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械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污水廠污泥脫水裝置。
背景技術:
污泥脫水是將流態的原生、濃縮或消化污泥脫除水分,轉化為半固態或固態泥塊的一種污泥處理方法。經過脫水后,污泥含水率可降低到百分之五十五至百分之八十,視污泥和沉渣的性質和脫水設備的效能而定。污泥的進一步脫水則稱污泥干化,干化污泥的含水率低于百分之十。脫水的方法,主要有自然干化法、機械脫水法和造粒法。自然干化法和機械脫水法適用于污水污泥。造粒法適用于混凝沉淀的污泥。
現有的污泥脫水裝置,在脫水過程中,不能夠完全的達到脫水的效果,從而使整個脫水過程的利用率變低,為此,我們提出一種污水廠污泥脫水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污水廠污泥脫水裝置,通過污泥濃縮裝置、污泥消化裝置和污泥脫水裝置,能夠對污泥進行脫水,脫水后的污泥進入二次污泥脫水間,進行二次脫水,能夠更加有效的提高污泥脫水效果,進而達到更好的污泥脫水利用率,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污水廠污泥脫水裝置,包括污泥分解間、污泥濃縮裝置、污泥消化裝置、污泥脫水裝置、工作間、排水間、二次污泥脫水間和干燥污泥儲存間,所述污泥分解間內部設有污泥濃縮裝置和污泥消化裝置,所述污泥分解間一側連接污泥脫水裝置,所述污泥脫水裝置一側設有污泥排出口,所述污泥排出口一端連接污泥輸送管,所述污泥輸送管位于二次污泥脫水間內部,所述二次污泥脫水間內部設有二次污泥脫水裝置,所述排水間和二次污泥脫水間位于工作間內。
進一步地,所述污泥脫水裝置上端連接排水管,且排水管位于排水間內。
進一步地,所述二次污泥脫水間上端設有螺旋裝置,且螺旋裝置上端設有若干二次排水管。
進一步地,所述二次污泥脫水間下端設有干燥污泥儲存間。
進一步地,所述排水間一側設有水量儲存間,所述工作間下端設有支撐底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過污泥濃縮裝置、污泥消化裝置和污泥脫水裝置,能夠對污泥進行脫水,脫水后的污泥進入二次污泥脫水間,進行二次脫水,能夠更加有效的提高污泥脫水效果,進而達到更好的污泥脫水利用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污水廠污泥脫水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水量儲存間;2、二次排水管;3、排水間;4、工作間;5、污泥輸送管;6、排水管;7、污泥脫水裝置;8、污泥濃縮裝置;9、污泥分解間;10、污泥消化裝置;11、污泥排出口;12、支撐底座;13、二次污泥脫水間;14、干燥污泥儲存間;15、螺旋裝置;16、二次污泥脫水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一種污水廠污泥脫水裝置,包括污泥分解間9、污泥濃縮裝置8、污泥消化裝置10、污泥脫水裝置7、工作間4、排水間3、二次污泥脫水間13和干燥污泥儲存間14,所述污泥分解間9內部設有污泥濃縮裝置8和污泥消化裝置10,所述污泥分解間9一側連接污泥脫水裝置7,所述污泥脫水裝置7一側設有污泥排出口11,所述污泥排出口11一端連接污泥輸送管5,所述污泥輸送管5位于二次污泥脫水間13內部,所述二次污泥脫水間13內部設有二次污泥脫水裝置16,所述排水間3和二次污泥脫水間13位于工作間4內,所述污泥脫水裝置7上端連接排水管6,且排水管6位于排水間3內,所述二次污泥脫水間13上端設有螺旋裝置15,且螺旋裝置15上端設有若干二次排水管2,所述二次污泥脫水間13下端設有干燥污泥儲存間14,所述排水間3一側設有水量儲存間1,所述工作間4下端設有支撐底座12。
本實用新型一種污水廠污泥脫水裝置,通過污泥濃縮裝置8、污泥消化裝置10和污泥脫水裝置7,能夠對污泥進行脫水,脫水后的污泥進入二次污泥脫水間13,進行二次脫水,能夠更加有效的提高污泥脫水效果,進而達到更好的污泥脫水利用率。
其中,所述污泥脫水裝置7上端連接排水管6,且排水管6位于排水間3內。
其中,所述二次污泥脫水間13上端設有螺旋裝置15,且螺旋裝置15上端設有若干二次排水管2。
其中,所述二次污泥脫水間13下端設有干燥污泥儲存間14。
其中,所述排水間3一側設有水量儲存間1,所述工作間4下端設有支撐底座12。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