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廢水處理裝置,尤其是一種脫硫廢水處理裝置,屬于工業廢水治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脫硫廢水是由于燃煤鍋爐煙氣采用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為防止脫硫過程中漿液內可溶解的氯離子、重金屬和細小的灰塵顆粒濃度富集過高,維持脫硫裝置中物料的平衡,而排放產生的廢水,含有的雜質成份多且復雜,不經處理直接排放將嚴重威脅環境水體安全。目前脫硫廢水的主要處理技術是三聯箱工藝,系二十多年前從國外引進的脫硫廢水處理工藝技術,但實際運行時系統設備易堵塞、藥劑貯存與投加種類多,系統復雜,實際運行效果不理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種結構合理、布置緊湊、節約用地、處理效率高的脫硫廢水處理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脫硫廢水處理裝置,包括混凝反應箱、沉降箱、氧化箱和吸附箱,所述混凝反應箱的出水口與沉降箱的進水口連通,所述沉降箱的出水口與氧化箱的進水口連通,所述氧化箱設有溢流口與吸附箱連通,所述混凝反應箱的上端設有混凝反應箱進水口,下端設有混凝反應箱排污口,頂部設有混凝反應箱加藥劑口,所述混凝反應箱上設有第一立式攪拌裝置,所述第一立式攪拌裝置的攪拌端設置在混凝反應箱內,所述沉降箱的底部設有排渣口,所述氧化箱的上端設有氧化箱溢流口,下端設有氧化箱排污口,頂部設有氧化箱加藥劑口,所述氧化箱設有第二立式攪拌裝置,所述第二立式攪拌裝置的攪拌端設置在氧化箱內,所述吸附箱上端設有吸附箱出水口,下端設有吸附箱排污口,所述吸附箱在吸附箱出水口和吸附箱排污口之間設有吸附填料層。
所述吸附填料層底部通過安裝在吸附箱內的托板支撐固定,頂部通過壓板固定,所述吸附填料層中部設有立式隔板將吸附填料層分隔為U型通道,所述U型通道的一端與溢流口連接,另一端與出水口連接,底部與排污口連接。
所述混凝反應箱內設有與混凝反應箱進水口連接的進水緩沖槽,所述混凝反應箱進水口通過進水緩沖槽與混凝反應箱內腔連通。
所述混凝反應箱內設有與混凝反應箱的出水口連接的第一溢流堰,所述混凝反應箱內的污水通過第一溢流堰從混凝反應箱的出水口流入沉降箱。
所述沉降箱在沉降箱的出水口側設有第二溢流堰,所述沉降箱的出水口通過第二溢流堰與氧化箱連通。
所述氧化箱溢流口上安裝有溢流管。
所述沉降箱的底部為倒錐形,所述排渣口設置在倒錐形的末端。
由于采用上述結構,本裝置采用混凝反應箱、沉降箱、氧化箱和吸附箱四個箱體,完成混凝反應、沉降分離、氧化還原、物理吸附等四個步驟。脫硫廢水經進水緩沖槽部分均質后從底部進入混凝反應箱,在混凝反應箱內經攪拌強制混合接觸反應,完成重金屬吸附脫除過程并最終同懸浮物一起與加入的混凝劑發生混凝反應形成比重較大的絮凝物,隨水流進入沉降箱,通過重力沉降作用,完成固液分離,絮凝物沉入箱底并經側部下端排渣口排出,上部清水溢流進入氧化箱,通過氧化劑在強攪拌作用下與水中的還原性物質(如HSO3-、Fe2+、S2-等,對外均以COD表征)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去除COD。然后清水溢流進入吸附箱,經過活性氧化鋁粒料后,吸附脫除F-,合格廢水從吸附箱出水口達標排放界外。活性氧化鋁可再生循環使用。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工藝流暢,所需加的藥劑量少、種類少,且絕大部分均隨污泥沉渣排出界外,對處理后清水不構成二次污染,簡化設備與工藝操作,運行周期長且穩定,符合國家的環保發展政策。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1中:1、混凝反應箱進水口,2、進水緩沖槽,3、混凝反應箱加藥劑口,4、第一立式攪拌裝置,5、混凝反應箱,6、第一溢流堰,7、沉降箱,8、第二溢流堰,9、氧化箱加藥劑口,10、第二立式攪拌裝置,11、氧化箱,12、溢流管,13、吸附箱,14、立式隔板,15、壓板,16、吸附箱出水口,17、吸附填料,18、托板,19、吸附箱排污口,20、氧化箱排污口,21、排渣口,22、混凝反應箱排污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而不是限制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如圖1所示,一種脫硫廢水處理裝置,包括混凝反應箱5、沉降箱7、氧化箱11、吸附箱13等,其中混凝反應箱5與沉降箱7相連,沉降箱7與氧化箱11相連,氧化箱11與吸附箱13相連。混凝反應箱5側部上端設有混凝反應箱進水口1,側部下端設有混凝反應箱排污口22,頂部設有混凝反應箱加藥劑口3。混凝反應箱5內部進水口側設有進水緩沖槽2,進水緩沖槽2側部下端設有出水口與混凝反應箱5內部相連通,混凝反應箱5內部出水側上部設有第一溢流堰6,第一溢流堰6側部下端出水口與沉降箱7相連通。混凝反應箱5設有第一立式攪拌裝置4。沉降箱7側部設有第二溢流堰8,第二溢流堰8與氧化箱11相連通,沉降箱7側部下端設有排渣口21。氧化箱11側部出水設有溢流管12,溢流管12與吸附箱13相連通。氧化箱11頂部設有氧化箱加藥劑口9,側部下端設有氧化箱排污口20。氧化箱11設有第二立式攪拌裝置10。吸附箱13側部上端設有吸附箱出水口16,側部下端設有吸附箱排污口19。吸附箱13內部設有立式隔板14、壓板15與托板18,壓板15與托板18之間裝填有吸附填料17。
上述混凝反應箱加藥劑口3加入的混凝反應藥劑為PAC、PAM、碳酸鈉、有機硫中至少一種。
上述氧化箱加藥劑口9加入的氧化性藥劑為次氯酸鈉、次氯酸鈣、雙氧水、鐵鹽中至少一種。
本實用新型一種脫硫廢水處理裝置采用四個步驟,即混凝反應、沉降分離、氧化還原、物理吸附等。脫硫廢水經進水緩沖槽部分均質后從底部進入混凝反應箱,在混凝反應箱內經攪拌強制混合接觸反應,完成重金屬吸附脫除過程并最終同懸浮物一起與加入的混凝劑發生混凝反應形成比重較大的絮凝物,隨水流進入沉降箱,通過重力沉降作用,完成固液分離,絮凝物沉入箱底并經側部下端排渣口排出,上部清水溢流進入氧化箱,通過氧化劑在強攪拌作用下與水中的還原性物質(如HSO3-、Fe2+、S2-等,對外均以COD表征)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去除COD。然后清水溢流進入吸附箱,經過活性氧化鋁粒料后,吸附脫除F-,合格廢水從吸附箱出水口達標排放界外。活性氧化鋁可再生循環使用。本實用新型工藝流暢,所需加的藥劑量少、種類少,且絕大部分均隨污泥沉渣排出界外,對處理后清水不構成二次污染,符合國家的環保發展政策。
上述的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范圍,因此,依據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修改、等同變化、改進等,仍屬本實用新型所涵蓋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