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凈水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過濾器。
背景技術:
飲用水資源在傳送過程中產生的污染日益受到重視,家用凈水裝置被應用在各種用水設備的前、后端。特別在家用熱水器行業,熱水器前置凈水裝置獲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但是,由于原水中雜質的種類繁多,一般地,先采用濾網過濾固體雜質,然后通過濾芯去除流體雜質。然而,現有的過濾器,濾網和濾芯之間的密封結構導致濾網難以單獨拆裝清洗,濾網容易堵塞,使得過濾器的使用壽命較短。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種過濾器,旨在方便用戶單獨拆洗濾網,延長過濾器的使用壽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的過濾器,包括后殼、前殼、濾網及濾芯,所述前殼與所述后殼可拆卸連接,并與所述后殼圍合成一容置腔,所述前殼上設置有連通所述容置腔進水口及出水口;所述進水口與所述出水口之間形成流道;所述濾網與所述后殼的內壁連接,并將所述流道分隔為與所述進水口連通的第一流道和與所述出水口連通的第二流道;所述濾芯安裝在所述第二流道中,并與所述前殼固定,所述濾芯的進水口與所述第二流道連通。
優選地,所述濾網包括第一骨架及固定在所述第一骨架上的第一網片,所述第一骨架與后殼的內壁連接,所述第一骨架朝向所述第二流道的一端設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濾芯的進水端與所述第一定位槽插接,所述濾芯的出水端與所述前殼連接。
優選地,所述后殼的內壁沿其周向設有多個定位筋,所述第一骨架通過多個所述定位筋卡持在所述后殼內。
優選地,所述濾芯的進水端上設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設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與所述定位槽的槽壁貼靠。
優選地,所述前殼對應所述濾芯的出水端的位置設置有第二定位槽,所述濾芯的出水端與所述第二定位槽插接連接;所述濾芯的出水端上設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設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與所述第二定位槽的槽壁貼靠。
優選地,所述前殼的所述出水口的內壁處向所述第二流道內凸設有第一環形壁,所述第一環形壁形成所述第二定位槽。
優選地,所述濾網包括第二骨架及固定在所述第二骨架上的第二網片,所述第二骨架具有相對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骨架的第一端與后殼的內壁連接,所述第二骨架的第二端與所述前殼密封連接,所述第二網片沿所述第二骨架的第一端至第二端設置;所述濾芯的進水端插入于所述第二骨架內,所述濾芯的出水端與所述前殼連接。
優選地,所述第二骨架的第一端設有卡置部,所述第二骨架通過所述卡置部卡持在所述后殼的內壁。
優選地,所述前殼對應所述濾芯的出水端的位置設置有第三定位槽,所述濾芯的出水端與所述第三定位槽插接連接;所述濾芯的出水端上設有第三密封槽,所述第三密封槽設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與所述第三定位槽的槽壁貼靠。
優選地,所述前殼的所述出水口的內壁處向所述第二流道內凸設有第二環形壁,所述第二環形壁形成所述第三定位槽。
本發明技術方案通過將過濾器由前殼與后殼可拆卸連接組成,并形成容置腔,在前殼上設置有連通該容置腔的進水口及出水口,以使流體在容置腔內形成流道,該流道位于進水口與出水口之間。通過將濾網設置為獨立于濾芯的組件,并獨立安裝在流道中,從而使濾網能夠方便獨立拆洗。此外,應用前、后殼可拆卸結構方便濾網與殼體及濾芯分離。濾網與后殼內壁連接使濾網便于與前殼或濾芯分離,方便在拆卸后殼的過程中拆卸濾網;當濾網固定在后殼的內壁時,方便濾網與前殼分離,當濾網限位在后殼時,方便濾網與濾芯分離。本發明結構方案能方便單獨拆洗濾網,從而減少濾網受顆粒物堵塞而導致過濾器失效,延長了過濾器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示出的結構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過濾器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仰視圖;
圖3為圖2沿A-A的剖面視圖;
圖4為圖1所示過濾器的分解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過濾器另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的仰視圖;
圖7為圖6沿B-B的剖面視圖;
圖8為圖5所示過濾器的分解示意圖。
附圖標號說明:
