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廢氣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噴淋式廢氣除霧凈化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工業的快速發展,向大氣排放的廢氣量越來越多,現有的廢氣處理的產品也越來越多,其原理均為廢氣由下向上單行通過噴淋吸收裝置,然后經除霧后直接進入大氣。
申請號為“201120482691.5”的實用新型專利“高效廢氣中和塔”公開了一種廢氣處理塔,包括離心風機、塔體和循環水泵,廢氣經鼓泡后進入塔體內的噴淋吸收裝置,最后經脫液網脫液后進入大氣。
申請號為“201520280753.2”的實用新型專利“一種旋流板廢氣凈化塔”公開了一種旋流板廢氣凈化塔,廢氣經噴淋裝置后經旋流板后進入大氣。
在工業生產實踐中,脫液網或旋葉板片的除霧效果不佳,排放的霧氣易腐蝕管道和風機,需要對排放的霧氣再次進行除霧,增加了設備及處理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噴淋式廢氣除霧凈化裝置,以優化除霧環節,提高除霧效果。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公開了噴淋式廢氣除霧凈化裝置,包括:豎直設置的本體,設于本體下端的循環泵、藥水箱,所述的本體下部設有進氣口,本體頂端為出氣口,所述的本體內部包括若干填料層,每層填料層的上部設有噴淋管,噴淋管與循環泵及藥水箱連接;所述的噴淋管上部設有集霧盤,集霧盤的中部設有喇叭狀出口,集霧盤端部設有落水孔;所述的集霧盤上方設有離心組件,所述的離心組件包括轉動軸、離心孔輪、皮帶輪,電機及中心設有去霧口的支撐架,所述的轉動軸設于本體中心,所述的離心孔輪安裝在轉動軸上,皮帶輪一端與離心孔輪的上部連接,另一端與電機連接,所述的皮帶輪與離心孔輪之間安裝支撐架,所述的支撐架焊接固定在本體內壁上。
進一步地,所述的電機設于本體外部,所述的本體上設有電機安裝出口,電機安裝出口外安裝有電機盒子,所述的電機置于電機盒子內。
其中,所述的離心孔輪包括輪轂、上圓孔盤、下圓孔盤、圓形孔圈、軸承及固定板,所述的上圓孔盤、下圓孔盤及圓形孔圈均為落孔結構,上圓孔盤與輪轂上端鎖固,下圓孔盤與輪轂下端鎖固在軸承上,圓形孔圈設于上、下圓孔盤之間,軸承下端安裝固定板,固定板焊接在本體內壁上。
優選地,所述的圓形孔圈與本體內壁的距離為90~120mm。
進一步地,還包括軸承套,其包覆在軸承外部。還包括若干旋流片,所述的旋流片設于本體下部,位于進氣口上方。
其中,所述的本體的壁上從上至下布設若干觀察維修窗。
優選地,所述的填料層內填塞鮑爾環。
進一步地,所述的本體頂端出氣口通過管道連接有離心抽吸風機。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結構,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離心組件的設置,使電機帶動離心孔輪高速旋轉,上升的霧氣中的水霧進入離心孔輪高速運動,使水霧脫離氣體最終經集霧盤的落水孔流出,完成除霧,除霧效果好。
2.離心孔輪設計成圓形落孔結構,使得水霧沿切線方向直接甩出至集霧盤,極大的提高了除霧效率。
3.集霧盤的中部設有喇叭狀出口,使廢氣可以從出口進入離心組件,離心組件將水霧甩出到集霧盤上可以沿集霧盤的喇叭狀邊緣自動往下匯流,往集霧盤端部的落水孔流出。
4.電機設于本體外部,可以防止被霧氣腐蝕,提高使用壽命,減少故障率。
5.本體下部設置旋流片,廢氣進入本體內通過旋流片產生旋流,進而提高與噴淋液體的接觸,提高廢氣處理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離心孔輪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主要組件符號說明:
