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磁絮凝技術快速處理雨水泵站排水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關于雨水栗站排水方法的,特別涉及一種利用磁絮凝技術快速處理顆粒態污染物含量較高的分流制雨水栗站外排水的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潔凈的雨水作為一種清潔的水源,對其進行資源化利用本是緩解全球淡水危機的理想途徑,但雨水也是一把雙刃劍,若是處理不當,它反而會成為社會的負擔。
[0003]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不透水面積大幅增加,城市排水及河道行洪壓力日漸增加,因此為了防止城市內澇的發生,雨水栗站排水的次數日益增加。
[0004]與此同時,在衛生條件較差的城市,由于地表徑流污染及雨污混接現象的普遍存在,分流制雨水栗站的外排水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尤其是顆粒態污染物。然而我國目前尚未出臺有關控制外排雨水水質的法規。每當暴雨來臨,栗站蓄積水量達到排放標準時,存蓄于栗站前池且受到污染的雨水便會在短時間內直接外排至周邊城市景觀水體當中,并對受納水體水質造成嚴重影響,隨之造成的水體“黑臭”現象也會影響周圍居民的正常生活。尋求一種能在短暫的雨水外排過程中快速削減其中顆粒態污染物,減小因雨水外排而對周邊水體環境造成的污染,是當前城市管理部門面臨的挑戰之一。
[0005]然而,現有外排雨水的處理方法多以末端調蓄后的污染截控或是初期雨水的機械攔截為主,無法兼顧快速處理和細微顆粒態污染物的去除,若未設計合理,在水力負荷較大時,處理效果便會大打折扣。此外,對于在雨水集中外排過程中快速削減污染物的研究還較為缺乏。
[0006]磁絮凝技術是指通過加載磁種并投加混凝劑的方式,使污染物與磁粉絮凝結合為一磁性整體,增加絮體體積和密度,并利用自身的高效沉降性,或是通過加載磁場的方式,增強沉降分離效果,實現污染物的去除。該技術具有處理效率高、處理成本低、運行穩定且操作簡單等優點。磁絮凝技術在處理懸浮物、油、細菌、病毒等含量較高的污廢水時,往往能取得較好的效果,且處理時間相較于傳統工藝大為縮短。
[0007]現有的磁絮凝技術的研究及應用實例中,多為對傳統的污水及廢水處理進行技術改進,工藝流程依舊較為復雜,能耗較高,水力停留時間較長,并無充分利用磁絮凝技術顯著改善絮體沉降性、縮短其沉降時間的特性,停留時間往往多于15min;此外,雖然像專利號為CN 202898156 U“一種磁絮凝水處理系統”及專利號為CN 202688062 U“一種一體化磁絮凝裝置”等設置了旋流分離裝置和磁鼓分離裝置將磁粉與絮體分離,回流的磁粉絮體的分離仍舊不夠充分;且該技術目前沒有應用于分流制雨水栗站排水的處理的實例。
【發明內容】
[0008]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目前衛生條件較差城市中分流制雨水栗站外排水污染物,特別是顆粒態污染物含量較高、且這部分外排水不經處理直接排河、嚴重污染受納水體的現狀,本實用新型利用磁絮凝技術,在外排過程中,提供一種簡單、快速處理外排,雨水、削減顆粒態污染物的方法,以減少雨季入河污染物的總量。
[0009]本實用新型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0010]—種利用磁絮凝技術快速處理雨水栗站排水裝置,包括快速絮凝沉淀系統及磁粉分離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快速絮凝沉淀系統的前面設置有排水管道I,排水管道I的進水端設置有磁粉投加口 2,排水管道I的中間部位設置有絮凝劑投加口 5,磁粉投加口 2與絮凝劑投加口 5的管道距離為由磁粉投加口 2起始的排水為5?1s的流程距離;磁粉投加口 2通過磁粉投加栗3與磁粉加載裝置4相連接;絮凝劑投加口5通過絮凝劑投加栗6與絮凝劑配制裝置7相連接;磁粉投加口 2與絮凝劑投加口 5分別設置有流速感應裝置,用以控制磁粉投加栗3與絮凝劑投加栗6的啟閉;
[0011]所述快速絮凝沉淀系統,包括絮凝反應池8、沉淀分離池12、助凝劑配制裝置11、助凝劑投加栗10及出水渠13;絮凝反應池8與沉淀分離池12之間設置有垂直隔板20,垂直隔板20的高度為絮凝反應池8的池底距水面高度的4/5;沉淀分離池12的底部設置有錐形結構的污泥斗23;在靠近垂直隔板20斜上方的沉淀分離池12的進水處設置有檔板21,檔板21的頂端高于水面、下半部分向池內傾斜60°、底端居于沉淀分離池12的中水位處,檔板21是為迫使通過垂直隔板20的排水流向沉淀分離池12的斜下方;沉淀分離池12的水中中間部位設置有斜板22,斜板22的傾度為60° ;斜板22上方臨近水面處設置有出水堰集水槽25,出水堰集水槽25臨近出水的一端設置有集水渠24;集水渠24與出水渠13相連接;在出水渠13的始端設置電磁鐵吸附器19;助凝劑配制裝置11通過助凝劑投加栗10將助凝劑輸送到絮凝反應池8中,絮凝反應池8內設置有機械攪拌裝置9;
