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環(huán)保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反滲透多段互換逆流節(jié)水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在現(xiàn)有技術中,提高反滲透膜的產(chǎn)水率的方法主要有:1.提高進水壓力;2.提高進水溫度;3.提高進水水質;4.增加化學清洗頻率;5.減少濃水排放量。但是,提高進水壓力和減少濃水排放量會使進水側污堵和結垢,從而導致產(chǎn)水電導率升高,化學清洗周期縮短;提高進水溫度的能耗較大,影響產(chǎn)水電導率;提高進水水質會增加預處理費用。因此,通常通過增加化學清洗頻率的方法來提高反滲透膜的產(chǎn)水率。但是,該方法會減少反滲透膜的使用壽命。
因此,需要一種方法來延長反滲透膜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通過提供一種反滲透多段互換逆流節(jié)水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延長反滲透膜的使用壽命的技術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反滲透多段互換逆流節(jié)水系統(tǒng),至少包括:第一膜組、第二膜組、第三膜組、第一泵裝置、第二泵裝置、第一閥門、第二閥門、第三閥門、第四閥門、第五閥門、第六閥門、第七閥門、第八閥門、第九閥門、第十閥門、第十一閥門及第十二閥門;所述第一泵裝置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一膜組、所述第二膜組、所述第三膜組的第一進水口貫通連接;所述第一閥門設置在所述第一泵裝置的輸出端和所述第一膜組的第一進水口之間;所述第二閥門設置在所述第一泵裝置的輸出端和所述第二膜組的第一進水口之間;所述第三閥門設置在所述第一泵裝置的輸出端和所述第三膜組的第一進水口之間;所述第二泵裝置的輸入端與所述第一膜組、所述第二膜組、所述第三膜組的第一濃水出口貫通連接;所述第四閥門設置在所述第二泵裝置的輸入端和所述第一膜組的第一濃水出口之間;所述第五閥門設置在所述第二泵裝置的輸入端和所述第二膜組的第一濃水出口之間;所述第六閥門設置在所述第二泵裝置的輸入端和所述第三膜組的第一濃水出口之間;所述第二泵裝置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一膜組、所述第二膜組、所述第三膜組的第二進水口貫通連接;所述第七閥門設置在所述第二泵裝置的輸出端和所述第一膜組的第二進水口之間;所述第八閥門設置在所述第二泵裝置的輸出端和所述第二膜組的第二進水口之間;所述第九閥門設置在所述第二泵裝置的輸出端和所述第三膜組的第二進水口之間;所述第十閥門設置在所述第一膜組的第二濃水出口處;所述第十一閥門設置在所述第二膜組的第二濃水出口處;所述第十二閥門設置在所述第三膜組的第二濃水出口處。
進一步地,還至少包括:第一流量監(jiān)測部件、第二流量監(jiān)測部件及第三流量監(jiān)測部件;所述第一流量監(jiān)測部件設置在所述第一膜組的出水口處;所述第二流量監(jiān)測部件設置在所述第二膜組的出水口處;所述第三流量監(jiān)測部件設置在所述第三膜組的出水口處。
進一步地,還至少包括:第一水質檢測設備、第二水質檢測設備及第三水質檢測設備;所述第一水質檢測設備設置在所述第一膜組的出水口處;所述第二水質檢測設備設置在所述第二膜組的出水口處;所述第三水質檢測設備設置在所述第三膜組的出水口處。
進一步地,還至少包括:第十三閥門;所述第十三閥門通過管道與所述第十閥門、所述第十一閥門、所述第十二閥門連接。
進一步地,還至少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信號輸入端與所述第一流量監(jiān)測部件、所述第二流量監(jiān)測部件、所述第三流量監(jiān)測部件、所述第一水質檢測設備、所述第二水質檢測設備、所述第三水質檢測設備的信號輸出端通訊連接,所述控制器的信號輸出端與所述第一閥門、所述第二閥門、所述第三閥門、所述第四閥門、所述第五閥門、所述第六閥門、所述第七閥門、所述第八閥門、所述第九閥門、所述第十閥門、所述第十一閥門、所述第十二閥門、所述第十三閥門的信號輸入端通訊連接。
進一步地,還至少包括:報警設備;所述報警設備的信號輸入端與所述控制器的信號輸出端通訊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報警設備包括:蜂鳴器和/指示燈。
本實用新型中提供的一個或多個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術效果或優(yōu)點:
