本實施例所提供的圓柱體塔切割頂升轉向工藝中,根據一級吸收塔圖紙,吸收塔塔頂重量為30噸,加強圈重量為3噸,巖棉及外護板重量為6噸,總重約39噸,支撐為φ50mm的圓鋼滾動軸承,即滾柱72的額定負荷為4噸,在吸收塔上部加強圈4的下方150mm處布置24個轉向裝置7,每個滾柱72均為39*1.15/24=1.87噸,負載率為47%,符合要求。由于吸收塔煙氣出口同步轉向,塔頂中心向吸收塔的出口方向偏移,即吸收塔的位置由A位置轉動至B位置,且在轉向過程中同步偏移;轉向裝置7可做不均勻布置,煙氣出口經過部分間距可適當縮短轉向裝置7之間的間距,例如相鄰轉向裝置7之間對應的圓心角可以為18°,也可以為12°,應當根據受力情況進行布局。
該工藝通過對圓柱體塔的筒體進行切割轉向,可以不受場地限制,減少工期降低費用和高空作業風險性。
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以上對本發明所提供的圓柱體塔切割頂升轉向工藝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發明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