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水杯裝置領域,特別是一種新型水杯裝置。
背景技術:
水杯由于口徑小,因此在長期使用內部結垢后需要使用專門的長筒型清洗刷進行刷洗,目前主要是人們一邊手持刷子在水杯內上下刷洗,一邊往杯中加洗滌劑進行刷洗,較為費力,而且在刷洗后工作臺上會有大量水跡,需要手拿抹布擦干,增加了工作量,尤其是在飯店、餐廳等有大量水杯需要每天清洗的地方,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進行專門清洗,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水杯裝置,其能夠解決上述現在技術中的問題。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發明的一種新型水杯裝置,包括主體以及設置在所述主體頂部的儲液箱,所述儲液箱內設有儲液腔,所述儲液腔底部相通設有向下延長并伸至所述主體的錐狀腔,所述儲液腔右側的所述儲液箱內設有傳運腔,所述傳運腔內設有第一錐狀輪,所述第一錐狀輪左端固定設置有向左側延長設置的拌合軸,所述拌合軸左側延長段穿貫所述傳運腔與所述儲液腔之間的所述儲液箱且轉繞配合連接,所述拌合軸左側延長末尾伸至所述儲液腔內且與所述儲液腔左側內壁轉繞配合連接,所述錐狀腔底部相通設有向左右兩側延長設置的第一滑運槽,所述第一滑運槽下方的所述主體內設有滑運腔,所述滑運腔左側的所述主體內設有上下延長設置的輸液管,所述輸液管頂部延長末尾與所述第一滑運槽左側的底部相通設置,所述滑運腔右側的所述主體內設有左右延長設置的洗刷管控腔,所述洗刷管控腔左側延長段位于所述第一滑運槽右側延長段的下方位置,所述洗刷管控腔右側延長段與所述傳運腔底部相對設置,所述第一滑運槽內滑運設有滑運塊,所述滑運塊內設有儲液孔,所述滑運塊左側的所述第一滑運槽內設有簧圈,所述洗刷管控腔左側延長段與所述第一滑運槽右側延長段之間的所述主體內相通設有第二滑運槽,所述第二滑運槽內滑運配合連接有頂部與所述滑運塊右側延長末尾的底部固定連接的導引塊,所述滑運腔內設有起降洗刷裝置,所述洗刷管控腔內設有用以帶動所述起降洗刷裝置洗刷作業以及用以帶動所述第一錐狀輪轉繞工作的洗刷管控裝置,所述主體下方設置有水杯傳運裝置,所述水杯傳運裝置上設置有多個前后排列的水杯固定彈夾,每個所述水杯固定彈夾內夾有水杯。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儲液腔內頂部穿貫設有加液孔,所述儲液腔內的所述拌合軸上設有拌合葉。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起降洗刷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滑運腔內且滑運配合連接的起降壓件以及固定設置在所述滑運腔正下方的所述主體底部的套筒,所述起降壓件底部固定設有向下延長設置的洗刷滑運桿,所述洗刷滑運桿底部延長段穿貫所述滑運腔內底部并伸出所述主體底部外且與所述套筒滑運配合連接,所述滑運腔內的所述起降壓件底部的所述洗刷滑運桿外表面上設有復原簧圈,所述輸液管底部延長段穿貫所述主體底部并延長至所述主體底部外,所述輸液管底部延長末尾與所述套筒左側外表面之間相通設有出液管。