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河道凈化裝置,屬于水處理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城市人口急劇增加,生活污染及生產污染越來越嚴重,城市環境總體質量明顯下降,其中城市內河流黑臭已經成為影響城市形象和市民生活亟待解決的問題。水體流速減慢趨向靜止、來流水體的污染、河道環境的破壞等原因造成了河流黑臭的形成與惡化。黑臭的惡化越來越影響到生態環境,黑臭河道的凈化工作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對于黑臭河道的治理,國內主要采用向水體充氧的方式和丁壩主體添加填料的方式來凈化水體。
授權公告號CN 205088016 U,授權公告日2016.3.16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中公開了一種緩釋芽孢桿菌的黑臭河道凈化裝置,由括浮筒、支撐框架、圍擋、配重、生物填料、菌筒、曝氣裝置、定位裝置、風機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安裝在所述支撐框架上方,所述生物填料填充于所述支撐框架內,所述菌筒設置在所述生物填料下方以及所述曝氣裝置上方,所述曝氣裝置固定于所述支撐框架底邊,所述配重安裝在所述支撐框架下方,所述定位裝置一端與所述支撐框架底邊頂角相接,一端固定于河底。這種緩釋芽孢桿菌的黑臭河道凈化裝置,需要定期往菌筒加注微生物,操作麻煩,使用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無需加微生物的河道凈化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河道凈化裝置,包括機體、浮筒、氣泵和增氧管,所述浮筒、氣泵和增氧管均設置在機體上,所述氣泵與增氧管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培養微生物的培養裝置,
所述培養裝置包括吸頭、溶氣泵和培養容器,所述培養容器內設置有懸浮填料,所述吸頭、溶氣泵和培養容器依次連接,上述連接均通過管路連接,所述培養容器上設置有輸送管,該輸送管與增氧管連接。吸頭從河道底部的淤泥中吸取微生物及所需營養物質,通過溶氣泵后,與空氣混合并進入培養容器進行培養,培養后的菌種從培養容器進入到增氧管,氣泵作用于增氧管并形成推流,從而將菌種推出,本實用新型無需人工加注微生物,操作更加簡單。
本實用新型所述培養裝置還包括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一端連接在培養容器上,而其另一端連接在溶氣泵和吸頭之間的管路上。回流管可將培養容器內一部分菌種和營養物再次回收,從而提高利用率。
本實用新型所述培養裝置與機體為分體式設置。
本實用新型所述培養裝置固定在機體上。
本實用新型所述氣泵為渦流高壓氣泵。
本實用新型所述氣泵設置在增氧管的上方并在增氧管所在區域形成推流。
本實用新型所述增氧管為納米增氧管。
本實用新型所述吸頭上設置有過濾裝置。過濾裝置的設置,防止雜物進入而造成堵塞。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吸頭從河道底部的淤泥中吸取微生物及所需營養物質,通過溶氣泵后,與空氣混合并進入培養容器進行培養,培養后的菌種從培養容器進入到增氧管,氣泵作用于增氧管并形成推流,從而將菌種推出,本實用新型無需人工加注微生物,操作更加簡單。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實施例中的河道凈化裝置的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而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
實施例1。
參見圖1,本實施例的河道凈化裝置包括機體1、浮筒2、氣泵3、增氧管4和培養裝置5,其中培養裝置5用于培養微生物。
本實施例中的浮筒2、氣泵3和增氧管4均設置在機體1上,氣泵3與增氧管4連接。
本實施例中的培養裝置5包括吸頭51、溶氣泵52和培養容器53,培養容器53內設置有懸浮填料54,吸頭51、溶氣泵52和培養容器53依次連接,上述吸頭51、溶氣泵52和培養容器53的連接均通過管路連接,培養容器53上設置有輸送管531,該輸送管531與增氧管4連接。
吸頭51從河道底部的淤泥中吸取微生物及所需營養物質,通過溶氣泵52后,與空氣混合并進入培養容器53進行培養,培養后的菌種從培養容器53進入到增氧管4,氣泵3作用于增氧管4并形成推流,從而將菌種推出,本實用新型無需人工加注微生物,操作更加簡單。
本實施例中的培養裝置5還包括回流管56,回流管56一端連接在培養容器53上,而其另一端連接在溶氣泵52和吸頭51之間的管路上。回流管56可將培養容器53內一部分菌種和營養物再次回收,從而提高利用率。
本實施例中的培養裝置5與機體1為分體式設置。即培養裝置5與機體1分體安裝。本實施例中的培養裝置5也可以固定在機體1上。優選的,本實施例中的培養裝置5的培養容器53固定在機體1上,
本實施例中的氣泵3為渦流高壓氣泵3。其效果比普通氣泵更好。渦流高壓氣泵3本身為現有技術,此處不再贅述。
本實施例中的氣泵3設置在增氧管4的上方并在增氧管4所在區域形成向外的推流。
本實施例中的增氧管4為納米增氧管4。其效果比普通增氧管更好。納米增氧管4本身為現有技術,此處不再贅述。
本實施例中的吸頭51上設置有過濾裝置55。過濾裝置55的設置,防止雜物進入而造成堵塞。
本實施例中的機體1上在位于氣泵3的兩側設置有擋塊11。
本實施例中的浮筒2為發泡塑料、浮球或充氣袋。
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以上內容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本實用新型說明書的內容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