[0012]所述排水管道I作為進水口設置在絮凝反應池8的底部;
[0013]所述磁粉分離回收系統由污泥提升栗14、強力攪拌脫附器15、旋流分離器16、磁鼓回收器17和磁粉回收罐18依次串聯而成;強力攪拌脫附器15中設置有機械攪拌裝置;
[0014]沉淀分離池12的污泥斗23底部與污泥提升栗14相連接。
[0015]所述沉淀分離池12污泥斗23的傾斜角度為67°。
[0016]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0017](I)雨水栗站外排雨水經過磁絮凝處理,磁粉及絮體結合成更為致密,沉降性更為優良的磁性復合絮體,并可在短時間內去除超過85%的55,對COD及TP的去除也分別可達到70%及90%,減輕了外排水對河道及景觀水體的污染,防止了河道及景觀水體的富營養化及黑臭化;
[0018](2)可實現栗站外排水的快速處理,并于2min內實現絮體及上清液的迅速分離,高效短時處理的同時去除了大部分顆粒態污染物,充分體現了對環境及經濟效益的要求;
[0019](3)充分利用了前池出水管內的水力攪動,節省動力能耗,各部分布置緊湊,有效節約了處理時間及占地面積,工藝流程簡單,自動化程度高;
[0020](4)磁粉回收采用了水力旋流與磁鼓分離相結合的方式,提高了回收率,磁粉回用可降低藥劑投加費用;
[0021 ] (5)出水通過磁分離避免了磁粉外排入河。
[0022](6)為雨水栗站的布置規劃提供了一種新思路,在不影響服務區域排水通暢的前提下,將污染雨水進行源頭高效快速處理。
【附圖說明】
[0023]圖1為本實用新型磁絮凝技術快速處理雨水栗站排水裝置的結構及工藝流程圖;
[0024]圖2為沉淀分離池的俯視圖;
[0025]圖3為電磁鐵吸附器所在部位的出水渠剖面示意圖。
[0026]本實用新型附圖標記如下:
[0027]1---排水管道2---磁粉投加口
[0028]3---磁粉投加栗4---磁粉加載裝置
[0029]5---絮凝劑投加口6---絮凝劑投加栗
[0030]7---絮凝劑配制裝置8---絮凝反應池
[0031]9---機械攪拌裝置10---助凝劑投加栗
[0032]11---助凝劑配制裝置12---沉淀分離池
[0033]13 出水渠14污泥提升栗
[0034]15---強力攪拌脫附器16---旋流分離器
[0035]17---磁鼓分離器18---磁粉回收罐
[0036]19---電磁鐵吸附器20---垂直隔板
[0037]21---擋板22---斜板
[0038]23---污泥斗24---集水渠
[0039]25---出水堰集水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4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0041 ]本實用新型包括快速絮凝沉淀系統及磁粉分離回收系統。
[0042]參見圖1,所述快速絮凝沉淀系統,包括絮凝反應池8、沉淀分離池12、助凝劑配制裝置11、助凝劑投加栗10及出水渠13;絮凝反應池8與沉淀分離池12之間設置有垂直隔板20,垂直隔板20的高度為絮凝反應池8的池底距水面高度的4/5;沉淀分離池12的底部設置有錐形結構的污泥斗23;在靠近垂直隔板20斜上方的沉淀分離池12的進水處設置有檔板21,檔板21的頂端高于水面、下半部分向池內傾斜60°、底端居于沉淀分離池12的中水位處,檔板21是為迫使通過垂直隔板20的排水流向沉淀分離池12的斜下方;沉淀分離池12的水中中間部位設置有斜板22,斜板22的傾度為60°;斜板22上方臨近水面處設置有出水堰集水槽25,參見圖2,出水堰集水槽25臨近出水的一端設置有集水渠24;集水渠24與出水渠13相連接;在出水渠13的始端設置電磁鐵吸附器19,參見圖3;助凝劑配制裝置11通過助凝劑投加栗1將助凝劑輸送到絮凝反應池8中,絮凝反應池8內設置有機械攪拌裝置9;
[0043]所述排水管道I設置在絮凝反應池8的底部;
[0044]所述磁粉分離回收系統由污泥提升栗14、強力攪拌脫附器15、旋流分離器16、磁鼓回收器17和磁粉回收罐18依次串聯而成;強力攪拌脫附器15中設置有機械攪拌裝置;
[0045]沉淀分離池12的污泥斗23底部與污泥提升栗14相連接。
[0046]利用磁絮凝技術快速處理雨水栗站排水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0047](I)外排水與磁粉和絮凝劑快速混合
[0048]每當暴雨來臨,栗站前池水位達到臨界水位后,栗站開栗,外排雨水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