本發明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需要說明,若本發明實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諸如上、下、左、右、前、后……),則該方向性指示僅用于解釋在某一特定姿態(如附圖所示)下各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運動情況等,如果該特定姿態發生改變時,則該方向性指示也相應地隨之改變。
另外,若本發明實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則該“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其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另外,各個實施例之間的技術方案可以相互結合,但是必須是以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基礎,當技術方案的結合出現相互矛盾或無法實現時應當認為這種技術方案的結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發明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本發明提出一種過濾器。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如圖1至圖3所示,該過濾器包括后殼100、前殼200、濾網300及濾芯400,前殼200與后殼100可拆卸連接,并與后殼100圍合成一容置腔,前殼200上設置有連通容置腔的進水口210及出水口220;進水口210與出水口220之間形成流道500;濾網300與后殼100的內壁連接,并將流道500分隔為與進水口210連通的第一流道510和與出水口220連通的第二流道520;濾芯400安裝在第二流道520中,并與前殼200固定,濾芯400的進水口與第二流道520連通。
具體地,如圖1所示,過濾器由前殼100與后殼200圍合,其中,后殼100安裝在前殼200的上方與前殼200圍合成一容置腔,后殼100與前殼200可拆卸連接,此處可拆卸連接包括:螺接、卡接及其它密封連接方式。參照圖2和圖3所示,前殼200上設置有連通該容置腔的進水口210及出水口220,以使流體在容置腔內形成流道500,該流道500位于進水口210與出水口220之間。將進水口210及出水口220同時設置在前殼200上,有利于最大化利用容置腔內的空間形成較長的流道。在容置腔內設置濾網300,該濾網300為獨立于濾芯400的組件,濾網300與后殼100的內壁連接,此處所述的連接是指通過后殼100固定或限位,濾網將流道500分隔為第一流道510和第二流道520。第一流道510與進水口210連通,供待過濾水流入濾網300。第二流道520與出水口220連通,供純凈水流出容置腔。該過濾器還包括濾芯400,該濾芯400安裝在第二流道520中,濾芯400位于第二流道520中對流經濾網300的純凈水作進一步過濾。此處的安裝可以是固定連接或可拆卸連接,其中,濾芯400與前殼200固定,該固定方式可以有多種,如插接固定、螺接固定、或者將濾芯400的外殼與前殼200的內壁通過一體成型的方式固定。本領域技術人員可通過本發明實施例及附圖,得到相應的技術方案,在此不作贅述。濾芯400的進水口與第二流道520連通,以供純凈水流入濾芯400作進一步過濾,連通的方式可以是插接連通或置于流道中連通等。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將濾網300設置為獨立于濾芯400的組件,并獨立安裝在流道中,從而使濾網300能夠方便獨立拆洗。此外,應用前、后殼可拆卸結構方便濾網300與殼體及濾芯400分離。濾網300與后殼100內壁連接使濾網300便于與前殼200或濾芯400分離,方便在拆卸后殼100的過程中拆卸濾網300;當濾網300固定在后殼100的內壁時,方便濾網300與前殼200分離,當濾網300限位在后殼100時,方便濾網300與濾芯400分離。本發明結構方案能方便單獨拆洗濾網300,從而減少濾網300受顆粒物堵塞而導致過濾器失效,延長了過濾器的使用壽命。
在拆洗過程中,為方便濾網300與前殼200的分離。參照圖3和圖4所示,在一實施例中,濾網300包括第一骨架310及固定在第一骨架310上的第一網片330,該第一骨架310為透水的非封閉式支架,第一網片330固定在第一骨架310上用于過濾顆粒狀雜質。同時,第一骨架310具有連接的功能,第一骨架310與后殼100的內壁連接,使濾網300定位安裝在流道500中。進而,第一骨架310朝向第二流道520的一端設置有第一定位槽311;濾芯400的進水端410與第一定位槽311插接,插接方式相對于螺接等更具便利性。濾芯400的出水端420與前殼200連接,濾芯400與第一骨架310可拆卸連接,從而在拆洗濾網300過程中,無需通過與前殼200分離,只需通過拆卸第一骨架310與濾芯400的連接即可,方便了濾網300拆洗。
為了進一步方便拆卸濾網300,參照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在后殼100的內壁沿其周向設有多個定位筋110,多個定位筋110沿著后殼100的內壁的周向等距分布,第一骨架310通過多個定位筋110卡持在后殼100內。當后殼100與前殼200分離時,濾網300隨著后殼100一并帶離濾芯400,提高了拆卸效率,進一步方便了拆卸。并且多個定位筋110能使后殼100的強度增加,減少殼體的受力變形,保證了安裝與拆卸過程的同軸度,對安裝拆卸的強度提供保障。
