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發動機缸蓋清洗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發動機缸蓋清洗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的,通過擺桿步進式清洗機完成發動機缸蓋的清洗工序,該擺桿步進式清洗機采用噴箱噴淋高壓水直接清洗缸蓋水套。然而,采用上述清洗方法對發動機缸蓋清洗后,通過實際檢測可知:缸蓋水套中的污物重量>100mg,鋁屑殘留發生率100%。可見,缸蓋水套內的鋁屑通常會卡在空間狹窄的楔形水套死角中,無法全部洗出來,發動機缸蓋中殘留鋁屑量大,無法進行后工序加工。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發動機缸蓋清洗裝置,它能夠減小發動機缸蓋中鋁屑殘留量與鋁屑殘留發生率,能提高清洗效果。
其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發動機缸蓋清洗裝置,包括:高壓水進水管與高壓氣進氣管,所述高壓水進水管用于連通至高壓水提供機構,所述高壓氣進氣管用于連通至高壓氣提供機構;在本實施例中高壓氣的壓強為0.4MPA~0.6MPA,高壓水的壓強為0.4MPA~0.6MPA。清洗噴嘴,所述清洗噴嘴與所述高壓水進水管、所述高壓氣進氣管相連通,所述清洗噴嘴用于裝入到所述發動機缸蓋的水套孔中。
上述的發動機缸蓋清洗裝置,由于清洗噴嘴連接有高壓水進水管、所述高壓氣進氣管,如此通過清洗噴嘴可以將高壓氣和高壓水同步灌入到發動機缸蓋的水套孔中,便能在水套孔中形成有沖擊效果的高壓水氣混合流,高壓水氣混合流產生的高壓氣泡不斷灌入水套內腔,對鋁屑起到高頻次爆破作用,可以震碎鋁屑;另外,高壓氣泡的流動性更好,比水能更好的深入進水套死角,對死角鋁屑、特別是鑲嵌鋁屑產生全方位多角度沖擊,如此能有效消除水套內死角鋁屑殘留。相對于傳統的清洗機構,本實施例能使得發動機缸蓋中鋁屑殘留量與鋁屑殘留發生率均大大降低,能提高清洗效果。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發動機缸蓋清洗裝置還包括第一水箱,所述清洗噴嘴包括第一清洗噴嘴,所述第一水箱側壁裝設有一個以上所述第一清洗噴嘴。本實施例中,第一清洗噴嘴為多個、且分布在第一水箱的各個內側壁。如此,第一清洗噴嘴伸入到發動機缸蓋的水套孔中清洗的同時,可以將發動機缸蓋整件浸泡在第一水箱中進行浸泡清洗,高壓水氣混合流清洗發動機缸蓋的過程中,將帶動浸泡水運動匯合成強勁的清洗流,進一步提高發動機缸蓋中的水套孔的清洗效果。并通過實際檢測可知,鋁屑殘留發生率可降低為0。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發動機缸蓋清洗裝置還包括第一輸送機構、第一搬運機構與第一抓取機構,所述第一輸送機構用于將發動機缸蓋輸送至第一搬運位,所述第一搬運機構與所述第一抓取機構相連,所述第一抓取機構用于抓取所述發動機缸蓋,所述第一搬運機構用于將所述第一抓取機構由第一搬運位搬運至所述第一水箱中、并使得所述發動機缸蓋的水套孔套接所述第一清洗噴嘴。本實施例中,第一輸送機構可以為輸送鏈、輸送帶、輸送臺、輸送車等輸送機構。第一抓取機構可以為機械手抓取機構、開合夾具或吸附抓取機構等。第一搬運機構可以采用機器人搬運組件,也可以采用其它通過氣缸驅動或絲桿驅動連桿動作的搬運組件,只要能夠實現搬運即可。該輸送機構、第一搬運機構與第一抓取機構均可以在市面上購買,為現有技術,具體結構不再贅述。將發動機缸蓋投料至第一輸送機構上時,第一輸送機構便將發動機缸蓋輸送至第一搬運位。第一搬運機構帶動第一抓取機構移動至第一搬運位,第一抓取機構抓取到發動機缸蓋后,第一搬運機構再驅動第一抓取機構帶動發動機缸蓋移動至第一水箱中、并使得所述發動機缸蓋的水套孔套接所述第一清洗噴嘴,此時便可以通過控制第一清洗噴嘴開啟,便可以對發動機缸蓋通過高壓水進行清洗。