1:本體,11:進氣口,12:出氣口,13:觀察維修窗,2:循環泵,3:藥水箱,4:填料層,5:噴淋管,6:集霧盤,61:喇叭狀出口,62:落水孔,7:離心組件,71:轉動軸,72:離心孔輪,721:輪轂,722:上圓孔盤,723:下圓孔盤,724:圓形孔圈,725:軸承,726:軸承套,727:固定板,73:皮帶輪,74:電機,75:支撐架,8:電機盒子,9:離心抽吸風機,10:旋流片。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公開了噴淋式廢氣除霧凈化裝置,包括:本體1,本體1下端的循環泵2、藥水箱3,本體1內部的填料層4、噴淋管5、集霧盤6、離心組件7。
本體1豎直設置,為立式本體1。本體1下部設有進氣口11,本體1頂端為出氣口12。本體1的壁上從上至下布設若干觀察維修窗13。
本實施例設有兩層填料層4,填料層4內填塞鮑爾環。鮑爾環為塑料或陶瓷材質。每層填料層4的上部都設有噴淋管5,噴淋管5與循環泵2及藥水箱3連接。噴淋管5上部為集霧盤6,集霧盤6的中部設有喇叭狀出口61,集霧盤6端部設有落水孔62。
集霧盤6上方為離心組件7,離心組件7包括轉動軸71、離心孔輪72、皮帶輪73,電機74及中心設有去霧口的支撐架75。轉動軸71設于本體1中心,離心孔輪72安裝在轉動軸71上,皮帶輪73一端與離心孔輪72的上部連接,另一端與電機74連接,皮帶輪73與離心孔輪72之間安裝支撐架75,支撐架75焊接固定在本體1內壁上。電機74設于本體1外部,本體1上設有電機安裝出口,電機安裝出口外安裝有電機盒子8,電機74置于電機盒子8內。
結合圖2所示,離心孔輪72包括輪轂721、上圓孔盤722、下圓孔盤723、圓形孔圈724、軸承725、軸承套726及固定板727。上圓孔盤722、下圓孔盤723及圓形孔圈724均為落孔結構。上圓孔盤722與輪轂721上端鎖固,下圓孔盤723與輪轂721下端鎖固在軸承725上,圓形孔圈724設于上、下圓孔盤(722,723)之間,圓形孔圈724與本體1內壁的距離為90~120mm,可以設置這一距離為100mm,以使離心孔輪72高速旋轉時,廢氣進入離心孔輪72后水霧被離心分離后有足夠的甩出空間。軸承725下端安裝固定板727,固定板727焊接在本體1內壁上。軸承套726包覆在軸承725外部,防止軸承725被廢氣腐蝕。
使用時,廢氣從本體1的下端進氣口11通入進入填料層4,藥水箱3同時在循環泵2的作用下將藥液通過管道進入噴淋管5,將藥液噴淋在填料層4上。由于鮑爾環的阻擋作用廢氣產生紊流,使噴淋藥液與廢氣的接觸反應時間得以保證。經過兩層噴淋凈化后得到凈化的含水霧氣體。含水霧氣體經過集霧盤6的喇叭狀出口61進入高速旋轉的離心孔輪72,電機74通過皮帶輪73帶動轉動軸71旋轉,轉動軸71帶動離心孔輪72旋轉。氣體中的水霧被離心孔輪72沿輪緣切線方向甩出經圓形孔圈724或下圓孔盤723墜入集霧盤6上,由喇叭狀的表面向下匯聚進入類似帽沿的落水孔62中,再往下流入噴淋區域。凈化的氣體經離心孔輪72去除了水霧后從支撐架75的去霧口排出,最終從出氣口12排出。使用過程中,工作人員可以通過觀察維修窗13查看凈化過程,若出現設備故障,關閉開關后,可以通過觀察維修窗13進入本體1內進行檢查維修。
實施例二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公開了噴淋式廢氣除霧凈化裝置,包含實施例一的結構外,還包括離心抽吸風機9及若干旋流片10。即本發明裝置包括:本體1,本體1下端的循環泵2、藥水箱3,本體1上方的離心抽吸風機9,本體1內部的旋流片10、填料層4、噴淋管5、集霧盤6、離心組件7。本體1下部設有進氣口11,本體1頂端為出氣口12,出氣口12通過管道連接離心抽吸風機9。旋流片10設于進氣口11上方,填料層4下方。其余結構與實施例一相同。
使用時,廢氣從本體1的下端進氣口11通入進入旋流片10,旋流片10將廢氣快速匯集進入填料層4,藥水箱3同時在循環泵2的作用下將藥液通過管道進入噴淋管5,將藥液噴淋在填料層4上。經過兩層噴淋凈化后得到凈化的含水霧氣體。含水霧氣體經過集霧盤6的喇叭狀出口61進入高速旋轉的離心孔輪72,氣體中的水霧被離心孔輪72沿輪緣切線方向甩出,墜入集霧盤6上,由喇叭狀的表面向下匯聚進入落水孔62中,再往下流入噴淋區域。凈化的氣體經離心孔輪72去除了水霧,本體1頂端出氣口12通過離心抽吸風機9的抽吸作用,快速的將凈化的氣體從出氣口12抽吸排出。
綜上,本發明專利使廢氣經過噴淋洗滌后的水霧得到充分的去除,提高了廢氣的凈化速度,適宜推廣應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