為了保證流道500的密封,防止待過濾水通過插接處進入濾芯400,并方便拆卸。參照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濾芯400的進水端410上設有第一密封槽411,該第一密封槽411用于設置第一密封圈412,第一密封圈412套入第一密封槽411內徑向卡緊第一密封槽411。同時,第一密封圈412與第一定位槽411的槽壁貼靠,該貼靠為第一密封圈412的外徑與第一定位槽411的內徑過盈配合,過盈配合產生徑向的密封壓力,使第一密封圈412阻隔第一流道510內的水進入第二流道520,保證了流道500的密封。需要說明的是,單個密封圈的軸向摩擦力比較小,相對于通過濾芯400的進水端410直接與第一定位槽411過盈配合密封流道500,更容易拆卸濾網300。
方便密封并拆卸濾網300的同時,再進一步方便密封并拆卸濾芯400,前殼200對應濾芯400的出水端420的位置設置有第二定位槽221,濾芯400的出水端420與第二定位槽221插接連接,插接連接相對于螺接等方式更為方便拆卸。濾芯400的出水端420上設有第二密封槽421,第二密封槽421設有第二密封圈422,第二密封圈422與第二定位槽221的槽壁貼靠。該貼靠為第二密封圈422的外徑與第二定位槽221的內徑過盈配合,過盈配合產生徑向的密封壓力,使第二密封圈422阻隔第一流道510內的水進入第二流道520,保證了流道500的密封。需要說明的是,單個密封圈的軸向摩擦力比較小,相對于通過濾芯400的出水端420直接與第二定位槽421過盈配合密封流道500,更容易拆卸濾芯400。
考慮到方便安裝拆卸,前殼200的出水口220的內壁處向第二流道520內凸設有第一環形壁230,第一環形壁230形成該第二定位槽221。因為濾芯400與前殼200連接的過程中,受前殼200包裹的影響,安裝可視角度較差。通過設置凸起的第一環形壁230可以起到一定的安裝導向作用,便于濾芯400安裝時定位。同時,該第一環形壁230沿第二流道520內凸設有利于改善長條狀濾芯400安裝時的同軸度,改善濾芯400及濾網300沿軸向安裝,防止徑向傾斜。相應地,在拆卸時亦可以通過第一環形壁230的導向作用拆出濾芯400,方便安裝拆卸。
在拆洗過程中,為更方便濾網300與濾芯400的分離。參照圖5至圖7所示,在另一實施例中,濾網300包括第二骨架320及固定在第二骨架320上的第二網片340,該第二骨架320為透水的非封閉式支架,第二網片340固定在第二骨架320上用于過濾顆粒狀雜質。同時,第二骨架320具有連接的功能,第二骨架320具有相對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骨架320的第一端與后殼100的內壁連接,使濾網300定位安裝在流道500中。第二骨架320的第二端與前殼200密封連接,第二網片340沿第二骨架320的第一端至第二端設置;濾芯400的進水端410插入于第二骨架320內,此處需要闡明,濾芯400與第二骨架320之間并非連接固定關系,濾芯400插入第二骨架320內僅受到第二骨架320內部輪廓的限位,濾芯400的出水端420與前殼200連接,濾芯400僅插入第二骨架320限位,從而在拆洗濾網300的過程中無需與濾芯400分離,只需通過拆卸第一骨架310與前殼200的連接即可,方便了濾網300拆洗。
為進一步方便拆卸濾網300,參照圖7和圖8所示,本實施例中,第二骨架320的第一端設有卡置部321,第二骨架通過卡置部321卡持在后殼100的內壁。當后殼100與前殼200分離時,濾網300隨著后殼100一并帶離前殼200,提高了拆卸效率,進一步方便了拆卸。并且卡置部321能使濾網300更好地與后殼100固定。
方便密封并拆卸濾網300的同時,再進一步方便密封并拆卸濾芯400,參照圖7所示,前殼200對應濾芯400的出水端420的位置設置有第三定位槽222,濾芯400的出水端420與第三定位槽222插接連接,插接連接相對于螺接等方式更為方便拆卸。濾芯400的出水端420上設有第三密封槽423,第三密封槽423設有第三密封圈424,第三密封圈424與第三定位槽222的槽壁貼靠。該貼靠為第三密封圈424的外徑與第三定位槽222的內徑過盈配合,過盈配合產生徑向的密封壓力,使第三密封圈424阻隔第一流道510內的水進入第二流道520,保證了流道500的密封。需要說明的是,單個密封圈的軸向摩擦力比較小,相對于通過濾芯400的出水端420直接與第三定位槽222過盈配合密封流道,更容易拆卸濾芯400。
考慮到方便安裝拆卸,前殼200的出水口220的內壁處向第二流道520內凸設有第二環形壁240,第二環形壁240形成該第三定位槽222。因為濾芯400與前殼200連接的過程中,受前殼200包裹的影響,安裝可視角度較差。通過設置凸起的第二環形壁240可以起到一定的安裝導向作用,便于濾芯400安裝時定位。同時,該第二環形壁240沿第二流道520內凸設有利于改善長條狀濾芯400安裝時的同軸度,改善濾芯400及濾網300沿軸向安裝,防止徑向傾斜。相應地,在拆卸時亦可以通過第二環形壁240的導向作用拆出濾芯400,方便安裝拆卸。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在本發明的發明構思下,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