如此,通過第一輸送機構、第一搬運機構與第一抓取機構將結合在一起,便可以取代人工來對發動機缸蓋進行清洗操作,大大節省了勞動力,能實現批量化清洗工作。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發動機缸蓋清洗裝置還包括第二水箱、第二搬運機構、第二抓取機構與第一工件承放臺,所述清洗噴嘴包括第二清洗噴嘴,所述第二水箱側壁裝設有一個以上所述第二清洗噴嘴;所述第一搬運機構還用于將所述第一抓取機構由所述第一水箱搬運至所述第一工件承放臺的第二搬運位;所述第二搬運機構與所述第二抓取機構相連,所述第二搬運機構用于將所述第二抓取機構由所述第二搬運位搬運至所述第二水箱中、并使得所述發動機缸蓋的水套孔套接所述第二清洗噴嘴。本實施例中,第二搬運機構類似于第一搬運機構,可以采用機器人搬運組件,也可以采用通過氣缸驅動或絲桿驅動連桿動作的搬運組件,只要能夠實現搬運即可。并由于設置有第一水箱與第二水箱,第一搬運機構與第二搬運機構,這樣可以先通過第一搬運機構將發動機缸蓋搬運至第一水箱中,通過第一清洗噴嘴套入到發動機缸蓋的GA面水套孔中,對發動機缸蓋進行第一次清洗處理,第一次清洗完畢后,第一搬運機構再將發動機缸蓋從第一水箱中搬出、并放置在第一工件承放臺的第二搬運位上;然后通過第二搬運機構將發動機缸蓋搬運至第二水箱中,通過第二清洗噴嘴套入到發動機缸蓋的HC面水套孔中,對發動機缸蓋進行第二次清洗處理。如此,本實施例裝置能使得發動機缸蓋的水套內腔的各個角落均能夠得到的高壓水氣混合流的清洗,能便于將發動機缸蓋水套內腔死角中殘留鋁屑清洗出,對發動機缸蓋的清洗效率較高。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發動機缸蓋清洗裝置還包括第二工件承放臺、第三搬運機構、第三抓取機構與清洗機構,所述第二搬運機構還用于將所述第二抓取機構由所述第二水箱搬運至所述第二工件承放臺的第三搬運位;所述第三搬運機構與所述第三抓取機構相連,所述第三搬運機構用于將所述第三抓取機構由所述第三搬運位搬運至所述清洗機構的清洗工位,所述清洗機構用于對所述發動機缸蓋的螺紋孔、深油孔及水套孔進行沖洗。本實施例中,第三搬運機構類似于第一搬運機構、第二搬運機構,可以采用機器人搬運組件,也可以采用通過氣缸驅動或絲桿驅動連桿動作的搬運組件,只要能夠實現搬運即可。待第二次清洗結束后,第二搬運機構再將發動機缸蓋從第二水箱中搬出、并放置在第二工件承放臺的第三搬運位上;然后通過第三搬運機構將發動機缸蓋搬運至清洗機構的清洗工位,通過清洗機構對發動機缸蓋進行第三次清洗處理。在其它實施例中,所述的發動機缸蓋清洗裝置可以不包括第二搬運機構與第二水箱,即通過第一水箱對發動機缸蓋進行第一次清洗后,便通過第三搬運機構將第三抓取機構由所述第二搬運位搬運至所述清洗機構的清洗工位,直接對發動機缸蓋的螺紋孔、深油孔及水套孔進行沖洗。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清洗機構包括若干個高壓水噴嘴與若干個移動機構,所述高壓水噴嘴連接有高壓水提供機構,所述移動機構與所述高壓水噴嘴相連,所述移動機構用于驅動高壓水噴嘴對準所述發動機缸蓋的螺紋孔、深油孔或水套孔。如此,通過清洗機構對發動機缸蓋進行第三次清洗,便可以將發動機缸蓋的螺紋孔、深油孔或水套孔中所殘留的鋁屑等污物清洗干凈,以保證發動機缸蓋的清洗效果。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發動機缸蓋清洗裝置還包括第二輸送機構,所述第二輸送機構用于將清洗完畢的所述發動機缸蓋輸出至下料工位。本實施例中,第三搬運機構還用于將所述第三抓取機構由所述清洗機構的清洗工位移動至第二輸送機構。第三抓取機構移動由清洗機構的清洗工位移動至第二輸送機構時,第三抓取機構將發動機缸蓋放置于第二輸送機構上,通過第二輸送機構將清洗完畢的發動機缸蓋輸出。