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出水口 142 ;沉淀區16上方間隔設置有多個溢流槽17,溢流槽17兩端分別連接污泥斗13遠端的第二導流板15和清水槽18,清水槽18平行配水渠14設置于殼體10 ;第一好氧反應區19和第二好氧反應區21底部除污泥斗13尖端正下方之外,均設置有曝氣器11。
[0035]本實施例中,配水渠14兩側的壁面均勻設置有多個出水口 142,且在多個出水口142處均設置有閘門22。閘門22可用以控制出水量。
[0036]本實施例中,沉淀區16內設置有多塊沉淀斜板162。一方面可最大程度的有利于污泥的沉淀,另一方面不對清水溢出造成阻撓。
[0037]本實施例中,污泥斗13開口端的壁面均勻設置有多個導流孔134,第二導流板15與導流孔134所在的污泥斗13開口端同高。
[0038]本實施例中,污泥斗13尖端距殼體10底部內壁0.2?0.5米。
[0039]本實施例中,殼體10、第一導流板12、污泥斗13、配水渠14、第二導流板15和沉淀斜板162均采用磚、灰、水泥材料制造。
[0040]本實施例中,污泥斗13為上部矩形、下部錐形的腔體。
[0041]本實施例中,缺氧反應區20底部設置若干水下推流器。
[0042]工作原理:該污水處理設施工作時,污水經配水渠14從配水渠14壁面設置的出水口 142流至缺氧反應區20,再經第一導流板12與殼體10底部之間的縫隙流至第一好氧反應區19和第二好氧反應區21,經曝氣器11曝氣后水流分為兩路,一路從第一導流板12的上方回流至缺氧反應區20,不間斷循環;另一路從污泥斗13開口端的導流孔134流至污泥斗13內,在污泥斗13反應沉淀后,污水從污泥斗13下方的尖端通孔132處排出,再次加入循環,上端的清水經沉淀區16后逐漸溢出,經溢流槽17排至清水槽18流出。該污水處理設施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流型規整;污泥濃度高、溶氧效率高、能耗低、建設成本和運行成本低;集曝氣、環流、沉淀和反應于一體,對污水的處理中污水濃度高,且可節省占地面積;好氧反應區和缺氧反應區20內污水環流,借助曝氣器11實現交替循環工作,達到脫氮除磷的效果。
[0043]本發明的另一技術解決方案是:該污水處理設施的污水處理方法,其特殊之處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0044](I)原水由所述配水渠14 一端流入渠內,然后通過配水渠14兩側的出水口 142流入缺氧反應區20,通過閘門22調節各出水口的水量平衡;
[0045](2)通過所述缺氧反應區20底部設置的水下推流器攪拌缺氧反應區20的泥水混合液,使所述第一好氧反應區19和第二好氧反應區21頂部流入的硝化混合液、原水和污泥得到充分混合,以提高反硝化效率;
[0046](3)通過所述第一好氧反應區19和第二好氧反應區21底部的曝氣器11對混合液進行曝氣,為微生物供氧,同時產生氣升作用,使硝化混合液從其頂部流入缺氧反應區20和污泥斗13 ;
[0047](4)進入污泥斗13的硝化混合液在沉淀區16得到澄清,清水通過溢流槽17流入清水槽18排出,沉淀污泥經過污泥斗13尖端開口回流至第一好氧反應區19和第二好氧反應區21,進入后續的反應循環。
[0048]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權利要求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權利要求的涵蓋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污水處理設施,包括殼體和設置于所述殼體底部內壁的曝氣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導流板、沉淀區、污泥斗、配水渠、第二導流板、溢流槽和清水槽;所述殼體中部設置兩塊垂直于殼體底面的第一導流板,將殼體內腔依次分隔為第一好氧反應區、缺氧反應區和第二好氧反應區,且所述第一導流板上下兩端均與殼體間隔設置;所述第一好氧反應區和第二好氧反應區均設置有所述沉淀區和污泥斗,所述沉淀區設置于所述污泥斗開口端,且在所述污泥斗的尖端設置有通孔;所述第二導流板設置于所述污泥斗上端開口端內部,與污泥斗開口端的壁面平行設置;所述污泥斗開口端的壁面開設有導流孔,且所述第二導流板的頂端高于所述導流孔所在高度;所述配水渠設置于所述缺氧反應區中部上方,且配水渠壁面開設有出水口 ;所述沉淀區上方間隔設置有多個溢流槽,所述溢流槽兩端分別連接所述污泥斗遠端的第二導流板和清水槽,所述清水槽平行所述配水渠設置于所述殼體;所述第一好氧反應區和第二好氧反應區底部除所述污泥斗尖端正下方之外,均設置有曝氣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處理設施,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渠兩側的壁面均勻設置有多個出水口,且在所述多個出水口處均設置有閘門。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處理設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區內設置有多塊沉淀斜板。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處理設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斗開口端的壁面均勻設置有多個導流孔,所述第二導流板與所述導流孔所在的污泥斗開口端同高。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處理設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斗尖端距所述殼體底部內壁0.2?0.5米。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處理設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第一導流板、污泥斗、配水渠、第二導流板和沉淀斜板均采用磚、灰、水泥材料制造。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處理設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斗為上部矩形、下部錐形的腔體。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處理設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反應區底部設置若干水下推流器。9.一種污水處理設施的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原水由所述配水渠一端流入渠內,然后通過配水渠兩側的出水口流入缺氧反應區,通過閘門調節各出水口的水量平衡; (2)通過所述缺氧反應區底部設置的水下推流器攪拌缺氧反應區的泥水混合液,使所述第一好氧反應區和第二好氧反應區頂部流入的硝化混合液、原水和污泥得到充分混合,以提尚反硝化效率; (3)通過所述第一好氧反應區和第二好氧反應區底部的曝氣器對混合液進行曝氣,為微生物供氧,同時產生氣升作用,使硝化混合液從其頂部流入缺氧反應區和污泥斗; (4)進入污泥斗的硝化混合液在沉淀區得到澄清,清水通過溢流槽流入清水槽排出,沉淀污泥經過污泥斗尖端開口回流至第一好氧反應區和第二好氧反應區,進入后續的反應循環。
【專利摘要】一種污水處理設施及其污水處理方法,包括殼體、殼體底部的曝氣器、第一導流板、污泥斗、配水渠、第二導流板、沉淀斜板、溢流槽和清水槽;兩塊垂直殼體底面的第一導流板將殼體內腔依次分隔為第一好氧反應區、缺氧反應區和第二好氧反應區;工作時,污水從配水渠壁面的出水口流至缺氧反應區,再經第一導流板與殼體底部之間的縫隙流至第一、第二好氧反應區,經曝氣器曝氣后,一路從第一導流板的上方回流至缺氧反應區;另一路從導流孔流至污泥斗內,且反應沉淀后,污水從污泥斗的尖端通孔處排出,再次循環,清水經沉淀斜板后逐漸溢出,經溢流槽排至清水槽流出;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流型規整;污泥濃度高、溶氧效率高、能耗低、建設成本和運行成本低。
【IPC分類】C02F9/14
【公開號】CN104909513
【申請號】CN201510266852
【發明人】劉淑杰, 陳福明
【申請人】深圳市清研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