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套筒右側的所述主體底部設有烘干裝置,所述烘干裝置包括頂部與所述主體底部固定連接的第一支承架以及與所述第一支承架底部配合連接且向左側延長設置的第二支承架,所述第二支承架背向所述第一支承架一側末尾固定設置有烘干罩,所述第一支承架左側外表面與所述第二支承架頂部外表面之間配合連接設有屈伸裝置。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洗刷管控裝置包括滑運配合連接設置在所述洗刷管控腔左側內的推運塊以及設置在所述洗刷管控腔右側內且前后延長設置的第一轉繞軸,所述推運塊頂部右側設有伸至所述第二滑運槽內且滑運配合連接的凸狀塊,所述凸狀塊位于所述導引塊右側的所述第二滑運槽內,所述推運塊左側端面固定設置有向左側延長設置的擠壓桿,所述擠壓桿左側延長段穿貫所述滑運腔與所述洗刷管控腔之間的所述主體且滑運配合連接,所述第一轉繞軸上固定設置有凸狀輪,所述凸狀輪前端的所述第一轉繞軸上固定設置有第二錐狀輪,所述第二錐狀輪頂部前側契合連接有第三錐狀輪,所述第三錐狀輪底部固定設置有向上延長設置的第二轉繞軸,所述第二轉繞軸穿貫所述傳運腔與所述洗刷管控腔之間的所述儲液箱和所述主體且轉繞配合連接,所述第二轉繞軸頂部延長末尾伸至所述傳運腔內且延長末尾固定設置有左側頂部與所述第一錐狀輪右側底部契合連接的第四錐狀輪。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一轉繞軸前側延長末尾與所述洗刷管控腔前側內壁轉繞配合連接,所述第一轉繞軸后側末尾與轉繞馬達配合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第一滑運槽內滑運設滑運塊,滑運塊內設儲液孔,滑運塊左側的第一滑運槽內設簧圈,洗刷管控腔左側延長段與第一滑運槽右側延長段之間的主體內相通設第二滑運槽,第二滑運槽內滑運配合連接頂部與滑運塊右側延長末尾的底部固定連接的導引塊,滑運腔內設起降洗刷裝置,洗刷管控腔內設用以帶動起降洗刷裝置洗刷作業,從而實現自動管控洗刷以及定量加清洗液工作,提高洗刷的工作效率,省時省力。
2.通過洗刷管控裝置包括滑運配合連接設置在洗刷管控腔左側內的推運塊以及設置在洗刷管控腔右側內且前后延長設置的第一轉繞軸,推運塊頂部右側設伸至第二滑運槽內且滑運配合連接的凸狀塊,凸狀塊位于導引塊右側的第二滑運槽內,推運塊左側端面固定設置向左側延長設置的擠壓桿,擠壓桿左側延長段穿貫滑運腔與洗刷管控腔之間的主體且滑運配合連接,第一轉繞軸上固定設置凸狀輪,凸狀輪前端的第一轉繞軸上固定設置第二錐狀輪,第二錐狀輪頂部前側契合連接第三錐狀輪,第三錐狀輪底部固定設置向上延長設置的第二轉繞軸,第二轉繞軸穿貫傳運腔與洗刷管控腔之間的儲液箱和主體且轉繞配合連接,第二轉繞軸頂部延長末尾伸至傳運腔內且延長末尾固定設置左側頂部與第一錐狀輪右側底部契合連接的第四錐狀輪,從而實現自動管控起降洗刷裝置實現洗刷作業以及自動管控第一錐狀輪帶動拌合軸轉繞實現拌合工作。
3.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實現自動管控洗刷作業以及定量加清洗液工作,同時能實現自動管控清洗液拌合工作,還能實現自動烘干工作。
附圖說明