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發動機缸蓋清洗裝置還包括用于將所述第二輸送機構上的發動機缸蓋吹干處理的吹干機構或用于將所述第二輸送機構上的發動機缸蓋烘干處理的烘干機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發動機缸蓋清洗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水箱外部的透明罩體,所述透明罩體設有用于所述第一抓取機構穿過的開口區;所述透明罩體外部設有抽風機構,所述抽風機構用于將所述透明罩體內部氣體抽出至所述透明罩體外部。本實施例中,第二水箱、第一搬運機構、第二搬運機構、第三搬運機構、第一工件承放臺、第二工件承放臺及清洗機構也均可以設置在透明罩體內部,發動機缸蓋在清洗過程中,通過透明罩體能夠避免高壓水汽向外部濺射。同時通過抽風機構將透明罩體內清洗過程中所產生的氣霧抽出至外部,這樣工作人員便可以在透明罩體外部較好地觀察到透明罩體內部的發動機缸蓋的清洗狀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發動機缸蓋清洗裝置還包括用于支撐所述第一水箱的底座,所述底座的支撐面相對于所述底座的底面傾斜設置,所述底座的支撐面上鋪設有柵格板。本實施例中,第二水箱、第一搬運機構、第二搬運機構、第三搬運機構、第一工件承放臺、第二工件承放臺及清洗機構也設置在底座上方。由于底座支撐面傾斜設置,如此清洗噴嘴與高壓水噴嘴清洗發動機缸蓋過程中,清洗水濺射到底座上后將順著傾斜面向外流出。且由于底座上鋪設有柵格板,從而便能避免打滑現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發動機缸蓋清洗裝置中第一水箱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發動機缸蓋清洗裝置中第二水箱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發動機缸蓋清洗裝置俯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發動機缸蓋清洗裝置主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發動機缸蓋清洗裝置側視圖。
10、高壓水進水管,20、高壓氣進氣管,31、第一清洗噴嘴,32、第二清洗噴嘴,40、第一水箱,50、第一輸送機構,60、第一搬運機構,70、第二水箱,80、第二搬運機構,90、第一工件承放臺,100、第二工件承放臺,110、第三搬運機構,120、清洗機構,121、移動機構,130、第二輸送機構,140、吹干機構,150、透明罩體,160、抽風機構,170、底座,180、柵格板,190、圖像擷取裝置,200、發動機缸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或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發動機缸蓋清洗裝置,包括:高壓水進水管10、高壓氣進氣管20、及清洗噴嘴。所述高壓水進水管10用于連通至高壓水提供機構,所述高壓氣進氣管20用于連通至高壓氣提供機構。在本實施例中高壓氣的壓強為0.4MPA~0.6MPA,高壓水的壓強為0.4MPA~0.6MPA。所述清洗噴嘴與所述高壓水進水管10、所述高壓氣進氣管20相連通,所述清洗噴嘴用于裝入到所述發動機缸蓋200(如圖5所示)的水套孔中。
