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分散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農村生活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嚴重滯后,現在還基本處于“污水靠蒸發,垃圾靠風刮”的現狀。隨著環境保護部制定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目標責任制考核規定(試行)》的推廣與實施,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日益得到重視與治理。
目前我國絕大部分村莊污染治理還處于空白,其中由于水資源短缺及地下水資源污染問題的增多,而使農村污水治理問題日益突出。目前我國農村生活污水年產生90多億噸,而如此巨大的污水量,由于絕大部分農村沒有基本或較完善的污水收集設施、污水處理設施而不能得到有效處理,從而使得污水任意分散排放。
根據統計,我國96%以上的村鎮尚無排水溝渠和污水處理系統,且鄉鎮處理率<1%。同時,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居住環境要求的提高與落后的農村環境治理水平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因此,加強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勢在必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一種分散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結構簡單,建設周期短,造價低,能夠有效解決農村分散水污染問題,同時可以對污染物進行分解并轉化成種植肥料,節約資源,具有較 好的應用價值和推廣前景。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它包括格柵井(27),其內部設置有格柵(1);所述格柵井(27)右端設置有厭氧池(3),厭氧池(3)右端設置有絮凝池(6),絮凝池右端設置有沉淀池(9),沉淀池(9)右端設置有過渡池(26),過渡池(26)右下端設置有鵝卵石層(17),鵝卵石層(17)上設置有砂粒層(13),砂粒層(13)上端設置散裝秸稈層(12),散裝秸稈層(12)上端設置有有淤泥層(11),淤泥層(11)上種植有植物(10);所述鵝卵石層(17)右端設置有凈化池(15),凈化池(15)與鵝卵石層(17)之間通過連接管(16)連接,凈化池(15)上設置有排水管(14)。
進一步的,所述格柵井(27)與厭氧池(3)之間設置有提水管(25),提水管(25)上設置有水泵(2);所述提水管(25)進水口設置在格柵井(27)底部,出水口設置在厭氧池(3)的上端;所述厭氧池(3)內位于提水管(25)出水口下端設置有捆綁秸稈層(4);所述捆綁秸稈層(4)下端設置有支撐網體(5);所述支撐網體(5)下端設置有懸掛組合填料(23);所述懸掛組合填料(23)下端設置有防堵網體(24)。
進一步的,所述捆綁秸稈層(4)包括網體(401)與秸稈(402);所述秸稈(402)設置在網體(401)內部。
進一步的,所述絮凝池(6)內設置有反應筒(19),反應筒(19)內設置有攪拌器(7);所述反應筒(19)底部設置有絮凝池進水管(20);所述厭氧池(3)底部設置有厭氧池出水管(21);所述厭氧池出水管(21)下端連接有絮凝劑添加管(22),絮凝劑添加管(22)右端與絮凝池進水管(20)連接,絮凝池進水管(20)上設置有水泵(2)。
進一步的,所述沉淀池(9)內設置有刮泥器(8);所述沉淀池(9)底部設置有排泥管(18),排泥管(18)上連接有水泵(2)。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厭氧池內設置有捆綁秸稈層,該結構秸稈被包裹網體內,使秸稈不會散落,方便放入及取出,污水中的污染物質在厭氧池內發酵轉換成營養物被秸稈吸收,使捆綁秸稈層轉換成為有機肥,可供給農作物栽培,節約了資源。
2、防堵網體對厭氧池內的雜質進行阻隔,防止一些雜碎秸稈進入水泵內造成堵塞,保證了設備的正常運行。
3、通過在絮凝池內添加絮凝劑可以有效將有機體進行絮凝,攪拌器可以加速絮凝,絮凝物在沉淀池進行沉淀,沉淀池內的刮泥器將沉淀物進行刮除,通過排泥管排除,排除的絮凝物可以作為肥料使用,節約了能源。