為了易于說明,本發明由下述的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新型水杯裝置外部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一種新型水杯裝置內部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一種新型水杯裝置洗刷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一種新型水杯裝置烘干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水杯傳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5所示,本發明的一種新型水杯裝置,包括主體8以及設置在所述主體8頂部的儲液箱9,所述儲液箱9內設有儲液腔91,所述儲液腔91底部相通設有向下延長并伸至所述主體8的錐狀腔93,所述儲液腔91右側的所述儲液箱9內設有傳運腔95,所述傳運腔95內設有第一錐狀輪951,所述第一錐狀輪951左端固定設置有向左側延長設置的拌合軸94,所述拌合軸94左側延長段穿貫所述傳運腔95與所述儲液腔91之間的所述儲液箱9且轉繞配合連接,所述拌合軸94左側延長末尾伸至所述儲液腔91內且與所述儲液腔91左側內壁轉繞配合連接,所述錐狀腔93底部相通設有向左右兩側延長設置的第一滑運槽81,所述第一滑運槽81下方的所述主體8內設有滑運腔82,所述滑運腔82左側的所述主體8內設有上下延長設置的輸液管83,所述輸液管83頂部延長末尾與所述第一滑運槽81左側的底部相通設置,所述滑運腔82右側的所述主體8內設有左右延長設置的洗刷管控腔85,所述洗刷管控腔85左側延長段位于所述第一滑運槽81右側延長段的下方位置,所述洗刷管控腔85右側延長段與所述傳運腔95底部相對設置,所述第一滑運槽81內滑運設有滑運塊811,所述滑運塊811內設有儲液孔812,所述滑運塊811左側的所述第一滑運槽81內設有簧圈813,所述洗刷管控腔85左側延長段與所述第一滑運槽81右側延長段之間的所述主體8內相通設有第二滑運槽86,所述第二滑運槽86內滑運配合連接有頂部與所述滑運塊811右側延長末尾的底部固定連接的導引塊861,所述滑運腔82內設有起降洗刷裝置,所述洗刷管控腔85內設有用以帶動所述起降洗刷裝置洗刷作業以及用以帶動所述第一錐狀輪951轉繞工作的洗刷管控裝置,所述主體8下方設置有水杯傳運裝置6,所述水杯傳運裝置6上設置有多個前后排列的水杯固定彈夾61,每個所述水杯固定彈夾61內夾有水杯62。
有益地,所述儲液腔91內頂部穿貫設有加液孔92,所述儲液腔91內的所述拌合軸94上設有拌合葉941,從而提高儲液腔91內的清洗液拌合均勻性。
有益地,所述起降洗刷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滑運腔82內且滑運配合連接的起降壓件821以及固定設置在所述滑運腔82正下方的所述主體8底部的套筒84,所述起降壓件821底部固定設有向下延長設置的洗刷滑運桿822,所述洗刷滑運桿822底部延長段穿貫所述滑運腔82內底部并伸出所述主體8底部外且與所述套筒84滑運配合連接,所述滑運腔82內的所述起降壓件821底部的所述洗刷滑運桿822外表面上設有復原簧圈823,所述輸液管83底部延長段穿貫所述主體8底部并延長至所述主體8底部外,所述輸液管83底部延長末尾與所述套筒84左側外表面之間相通設有出液管831,從而通過洗刷管控裝置管控起降壓件821帶動洗刷滑運桿822向下滑運實現洗刷作業,同時,通過復原簧圈823實現自動復原工作,提高洗刷的工作效率,減少工人勞動量。
有益地,所述套筒84右側的所述主體8底部設有烘干裝置7,所述烘干裝置7包括頂部與所述主體8底部固定連接的第一支承架71以及與所述第一支承架71底部配合連接且向左側延長設置的第二支承架72,所述第二支承架72背向所述第一支承架71一側末尾固定設置有烘干罩74,所述第一支承架71左側外表面與所述第二支承架72頂部外表面之間配合連接設有屈伸裝置73,從而實現自動管控洗刷后的水跡烘干工作。