上述的發動機缸蓋清洗裝置,由于清洗噴嘴連接有高壓水進水管10、所述高壓氣進氣管20,如此通過清洗噴嘴可以將高壓氣和高壓水同步灌入到發動機缸蓋200的水套孔中,便能在水套孔中形成有沖擊效果的高壓水氣混合流,高壓水氣混合流產生的高壓氣泡不斷灌入水套內腔,對鋁屑起到高頻次爆破作用,可以震碎鋁屑;另外,高壓氣泡的流動性更好,比水能更好的深入進水套死角,對死角鋁屑、特別是鑲嵌鋁屑產生全方位多角度沖擊,如此能有效消除水套內死角鋁屑殘留。相對于傳統的清洗機構120,本實施例能使得發動機缸蓋200中鋁屑殘留量與鋁屑殘留發生率均大大降低,能提高清洗效果。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發動機缸蓋清洗裝置還包括第一水箱40。所述清洗噴嘴包括第一清洗噴嘴31。所述第一水箱40側壁裝設有一個以上所述第一清洗噴嘴31。本實施例中,第一清洗噴嘴31為多個、且分布在第一水箱40的各個內側壁。如此,第一清洗噴嘴31伸入到發動機缸蓋200的水套孔中清洗的同時,可以將發動機缸蓋200整件浸泡在第一水箱40中進行浸泡清洗,高壓水氣混合流清洗發動機缸蓋200的過程中,將帶動浸泡水運動匯合成強勁的清洗流,進一步提高發動機缸蓋200中的水套孔的清洗效果。并通過實際檢測可知,鋁屑殘留發生率可降低為0。
進一步的,所述的發動機缸蓋清洗裝置還包括第一輸送機構50、第一搬運機構60與第一抓取機構。所述第一輸送機構50用于將發動機缸蓋200輸送至第一搬運位。所述第一搬運機構60與所述第一抓取機構相連。所述第一抓取機構用于抓取所述發動機缸蓋200。所述第一搬運機構60用于將所述第一抓取機構由第一搬運位搬運至所述第一水箱40中、并使得所述發動機缸蓋200的水套孔套接所述第一清洗噴嘴31。本實施例中,第一輸送機構50可以為輸送鏈、輸送帶、輸送臺、輸送車等輸送機構。第一抓取機構可以為機械手抓取機構、開合夾具或吸附抓取機構等。第一搬運機構60可以采用機器人搬運組件,也可以采用其它通過氣缸驅動或絲桿驅動連桿動作的搬運組件,只要能夠實現搬運即可。該輸送機構、第一搬運機構60與第一抓取機構均可以在市面上購買,為現有技術,具體結構不再贅述。將發動機缸蓋200投料至第一輸送機構50上時,第一輸送機構50便將發動機缸蓋200輸送至第一搬運位。第一搬運機構60帶動第一抓取機構移動至第一搬運位,第一抓取機構抓取到發動機缸蓋200后,第一搬運機構60再驅動第一抓取機構帶動發動機缸蓋200移動至第一水箱40中、并使得所述發動機缸蓋200的水套孔套接所述第一清洗噴嘴31,此時便可以通過控制第一清洗噴嘴31開啟,便可以對發動機缸蓋200通過高壓水進行清洗。如此,通過第一輸送機構50、第一搬運機構60與第一抓取機構將結合在一起,便可以取代人工來對發動機缸蓋200進行清洗操作,大大節省了勞動力,能實現批量化清洗工作。
其中,所述的發動機缸蓋清洗裝置還包括有圖像擷取裝置190。通過圖像擷取裝置190獲取第一輸送機構50的第一搬運位上的發動機缸蓋200的具體位置信息,并根據發動機缸蓋200的在第一搬運位上的具體位置信息,控制第一搬運機構60驅動第一抓取機構至第一搬運位的相應位置,使第一抓取機構能更加準確的抓取到發動機缸蓋200。
此外,所述的發動機缸蓋清洗裝置還包括第二水箱70、第二搬運機構80、第二抓取機構與第一工件承放臺90。所述清洗噴嘴包括第二清洗噴嘴32。所述第二水箱70側壁裝設有一個以上所述第二清洗噴嘴32。所述第一搬運機構60還用于將所述第一抓取機構由所述第一水箱40搬運至所述第一工件承放臺90的第二搬運位。所述第二搬運機構80與所述第二抓取機構相連,所述第二搬運機構80用于將所述第二抓取機構由所述第二搬運位搬運至所述第二水箱70中、并使得所述發動機缸蓋200的水套孔套接所述第二清洗噴嘴32。本實施例中,第二搬運機構80類似于第一搬運機構60,可以采用機器人搬運組件,也可以采用通過氣缸驅動或絲桿驅動連桿動作的搬運組件,只要能夠實現搬運即可。并由于設置有第一水箱40與第二水箱70,第一搬運機構60與第二搬運機構80,這樣可以先通過第一搬運機構60將發動機缸蓋200搬運至第一水箱40中,通過第一清洗噴嘴31套入到發動機缸蓋200的GA(GASKET FACE)面水套孔中,對發動機缸蓋200進行第一次清洗處理,第一次清洗完畢后,第一搬運機構60再將發動機缸蓋200從第一水箱40中搬出、并放置在第一工件承放臺90的第二搬運位上;然后通過第二搬運機構80將發動機缸蓋200搬運至第二水箱70中,通過第二清洗噴嘴32套入到發動機缸蓋200的HC(HEAD COVER FACE)面水套孔中,對發動機缸蓋200進行第二次清洗處理。如此,本實施例裝置能使得發動機缸蓋200的水套內腔的各個角落均能夠得到的高壓水氣混合流的清洗,能便于將發動機缸蓋200水套內腔死角中殘留鋁屑清洗出,對發動機缸蓋200的清洗效率較高。
