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凈化裝置,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富營養水源凈化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技術中授權公告號為CN201614322U的中國專利文件公開了一種光合作用催生水生植物和藻類的凈化水質裝置,包括分隔浮欄,分隔浮欄分隔出一處理區域,在該處理區域內設有防水光源。由于本實用新型用防水光源在水中建立紅外光照源,擴大水中植物和藻類的光合作用,催生藻類和植物的快速生長,加快吸收水中的有機物,氨、氮等富營養物質,等到水生植物長到一定程度后從水中撈出,從而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
采用上述裝置和方法可對富營養水源進行凈化,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每個凈化周期都得對處理區域內的藻類進行打撈,尤其在處理區域較大時,很難快速對處理區域內的藻類進行清理,該過程十分浪費人力且操作繁瑣。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富營養水源凈化裝置,更方便對處理區域內的藻類進行打撈,節省人力。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富營養水源凈化裝置,包括分隔浮欄和防水光源,所述分隔浮欄包括:兩個平行設置的X軸浮欄;兩個平行設置的Y軸浮欄;所述X軸浮欄和Y軸浮欄圍合成矩形結構,所述X軸浮欄滑動連接于Y軸浮欄。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中,兩個平行設置的X軸浮欄可沿著Y軸浮欄相向移動,從而將處理區域內的藻類向中間區域匯集,方便對處理區域內的藻類一并進行打撈清理,清理效率高,操作方便,更節省人力。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X軸浮欄包括下沉條和上浮條,下沉條和上浮條相平行,所述下沉條和上浮條之間連接有第一濾網。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下沉條可沉入水中,上浮條浮于水面上并通過第一濾網與下沉條連接,使得下沉條不至于沉入水底;X軸浮欄采用該方案不僅可以用于阻攔漂浮于水面的藻類,而且可以阻擋水面以下一定深度范圍內的藻類,使得藻類不易流向其它水域,避免對其它水域造成影響。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上浮條和下沉條之間連接有若干根支撐條,其中有兩根支撐條分別連接于上浮條和下沉條的兩端。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得上浮條與下沉條連接更可靠,結構強度高,使得X軸浮欄不易受水流影響。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Y軸浮欄包括上浮桿和下沉桿,所述上浮桿和下沉桿相平行,所述上浮桿和下沉桿之間連接有軟性的第二濾網,第二濾網滑動連接于上浮桿和下沉桿,所述上浮桿穿設連接于上浮條,所述下沉桿穿設連接于下沉條。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Y軸浮欄包括有上浮桿和下沉桿,且中間連接有第二濾網,其也可以起到阻擋水面以下一定深度范圍內的藻類的作用,上浮桿穿設連接于上浮條,下沉桿穿設連接于下沉條,從而使得X軸浮欄可以沿著Y軸浮欄移動;第二濾網為軟質濾網且滑動連接于上浮桿和下沉桿上,因此在X軸浮欄向中間移動時,會推動第二濾網,使得第二濾網收攏折疊,以讓X軸浮欄順利移動,又不會讓藻類流走。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濾網和第二濾網可拆卸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濾網和第二濾網連接,在X軸浮欄向中間移動時,可以避免藻類從第一濾網和第二濾網的銜接處流走;且第一濾網和第二濾網可以進行拆卸,方便運輸、安裝。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上浮桿與上浮條之間以及下沉桿與下沉條之間均可拆卸連接有鎖定件。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鎖定件可用于固定上浮桿和上浮條以及下沉桿和下沉條,提高穩定性;在鎖定件拆除時,上浮條可以沿上浮桿移動,下沉條可以沿著下沉桿移動,從而實現X軸浮欄的移動。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下沉桿和下沉條均具有配重腔,配重腔具有可啟閉的開口,所述配重腔中放置有配重件。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可以人為控制下沉條和下沉桿的重量,從而調節X軸浮欄和Y軸浮欄的下沉深度,使用更靈活、方便。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上浮條和下沉條的兩端均連接有拉索。