有益地,所述洗刷管控裝置包括滑運配合連接設置在所述洗刷管控腔85左側內的推運塊851以及設置在所述洗刷管控腔85右側內且前后延長設置的第一轉繞軸852,所述推運塊851頂部右側設有伸至所述第二滑運槽86內且滑運配合連接的凸狀塊862,所述凸狀塊862位于所述導引塊861右側的所述第二滑運槽86內,所述推運塊851左側端面固定設置有向左側延長設置的擠壓桿856,所述擠壓桿856左側延長段穿貫所述滑運腔82與所述洗刷管控腔85之間的所述主體8且滑運配合連接,所述第一轉繞軸852上固定設置有凸狀輪853,所述凸狀輪853前端的所述第一轉繞軸852上固定設置有第二錐狀輪854,所述第二錐狀輪854頂部前側契合連接有第三錐狀輪855,所述第三錐狀輪855底部固定設置有向上延長設置的第二轉繞軸953,所述第二轉繞軸953穿貫所述傳運腔95與所述洗刷管控腔85之間的所述儲液箱9和所述主體8且轉繞配合連接,所述第二轉繞軸953頂部延長末尾伸至所述傳運腔95內且延長末尾固定設置有左側頂部與所述第一錐狀輪951右側底部契合連接的第四錐狀輪952,從而實現自動管控起降洗刷裝置實現洗刷作業以及自動管控第一錐狀輪951帶動拌合軸94轉繞實現拌合工作。
有益地,所述第一轉繞軸852前側延長末尾與所述洗刷管控腔85前側內壁轉繞配合連接,所述第一轉繞軸852后側末尾與轉繞馬達配合連接。
初始狀態時,凸狀輪853上的凸部位于洗刷管控腔85內的最右側位置,此時,使滑運塊811受到簧圈813的頂壓位于第一滑運槽81內的最右側位置,同時,使滑運塊811帶動右側底部的導引塊861推動凸狀塊862滑運至第二滑運槽86內的最右側位置,此時,由凸狀塊862帶動推運塊851滑運至第二滑運槽86右側下方的洗刷管控腔85內,同時,是推運塊851右側端面與凸狀輪853背向凸部一側外表面相抵接,此時,推運塊851帶動左側的擠壓桿856最大程度背向滑運腔82,同時,滑運塊811內的儲液孔812位于錐狀腔93正下方位置且相通設置,此時,使滑運塊811內的儲液孔812最大程度背向輸液管83頂部末尾,同時,起降壓件821受到復原簧圈823的頂壓,使起降壓件821位于滑運腔82內的最頂部位置,此時,使起降壓件821帶動洗刷滑運桿822最大程度伸至滑運腔82內,同時,使洗刷滑運桿822底部末尾位于出液管831與套筒84相連接處的上方位置,此時,起降壓件821上的斜端面右側底部與擠壓桿856上的斜端面處于相對狀態。
當需要洗刷時,首先將清洗液通過加液孔92裝入儲液腔91內,清洗液經儲液腔91落入錐狀腔93以及錐狀腔93底部的儲液孔812內,然后通過將主體8移動至需要洗刷的水杯上方位置,接著,通過轉繞馬達帶動第一轉繞軸852轉繞,由第一轉繞軸852帶動凸狀輪853以及第二錐狀輪854轉繞,進而由第二錐狀輪854帶動第三錐狀輪855以及第三錐狀輪855頂部的第二轉繞軸953轉繞,并由第二轉繞軸953帶動第四錐狀輪952轉繞,進而由第四錐狀輪952帶動第一錐狀輪951轉繞,由第一錐狀輪951帶動拌合軸94以及拌合軸94上的拌合葉941轉繞實現拌合工作,同時,由凸狀輪853的轉繞,并使凸狀輪853上的凸部與推運塊851右側端面頂壓滑運配合,此時,使推運塊851逐漸沿洗刷管控腔85內的左側方向滑運,并由推運塊851帶動凸狀塊862以及凸狀塊862左側的導引塊861逐漸沿第二滑運槽86內的左側方向滑運,同時,由導引塊861