4、設置有鵝卵石層、砂粒層、散裝秸稈層、淤泥層,在淤泥層上栽培植物,這種多層結構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又能保證植物的營養,其營養的供應具有良好的連續性,使植物種植不需要額外施肥,使農民節省了施肥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捆綁秸稈層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所述文字標注表示為:1、格柵;2、水泵;3、厭氧池;4、捆綁秸稈層;401、網體;402、秸稈;5、支撐網體;6、絮凝池;7、攪拌器;8、刮泥器;9、沉淀池;10、植物;11、淤泥層;12、散裝秸稈層;13、砂粒;14、排水管;15、凈化池;16、連接管;17、鵝卵石;18、排泥管; 19、反應筒;20、絮凝池進水管;21、厭氧池出水管;22、絮凝劑添加管;23、懸掛組合填料;24、防堵網體;25、提水管;26、過渡池;27、格柵井。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本部分的描述僅是示范性和解釋性,不應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為:它包括格柵井27,其內部設置有格柵1;所述格柵井27右端設置有厭氧池3,厭氧池3右端設置有絮凝池6,絮凝池右端設置有沉淀池9,沉淀池9右端設置有過渡池26,過渡池26右下端設置有鵝卵石層17,鵝卵石層17上設置有砂粒層13,砂粒層13上端設置散裝秸稈層12,散裝秸稈層12上端設置有有淤泥層11,淤泥層11上種植有植物10;所述鵝卵石層17右端設置有凈化池15,凈化池15與鵝卵石層17之間通過連接管16連接,凈化池15上設置有排水管14。
優選的,所述格柵井27與厭氧池3之間設置有提水管25,提水管25上設置有水泵2;所述提水管25進水口設置在格柵井27底部,出水口設置在厭氧池3的上端;所述厭氧池3內位于提水管25出水口下端設置有捆綁秸稈層4;所述捆綁秸稈層4下端設置有支撐網體5;所述支撐網體5下端設置有懸掛組合填料23;所述懸掛組合填料23下端設置有防堵網體24。
優選的,所述捆綁秸稈層4包括網體401與秸稈402;所述秸稈402設置在網體401內部。
優選的,所述絮凝池6內設置有反應筒19,反應筒19內設置有攪拌器 7;所述反應筒19底部設置有絮凝池進水管20;所述厭氧池3底部設置有厭氧池出水管21;所述厭氧池出水管21下端連接有絮凝劑添加管22,絮凝劑添加管22右端與絮凝池進水管20連接,絮凝池進水管20上設置有水泵2。
優選的,所述沉淀池9內設置有刮泥器8;所述沉淀池9底部設置有排泥管18,排泥管18上連接有水泵2。
具體使用時,如圖1所示,污水進入格柵井,格柵井內的格柵將污水中的固體雜質進行過濾,提水管上的水泵開啟將污水從格柵井內抽出并進入到厭氧池頂部,污水透過捆綁結構層滲透至下層,懸掛組合填料將污水中的氣泡劃破,去除氧氣,有機物在厭氧池內得到分解;防堵網體將雜質進行隔離,厭氧池底部的污水在水泵作用下傳輸到絮凝池內,同時在絮凝池中添加絮凝劑將有機物進行沉淀,攪拌器促使絮凝,絮凝后在沉淀室內進行沉淀,刮泥器將沉淀物進行刮除,刮除后由排泥管排出,排出的沉淀物可以被用作肥料供給植物栽培;污水中有機物進一步被絮凝,沉淀、刮除后進入到過渡池中蓄存并滲透在鵝卵石層、砂粒層、散裝秸稈層、淤泥層,在淤泥層上栽培植物,將營養物吸收;剩下干凈的水流入凈化池存儲。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一種分散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結構簡單,建設周期短,造價低,能夠有效解決農村分散水污染問題,同時可以對污染物進行分解并轉化成種植肥料,節約資源,具有較好的應用價值和推廣前景。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哪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 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由于文字表達的有限性,而客觀上存在無限的具體結構,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潤飾或變化,也可以將上述技術特征以適當的方式進行組合;這些改進潤飾、變化或組合,或未經改進將實用新型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