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拉索更方便拖動X軸浮欄,使得X軸浮欄移動。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防水光源為紅外光源。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水生藻類多對紅外光源特別敏感,因此采用紅外光源更有助于水生藻類的光合作用,使得水生藻類更快吸收水中的富營養物質,更有助于水質凈化。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防水光源通過繩索連接于X軸浮欄或Y軸浮欄。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更方便對防水光源進行安裝、拆卸。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能夠對處理區域內的藻類進行收集一并清理,清理效率高,更加節省人力;且不僅能夠阻擋漂浮于水面的藻類,還能阻擋水面以下一定深度范圍內的藻類,更好地防止藻類外流,降低對其它水域的影響。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一X軸浮欄未移動時的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一X軸浮欄移動后的示意圖;
圖3是實施例一中X軸浮欄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實施例一中Y軸浮欄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實施例二中X軸浮欄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分隔浮欄;2、防水光源;3、X軸浮欄;4、Y軸浮欄;5、上浮條;6、下沉條;7、支撐條;8、第一濾網;9、通孔;10、鎖緊螺栓;11、上浮桿;12、下沉桿;13、第二濾網;14、套環;15、堵塞;16、拉索。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一種富營養水源凈化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分隔浮欄1和防水光源2,分隔浮欄1用于在水面分隔出一處理區域,防水光源2通過繩索連接于分隔浮欄1上,防水光源2安裝時,沉入水面1m左右,防水光源2通過水下電纜進行供電;優選的防水光源2為紅外光源。
如圖1-2所示,分隔浮欄1包括:兩個平行設置的X軸浮欄3;兩個平行設置的Y軸浮欄4;X軸浮欄3和Y軸浮欄4圍合成矩形結構,且X軸浮欄3滑動連接于Y軸浮欄4。
如圖3所示,X軸浮欄3包括下沉條6和上浮條5,下沉條6和上浮條5相平行,上浮條5和下沉條6的兩端通過支撐條7連接。下沉條6和上浮條5以及支撐條7之間連接有第一濾網8。
如圖4所示,Y軸浮欄4包括上浮桿11和下沉桿12,上浮桿11和下沉桿12相平行,上浮桿11和下沉桿12之間連接有軟性的第二濾網13,第二濾網13優選為尼龍繩編織的尼龍網;第二濾網13上設有套環14并通過套環14套設于上浮桿11和下沉桿12;
結合圖3、圖4所示,上浮條5和下沉條6的兩端均設有通孔9,安裝時,上浮桿11穿設連接于上浮條5的通孔9,下沉桿12穿設連接于下沉條6的通孔9,使得上浮條5在上浮桿11上形成滑動連接,下沉條6在下沉桿12上形成滑動連接。且上浮條5和下沉條6的通孔9位置均設置有鎖緊螺栓10,鎖緊螺栓10可擰入通孔9中用于鎖緊上浮桿11或下沉桿12。
如圖3-4所示,下沉條6和下沉桿12均為空心管狀結構,其內腔可以用于放置配重件,配重件為預制的鐵柱,下沉條6和下沉桿12的兩端均設有堵塞15。通過放置不同重量的配重件可控制下沉條6或下沉桿12的下沉深度。
本實施例用于富營養水源的凈化時,先通過X軸浮欄3和Y軸浮欄4在富營養水源上框出一處理區域,在安裝過程中,上浮桿11穿設于上浮條5的通孔9并通過鎖緊螺栓10固定;下沉桿12穿設于下沉條6的通孔9并通過鎖緊螺栓10固定;第一濾網8和第二濾網13的銜接處通過繩子綁扎;在上述操作完成后,分隔浮欄1便框出了一個矩形結構且具有一定深度的處理區域;再通過繩索綁扎固定防水光源2,防水光源2上加重物使之沉入水中1m左右,防水光源2連接于水下電纜進行供電。
在防水光源2的作用下可促進處理區域內藻類生長,使得藻類加快吸收水中的有機物,氨、氮等富營養物質,直至水中藻類生長成熟,開始對水中藻類進行打撈清理。
打撈清理時,先拆除鎖緊螺栓10,將兩個X軸浮欄3朝相向的一側推動,該過程中第二濾網13收攏折疊,使得X軸浮欄3可以順利沿著Y軸浮欄4滑動,處理區域中的藻類逐漸被匯集至處理區域的中間位置,然后一并打撈清理,清理方便,節省人力。
通過藻類的生長吸收水中的富營養物質,再待藻類成熟時,及時將藻類打撈清理,可有效對富營養水源進行凈化。
實施例二,如圖5所示,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上浮條5和下沉條6的兩端均連接有拉索16。通過拉索16更方便拖動X軸浮欄3,使得X軸浮欄3移動。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