帶動滑運塊811克服簧圈813的頂壓逐漸沿第一滑運槽81內的左側方向滑運,此時,推運塊851逐漸帶動擠壓桿856左側端逐漸伸至滑運腔82內,使擠壓桿856上的斜端面逐漸與起降壓件821上的斜端面右側底部滑運頂壓配合連接,此時,使起降壓件821克服復原簧圈823的頂壓向下逐漸向下滑運,并使洗刷滑運桿822底部末尾逐漸滑出套筒84底部外,直至如圖3所示凸狀輪853上的凸部位于洗刷管控腔85內的最左側位置,此時,推運塊851最大程度滑運至洗刷管控腔85內的最左側位置,同時,由推運塊851帶動擠壓桿856左側末尾最大程度伸至滑運腔82內,此時,使擠壓桿856左側末尾的斜端面與起降壓件821上的斜端面右側頂部頂壓滑運配合連接,同時,使起降壓件821最大程度滑運至滑運腔82內的底部位置,此時,由起降壓件821帶動洗刷滑運桿822底部末尾最大程度伸出套筒84底部外且最大程度伸至水跡中,同時,由推運塊851頂部右側的凸狀塊862帶動導引塊861最大程度滑運至第二滑運槽86內的左側位置,此時,由導引塊861帶動滑運塊811克服簧圈813的頂壓最大程度滑運至第一滑運槽81內的左側位置,同時,使儲液孔812底部末尾與輸液管83頂部末尾處于相對狀態,此時,儲液孔812內的清洗液自然落入輸液管83內,經輸液管83后落入出液管831內且與洗刷滑運桿822左側外壁相抵接,繼續管控轉繞馬達帶動第一轉繞軸852轉繞,由第一轉繞軸852帶動凸狀輪853,使凸狀輪853逐漸背向推運塊851時,此時,滑運塊811受到簧圈813的頂壓恢復至初始位置,同時,起降壓件821受到復原簧圈823的頂壓恢復到初始位置,此時,出液管831內的清洗液經套筒84落入水跡內的孔中,然后通過屈伸裝置73管控第一支承架71上的烘干罩74伸至水跡中,接著,向左側移動主體8完成水跡烘干工作。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第一滑運槽內滑運設滑運塊,滑運塊內設儲液孔,滑運塊左側的第一滑運槽內設簧圈,洗刷管控腔左側延長段與第一滑運槽右側延長段之間的主體內相通設第二滑運槽,第二滑運槽內滑運配合連接頂部與滑運塊右側延長末尾的底部固定連接的導引塊,滑運腔內設起降洗刷裝置,洗刷管控腔內設用以帶動起降洗刷裝置洗刷作業,從而實現自動管控水跡洗刷以及定量加清洗液工作,提高洗刷的工作效率,省時省力。
2.通過洗刷管控裝置包括滑運配合連接設置在洗刷管控腔左側內的推運塊以及設置在洗刷管控腔右側內且前后延長設置的第一轉繞軸,推運塊頂部右側設伸至第二滑運槽內且滑運配合連接的凸狀塊,凸狀塊位于導引塊右側的第二滑運槽內,推運塊左側端面固定設置向左側延長設置的擠壓桿,擠壓桿左側延長段穿貫滑運腔與洗刷管控腔之間的主體且滑運配合連接,第一轉繞軸上固定設置凸狀輪,凸狀輪前端的第一轉繞軸上固定設置第二錐狀輪,第二錐狀輪頂部前側契合連接第三錐狀輪,第三錐狀輪底部固定設置向上延長設置的第二轉繞軸,第二轉繞軸穿貫傳運腔與洗刷管控腔之間的儲液箱和主體且轉繞配合連接,第二轉繞軸頂部延長末尾伸至傳運腔內且延長末尾固定設置左側頂部與第一錐狀輪右側底部契合連接的第四錐狀輪,從而實現自動管控起降洗刷裝置實現洗刷作業以及自動管控第一錐狀輪帶動拌合軸轉繞實現拌合工作。
3.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實現自動管控洗刷作業以及定量加清洗液工作,同時能實現自動管控清洗液拌合工作,還能實現自動烘干工作。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