通過第一清洗噴嘴31將高壓氣與高壓水同步通過所述發動機缸蓋200的GA面水套孔灌入到所述發動機缸蓋200水套中保持時間t1;其中,發動機缸蓋200的GA面與發動機缸蓋200的HC面為相對面,發動機缸蓋200的GA面的水套孔為進水通孔,發動機缸蓋200的HC面的水套孔為出水通孔。發動機缸蓋200的MI面(MISSION FACE)為發動機缸蓋200的另一側面,發動機缸蓋200的MI面的出水口為出水口。發動機缸蓋200的GA面上的水套孔與發動機缸蓋200的HC面上的水套孔以及發動機缸蓋200的MI面上的出水口均相通,若將高壓水與高壓氣通入發動機缸蓋200的GA面水套孔中后,高壓水與高壓氣沖洗發動機缸蓋200水套內腔中所殘留的鋁屑,將通過發動機缸蓋200的HC面的水套孔以及MI面的出水口排出。
通過第二清洗噴嘴32將高壓氣與高壓水同步通過所述發動機缸蓋200的HC面水套孔灌入到所述發動機缸蓋200水套中保持時間t2。同樣的,將高壓水與高壓氣通入發動機缸蓋200的HC面水套孔中后,高壓水與高壓氣沖洗發動機缸蓋200水套內腔中所殘留的鋁屑,并通過發動機缸蓋200的GA面的水套孔以及MI面的出水口排出。
其中,時間t1、時間t2可以根據發動機缸蓋200中鋁屑殘留程度相應設置,主要是能夠用于將發動機缸蓋200中水套中的鋁屑清洗干凈,并避免殘留于發動機缸蓋200水套內腔中即可。其它實施例中,也可以先對發動機缸蓋200的HC面水套孔進行清洗,然后再對發動機缸蓋200的GA面水套孔進行清洗。
本實施例中,所述高壓氣通入到所述發動機缸蓋200的GA面水套孔或HC面水套孔中的方式為脈沖式。例如:高壓氣吹4秒停4秒的通入到發動機缸蓋200水套孔中,具體的脈沖方式可以根據發動機缸蓋200的型號相應調試得到。這樣,能有利于附帶鋁屑流從發動機缸蓋200的水套孔中排出。
另外,所述的發動機缸蓋清洗裝置還包括第二工件承放臺100、第三搬運機構110、第三抓取機構與清洗機構120。所述第二搬運機構80還用于將所述第二抓取機構由所述第二水箱70搬運至所述第二工件承放臺100的第三搬運位;所述第三搬運機構110與所述第三抓取機構相連,所述第三搬運機構110用于將所述第三抓取機構由所述第三搬運位搬運至所述清洗機構120的清洗工位,所述清洗機構120用于對所述發動機缸蓋200的螺紋孔、深油孔及水套孔進行沖洗。本實施例中,第三搬運機構110類似于第一搬運機構60、第二搬運機構80,可以采用機器人搬運組件,也可以采用通過氣缸驅動或絲桿驅動連桿動作的搬運組件,只要能夠實現搬運即可。待第二次清洗結束后,第二搬運機構80再將發動機缸蓋200從第二水箱70中搬出、并放置在第二工件承放臺100的第三搬運位上;然后通過第三搬運機構110將發動機缸蓋200搬運至清洗機構120的清洗工位,通過清洗機構120對發動機缸蓋200進行第三次清洗處理。在其它實施例中,所述的發動機缸蓋清洗裝置可以不包括第二搬運機構80與第二水箱70,即通過第一水箱40對發動機缸蓋200進行第一次清洗后,便通過第三搬運機構110將第三抓取機構由所述第二搬運位搬運至所述清洗機構120的清洗工位,直接對發動機缸蓋200的螺紋孔、深油孔及水套孔進行沖洗。
請參閱圖5,所述清洗機構120包括若干個高壓水噴嘴與若干個移動機構121。所述高壓水噴嘴連接有高壓水提供機構。所述移動機構121與所述高壓水噴嘴相連,所述移動機構121用于驅動高壓水噴嘴對準所述發動機缸蓋200的螺紋孔、深油孔或水套孔。如此,通過清洗機構120對發動機缸蓋200進行第三次清洗,便可以將發動機缸蓋200的螺紋孔、深油孔或水套孔中所殘留的鋁屑等污物清洗干凈,以保證發動機缸蓋200的清洗效果。