本實用新型通過改變管路中閥門的開啟和閉合來實現(xiàn)對第一膜組、第二膜組和第三膜組的進水和濃水管路水流的正反向流動的調整。通過正反向水流來沖洗附著在膜表面的鹽垢,從而實現(xiàn)沖洗膜的效果,進而能夠提高膜的使用壽命,以發(fā)揮反滲透膜本身的最大潛能,使產(chǎn)水率由75%提高到85%,進而達到多段互換逆流節(jié)水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反滲透多段互換逆流節(jié)水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第一膜組,2-第二膜組,3-第三膜組,4-第一泵裝置,5-第二泵裝置,6-第一閥門,7-第二閥門,8-第三閥門,9-第四閥門,10-第五閥門,11-第六閥門,12-第七閥門,13-第八閥門,14-第九閥門,15-第十閥門,16-第十一閥門,17-第十二閥門,18-第十三閥門,20-進水管道,21-第一管道,22-第七管道,23-第二管道,24-第十管道,25-第十二管道,26-第六管道,27-第九管道,28-第十一管道,29-第五管道,30-第八管道,31-第三管道,32-第四管道。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通過提供一種反滲透多段互換逆流節(jié)水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延長反滲透膜的使用壽命的技術效果。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總體思路如下: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通過改變管路中閥門的開啟和閉合來實現(xiàn)對第一膜組、第二膜組和第三膜組的進水和濃水管路水流的正反向流動的調整。通過正反向水流來沖洗附著在膜表面的鹽垢,從而實現(xiàn)沖洗膜的效果,進而能夠提高膜的使用壽命,以發(fā)揮反滲透膜本身的最大潛能,使產(chǎn)水率由75%提高到85%,進而達到多段互換逆流節(jié)水的目的。
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說明書附圖以及具體的實施方式對上述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說明。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反滲透多段互換逆流節(jié)水系統(tǒng),至少包括:第一膜組1、第二膜組2、第三膜組3、第一泵裝置4、第二泵裝置5、第一閥門6、第二閥門7、第三閥門8、第四閥門9、第五閥門10、第六閥門11、第七閥門12、第八閥門13、第九閥門14、第十閥門15、第十一閥門16及第十二閥門17;第一泵裝置4的輸出端與第一膜組1、第二膜組2、第三膜組3的第一進水口貫通連接;第一閥門6設置在第一泵裝置4的輸出端和第一膜組1的第一進水口之間;第二閥門7設置在第一泵裝置4的輸出端和第二膜組2的第一進水口之間;第三閥門8設置在第一泵裝置4的輸出端和第三膜組3的第一進水口之間;第二泵裝置5的輸入端與第一膜組1、第二膜組2、第三膜組3的第一濃水出口貫通連接;第四閥門9設置在第二泵裝置5的輸入端和第一膜組1的第一濃水出口之間;第五閥門10設置在第二泵裝置5的輸入端和第二膜組2的第一濃水出口之間;第六閥門11設置在第二泵裝置5的輸入端和第三膜組3的第一濃水出口之間;第二泵裝置5的輸出端與第一膜組1、第二膜組2、第三膜組3的第二進水口貫通連接;第七閥門12設置在第二泵裝置5的輸出端和第一膜組1的第二進水口之間;第八閥門13設置在第二泵裝置5的輸出端和第二膜組2的第二進水口之間;第九閥門14設置在第二泵裝置5的輸出端和第三膜組3的第二進水口之間;第十閥門15設置在第一膜組1的第二濃水出口處;第十一閥門16設置在第二膜組2的第二濃水出口處;第十二閥門17設置在第三膜組3的第二濃水出口處。
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進行具體說明,還至少包括:第一流量監(jiān)測部件、第二流量監(jiān)測部件及第三流量監(jiān)測部件;第一流量監(jiān)測部件設置在第一膜組1的出水口處;第二流量監(jiān)測部件設置在第二膜組2的出水口處;第三流量監(jiān)測部件設置在第三膜組3的出水口處。
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進行進一步說明,還至少包括:第一水質檢測設備、第二水質檢測設備及第三水質檢測設備;第一水質檢測設備設置在第一膜組1的出水口處;第二水質檢測設備設置在第二膜組2的出水口處;第三水質檢測設備設置在第三膜組3的出水口處。
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進行更進一步說明,還至少包括:第十三閥門18;第十三閥門18通過管道與第十閥門15、第十一閥門16、第十二閥門17連接。