其中,所述通過高壓水對所述發動機缸蓋200的螺紋孔進行沖洗的方法為:將用于噴射高壓水的高壓水噴嘴對準所述螺紋孔,并控制所述高壓水噴嘴與所述螺紋孔之間的距離為5~10mm。如此,便可以將發動機缸蓋200的螺紋孔中所殘留的鋁屑等污物清洗干凈,以保證發動機缸蓋200的清洗效果。
所述通過高壓水對所述發動機缸蓋200的深油孔進行沖洗的方法為:判斷用于噴射高壓水的高壓水噴嘴能否插入到所述深油孔中,若能,則將所述高壓水噴嘴插入到所述深油孔中5~10mm,若不能,則將所述高壓水噴嘴對準所述深油孔,并控制所述高壓水噴嘴與所述深油孔之間的距離為1~2mm。如此,便可以將發動機缸蓋200的深油孔中所殘留的鋁屑等污物清洗干凈,以保證發動機缸蓋200的清洗效果。再次對發動機缸蓋200的水套孔進行清洗,確保發動機缸蓋200的水套孔內無鋁屑殘留,確保發動機缸蓋200水套孔的清洗效果。
所述通過高壓水對所述發動機缸蓋200的水套孔進行沖洗的方法為:將所述高壓水噴嘴插入到所述水套孔中5~10mm。
請再參閱圖3或圖4,所述的發動機缸蓋清洗裝置還包括第二輸送機構130。所述第二輸送機構130用于將清洗完畢的所述發動機缸蓋200輸出至下料工位。本實施例中,第三搬運機構110還用于將所述第三抓取機構由所述清洗機構120的清洗工位移動至第二輸送機構130。第三抓取機構移動由清洗機構120的清洗工位移動至第二輸送機構130時,第三抓取機構將發動機缸蓋200放置于第二輸送機構130上,通過第二輸送機構130將清洗完畢的發動機缸蓋200輸出。
請再參閱圖3,所述的發動機缸蓋清洗裝置還包括用于將所述第二輸送機構130上的發動機缸蓋200吹干處理的吹干機構140或用于將所述第二輸送機構130上的發動機缸蓋200烘干處理的烘干機構。
請再參閱圖4,所述的發動機缸蓋清洗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水箱40外部的透明罩體150。本實施例中,透明罩體150可以通過多個透明玻璃板相連構成。所述透明罩體150設有用于所述第一抓取機構穿過的開口區,這樣第一搬運機構60能夠驅動第一抓取機構穿出開口區外移動至第一輸送機構50的第一搬運位,抓取到發動機缸蓋200后,再穿入開口區內將發動機缸蓋200放置到第一水箱40中。所述透明罩體150外部設有抽風機構160,所述抽風機構160用于將所述透明罩體150內部氣體抽出至所述透明罩體150外部。本實施例中,第二水箱70、第一搬運機構60、第二搬運機構80、第三搬運機構110、第一工件承放臺90、第二工件承放臺100及清洗機構120也均可以設置在透明罩體150內部,發動機缸蓋200在清洗過程中,通過透明罩體150能夠避免高壓水汽向外部濺射。同時通過抽風機構160將透明罩體150內清洗過程中所產生的氣霧抽出至外部,這樣工作人員便可以在透明罩體150外部較好地觀察到透明罩體150內部的發動機缸蓋200的清洗狀態。
請參閱圖5,所述的發動機缸蓋清洗裝置還包括用于支撐所述第一水箱40的底座170。所述底座170的支撐面相對于所述底座170的底面傾斜設置,所述底座170的支撐面上鋪設有柵格板180。本實施例中,第二水箱70、第一搬運機構60、第二搬運機構80、第三搬運機構110、第一工件承放臺90、第二工件承放臺100及清洗機構120也設置在底座170上方。由于底座170支撐面傾斜設置,如此清洗噴嘴與高壓水噴嘴清洗發動機缸蓋200過程中,清洗水濺射到底座170上后將順著傾斜面向外流出。且由于底座170上鋪設有柵格板180,從而便能避免打滑現象。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征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