為了提高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自動化水平,還至少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的信號輸入端與第一流量監(jiān)測部件、第二流量監(jiān)測部件、第三流量監(jiān)測部件、第一水質檢測設備、第二水質檢測設備、第三水質檢測設備的信號輸出端通訊連接,控制器的信號輸出端與第一閥門6、第二閥門7、第三閥門8、第四閥門9、第五閥門10、第六閥門11、第七閥門12、第八閥門13、第九閥門14、第十閥門15、第十一閥門16、第十二閥門17、第十三閥門18的信號輸入端通訊連接。
為了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報警功能,還至少包括:報警設備;報警設備的信號輸入端與控制器的信號輸出端通訊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報警設備包括:蜂鳴器和/指示燈。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有三種運行模式,分別為:
模式一:進水管道20與第一泵裝置4接通,第一泵裝置4通過第一管道21和第二管道23分別與第三膜組3、第二膜組2接通,第三膜組3、第二膜組2分別通過第三管道31和第四管道32與第二泵裝置5接通,第二泵裝置5通過第五管道29與第一膜組1接通,第一膜組1通過第六管道26排放濃縮水;
模式二:進水管道20與第一泵裝置4接通,第一泵裝置4通過第七管道22和第二管道23分別與第一膜組1、第二膜組2接通,第一膜組1、第二膜組2分別通過第八管道30和第三管道31與第二泵裝置5接通,第二泵裝置5通過第九管道27與第三膜組3接通,第三膜組3通過第十管道24排放濃縮水;
模式三:進水管道20與第一泵裝置4接通,第一泵裝置4通過第一管道21和第七管道22分別與第一膜組1、第三膜組3接通,第一膜組1、第三膜組3分別通過第八管道30和第四管道32與第二泵裝置5接通,第二泵裝置5通過第十一管道28與第二膜組2接通,第二膜組2通過第十二管道25排放濃縮水;
當前兩段(假設第一膜組1和第三膜組3)有一組膜(假設第一膜組1)的出水量降低時,或者,當水質檢測設備檢測出水質某一項超標時,便將反饋信號發(fā)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相應的閥門開啟或關閉,從而將第一膜組1和第三膜組3的組合模式切換成第二膜組2和第三膜組3組合模式,從而將第一膜組1的濃水口轉換成進水口,進水口轉換成濃水口,由此改變了水流的方向,可沖洗附著在膜表面的鹽垢,從而實現(xiàn)沖洗膜的效果,進而能夠提高膜的使用壽命,以發(fā)揮反滲透膜本身的最大潛能,使產(chǎn)水率由75%提高到85%,進而達到多段互換逆流節(jié)水的目的,減少了后置設備的投入,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
【技術效果】
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通過改變管路中閥門的開啟和閉合來實現(xiàn)對第一膜組1、第二膜組2和第三膜組3的進水和濃水管路水流的正反向流動的調整。通過正反向水流來沖洗附著在膜表面的鹽垢,從而實現(xiàn)沖洗膜的效果,進而能夠提高膜的使用壽命,以發(fā)揮反滲透膜本身的最大潛能,使產(chǎn)水率由75%提高到85%,進而達到多段互換逆流節(jié)水的目的。
2、通過對流量監(jiān)測部件的使用,實現(xiàn)了對第一膜組1、第二膜組2和第三膜組3的出水流量的監(jiān)測,從而實現(xiàn)了對第一膜組1、第二膜組2和第三膜組3的進水和濃水管路水流的正反向流動的調整。
3、通過對水質檢測設備的使用,實現(xiàn)了對第一膜組1、第二膜組2和第三膜組3的出水水質的檢測,進一步實現(xiàn)了對第一膜組1、第二膜組2和第三膜組3的進水和濃水管路水流的正反向流動的調整。
4、通過對控制器的使用,提高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自動化水平。
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運行水質穩(wěn)定,提高了水的利用率、節(jié)約了水的單耗、可操作性強、減少了人員勞動強度、降低了設備投資成本、降低了企業(yè)的生產(chǎn)成本。此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具有結構簡單、緊湊,實現(xiàn)一體化,便于運輸?shù)膬?yōu)點。
盡管已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但本領域內(nèi)的技術人員一旦得知了基本創(chuàng)造性概念,則可對這些實施例作出另外的變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權利要求意欲解釋為包括優(yōu)選實施例以及落入本實用新型范圍的所有變更和修改。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nèi),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